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

其他

为什么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且被使用的货物和服务贡献,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产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指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由政府和市场通过合理的路径和方式,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制度形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从制度上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重要举措。
11月1日 下午 4:54
其他

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主要有哪些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是指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权,授权自然资源部统一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由自然资源部委托省级、市地级政府代理行使部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制度设计。完善委托代理机制旨在解决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中中央和地方权责不清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所有者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10月29日 上午 11:55
其他

如何理解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这是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
10月28日 下午 4:37
其他

自组建以来,自然资源部这样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一文速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10周年。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组建以来,自然资源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法治自然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然资源力量的法治保障。推进良法善治,法律制度体系日益完备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自然资源重要立法取得突破,顺利完成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完成矿产资源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密云水库保护条例起草并报送国务院,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法、国土空间规划法立法,配合立法机关完成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80余部法律法规立法工作,配合立法机关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制定出台14部部门规章。自然资源领域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牵头起草并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发布20余项重大制度成果,以自然资源部名义印发200余项制度成果。自然资源规章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持续推进,到目前为止自然资源部已开展了6轮部门规章和5轮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共废止17部规章,打包修改21部规章,废止和修改比例近70%;废止规范性文件186件,规范性文件数量大幅度减少。土地管理法完成修改。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这标志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实现重大突破。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动摇、农民利益不受损,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把党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和试点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在破除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改革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土地审批权限、为“多规合一”改革预留法律空间、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动土地督察制度入法等方面实现了多项重大创新。作为自然资源领域的核心制度和基本大法,土地管理法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健全了自然资源法律体系。长江保护法出台。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长江保护法。作为我国首部流域立法,长江保护法将长江流域视为一个有边界范围的空间,确立了具有空间特点的长江流域国土空间开发管控的法律制度;将长江流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整体性考虑,综合调整发展与保护、流域与区域、私益与公益的关系,在制度设计上较好体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的生态系统观,赋予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多项法定职责。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完成修改。2021年7月2日,国务院第743号令公布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这是自1998年后的首次大修,对于保证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除了对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制度进行了程序性的细化和补充外,还对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作出多项规定,包括建立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的用途管制制度和耕地保护省长负责制、实行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和补充耕地地块社会公开制度等,同时大幅提高罚款的幅度,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密云水库保护条例提请国务院审议。2022年6月,经自然资源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密云水库保护条例(送审稿)正式上报国务院,进入行政法规立法程序。送审稿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并重、严格管控与正向激励并重、中央统筹与地方协调并重,注重充分发挥北京、河北两地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在强化密云水库流域的国土空间管控、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作出了多项创新性的规定,并将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黄河保护法出台。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黄河保护法。该法紧扣黄河的特点和当前的国情,在借鉴长江保护法的基础上,对水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保护节约、水灾害防御调控、水环境污染防治、流域高质量发展、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动产登记法完成公开征求意见。2022年10月30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不动产登记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不动产登记的原则、登记机构和人员、登记簿和权属证书、登记程序、权利登记、登记信息安全与利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目前,自然资源部正在充分调研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抓紧提请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尽早报送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颁布。2022年11月8日,自然资源部第8号部令公布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这是深化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单位资质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该办法有以下四大亮点:压减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等级和类别,下放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审批权限,优化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审批服务,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的事中事后监管。耕地保护法(目前更名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提请国务院审议。2022年11月23日,经自然资源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耕地保护法(送审稿)正式上报国务院,进入国务院立法程序。送审稿明确了耕地保护基本原则、耕地保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建设占用耕地管控和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管控以及耕地质量、耕地生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制度。目前,自然资源部将继续配合司法部推进相关立法工作,争取尽早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自然保护区条例(修订草案)提请国务院审议。2023年3月31日,经自然资源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然保护区条例(修订草案)正式上报国务院,进入行政法规立法程序。修订草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优化自然保护区分区管控、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与自然保护区规划的关系、加大自然保护区执法力度等方面作出了多项修改和完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出台。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这是我国首部旨在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的专门立法,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将生态保护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确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原则和“生态安全布局、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风险防控”的基本制度,明确了对青藏高原实行系统保护、协同保护、特殊保护等特别制度措施并强化了法律责任。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2024年6月25日,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这是矿产资源法自1986年颁布实施、1996年部分修改外,30余年来进行的第一次全面修订。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共八章七十八条,包括: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优化矿业权取得方式,规定矿业权通过竞争性出让方式取得,但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除外;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将矿业权取得与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取得分离,突出对矿业权人的物权保护;增加“矿区生态修复”一章,明确矿区生态修复责任主体;建立矿业用地制度,明确开采战略性矿产资源确需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可以依法实施征收,露天开采战略性矿产资源占用土地,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临时使用土地。国家公园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24年9月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将为国家公园的规划和设立、保护和管理、参与和共享、保障和监督提供法律依据。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自组建以来,自然资源部强化建章立制,推动自然资源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一是持续加强依法决策,出台《自然资源部党组工作规则》《自然资源部工作规则》,对依法决策提出明确要求;出台《自然资源部立法工作程序规定》《自然资源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严格规章制定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对制定部门规章、制发规范性文件、重要审批事项、重大项目安排等,实行集体讨论决策,扩大专家和法律顾问参与咨询。二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印发自然资源部权责清单、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制定行政许可实施规范;推进规划编制、测绘、地灾防治等单位资质改革;出台不动产登记百余项改革措施,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我国登记财产指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全球排名从41名跃升至28名。