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报道·博物馆与文脉 | 聆听冀地五千年来的足音——河北博物院与城市文脉巡礼之一
人类祖先的东方故乡,浩瀚时空中的漫长岁月,沧海桑田中的跌宕起伏,走进河北博物院,时代的波澜壮阔被凝结在了一件又一件的文物之上,讲述着这片大地永不熄灭的激情,凝视他们,逝去的过往似乎触手可及,转身回眸,积蓄了千年的力量仍在涌动,而照彻未来的正是他们永续的光芒。
河北博物院前身为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21万件。河北博物院撷取河北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推出10个常设陈列,通过5000余件(套)精美的文物和现代化展示手段,记录了河北200万年来连绵延续的人类发展史、1万年文化史,5000年文明史。
56根柱廊——触摸历史脉搏
轴线对称、古典纹样、高大柱廊……第一次看到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便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就是河北博物院。在此之前,它还有一个“曾用名”——河北省展览馆,老一辈石家庄人则习惯称之为“展览馆”。
河北博物院
展览馆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借鉴了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当时惯用的建筑语汇。1968年6月27日,展览馆正式开工,当时没有推土机与挖掘设备,几乎全靠人力,参与建设者都是义务劳动,不但有工人、解放军战士,还动员了学生和市民。同年11月11日,展览馆主体工程竣工,前后用时不到5个月,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建成后的展览馆南北呈现出一个规整的“中”字形,布局严整,造型简洁,中轴对称,营造出稳重庄严的感觉。
虽然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通过那些精心设计的细节,我们依然能够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当时建设者所倾注的澎湃激情和非凡灵感。
环绕四周的56根柱廊,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从美学角度看,它们不但丰富了建筑造型,对增强建筑物高大、挺拔的气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钢筋混凝土的主体立面,全部用灰色碎石做贴面,突出了建筑物简朴、刚劲的特征。屋顶则采用两层宽边的琉璃瓦檐,既保持了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又具有现代建筑特色。大厅里的顶灯、吊灯和壁灯,都巧妙设计成葵花形,寓意“朵朵葵花向太阳”;柱廊墩上的“忍冬草”花纹,象征党和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
但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4月。彼时,河北的省会还在保定,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河北省博物馆的馆址便设在保定古莲花池院内。初创时的河北省博物馆只有4个展厅、11名工作人员,馆舍面积1200平方米,藏品寥寥无几。因此,当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征集文物,以丰富馆藏。
在不断丰富藏品的同时,河北省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建馆初期,河北省博物馆先后举办河北省出土文物展览、历史文物展览、河北省农业七年成就展览、革命文物流动展览等。
随着省会变迁,河北省博物馆也于1982年迁至省会石家庄市,由于没有自己的展馆,只能借用展览馆办公并举办展览。当时尝试举办了《汉中山靖王及王后墓文物展览》。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看展览,石家庄一度“万人空巷”。
1987年,展览馆与原河北省博物馆正式合并,改名为河北省博物馆。
走进河北省博物馆主院区北区所在的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只见白鸽闲庭信步,这是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石家庄市政府引进的2000羽广场鸽。白鸽与市民嬉戏互动,成为广场上和谐动人的一幕。
建筑贵在得体——新旧馆建筑合璧
进入新世纪,随着参观人数越来越多,省博物馆又面临新的问题:展示面积日益不足,所要求的各项服务功能均有所欠缺。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举办展览、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200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改扩建省博物馆。
新馆馆址在原省博物馆原址的基础上向南扩展到范西路,东起东大街,西至西大街,在设计上追求新旧二馆辩证统一,同时体现时代精神。
新旧馆建筑紧密相邻,因此设计师需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使新旧场馆在建筑形式、空间联系等方面实现和谐共存?
