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其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廓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并在此基础上从“是什么”
1月30日 下午 4:36
其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分类总目录

本刊郑重声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从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收稿件,也从不收取版面费,本刊对上述非法行为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敬请广大作者通过E-mail直接向我刊投稿。投稿邮箱:
2023年12月30日
其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作者简介:巩前文,男,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超大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逻辑、进路与优化摘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侯 猛‖党领导立法工作的制度格局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党中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党组。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也同时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主持党中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日常工作。1993
2023年10月10日
其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要:公共卫生危机治理具有全面、全程与全球治理的特征,在治理过程中主要形成了“社会隔离”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速览

本期特稿TITLE本土化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兼论人口红利研究的核心议题【摘要】人口历来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自20世纪末以来,人口红利始终是经济学和人口学的重点研究议题,而随着人口转变推进和生产方式转型,我国现实人口条件与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亟须对既有的人口红利研究进行再认识和再建构。基于人口红利研究的演化脉络,梳理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现状,可以发现学界讨论的基本共识、争议焦点,以及在研究范式、理论概念、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同时归纳出现阶段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主要有:第一次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第二次人口红利的作用机制及其替代效应、其他广义类型人口红利的驱动作用,以及就业结构性错配和区域发展差异等制约人口红利释放的因素。下一步中国人口红利本土化研究应以理性认识数量层面的人口机会、培育质量层面的人口潜力、优化人口红利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等议题为落点展开。【作者简介】陆杰华(1960—),男,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谷俞辰(2000—),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陆海统筹专题研究TITLE区域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陆海统筹:关键环节与实现路径【摘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陆海统筹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陆海统筹的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陆海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打通的关键环节和实现路径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陆海统筹需要通过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优化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五位一体”建设、培育区域发展增长极和促进区域帮扶与合作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然而也面临陆海统筹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通过陆海统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有:完善陆海统筹领域的顶层制度设计、探索海陆区域间帮扶合作新机制、提升陆海经济的一体化水平以及加强对海岸带陆海系统的生态保护。【作者简介】张耀军(1968—),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又壬(1998—),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郑霖豪(1998—),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TITLE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中的陆海统筹【摘要】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需要克服各类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与时空限制,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整体有序、循环畅通、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陆海统筹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着政策安排的承接性和政策功能的回应性,中央和地方层面已有了相关的路径尝试。然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陆海统筹路径面临陆海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的不协调、陆海属地化管理导致的治理与利益分割、多重壁垒与垄断制约下的陆海要素流动迟滞、陆海空间规划的嵌套与冲突、陆海法律规则的内部冲突与张力等问题。这就需要探索推进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陆海统筹项目制运营,建设跨越时空限制的兼容性陆海信息平台,推动涉海自主知识创造与合理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新发展格局统筹陆海空间规划,建立陆海规则协调、执法协同的长效机制。【作者简介】王琪(1964—),女,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景丽丽(1992—),女,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政治·行政TITLE新安全格局下社会治理转型【摘要】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出“社会治理”概念以来,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不断进步,并取得突出的建设成效。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关国内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安全发展。当前我国面临愈发严峻的国内外安全风险,社会治理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社会治理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日趋增强,与国家安全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与国家安全在整体上呈现“统—分—统”的关系,既是对社会治理概念理解逐渐加深的过程,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持续完善的过程。党的二十大开创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之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从而实现了新安全格局下社会治理的新转型。【作者简介】彭宗超(1966—),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卜凡(1992—),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TITLE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内容结构与建构理路【摘要】对党的自我革命而言,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相辅相成,但四者的内在要求、价值目标、制度规范体系有一定差异。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立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内容、时代要求与价值目标来建构。从根本上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也具有内在的层级性与结构性,应该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统领、呈现出“1+4”的基本框架,即围绕民主集中制制度体系,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制度规范体系等四大“子系统”相辅相成;依此为基本框架,各种具体党内规范形式与重要制度、具体制度交织,共同构成“网格化”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坚持系统性、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围绕“权力—责任—能力—绩效”与“权力—监督—执纪—问责”一体两面来建章立制,既要补齐制度规范体系中的各项短板、推动各项制度规范体系的衔接与协调,也要有效释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优势与效能。