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校媒人丨“正经”的新闻人 “崎岖”的校媒路

方雅致 中国大学生在线 2019-05-26



每次码字前,我都要习惯性地在电脑前坐很久,一是一直以来的拖延症,二是自己真的不是一个文思泉涌的人。“写自己想写的经历,谈谈大学生活”,这样的开放性作文题,既是最好写的,也是最难写的。身边的老师总是强调,文章的主线要走在文字前头,久坐想来,我的大学生活却又始终离不开“校媒”这两个字,所以这篇文章还是得说说自己与“校媒”的缘分。


我是个“正经出身”的新闻人


我就读的安徽师范大学,同学们私底下都叫它“马场村女子大学”,没有任何贬义,只是因为“马场村”紧挨着学校的北大门,加上师范类大学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女孩居多,就有了现在的“爱称”。


我的高中是在与数理化的搏斗中度过的,一个毫无逻辑思维的人,因为老师的一句“理科以后就业前景好”,就过了三年打草稿的日子。或许是老天爷心疼我死扛了三年“劫难”,2016年,“马场村女子大学”新闻学专业破天荒地开始招收理科生,我屁颠屁颠地就来到了安师大,成为“村里”的一名文艺女青年。


文艺女青年的路不好走,尤其对我这个内心是个“汉子”的女生来说,所以我决定“包装”一下自己,起码应该像是《疯狂阅读》里字字珠玑的小作者,或者是给学校做宣传的笔杆子。


军训期间,声势浩大的“百团大战”就开始了,读者协会、江南诗社都在我的考虑之内,交完10块钱的会费,那种文艺女青年的感觉油然而生,见到人会大大方方地说“我是学文的”。这些各式各样的社团里,总有几个比较吸引人眼球,大学生记者团和新媒体工作室就属于这种另类的组织,因为它们需要笔试、面试、试用,不是交个会费就可以拿证的。


万一都过了,我忙不过来咋办?万一都没过……站在花花绿绿的大棚间,到底选择传统媒体见长的记者团,还是新媒体见长的新媒体工作室,内心也挣扎了很久。转念一想,既然已经成了新传学院的“小媳妇”,两张报名表也都抢到手,不在学校里一展身手也说不过去。一个多星期的考核结束,结果接连出来,我既进了记者团校报编辑部,也成为新媒体工作室采访部的一员。


进了两个校媒组织,原本以为会有接二连三的任务砸到自己头上,然而实际上,大一上学期我的工作并不算多。也许是刚刚走进大学,同学们都热情高涨,在校报编辑部,我一两个月才会才有一次写稿的机会,倒是新媒体工作室采访部的小任务不断,几乎每周都要外出。那个时候的自己,和大多数刚进校的大一新生一样,目睹学长学姐们“指点江山”的风采,也想在大二的时候成为一部之长。以我在校报的工作成绩,想要继续留下来,希望渺茫,因此大一上学期,我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新媒体工作室,在完成采访任务外,学习微信编排,希望能够引起学姐的注意。


大一上学期快期末的时候,新媒体工作室的负责老师牵头,指导采访部在安徽师范大学官方微信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师大要闻,主要是汇总每周学校发生的时事热闻,用短新闻加图片,再加音频的形式展现出来。现在想想,这些工作真的很简单,可对那时的我来说,却每次都是个大难题。


文稿的再编辑,学校领导、嘉宾的姓名,小到名字排列的前后顺序,逗号和顿号的使用,都不能出错。因为后台自身的问题,原本简单的复制粘贴,也会出现很多乱码,难以改动。作为一个新手小编,如何上传音视频也是一头雾水,甚至是连文末的天气预报,都要掐着时间去截屏。我不是个细心的人,标题符号、字体大小、图文对齐……寒假的一次微信排版,几次返工,我几乎被说哭,再也不要留在新媒体工作室的想法在脑子里持续了整整一个寒假。另外,我的运气也不怎么好,别人不会出现的奇奇怪怪的问题,常常会莫名其妙的变成我的路障。当然,这只是借口,当微信排版逐渐变成我拿得出手的技能时,自己也开始慢慢在心底承认,所谓的“路障”,不是运气的原因,只是当时自己能力上的不足。


因为微信编排不够好,不是一次两次地被骂,我变得不爱接受任务,自暴自弃。可是想到这个“正经”的新闻人的身份,那种自暴自弃的念头绝不允许在我脑子停留太久。所以,我决定要提高自己新媒体运营的能力。我申请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加入“校园司令”的编辑队伍,尝试着把自己“输出”,再通过这个渠道,把技能“输入”。大二,我有幸成为中国大学生在线校网通工作组的一员,如今,还作为中大在线头条频道的线上实习生,和时事新闻、校园热点、学子风采等打交道,不断熟络主题策划、微信编辑、稿件审核的工作,“熟悉新媒体运营”终于不仅仅是写在简历上自夸的假话。


我走着“崎岖不平”的校媒路


在记者团校报编辑部,我的第一份稿件是采访十佳班集体,我已经把班级的名称忘得一干二净,可以肯定的是,这篇稿件老师没有看过,因为太差,早早地被学长扼杀在摇篮里。当时所有的任务,我都是用“佛系”的态度来对待,稿子灭了就灭了,不会去计较。