三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与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在非诉执行、行刑衔接等方面合作,联合印发有关文件;实施《关于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试行)》,每年持续开展以耕地保护为重点的自然资源督察,集中公开通报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公开约谈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的地方政府负责人。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2018年12月17日,自然资源部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自然资源部立法工作程序规定》《自然资源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两部部门规章草案。这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颁布实施的首批部门规章,通过明确立法工作程序、规范红头文件制定,确保建部伊始就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全面清理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证明事项。2019年5月14日,自然资源部向社会发布《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公告》。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并按照“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的清理原则,对自然资源管理系统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2019年7月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此后,印发《自然资源部立案查处违法行为工作规范(试行)》《自然资源部立案查处违法行为工作流程图》《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流程图》;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培训考试,部机关和派出机构共658人取得行政执法资格。持续深化落实公职律师制度。2019年,自然资源部完成原国土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公职律师换证工作和新一轮公职律师资格申请工作,组建自然资源部公职律师队伍。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公职律师队伍规模已近百人。建立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2021年,自然资源部选取山东省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首个基层联系点,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信息化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在自然资源系统选取山东省东营市、聊城市和江苏省常州市等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及郑州大学等作为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形成《法治自然建设联系点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就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进行系统部署。2022年3月,《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通知》印发。这是建部以来制定的第一个全面部署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重要文件,聚焦自然资源系统在立法、执法、审批、监管等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要求,提出具体的制度安排和工作举措。2023年11月,全国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首次提出法治自然建设目标,明确了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维护群众权益,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渠道不断畅通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公民法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财产权利。自然资源领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持续高发多发。自然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把复议应诉作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明确要求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行政复议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自然资源争议的实质性化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自组建以来,自然资源部共办理6000余件行政复议案件、5800余件行政应诉案件,复议纠错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的较高水平;诉讼败诉率则由4.5%降低至1%左右,远低于国务院部门平均败诉率。同时,自然资源部坚持推动源头治理、实质性化解争议,针对行政复议案件中反映的深层次制度性、根源性问题,下发110余份行政复议意见书、行政复议建议书。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作风建设。2018年8月,为有效解决自然资源领域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自然资源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的通知》,改变以往就办案说办案、满足于末端治理的传统思路,在深刻剖析自身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创新性的措施和要求,力求从源头上化解行政争议。同时,自然资源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行政复议案件申请接收窗口,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公布行政复议申请指南和办案流程图,方便群众办事。全面规范自然资源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2019年7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了《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规定》(自然资源部令第3号)和《自然资源行政应诉规定》(自然资源部令第4号),进一步明确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主体责任,就不利复议决定和败诉案件分析报告制度、复议应诉约谈制度、出庭方式多元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性规定,突出源头治理和流程再造。此外,自然资源部还建立重大案件集体审议制度,制定案件审理标准和复议决定书模板,实施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复议案件办理记录制度,制定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五不准”,印发复议应诉工作人员行为守则。专题研究部行政复议行政应诉问题。2020年12月25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次部长办公会专题听取2018年和2019年部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并对下一步如何规范行政行为、从源头上减少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提出明确要求。强化宣传教育,法治环境持续向好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自然资源部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建立宪法法律学习制度,开展专题学法活动;针对自然资源审批、监管、执法、督察等“关键岗位”开展行政执法培训考试;组建全系统1000余人的四级普法联络员队伍,定期开展培训交流;充分运用全媒体平台,围绕自然资源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向社会开展普法;积极打造自然资源法治宣传品牌,推进城市规划展览馆、地质博物馆、海洋馆、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文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研讨。2024年9月3日,自然资源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研讨,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等方面作专题辅导报告,有关部党组成员作重点发言,有关司局(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或提交书面材料,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广华主持会议并讲话。自然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2020年11月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伊始,就将其作为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公务员入职等各类培训必修课范围,采取集中研讨、组织宣讲、举行讲座、知识竞赛、参观展览等多种形式,在全系统掀起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建立宪法法律学习制度。2018年9月和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分别专题学习宪法修正案和民法典。2023年,印发《关于在自然资源部系统建立实施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通知》《自然资源部普法责任清单》。自然资源部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早在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就在国务院部门中率先举办新任命干部宪法宣誓仪式。自然资源部组建后,深化宪法宣誓制度,于2018年5月印发《自然资源部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并于2018年9月在部党组书记的监誓下5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宪法宣誓,此后每年均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印发自然资源系统“八五”普法规划。2021年10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在总结自然资源系统“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要求“八五”普法在内容上突出行政基本法律知识和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在对象上突出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在增效上突出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部署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2018年11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2018年国家宪法日活动和集中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的通知》,部署在全系统集中开展国家宪法日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这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对全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首次部署。此后每年,自然资源部均确定不同主题、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宪法日活动和自然资源法治宣传周活动。例如,开展行政执法培训、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活动;组织拍摄“以案说法”系列情景剧和“法治课代表”微视频;会同法治日报社开展“书·法”活动,邀请系统书法爱好者书写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1所高校发起“i自然,i普法,我们在行动”自然资源普法高校接力活动;开展《自然资源基层管理百问百答》《自然资源普法常识宣传手册》“送法下乡”活动;通过新闻通气会、工作座谈会、视频培训会等方式,加强自然资源重大法律政策的发布解读。自“三五”普法以来,自然资源部法治部门连续5次荣获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后获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法治政府奖”“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届行政复议优秀文书”等称号和荣誉。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致函,认为自然资源部“为各级行政机关在建设法治政府、推动依法行政、实质化解争议方面树立了良好榜样”。2023年,自然资源部法治部门党支部获评中央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在历次全国法治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中,自然资源系统获奖单位和个人数量都在国务院各部门中名列前茅。“心怀法治梦想,推进法治进程”,回顾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足迹,蹄疾步稳,足音铿锵!使命如炬,初心如磐。自然资源人将继续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推进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自然资源新答卷。(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法规司)来
9月27日 下午 5:04
其他