在一众建筑师的设计方案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先生主持的设计方案最终脱颖而出。
“当时我在设计时,就主张新旧建筑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二者协调共生。”关肇邺对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建筑“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这种创作思想在河北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作为时代见证,旧馆本身已成为当下城市建设中值得保护和尊重的建筑文化遗产。因此,扩建部分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不求新颖别致、另起炉灶,而是追求新旧二馆的独特性、关联性、融合性。
纳玛象骨架
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新馆的扩建有传承也有创新,新馆在建筑体量、空间组合、建筑风格上充分尊重原有建筑。同时,新馆采取和旧馆相似的“中”字形平面布局,实现了新旧建筑之间的顺畅过渡,并以一个高大的玻璃大厅放置在二者共同的轴线上,使大厅不仅能够展陈高大展品,并在外观上将新老建筑的二楼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置身其中,从旧馆的水磨石地面到新馆的瓷砖地面,仿佛走进一条时空长廊,时代感扑面而来。
建成后的新馆建筑庄重大方、简洁高雅,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设计语言的有效衔接。新馆设计注重表现河北文化特征,整体采用极具河北文化特色的经典纹饰作为大厅顶部主要艺术符号,从而在建筑与装饰之间构成了良好的图底关系。作为新旧馆连接体的阳光大厅则以钢结构骨架、通透的采光玻璃、旧建筑片段等要素组成,彰显新馆建筑的时代特征。
2012年,省博物馆又迎来另一项重要升级,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河北省文物出境鉴定中心、河北省文物交流中心四个机构合并组建为河北博物院。
由“馆”到“院”,一字之差,却蕴含深意。
博物馆一般指单体建筑,博物院则多为建筑群,突出整体环境和规模。最妙的是,河北博物院的视觉形象设计者又将其独一无二的场馆建筑形象提炼成为logo,寓意在时间长河的流动中,新旧传承,文化永续。
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举行挂牌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这便是人们今天看到的河北博物院,它包括主院区、建华院区、育才院区三部分。主院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恢宏壮丽,是石家庄市标志性文化景观。
泥河湾与炎黄——文明的起点
河北博物院展览体系丰富,撷取了河北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推出十大常设展览。这些展览除了代表了河北历史文化遗产精华的燕赵和汉代历史文化,还有《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等精彩华章。5000余件(套)精美的文物和现代化展示手段,实证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彰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反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赓续历史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
陶面具
特别是发现于河北的石器时代人文遗址,改写了世界关于人类起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或许少有人知道,河北属于人类起源地区之一,而“泥河湾”便是见证。
石球、石刀……展厅里的这些来源于泥河湾的石器制品看似普通,但是在史前时期,它们却是河北先民手中的利器,或用于抵御外敌,或用于生产活动,无不展示了人类祖先走向文明开化的历程。
泥河湾,河北阳原县东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以它命名的泥河湾盆地,蕴含着1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被誉为“旧石器考古的圣地”。这里遗留着东方人类祖先在距今200万年、136万年、10万年及1.1万年前的生活遗存,形成旧石器时代人类童年活动的完整轨迹。它是除了东非奥杜威峡谷之外,地球上发现的第二个20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它的发现直接改写了世界关于人类起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因此河北也被学者称为“人类祖先的东方故乡”。
在人类“幼年期”的数百万年里,河北大地上,从北部山区到东部沿海,从燕山南麓到太行山东麓,远古先祖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探索着、创造着。从逐草而居到建屋定居,从采集狩猎到锄耕种植,在此过程中,磨制出使用方便、类型多样的石器,学会烧制陶器,种植作物,饲养家畜并通过祭祀,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让文明的种子萌发。
随着时间流逝,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黄河中下游三个最强大部落首领黄帝、炎帝和蚩尤之间征伐不断,最终经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黄帝征服了炎帝、蚩尤部落,统一了华夏,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融合。其中,涿鹿之战是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转变的重要事件,战争地点位于古涿鹿地,今天被认为是河北省涿鹿县一带。
不久后,这片土地迎来了自己在史书中的第一个名字——冀州。据《尚书·禹贡》记载,当时大禹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梁、雍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相传大禹治水就是从冀州开始。当时的冀州面积广阔,囊括了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地区,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省北部的部分地区。
随着岁月流转,这片土地又迎来一个后世广为流传的新名称——燕赵。
摄影:胡春明 常越
2024年度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公示
读报 | 《中国建设报》11月6日
落实中央精神 促进止跌回稳 | 探访房产中介门店、对话近期购房者,感受楼市一线变化——楼市交易活跃度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