【作者简介】刘红凛(1969—),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院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胥壮壮(1995—),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TITLE中国式现代化中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摘要】政治学是一门致力于实现善政良治的社会科学。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治学在实现学科恢复重建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为推动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表现在基础知识更新、知识逻辑优化和知识建构集成三个方面。未来要推进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紧密围绕中国政治学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开展研究,以科学理论引领基础知识增长、强化政治实践与知识逻辑的双向赋能关系、聚焦文明形态全面助推知识建构。【作者简介】任勇(1978—),男,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友伟(1996—),男,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地方政府与治理TITLE地方政策创新如何上升为国家行动:一个政策属性的分析视角——基于河长制的案例观察【摘要】地方政策创新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因素,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讨论,但从政策属性分析地方政策创新上升为国家行动的研究积累还需拓展。因此,基于多源流理论框架,借助河长制这一水治理的中国创新方案,尝试从政策属性的视角阐释地方政策创新上升为国家行动的运行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河长制所蕴含的“价值可接受性”与“技术可行性”的政策属性,使其政策方案最大限度适配了新时期国家治理需求,是河长制能够从地方政策创新上升为国家行动的核心要素。具体而言,河长制适配了管理体制稳定与治理机制灵活相协调的选择原则、政策效用与政策成本相均衡的选择标准、地方创新实践与中央权威调控相结合的选择模式。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之治的运行特征,也能够为地方政策创新提供有益启示。【作者简介】毛寿龙(1967—),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栗伊萱(1996—),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毓康(1995—),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TITLE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功能检视与内容调试——基于对制度逻辑的分析【摘要】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制度要求与审查实践遵循并强化着“个案纠错”的制度逻辑,重视个案文件的纠错结果,存在以个案效力限缩整体监督权能的问题。审查能力悖论导致实践中全面审查客观不能、撤销权虚置使得制度刚性被削弱、倚重客观法秩序而公民权利保障功能发挥受限等现实困境的存在,使得现有制度设计难以高效发挥“整体监督”的应然功能。因此,应尝试合理扩展备案审查制度的监督权能,进一步厘清维护法制统一、权力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保障等多元功能的内涵并理顺其关系。进而,据其调试现行制度内容,通过优化审查方式、增强制度刚性以及加强信息公开等,保障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实效提升。【作者简介】沈亚平(1956—),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双(1996—),女,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TITLE重思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诠释进路之争——从伍德非道德主义论证入手【摘要】伍德的非道德主义论证是解读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重要进路,但其内容和潜力还未被充分挖掘。该论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道德有古典伦理和现代道德两种理解进路,后者更为恰当;第二,在现代道德哲学进路中区分正义、义务等道德善与自由、自我实现等非道德善;第三,未能促成非道德善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根据。步骤三的结论颇具洞察力,但在步骤二的区分标准不恰当、步骤一的前提判断有失偏颇的情况下,这一论证难免走向失败。不过,重构而非抛弃该论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通过把马克思放置到古典伦理传统中区分道德善与伦理善,重构工作能够消解伍德非道德主义论证本身存在的含混和内在张力,还能综合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中分析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优势,促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诠释进路从现代道德到古典伦理的转变。【作者简介】林滨(1963—),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康莉(1993—),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TITLE资本批判与扬弃:马克思的思想及启示【摘要】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对待资本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资本主义二重演绎的时代,资产阶级学者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有鉴于此,马克思从资本作为依托物反映一定社会历史关系的经济形式这一观点出发,深刻诊断出资本式生产实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颠倒反映。资本因不可克服的超越界限与制造界限的冲突,给经济社会良性运转、人与自然友好共生、人的全面发展等带来深重危害。人类既可选择维护资本逻辑的“消极式”扬弃资本路径,更可采用牵引资本服务人发展的“积极式”扬弃资本路径。重视并利用资本文明成果、辩证应对资本二重作用、熟谙资本扬弃的多元性和共同性,分别是马克思资本批判与扬弃思想启发我们对待资本的总体态度、基本思路和现实要求。【作者简介】陈广亮(1982—),男,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魏淑萍(2000—),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法律·社会TITLE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学界依据政策转变和时代命题,围绕“社会治理现代化”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回顾相关学术成果可见,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定位、意义、内涵、目标和路径等方面,阐明了党和国家关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框架,回答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构建,回应了社会治理现代化变革需求的时代挑战。与此同时,在本土理论构建和经验建制方面存在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研究路径有待整合、理论深度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学界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指导思想、话语体系、历史文化、国际经验、现实问题、前瞻视角六个方面深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作者简介】秦宣(1963—),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岳轩宇(1995—),女,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TITLE行政裁决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定位与完善【摘要】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裁决不仅可以疏解法院办案压力,扮演化解民事纠纷“分流阀”的角色,还可以在行政性解纷机制里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行政裁决在多元解纷机制中存在认可度低、制度设计缺失、救济途径成本高等诸多困境。为此,有必要从规范适用范围、强化主体独立与提升程序公正三方面对行政裁决进行制度重构。为优化行政裁决与其他非诉机制的协调,需要推动行政裁决与民间性解纷机制的互动,并强化行政调解与行政裁决的配合。为促进行政裁决与诉讼机制的衔接,需要充分发掘不同种类行政裁决的独特属性,重新构建差异化的诉讼救济途径。【作者简介】宋华琳(1977—),男,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苗奕凡(1996—),女,南开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3年7月27日
其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速览