守护大国资源命脉 澎湃强国复兴动能——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综述

75年,一条跨越时代的历史长河,一段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翻开共和国史册,我们会看到一串怎样的自然足迹?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历史性跨越的75年。这是与经济社会共振、与国家发展同行的75年。这是严守资源底线,统筹发展、保护与安全的75年。这是贴近千家万户、支撑各行各业的75年。这是机构从分散走向统一、向着治理现代化迈进的75年。回望这段奋进历程,在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自然资源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谋划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篇章,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并专门就自然资源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立好“航标”、架起“灯塔”。回望这段奋进历程,自然资源事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合着共和国节拍律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牢牢立足“两统一”核心职责,行改革之道、创务实之举、开创新之门,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为大国发展守护资源命脉,为强国复兴澎湃不竭动能。75年深刻变革,缔造市场配置自然资源新制度,激发自然资源事业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1949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号角一吹响,土地、地质、测绘、海洋、林业等战线便闻令而动,迅速投入新中国建设热潮。1950年土地改革、平顶山煤田会战、1954年北京坐标系、建设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1958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为新中国农业生产发展、工业化建设、大江大河规划治理、大型水利水电建设等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保障。当时间的齿轮转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唤醒中华大地。从此,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一次次“敢为天下先”,推动着自然资源事业在改革开放中逐浪前行。打破计划经济,创新资源配置,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春雷一声震天响,清风数拂天下春。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繁荣发展的大门,也推动了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破冰。1987年,深圳敲响新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被称作“是中国土地使用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标志”。随后,宪法、土地管理法相继修改,《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出台。上下结合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打出了一套漂亮的改革“组合拳”。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公开拍卖土地使用权。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资料图片从国家根本大法到土地管理基本法,寥寥数语易动,却根本改变了传统的土地使用制度。从此,国有土地告别了“无偿、无限期、无流动”,开启了“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新纪元。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开始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给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土地市场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益壮大。从最初沿海地区试点土地有偿出让到全国普遍展开,从商业用地“招拍挂”到叫停经营性用地协议出让、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全面“招拍挂”,从一次性出让到弹性出让、租让结合、“标准地”出让,从土地计划管理到下放用地审批权、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从线下交易到网上交易、云上“土地超市”……市场化配置的每一次创新,推动着土地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包括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出资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如今,随着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深入,“同地、同权、同价”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正在形成。土地这个大市场,犹如魔方一般,撬动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以及房地产、工业、旅游业等各行各业发展,支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在步入新时代的今天,它依然以巨大的能量支撑着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矿业、海洋市场的能量,同样激荡着发展的主旋律。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1999年海南东方不磨金矿面向全国进行探矿权公开招标、2000年浙江海盐敲响全国采矿权出让“第一槌”,2002年海域使用管理法和2010年海岛保护法施行,一系列政策制度迅速跟进,中国的矿业市场和海洋市场也茁壮成长。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四川盆地普光油田、渤海湾南堡油田……一批又一批找矿重大突破实现;海洋油气、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生物……一个又一个新兴海洋经济业态蓬勃发展,不断厚植我国经济家底。201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路线图”,要求深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按照顶层设计,自然资源部不断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着力构建全国自然资源大市场。眼下,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草原、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的范围还在扩大。江西九江创新出让自然资源优质“资产包”;宁夏探索开展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内蒙古采用挂牌方式出让国有未利用地使用权;江西瑞昌勇当“净矿”出让先行者;江苏、浙江、海南等试点“立体用海”“净海出让”……回望75年,在改革探索中成长起来的自然资源大市场,以巨大“吸附效应”,源源不断地为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端稳能源资源饭碗,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祖国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1950年2月,毛泽东写下“开发矿业”四个大字。在“开发矿业”的号召下,我国一方面抓紧恢复原有的矿山生产,一方面组织地质队伍通过地质勘查摸清资源家底。大庆油田、平顶山煤田、邯邢铁矿、胜利油田……一批大型煤炭基地、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化工矿山基地先后建成投产,我国实现了从矿产资源家底不清到世界矿产资源大国的飞跃,快速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调整,地质工作进入改革转型新时期,历经多次改革调整,确立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方针。“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支撑着地质人攻坚克难、拼搏奉献。云南金顶铅锌矿、攀西钒钛磁铁矿、甘肃金川镍矿、河南栾川钼矿、广西下雷锰矿、新疆罗布泊钾盐……有力保障了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矿产的巨大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自然资源部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完善矿产勘查开采管理制度,激发矿业市场活力。绿色勘查、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矿产资源保障,探索出了一条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也为构建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和矿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要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总书记的嘱托是指引也是动力,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了更强动能。2023年,全国新发现4个亿吨级油田和4个千亿方级气田,钨、钼、锑、晶质石墨、磷矿等矿产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锂、钴、镍等矿产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实施绿色勘查,建立健全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体系,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超过1000家、省级绿色矿山超过3100家。