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一药之白头翁


止痢的“白头翁”


相传在秦朝时,有个农夫突然腹痛下痢,在去远处求医的途中不幸昏倒在地。正巧有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拄着拐杖路过,叫醒农夫问明原因后,用拐杖指着路旁的一种野草说:“这种草的根能治你的病”,说完便飘然而去。于是农夫按照白发老人的指点,把那野草连根吃掉,果然腹痛很快就减轻了,下痢的次数也减少了,不久之后病便痊愈了。第二年,农夫居住的村里有很多人闹痢疾,他便挖回几大捆自己曾服食过的那种野草,煎汤给乡亲们喝,果然大家都逐渐痊愈了。当乡亲们问起农夫是如何得知这种野草可以治病时,农夫便述说了巧遇老翁的故事。于是,为了纪念那位白头老翁,人们就给这种可以止痢的野草起名为“白头翁”。


01



小试牛刀




1.白头翁原植物属于哪科?(单选)

A.毛茛科

B.棕榈科

C.木犀科

D.禾本科


2.中药白头翁选自原植物的什么部位?(单选)

A.茎部

B.干燥根

C.叶

D.地上部分


3.白头翁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项?(单选)

A.凉血

B.清热解毒

C.补血

D.止痢


4.下列图片中的哪一幅是白头翁的饮片图?(单选)

A.苦参

B.独活

C.漏芦

D.白头翁

A

B

C

D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 B C D

02



饮片辨识解析




A 苦参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黄色,有时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常破裂反卷或脱落,脱落处显黄色或棕黄色,光滑。切面黄白色,纤维性,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

B 独活  本品呈类圆形薄片。外表皮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皱纹。切面皮部灰白色至灰褐色,有多数散在棕色油点,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C 漏芦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暗棕色至黑褐色,粗糙,有网状裂纹。切面黄白色至灰黄色,有放射状裂隙。气特异,味微苦。

D 白头翁  本品呈类圆形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近根头部有白色绒毛。切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03



药典之言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04



群经见智




功效

《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血分,功专治热毒下痢。

《本草易读》:治温疟,疗金疮,止鼻衄,除腹痛;散症瘕积聚,消瘿瘤瘰;毒痢血痢要药,偏坠秃疮灵丹,热毒下痢,紫血黑血者最宜。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消男子阴疝偏肿;治小儿头秃膻腥;鼻衄非此不效;痢疾全赖收功。

《长沙药解》:白头翁苦寒之性,并入肝胆,泻相火而清风木,是以善治热利。其诸主治,消瘿瘤,平瘰疬,治秃疮,化癥块,清咽肿,断鼻衄,收血利,止腹痛,医外痔,疗偏坠。

《本草新编》:主温疟、阳狂、寒热,治症瘕积聚,逐血,愈金疮,祛风暖腰,疗血衄疝肿,并疗百节骨疼痛。赤毒之痢,所必用也。惟伤寒中之下利,乃热毒也,芩、连、栀子不足以解其毒,必用白头翁,以化大肠之热,而又不损脾气之阴,逐瘀积而留津液,实有奇功也。


配伍

 《本草撮要》:得秦皮、黄连、黄柏治厥阴热痢,若血分无热者忌,得酒良。

《得配本草》:配川连、木香,治下痢咽痛;配陈皮、川连、川柏,治挟热痢。


禁忌

《药笼小品》:血分无热忌。

《本草新编》:若胃虚寒,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不由于湿毒者,俱宜忌之也。 


1.开篇故事来自《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讲故事学中药》张健

2.饮片辨识解析:2020版中国药典

3.图片版权

A.苦参www.tcmdoc.cn

B.独活www.tcmdoc.cn

C.漏芦www.tcmdoc.cn

D.白头翁www.hnzxzy.cn

推 荐 阅 读

每周一药之山豆根

3-18 特稿

每周一药之鱼腥草

2-26 特稿

每周一药之紫花地丁


1-29 特稿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编辑 | 666小分队

排版 | 李勤思


给北中医点个“赞”,再点个“在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