本期特稿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摘要】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要求协调好人口集聚与地区差异、培育经济增长极与追求空间正义、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总量增长与结构转型、发扬本地优势与融入全球市场这五对矛盾关系。瞄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重点明晰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重大问题,即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以高质量发展确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路、以共同富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以新发展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动能,最终可统一归结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为了更好地以区域协调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亟需顺应经济规律,引导人口空间再布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进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普惠性,推动绿色低碳成为主流发展方式。【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邹(1997—),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蒋治(1995—),男,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专题笔谈中国人口负增长与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负增长早期阶段的新人口机会
2023年6月2日
其他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速览

本期特稿儒家“和为贵”精神的当代价值【摘要】儒家“和”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孔子重“和”,再到其弟子有子提出“和为贵”,随后经孟、荀两派继承发展出“和为贵”的思想。几千年来“和为贵”不仅成为儒家思想典型,更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体系,并以此运用于“八条目”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以“和而不同,修身为本”为主要内容的“和为贵”精神。“和为贵”的精神,是“和”的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国际观在新时代的展示,与时偕行,革故鼎新,为道屡迁,唯变所适,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作者简介】张立文(1935—),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哲学家。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模式与变迁【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运用《毛泽东文集》(1—8卷)《邓小平文选》(1—3卷)《江泽民文选》(1—3卷)
2023年3月27日
其他

2023年第1期目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12政治·行政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事务治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历程的回顾与前瞻李俊清
2023年1月28日
其他

2022年全年总目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全年总目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中华民族共同体专题研究政治·行政地方政府与治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管理法律•社会哲学•人文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我们一直在路上本刊郑重声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从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收稿件,也从不收取版面费,本刊对上述非法行为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敬请广大作者通过E-mail直接向我刊投稿。编辑部投稿邮箱:
2023年1月1日
其他

2022—2023年重点选题‖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2023年重点选题一、期刊简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是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99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并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评为“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之一。“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文章为经国之大业;学人乃社会之良知,学报为学术之园圃。”本刊注重研究论文的政治性、学术性、创新性、理论性、政策性,欢迎符合条件的稿件,特别是体现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的研究成果。二、2022-2023年重点选题根据本刊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现发布2022—2023年重点选题,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一)政治•行政1.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研究(党的历史决议研究等)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3.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4.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5.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研究7.干部教育与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研究2.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4.MEGA2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研究5.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研究6.共同价值与共同体研究(三)地方政府与治理1.地方治理与区域协同发展研究2.地方政府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3.城市治理研究(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等)4.数字治理与数字政府建设研究5.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四)首都研究1.首都治理现代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2.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研究3.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研究4.“接诉即办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五)经济•管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2.经济发展新阶段研究3.经济发展热点和前沿领域研究(数字经济研究等)4.经济管理政策热点研究(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房产税改革、碳达峰碳中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研究)(六)法律•社会1.智慧(数据)法治研究2.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研究3.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与依规治党效能研究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5.人民城市理论前沿问题研究6.人口均衡发展研究(七)哲学•人文1.人文学科的基础及前沿问题研究2.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4.当代科技发展与新人文研究(人工智能伦理学基础研究等)5.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研究三、投稿须知▲本刊选用稿件字数以9000~24000字为宜,来稿须有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6个),以及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情况、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邮箱等),文末参考文献应与引文对应,并注明作者、文献名、出版社或刊物名、出版地、出版年、原文献页码,期刊文献需要注明起止页码。▲来稿请遵守学术期刊规范要求,严禁剽窃、抄袭行为。虽然人力有限,但我刊会加快流程运转,尽量在两个月内反馈;如没有收到稿件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也可来电咨询。▲文章一经录用,本刊即有对稿件的删改权,本刊已许可本刊合作单位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所刊全文,相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费一次性给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获奖或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登等,请及时告知本刊编辑部。本刊版权所有,允许转载、摘登和翻译,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录用稿件实行优稿优酬,不以任何形式向作者收取审稿费或版面费。▲本刊目前暂无任何网站在线投稿平台,投稿唯一邮箱地址为bacjournal@vip.163.com,投稿请在邮件名称标记为“投稿栏目+文章标题(限主标题)+作者姓名”,咨询电话:010-68007353,010-68007020
2021年12月25日
其他

颜海娜, 彭铭刚, 刘泽森.‖"期望-手段-效价"理论视角下的“互联网+”公众治水参与

对变量的操作化说明因变量“‘互联网+’公众参与程度”的操作化因变量通过设问“通过什么渠道向政府投诉或反映关于河涌整治及河长制的意见”的三个题项进行测量。三个题项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其他

徐行, 王娜娜‖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社区协商治理的梗阻与突破路径

社会主体协商意愿淡薄,协商能力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治理逐渐改变了过去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国家开始有意识地释放和鼓励社会治理中的自主性,基层治理由此进入了国家和社会相互赋权(mutual
2021年3月2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魏娜, 陈俊杰‖政府购买服务视角下的政社关系再审视——基于A市“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2013-2016)的实证研究

1)。之后本文以总体样本为例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分别计算了模型(1)中各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参见表
2020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