中国矿业正向着绿色、安全、和谐、智能、高效的现代矿业不断迈进……深耕蓝色国土,孕育蓝色经济增长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向海图存、向海图兴、向海图强。这是一场从零起步的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海洋力量十分薄弱。直到1978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也只有60多亿元。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2002年突破1万亿元,2017年突破7万亿元……2023年已跃升至9.9万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达8%左右。这一贡献的背后是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全面推进。2012年,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迎来重要时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作为主责部门,自然资源部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从海上油气成为国家能源重要增长极,到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能力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252万吨/日;从自主研发的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的近30%,到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海洋微生物资源保藏库……我国海洋经济已形成包括15个海洋产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海洋公共管理服务、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和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在内的门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在“稳增长”和保障经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之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我们积极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目前陆海统筹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形成,“海域、海岛、海岸线全覆盖”“用海行业与用海方式相结合”的海洋空间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建立。与此同时,严格围填海管控和无居民海岛保护,全面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自然保护地面积达9.4万平方公里。组织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渤海生态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逐步摸清我国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碳汇潜力。不断加大海洋污染防治力度,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向好。“要坚定走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我们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和行动。《“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等海上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蓝色伙伴关系”机制更加成熟、合作更富活力。“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等大科学计划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倡议,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已拥有5块、面积达23.5万平方公里勘探矿区,成为拥有矿区数量最多和矿产种类最全的国家。守正创新转型,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两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这是一段用改革创新书写的光辉历程,闪耀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测绘精神的传承,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的殷殷嘱托。75年来,从“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行业需求,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主动顺应发展新要求、人民新期待,不断健全保障服务体系,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应用场景越发多元。从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到与国际接轨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从第一代测绘基准网,到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于北斗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从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覆盖全部陆地国土,到1∶100万、1∶25万、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部陆地国土并年度动态更新;从纸质地图绘中国到实景三维看中国……经天纬地的表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表达催生新服务。从提供单一纸质地图、基础数据到提供测绘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从服务农业、石油、土地、水利等传统行业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经济、智能交通等新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深度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无论是西部大开发、雄安新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奥运会、世博会申办等重大活动开展,还是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神舟”飞天等重大工程建设,地震、洪涝、森林火灾、疫情防控等抢险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从未缺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融入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大局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中,测绘地理信息作为新型生产要素,释放出了新的强大潜能。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到统一确权登记,从审批提速提质到督察执法效能提升,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到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建设,从地灾防治到海洋管理等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不断走向“智治”。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中国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更多美好。测绘地理信息让社交、出行、旅游、餐饮、购物等更绿色、更便捷,历史建筑、文物保护等有了“3D档案”,“铁公基”建设、城市智慧管理、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智慧港口、智慧农业、数字文旅等也有了统一的时空基底。保障之路再回首,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殚精竭虑、不懈奋斗。”“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1965年,毛泽东在井冈山上写下“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今,这一梦想已成现实。75年来,自然资源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在助力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从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再到今天以自然资源部为法人或牵头主用户的在轨陆地卫星15颗、海洋卫星11颗,形成了多要素、多尺度、多载荷、系列化、业务化稳定运行的卫星观测体系和全球覆盖能力,一双双“天眼”记录着山水林田湖草的点滴变化,在云端守护着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从2001年在江苏省东海县实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钻,成功深入地下5158米,到2018年“松科二井”钻深达到7018米,再到2023年首个万米深地科探井开钻、“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从“解锁”深层页岩气田,到成功在海域试采可燃冰……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天鲲号”“地壳一号”等一批海洋重器和地质勘探重器支撑下,我国“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探索不断向前,新突破也不断传来。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历史性突破。陈惠玲
9月27日 上午 10:49
其他

