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闲农业领域,如何设计自然教育课程更合理呢?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融合多领域,具有多元化、跨学科的自然教育日渐熟悉。在万千世界中我们感受自然魅力,在自然课程中我们学会生存技能,在户外探险中我们享有豁达人生。那作为拥有天然优势的休闲农业领域,如何设计自然课程更合理呢?
自然课程的优势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具有无限潜力,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呢?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Heckman教授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表明认知能力(智商)决定了人与人之间9%的收入差距,但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非认知能力高的人,收入水平会更高。
非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的兴趣、坚毅、专注力、时间管理、抗击打和共情力等非智商能力,有人又将非认知能力称为情商。而自然教育课程的优势,就是能让孩子通过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其非认知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而相比学校室内自然教育课堂,休闲农业领域的自然课程,无论是通过户外探险或生存挑战,都更具构建性、真实性、游戏性,因此,可以有效激发出孩子的潜力与探索世界的欲望,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非认知能力。
自然课程的种类
虽然学术界对自然课程的分类众说纷纭,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一、学校室内自然课程
学校室内自然课程,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为学生们讲解植物、动物、矿物、天文等基础常识。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对学生们的创造力和非认知能力培养影响不大,这里我们不做详细探讨。
二、户外自然课程
这是让孩子们到户外接触自然,探索动植物奥秘,亲自感知自然万物,他们不是被动的记忆“知识点”,也不是被盲目的塑造成“全才”,而是主动的探索、积极的思考、创造性的完成各项挑战。因此,户外自然课堂又可以分为:
1.自然感知类课程
这是让孩子们在自然接触过程中,观察自然、感受自然、浸润身心,与自然建立联结。比如景区欣赏、感受田园美景、森林学校等等。
2.户外运动类课程
这是以自然为场地开展的延伸运动,孩子们可以在运动、游戏中不断激发潜能。比如户外运动、户外探险、野外求生等等。
3.自然体验类课程
这是将自然知识应用到实践或通过自然要素实现手工艺体验,比如标本制作、核桃采摘等等。
三、户外与学校相结合的自然课程
由于室内自然课堂的弊端,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实行“户外与学校相结合”的自然课程模式,这就是时下流行的“研学”之旅。学校室内自然课程讲授基础知识,户外自然课堂实践、探索。比如,很多学校都曾组织过“重走长征路”的探索活动。
而这些户外自然课程,所需的环境或场所,正是休闲农业领域的优势所在。
在休闲农业领域,合理设计自然课程流程
天然的环境、淳朴的乡风、优渥的自然资源,这些为休闲农业领域设计自然课程,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在这些基础之上,真正做好自然课程,那就要明白:
1.自然课程的目标人群
在自然教育的受众中,有孩子、青年、大学生,不同人群对应的自然课程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农场主或采摘园或其它自然课堂的主办方,要根据目标人群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比如,家庭研学旅游和学校研学旅游的课程重点、课程种类,又有哪些区别等等。
2.自然课程的模块设计
专家表示,自然教育的本质要分为三个层次:感受(视觉、听觉、嗅觉等);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经验(通过实践留下的经验和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通过自然教育实现逻辑思考、探索能力和行为改变。因此,在自然课程的模块设计时:
1)考虑周边资源优势,开发特色课程
在每个乡村,不乏丰富多彩的森林、草地、湿地、沙地、土地,又或者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等场所,而这些资源都可以与科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整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教育课程。
2)课程模块游戏化、场景化、模具化
自然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不能“按本读物”“照本宣科”,其设计过程要将知识游戏化、场景化、模具化的展现。比如采茶体验课程,如果直接讲述种茶环境、种茶历史、采茶注意事项,即使是在户外,也难免会有所枯燥。但如果将采茶体验课程以种茶历史、饮茶常识场景化,加上采茶游戏PK或采茶奖励活动,那么,这样的自然课程会给参与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玩乐中学会采茶相关知识,拓展视野,丰富人生经验。
3)课程指导专业化、科学化
从单一教室空间到户外学习体验,大自然包罗万象,但也千奇百怪。无论是感知类自然课程、体验类自然课程,还是探险活动类自然课程,专业的指导、安全的设施、科学的引导,都是成功自然课程的重要保障。
3.自然课程的反馈评价
国内自然教育领域方兴未艾,对于刚刚“成年”的休闲农业,其对自然课程的探索更处在初级阶段,因此,自然课程的反馈评价要从参与者和主办方两个角度进行考量。
1)对参与者的反馈评价
自然课堂是在玩中学,学中成长,因此,对参与者的反馈评价要从课程目标着手:参与者完成多少,实现多少。反馈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作品展示、谈话分享或成果再现。
2)对主办方的反馈评价
农场主、采摘园主或其它自然教育的主办方,需要通过参与者的反馈评价,发现对应课程的不足、缺陷或有待改进的地方,从而实现项目的提档升级。
国外自然教育课程设计
自然教育起源于国外,在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发展形式,比如:
1.美国的自然课程
很多美国孩子在小学毕业前要参加自然课堂,以美国农场的孩子的为例:一年级的孩子要在农场做零活,喂鸡、放羊或看动物;二年级的孩子要学习农作物种植,可以在丰收时亲自打谷、扬场;三年级的孩子要动手做饭或房屋搭建;四年级的孩子要认养奶牛;五年级的孩子可能要着重农场地形等地理学习;六年级的孩子则要开始研究乳制品;七年级的孩子,可能就要参加野外生存训练或户外探险、营地探险等。这种以探索自然为目的,同时鼓励家庭参与的美国自然教育,已经从单一课程种类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课程体系。
2.日本的自然课程
日本是较早开始自然教育的国家,但日本的自然课程是在学校体系中逐渐发展成型的。比如,很多日本孩子出生后会进入保育园,保育园里有很多自然界的动植物,如樱花、乌龟、鸡、鸭、金鱼等等。保育园毕业后的日本学校,也都有特定活动,接触自然、户外探险等等。除此之外,日本还设有较大规模的自然学校。这些自然学校拥有优质环境教育、完善的各种设备和专业指导员与项目运作人员。
3.德国的自然课程
德国的森林教育闻名全球,自然教育起步较早,除了户外探险、森林学校之外,德国的幼儿教育时期就引入自然教育,孩子们可以在原始森林中自由的观察植物生产路径、动物生存环境,甚至在刮风下雨或严寒的日子里,孩子们也都会到森林教室来学习。而森林幼儿园的老师们只保证孩子们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传授安全知识,但不会插手干预孩子们的事情。这样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的在自然界探索、玩耍,逐渐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结
相比国外自然教育课程,国内自然教育起步较晚,现在发展还不成熟,但在休闲农业这趟“快车”的影响下,国内自然教育也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而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在自然课程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等维度,还有待提高与完善;对自然课程与体能课程、艺术课程、创作课程、感知课程的多领域融合度还不够深入,借用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的名言“当我们从学校出来以后,把所学的内容都忘记了,剩下的内容就是教育”,因此,我们坚信在休闲农业中发展自然教育,其道路虽然曲折,但未来是光明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 往期经典推荐 ·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