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创新人物 | 院士李廷栋:探索地质奥秘的脚步不停歇



     “要努力把《中国区域地质志》编制成为具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区域地质学家

李 廷 栋



90岁高龄的他
与地质打了70年交道
从南极到北极
从大兴安岭到青藏高原

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脚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区域地质学家 李廷栋

职业生涯早期
他热衷于
野外找矿
致力于

地质编图

1976 年9 月,李廷栋(右2)参加第25 届国际地质大会
历时30年
他陆续主持或参与主持了
1:500万亚欧地质图
1:500万南极洲地质图
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

……

1984 年8 月,李廷栋(右)与法国科研中心主任弗利雅克教授在西藏堆龙德庆县进行地质考察

随着一幅幅
精准、可靠的
图件问世
我国地质编图的
成果和技术

逐渐步入国际先进之列

1990 年12 月,李廷栋在南极中国长城站附近进行地质调查研究

然而
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觉
而是
在深部探测领域

开辟了新战场

2002 年10 月,李廷栋(中)与亚欧地质图编图组部分成员研究地质问题

又是30年光阴
他在
深部地质探测
岩石圈研究领域
深耕不辍
其成果
缩短了
我国与发达国家

在相关研究上的差距

2005 年8 月,李廷栋在斯瓦尔巴群岛斯匹次卑尔根岛中国北极黄河站附近进行地质考察
2008年起
他投入巨大精力
从事
第二代《中国区域地质志》
编制工作
他表示:
“要努力把
《中国区域地质志》
 编制成为具有

宏观影响的大成果。”

2005 年8 月,李廷栋(左4)在斯瓦尔巴群岛中国北极黄河站与中国及韩国考察团成员合影
如今
这项工作已进入
收官阶段
他正倾尽全力
力争在明年
实现32个省级地质志全部出版
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区域地质学家

李 廷 栋






探索地质奥秘的脚步不停歇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区域地质学家李廷栋


今年已90岁的李廷栋院士,与地质打了70年交道。从南极到北极,从大兴安岭到青藏高原,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脚步,从多国合作编图到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再到编制《中国区域地质志》,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如今,他仍在为《中国区域地质志》的编制、评审和出版而忙碌着。
  带领中国地质编图走向世界
  生于1930年的李廷栋,1953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地质部工作。但在李廷栋的内心深处,山野才是他向往的地方。他多次提出申请:“我要去找矿,我要跑野外!”
  1957年6月,李廷栋“出野外”的申请得到批准,作为中苏合作“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项目中的一名地质科技骨干,走进了大兴安岭的莽莽群山。经过4年艰苦的野外工作,李廷栋与同事们在大兴安岭北部填制了约10万平方千米的1∶100万比例尺地质图,填补了该区地质研究的空白。特别是得尔布干大断裂、前寒武系和热河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地层对比和构造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1965年,地质部为开展川西高原区域综合地质研究,成立了川西综合地质研究队,李廷栋被任命为队长。经过3年努力,他们重新厘定了川西地区地层层序、侵入岩期序和构造格架。特别是在宝兴以北采获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微体化石,实现了地层古生物研究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大兴安岭和川西的科学考察,奠定了李廷栋的科研方向和在地质学界的地位。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后,在国际地质舞台的首次亮相是参加了1976年的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在那次大会上,由我国编制的《中国地质图》《亚洲地质图》《中国构造体系图》得到了国际地学界的高度评价。其中的《亚洲地质图》就是由李廷栋主持编制的。
  从那以后的30多年中,李廷栋注重地质科学与地质工作新进展在编图工作中的反映,注重科学内容与完美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注重从编图质量到制图技术上的创新。1996年他主持完成的世界上首张1∶500万比例尺亚欧地质图,被国内外地质界广泛使用;由他规划、支持编制的1∶500万南极洲地质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编制完成南极洲地质图的少数国家之一。
  此后,李廷栋又陆续主持或参与主持了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1∶250万中国西部及邻区地质图和1∶250万北—中—东亚及邻区地质图等的编制工作。
  随着一幅幅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繁简适度、绘制精细的地质图件问世,我国地质编图的成果和技术方法逐渐步入国际先进之列。
  开启我国深部探测征程
  1980年,中法青藏高原地学合作正式启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大型国际地学合作项目,李廷栋担任中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合作研究项目中方联系人。这也开启了李廷栋探索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的“科研长征”。
  此后的30多年中,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过6个青藏高原的地质科研项目,对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论著20多篇(部)。2013年,他又与同行们共同发表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专著,进一步论述了青藏高原特征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对我国乃至世界高原地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中法喜马拉雅地区合作开展深部地质探测的实践,李廷栋对深部探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时他就坚信:“只有进行深部探测,才能穿透地表,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内部构造,全面提升我国地质构造认识水平和深部探测技术方法。”在他的建议下,我国第一个深部地质探测科研单位——岩石圈研究中心于1986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并在30多年来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科学成果,把我国深部探测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00年,原国土资源部开始实施“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计划,由李廷栋和其他4位专家牵头负责。经过6年的精心研究,专项系统总结了中国岩石圈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并出版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丛书》。该专项研究计划的实施,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岩石圈研究上的差距,为我国后续深部探测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心系新时代地质工作发展
  从2008年起,李廷栋投入巨大精力,主持编制第二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第二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将由48部志书构成,包括32部省级地质志、16部区级地质志,另外还将编制15部全国性地质专著和300余幅地质图件,并建立空间数据库。李廷栋说:“要努力把《中国区域地质志》 编制成为具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在地质成果上要大综合和大集成,在地质研究程度上要有大幅度提高,在地质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大的作用,在地质规律的概括和认识上有大的提升,在国内外地质界得到广泛利用和产生大的影响。”
  如今,李廷栋正倾力于《中国区域地质志》收官阶段的工作,力争明年实现32个省级地质志全部出版,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新时代的地质工作如何立足地球系统科学,更好地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研究、评价和管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李廷栋近两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认为,国家对地质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新时代地质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目标任务的双重化、服务领域的社会化、调查研究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最大化、地学知识的科普化和人才队伍的高端化。
  目标任务的双重化,是指地质工作面临着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地质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地质工作既要继续开展高精度地质矿产调查和资源环境勘查,提高地质研究程度,摸清资源环境家底;又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地球各个圈层乃至行星系统演化过程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服务领域的社会化,是指根据新时代国家的战略需求,调整和转变地质工作的社会职能,使之由“地质矿产型”拓宽为“资源环境型”。要从“大地质、广服务”的理念出发,把拓宽服务领域作为地质工作的新起点,大力推进重大工程、地下空间利用、废弃物地下储存、农作物优化、影响人体健康地质因素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推动工程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军事地质、医学地质、旅游地质,特别是生态地质的发展,使地质工作从地质矿产时代走向资源环境时代。
  调查研究的全球化,是指从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地质调查研究,各国地质学家共同提高地球研究程度和认知水平,破解地质科学难题,共同应对未来发展面临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的共同挑战。
  科技创新最大化,是指创新地质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对地质工作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当前找矿难度加大,人类社会又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的多重压力,更需要进一步创新地质科学理论,建立高水平的地球科学信息系统。
  地学知识的科普化,是指地球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的科学,而且是人民大众的科学,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让珍惜节约资源、爱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才队伍的高端化,是指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才能繁荣地质事业,使我国早日成为地质强国。
  李廷栋希望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围绕实施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再创中国地质的辉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制   作:i自然·政务新媒体团队

记   者:高慧丽

编   辑:杜潇诣、岳泽光(实习)

初   审:段薇薇

审   核:汤小俊

审   签:周 星


相关阅读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