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 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源文字编辑新媒体编辑|||中国自然资源报王中建赵志坤
9月26日 下午 4:53
其他

如何理解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这是加强耕地用途引导和管控的有效手段,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大举措。
9月25日 上午 10:24
其他

怎样理解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要求。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短缺,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中国人的饭碗端稳端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等,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建立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这一系列硬措施,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耕地占用和补充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设计主要针对非农建设,耕地转为园地、林地等其他农用地不需要补充;非农建设补充耕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园地、林地等其他农用地转为耕地后不作为补充耕地管理。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耕地大量转为园地、林地等其他农用地,成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一些地方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开垦和生态保护的冲突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耕地占补平衡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整补散甚至弄虚作假等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针对当前耕地保护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着力从根子上堵住制度漏洞,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千万不能突破,也不能变通突破;耕地占补平衡,不能成为简单的数量平衡,必须实现质量平衡、产能平衡,决不能再搞“狸猫换太子”的把戏。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必须把握好这些重大要求,带着保护耕地的强烈意识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一是改革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方式。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明确占补平衡责任,同时将盐碱地等未利用地、低效闲置建设用地以及适宜恢复为优质耕地的园地、林地、草地等其他农用地统筹作为补充耕地来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8700多万亩即可恢复为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相当一部分位于一年两熟、三熟区域,光热水土条件较好。在尊重农民意愿和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恢复部分耕地,有利于稳定耕地总量,优化耕地布局。二是严格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坚持以恢复优质耕地为主、新开垦为辅,确保补充耕地不造成生态破坏,质量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实现可长期稳定利用。严格按照标准验收审查垦造和恢复的耕地,质量不达标的不得通过验收。完善补充耕地后续管护、再评价机制,落实补充耕地主体培肥管护责任。三是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机制。按照“国家管总量、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监管有力的耕地占补平衡责任机制。建立“以补定占”机制,以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的规模上限,对违法建设占用耕地的冻结相应的补充耕地指标。四是健全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实施耕地保护经济奖惩机制,加强对补充耕地主体的补偿激励。强化“长牙齿”的硬措施,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将耕地占补平衡作为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来源:新华社
9月24日 上午 9:56
其他

自然资源部向社会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

为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社会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层层压实耕地保护责任,9月23日,自然资源部永久基本农田查询平台正式上线,向全社会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公众可通过在微信搜索永久基本农田查询平台小程序、访问自然资源部官方网站或者下载自然资源部
9月23日 下午 12:43
其他

如何理解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这一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城市工商业土地利用,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是指已经批准为建设用地但尚未使用的土地,以及现状建设用地中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土地等。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城市发展用地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
9月20日 下午 5:05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需要把握哪些重点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这是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9月19日 上午 9:53
其他

实景三维典型案例 | 以数赋能 实景三维创新“科技+文旅”