大一下,我的工作重心转到了记者团。原因很多,有新媒体运营中不够得心应手的自卑,也有突然而来的机遇,等等。


大一下新学期开学不久,我便主动揽下了校报当月第一份工作,去采访物电学院获得2016年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的研究团队。老师、学姐带着,采访时我几乎没有话语权,心想这正好给我机会可以一心一意地听清楚采访内容。对一个高中写八百字作文都要花上一天时间去琢磨的人来说,稿件的顺利完成,整个人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嘚瑟的神气。然而第一次干活,态度散漫,结果可想而知。刊登在《安徽师大报》上的稿件,洋洋洒洒几千字,几乎没有一句是我写的。学姐礼貌地把我的名字放在了后面,可于我而言,这就是一个“笑话”。


我有一个习惯,所有参与写作的大小稿件,一定会保存三个版本,初稿,修改稿,和最终的刊登稿,整理电脑文档时,都会再看看这些批注。大学两年多的稿件,仅就这一篇研究团队稿子没有收录,我要它一直提醒自己,“你不能成为一个笑话”。


一个“正经”的新闻学子,却没有做新闻的灵气,每一步成长,我总是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


值得庆幸的是,转折在我彻底放弃前及时发生了。强势的性格,内心深处的自尊,所以我硬着头皮接下了第二个任务。和宫超老师接触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尽量把采访提纲打造到完美的程度,我告诉自己,没有再一次出错的机会。学姐为了锻炼我,让我坐在离采访对象最近的位置,把采访主动权让给我,虽然战战兢兢,我只能鼓起勇气开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话是俗话,理是真理。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采访中,才知道采访中很多东西是需要用心去交流、去感受才能理解的,书本上教你的采访前的准备,几乎不会预测到任何细节。宫超老师的妻子和我是同乡,宫老师带着学生在我的家乡做暑期社会实践,这一下子让我打开了话匣子。因为夫妻两异地工作,宫老师一边独自带着女儿,一边处理学校事务,我也更多了一份理解。


高中当“夜猫子”久了,我半夜工作的效率更高,宫超老师的这篇稿件就是在夜里开工的。写写停停,再读两遍,我一边读一边哗哗地流眼泪。到阳台上,看着整个静谧的校园,那一刻我只觉得,我和后来的、可能有的无数个采访对象,和校报,我们的缘分绝不仅止于此。


我不敢让学姐知道稿件是半夜写的,稿子完成的时候,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打算躺在床上睡一觉。闭上眼睛的自己翻来覆去,没有一点睡意,干脆又下床通读了几遍稿子,上午才忐忑地将稿件发出去。学姐很快回复的“大拇指”,让我激动得不知道用什么客套话来感谢她。宫超老师的稿件依旧存在或大或小的毛病,学姐逐字逐句的写批注,理顺语句、重拟标题、升华主旨……让稿件变得像样,像个校园记者该有的水平,感谢在我几乎夭折的校媒路上,出现了这样一位前辈、伯乐,何其之幸。


一支笔杆,一段路程


此后,校报每月的通讯稿都是我在主笔,从“载入史册”的翻译家,到优秀教师、先锋同学,再到创业团队,我的校媒故事,其实就是我的每一个采访对象的故事,是我慢慢成长的过程。


2017年9月份,我以校报编辑部部长的身份,统筹校报学生编辑的工作。今年5月份,正赶上安徽师范大学90周年校庆,联系毕业的学生、街采,忙得不亦乐乎。


2019年9月份,《安徽师大报》计划改版,我又以记者团副团长(分管校报编辑部)的身份,和老师对接,着手改版工作。


像个牛皮糖,我死死地粘着我的《安徽师大报》,虽然它不够完美,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它十分拙劣,但我坚信,改版后的校报会像当初我的涅槃一样,在华丽的转身后,收获大家的肯定。


最初接到约稿时,内心十分忐忑,想了十来分钟要怎么回复,我做过很多采访,自己离稿件中的那些“优秀校媒人”差得很远。最终接稿,是因为我觉得也会有像我一样的同仁,也许成为校媒人,不全是因为兴趣,只是偶然的一个机会,一个执拗的决定,却久而久之成为习惯,成为一份“事业”,成为生活里最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不擅长写文字,也不多情,却有机会拿起我的笔,感受那么多人的满腔热枕,大学里能够有这份“运气”,遇见这样的一位朋友,感恩!珍惜!


个人简介

方雅致,女,中共预备党员,安徽师范大学2016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现任安师大记者团副团长、中国大学生在线头条频道线上实习生。爱好聊天、整理资料、抄笔记、吃零食。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永远是非常简单的。




往期精彩



中国大学生在线

策划编辑:苏兰

图文编辑:王欣珂(山东理工大学)

值班编辑:玄爽(辽宁科技大学)王兴月(沈阳城市学院)毛晖(淮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盛楠

你的点赞就是对小中最大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