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文章摘要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权利观
摘 要: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不同于既有的古典自然法学理论范式,分析实证法学理论范式和空想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范式中的权利观念,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框架下,在一个宏大、广阔的历史变革视野中看待权利,以动态、变化的眼光看待权利,在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中看待权利。这种在历史的回溯、现实的观照、未来的预判中所认知的权利,对人类社会发展、法律自身变革起着引领、昭示作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观,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探索中国法学权利概念的适当内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权利;规则;应得
作者简介:张恒山,男,天津大学法学院卓越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娅妮,女,天津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深化对习近平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总体性认识
摘 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廓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从“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等角度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厘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指导和科学遵循。
关键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文明
作者简介:沈湘平,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逻辑定位、发展指标与战略路径
摘 要:从概括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出发,按六个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标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标准。围绕中等发达国家长期预测和现代化水平标准两条技术路线,通过科学测算,研判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的现代化上的具体体现,为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系统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和优势,在战略转型上提出三个创新路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实现第二次科技立国;二是促进国际安全发展,有效化解现代化风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是全面实现人的现代化,着力提高全民基本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指标;标准;战略路径
作者简介:梁昊光,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力,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我国法治体系建设中的立法质量评估与分析——基于2020年28省份法学专家的调研数据
摘 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法治体系建设的新时代,立法质量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法理角度观察,我国立法质量建设不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而是提升法律规范性品质的建设,为此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的立法质量评估体系。基于详实的问卷调查数据,本评估体系将立法质量判断标准建立在指标得分及指标之间内在逻辑的双重基础之上,改变了以往仅凭指标简单加权平均来评估立法成效的方式,实现了立法整体发展水平和立法中各项要素发展情况的刻度化测评,从而有助于把握立法规律和现状,准确评估当前立法水平,以提升立法的规范性品质。
关键词: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律规范性品质;立法质量评估
作者简介:张龑,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烁,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派驻监督的组织逻辑:法律地位、职责与界限——建构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学科体系的思考
摘 要:派驻是中国以自我监督为本质的国家组织的重要形式,实现了组织主体统一人格与具体监督功能的分离,是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围绕宪法、监察法、国家机关组织法及相关规范,运用宪法学国家层面的组织理论系统分析派驻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构造、派驻监督的监察职责、派驻监督的角色与行为界限这三个理论问题,以尝试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分析认为,派驻机构是一种具有部分法律能力的国家机关,与派出它的纪检监察机关之间形成代表关系。作为派驻监督的组织,派驻机构在运行中要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合理厘定四项法律职责,并建立起派驻监督动态分类的活动秩序。
关键词:派驻监督;派驻机构;宪法学;纪检监察学;组织法
作者简介:王旭,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层治理新趋势:
以系统化改革破解基层治理的难题
摘 要:随着我国走向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基层治理也面临着现代化的转型。在此过程中,要突破基层治理在认知性、结构性和功能性方面的困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为此,基层治理改革要加强党政统筹的顶层设计,通过优化治理系统结构、明确系统主体职责和推进数字化治理等改革措施,实现由“要素管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以求增强基层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从而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基层治理;治理困境;要素管理;系统治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向春玲,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深度与多元政策调适
摘 要: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存在治理深度与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失衡与错位的问题,即监管政策应用中出现的对重大风险轻微处置、对轻微风险严苛规制的现象,这会导致政策实施的低效,不利于发展与安全的统筹,甚至诱发外延风险,带来社会问题。为把握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与风险治理的内在逻辑,以需求溢出理论为观察视角,构建“公共风险—治理深度—监管效能”分析框架,并结合T市展“包容审慎监管”的案例,依照差异化的事故风险定位监管深度,形成“审慎—包容”两种治理深度不同的监管政策,同时推行监管效能的内部调适政策,在安全生产的同时,也对执法措施冲击群体利益的公共风险予以有效化解。
关键词:安全生产;政府监管;治理深度;应急管理;需求溢出理论
作者简介:刘太刚,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世腾,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化阐释
摘 要: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由内涵、原则、路径、载体和领导力量等方面组成的科学体系。其丰富内涵可以从发展的阶段、形态、理念、战略、成效检验标准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新时代的硬道理来把握。其原则要求可以从理念的先导、质量的互变、改革开放的动力、美好生活的取向等四个维度来提炼。其路径选择可以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标准市场体系、高品质生活等八个方面来梳理。其重要载体可以分为领域(行业)和空间(区域)两大类。其领导力量可以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安排、宏观经济治理以及领导干部能力等视角来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理论体系化;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发展理念;首要任务
作者简介:顾严,男,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研究员;张欣欣,女,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马小腾,女,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干部,经济学博士。
托育服务补助制度:理论逻辑与可行性分析
摘 要:儿童照顾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和社会投资属性,儿童照顾的责任和成本应当由家庭和国家共同承担。在家庭照顾资源减少、托育服务供给有限、养育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国家应当建立托育服务补助制度,以降低家庭照顾儿童的成本,并增加有效需求以促进社会化托育服务发展。通过建立适合于全国和各地的估算模型,基于对未来0~2岁婴幼儿人口的预测和适度补助标准,估算2024—2035年托育服务补助制度的财政资金规模发现,这项制度的财务成本可以承受。为此,建议政府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行这项制度,同时健全人口动态监测系统,采用多种补助形式,实行托育服务补助申请制,加强补助资金监管和引导。
关键词:托育服务;托育服务补助;人口出生率;财务成本
作者简介:何文炯,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雪,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互联网技术下的家庭转变
摘 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体家庭将何去何从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聚焦互联网技术与家庭转变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打破了家庭的物理边界,蚕食家庭功能,改变家庭职能的履行方式与场域空间,重塑家庭关系伦常,引领其向疏离、分权与平等等更为复杂的方向发展;家庭在适应复杂系统的过程中创造着新的复杂性,部分家庭特征在量变之中展现出质变(不可逆)迹象。但是,以血缘(和姻缘)为基础的家庭拥有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所没有的韧性, “身”与“家”的本源一体性、“家”作为人性表达的本质性,以及有些事情须由家庭成员亲力亲为、有些功能须由家庭通力承担的现实性,决定了互联网时代的家庭将会在大变局中存续与发展、而非瓦解与消亡。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家庭变迁;家庭转变
作者简介:杨菊华,女,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发展战略任务
摘 要:本世纪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表现出的特点是: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长,人口流动向东部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转移,人口迁移流动存在“南强北弱”和“北人南迁”趋势,人口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增长更快,人口更明显地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集聚,带来超大、特大城市数量增加,并在此基础上带动若干核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等。结合人口迁移流动态势,直面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所面临的战略任务,提出应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更加平衡的国家发展,以及在不同地区实践多样性和因地制宜的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人口迁移流动;城镇化;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
作者简介:任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
生成式人工智能沉迷的法律规制:动因及对策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容易导致人工智能沉迷问题。这不仅是个体层面的问题,更涉及人的思维自由、行为自由、人的主体地位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当前在防范方面还存在着对象范围过窄、监管方法不当、防沉迷领域局限以及防范义务不明确且手段单一等问题。应当从法律层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沉迷问题进行规制,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者的防沉迷义务,转变监管方法,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沉迷防范体系,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符合人类整体利益。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沉迷;防沉迷立法;人机关系;人工智能立法
作者简介:李岩,男,辽宁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铭,男,辽宁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刊郑重声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从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收稿件,也从不收取版面费,本刊对上述非法行为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敬请广大作者通过E-mail直接向我刊投稿。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投稿邮箱:bacjournal@vip.163.com
联系电话:010-68007353(7020、7111)
欢迎关注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