实景三维创新“科技+文旅”》。以数赋能
9月2日 下午 3:03
其他

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发布

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入选名单。全国地质灾害实景三维关键技术与应用、国土空间规划实景三维智能可视化分析平台研发及应用等60个典型案例入选。为了培育应用生态,激活实景三维中国数据要素潜能,今年5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本次征集累计收到167个案例。经单位自主申报、主管部门推荐、专家遴选、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数据局审议同意、面向全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首批发布60个典型案例。实景三维中国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对现实中国的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2022年,自然资源部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实景三维中国,到2035年全面建成实景三维中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坚持数据为王、创新为要、应用为本、安全为基,历经试点先行探索、局部建设应用、全面部署推进三个阶段,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以来,累计建设约700万平方千米不同精细度的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实景三维模型,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基于时空基准、时空关联、时空分析、时空智能、时空安全五个核心功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形成了涵盖灾害防治、智慧安防与调度、历史文化保护、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生态保护、在线旅游等22大类、100余种应用场景。下一步,自然资源部门将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形成上下左右协调通畅的一体化建设和服务格局,加快建设“地上下、陆海域、二三维”一体化的实景三维中国,积极发挥实景三维中国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数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数据之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来
8月29日 下午 5:53
其他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7月21日 下午 4:59
其他

改革近镜头|“上海就是一个生动例证”

俯瞰着这座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立足上海实际,借鉴世界大城市发展经验,着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来源:新华社
7月21日 下午 3:25
其他

改革近镜头|为三明医改“点赞”

由一域至全局,14亿多人口大国的医改“成绩单”令人瞩目:374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7%,世界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约13.34亿人……
7月21日 下午 3:25
其他

改革近镜头|“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当时的林区,乔灌草高低错落,经济林生态林比肩而立……总书记望着一株株风中摇曳的小树幼苗,欣喜地说:“让它们跟着雄安新区一起慢慢生长。不要搞急就章,不要搞一时的形象工程。”
7月21日 下午 3:25
其他

改革近镜头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总书记问深圳市委宣传部一位负责同志:“深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精品作品?”他回答:“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艺作品,都是从深圳向全国传播开来的。”
7月21日 下午 3:25
其他

(中文版全文)《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

来源: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
7月8日 下午 3:39
其他

(英文版全文)《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

来源: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
7月8日 下午 3:39
其他

《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发布

7月8日下午,由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和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共同编制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基于卫星遥感和现场调查数据,首次全面系统评估了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原因。《报告》显示,菲律宾军舰长期在中国南沙群岛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已经严重损害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具体体现在:仁爱礁礁坪和潟湖坡区域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大幅下降,非法“坐滩”军舰周边降幅尤为明显;非法“坐滩”军舰附近存在大量珊瑚礁碎块和死亡的珊瑚;潟湖坡处的造礁石珊瑚种类数和覆盖率明显低于向海坡一侧;礁区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群结构出现失衡,非法“坐滩”军舰周边尤为严重;礁区海水中重金属、油类、活性磷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历史记录;在礁区散布有渔网等各类人为弃置物。《报告》指出,导致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是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及其相关联的人类活动。一是军舰非法“坐滩”过程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致命性破坏,其长期“坐滩”又对周边区域珊瑚的生长与恢复产生了较大抑制性影响;二是军舰锈蚀破损导致的重金属析出及舰上人员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等对珊瑚的健康生长造成了长期性危害;三是菲律宾渔船和舰上人员在渔业活动中弃置的渔网渔线等对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报告》提出,菲律宾应将非法“坐滩”军舰清走,消除污染源,避免继续对仁爱礁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持续性和累积性危害。来源: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
7月8日 下午 3:39
其他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

对于纳入城中村改造计划的项目涉及的住宅用地,其中确实用于安置房建设的要优先保障土地供应;以市场化方式出让用于建设可售商品住宅的,应按照本通知要求实行供地调控。
4月30日 下午 9:19
其他

《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印发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部有关直属单位,陕西、黑龙江、四川、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部机关有关司局: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3月11日 下午 5:31
其他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负责人解读《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

日前,自然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号,以下简称《通知》),全面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解决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存在的盲目追求全覆盖、成果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更好地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2003年6月,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千万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经验,就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35号文),对村庄规划的主要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强调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坚持有序推进、务实规划。2020年12月,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57号文),进一步强调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尊重农民意愿等原则,提出以国土“三调”为基础划好村庄建设边界等要求。2024年2月,自然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通知》,运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经验,从强化县域层面统筹、提升编制成果质量、加强土地政策融合三方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明确了工作任务;运用“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经验,在35号文、57号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分类推进规划编制、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健全实施与保障机制三方面,明确工作要求,逐步完善对村庄规划的指导。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强化县域统筹、分类编制、强化乡村空间设计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对2024年全国农业农村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其中涉及村庄规划工作的核心要求是强化县域统筹、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和强化乡村空间设计。(一)加强县域统筹我国农村地域广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大量农民离开故土。资源闲置、粗放利用等问题进一步加剧。当前,急需顺应乡村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科学引导和配置空间资源,带动人口、资源、产业向优势地区集聚,优化乡村地区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更高效率配置空间资源,更好满足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诉求。因此,《通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要求,提出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优化细化县域镇村体系布局,明确重点发展村庄,引导人口、产业适度集聚紧凑布局;统筹优化县域产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县域整体优势。(二)分类有序编制广大乡村地区,建设需求不高。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村落会集聚更多人口,一些自然村落会逐步消亡,这符合村庄演进发展规律。关键是要做到规划先行,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都要经过科学论证,不要头脑发热,不顾农民意愿,强行撤并村庄,赶农民上楼”。编制村庄规划,必须立足于村庄发展基础,把握演变趋势,合理确定有编制需求的村庄,正确理解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不盲目追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不要求编制进度“齐步走”和成果深度“一刀切”,避免简单地定任务、赶进度和层层加码。因此,《通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可单独编制,也可以乡镇或若干村庄为单元编制,不需要编制的可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通则式管理规定”要求,明确“多规合一”改革前已批准的村庄规划,经评估符合要求或补充完善后符合要求的,可继续使用。需要重新编制的,聚焦重点发展村庄,可单独编制,也可多村合并编制,或与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联合编制;城镇开发边界内及边界处已明确城镇化任务的村庄,可纳入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统筹编制;其他村庄可制定“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乡村地区空间规划管理全覆盖。(三)强化乡村空间设计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中,重点任务之一是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主要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问题,具体工作包括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提升乡村风貌等。《通知》深刻领会上述精神,落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关要求,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强化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的部署,进一步细化乡村空间设计有关内容。一是因地制宜开展空间设计,按照全域全要素的要求,从大地景观、村庄风貌、重要建筑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体现不同村庄的特点,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标,杜绝“千村一面”。二是通过空间设计引领空间分布,优化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适应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新要求。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从六方面加强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要求,《通知》围绕严守底线、注重资源资产调查、加强安全韧性、强化规划与土地政策融合、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农民参与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以提高村庄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实效。(一)严守底线编制村庄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全面乡村振兴,重点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守住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线和历史文化保护线,科学选址建设空间保障农民生命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知》强调,一要守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底线。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管控要求,用好政策工具,引导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系统连片保护,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二要守历史保护底线。在规划中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线,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应将各类遗产保护利用管理要求统一纳入,明确土地利用、空间形态风貌的规划管控引导要求,防止搞成“两张皮”。三要守节约集约用地底线。在确保县域村庄建设边界规模不超过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村庄用地规模的前提下,优化细化村庄建设边界,促进各类建设用地高效集聚。(二)注重资源资产调查自然资源部充分发挥机构改革优势,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用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权属调查等相关成果。同时,拓展资源资产调查范围,将存量作为重要的资源资产,进一步摸清潜在存量空间和村庄发展需求。《通知》强调,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和资产关系,把握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的基本格局,了解本村自然资源情况,把握历史文化内涵,找准本村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三)加强安全韧性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从规划和用地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8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做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国土空间规划(包含村庄规划),编制平急功能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和留白空间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管理。郊区规划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有助于推进治理“大城市病”和城乡融合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需要城乡资源流动,带动乡村有效流量空间,通过流量带来效益,形成新的增长点。《通知》有关“平急两用”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统筹。强调要结合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确定乡村社区健康安全单元,划定灾害风险防控区域。二是突出重点。衔接县域安全应急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地区安全韧性。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周边乡村地区要确定“平急两用”重点区域,结合村庄规划明确“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功能转换和用途管制要求。(四)强化规划与土地政策融合随着乡村振兴快速推进,各地在规划和土地政策融合方面开展了一些探索。如广西、贵州探索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在乡镇、村庄之间腾挪,盘活存量资源,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诉求的村庄对空间资源的不同需求;江苏探索在县或乡镇总体规划中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未来结合项目落地落图,以应对乡镇村项目急、小、快,且部分选址有特殊要求须远离村镇居民点等问题;浙江探索通过村庄规划引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整合永久基本农田、村庄建设边界等空间。《通知》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解决发展弹性问题,提出在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一定比例建设用地规模,用于满足确需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实施的文化旅游设施、农业设施、邻避设施等项目的落地需求。二是解决规划可操作性问题,提出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主体功能区等政策工具,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和形态,确保建设空间、农业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稳定安全。三是解决规划效能问题,提出鼓励探索建设用地兼容和农业生态空间复合利用模式,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五)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涉及发展改革、农业农村、住建、交通、水利等多个部门,需要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确保规划意图有效落地实施。但目前有的地方没有建立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有的虽已建立,但部门间配合协同不好、信息共享不够,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另外,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情况看,乡村一级对此重视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管理整体水平,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管理效能。为此,《通知》强调从三方面加强管理:一要健全保障机制,建立政府领导、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协同、村民和集体组织全程参与的规划编制和实施保障机制,提高乡村建设和治理的实效。二要完善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和规范乡村地区用途管制,做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优化乡村用地办理程序,完善地方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规则。三要用好信息化手段,将村庄规划成果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并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等开展规划实施体检评估,推动建立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的全周期管理工作机制。(六)强调农民参与和人才培养村庄规划有别于城市规划的地方在于,村庄规划的实施是农民主导,村民的意愿对于规划的实施至关重要。《城乡规划法》对引导农民参与规划作了具体要求,凸显其重要性。自然资源部也多次强调,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村民主体和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的主导作用,积极想办法引导农民参与。但从实践看,引导农民参与村庄规划工作做得不够,效果一般。《通知》按照“发动农民参与+专业技术人员赋能+在地规划人才培养”的思路,鼓励调动农民参与规划、实施规划的积极性。一是讲清楚规划是什么。要求村庄规划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清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意义和主要内容,让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村庄规划有基本了解。二是发挥能人乡贤的作用。要有效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动员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献计献策,增强村庄规划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三是加强在地规划人才的培养。建立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完善注册城乡规划师继续教育内容,探索将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师下乡开展公益服务编制村庄规划,作为单位业绩考核和规划师职称评定的加分项,积极培养在地规划人才。为了便于农民参与,《通知》还鼓励丰富村庄规划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制作直观易懂的版本,让农民看得懂、好操作、能监督。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和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按照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指导地方编制能用、好用、管用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美丽乡村等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地见效提供空间保障。自然资源部也将进一步协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更好地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发挥部门合力,共同推动工作。原文链接
2月22日 下午 9:14
其他

自然资源部 中央农办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党委农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党委农办:
2月22日 下午 4:18
其他

《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法》发布, 2024年1月24日起施行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提升我国世界地质公园保护管理水平,推动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出台《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法》,从申报、再评估与范围调整、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做出规定,具体内容如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
2月6日 下午 5:29
其他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附全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3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2月3日 下午 6:07
其他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投融资机制

近日,自然资源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董事长钱文挥出席签署仪式并讲话。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孙书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湛东升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王广华指出,此次合作是双方共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的重要行动。新征程上,自然资源部将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小的生态损害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服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以此次签署《协议》为契机,与农发行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不断完善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催生自然资源要素与金融要素的“化学反应”,推动完善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共同向社会传达积极信号,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新格局,有力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钱文挥表示,农发行始终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全力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提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将以此次签署《协议》为契机,优化一系列信贷政策,充分用好合作平台,制定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在耕地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平台,服务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助力地方发展;密切对接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确保政策性资金精准注入,提升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政策性金融更大贡献。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耕地保护、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建立省级项目储备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美丽中国建设。转载请注明来源
2月2日 下午 1:12
其他

自然资源部令第11号公布《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办法》

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分为纸质证书和电子证书,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纸质证书正本、副本各一份,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纸质证书遗失或者损毁的,不再补发。
2月1日 上午 11:16
其他

厦门下潭尾红树林 绵延陆海之间|央视新闻

随着大范围寒潮天气来袭,最近,福建省迎来气温“大跳水”,开启雨雪冰冻模式。1月23日,厦门市气温降到4到6摄氏度左右,是近段时间以来的最低温,不少朋友都在“朋友圈”里等雪来。作为一座典型的海湾型城市,厦门市范围内生长着众多红树林,但大家知道,红树植物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遭遇低温天气会对它们产生影响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王泽华来到福建省最大的人工重构红树林湿地——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一探究竟。杨盛昌:5℃、6℃在厦门来说,已经是接近最低的温度了。说起本轮寒潮天气,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杨盛昌表示,这近乎厦门一年当中的最低温;但至于大家关心的是否会影响到红树林的生长,杨盛昌解释,由于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修复的树种均比较耐寒,这样的天气只会减缓红树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致“伤筋动骨”。杨盛昌:我们这边的红树林生长,这种温度是能够扛过去的。我们长时间每个月做调查,结果表明在我们这边这样的低温,实际上对它的生存是不会有影响的,只会影响它生长速度的快慢,但它能活下去。所以在厦门这边,为什么选择这些树种?原因也在这里,耐寒性都比较强。城市绿肺(叶建军/摄)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本植物群落。大多数红树植物树皮和木材富含单宁酸,一旦刮开树皮暴露在空气中会氧化变成红色,故此得名。据了解,世界范围内的红树植物有超过八十种,那么,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这些耐寒的树种又有哪些呢?杨盛昌:我们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里有8种红树植物,您看分布面积非常广的这一片,是红树植物秋茄,另外长得比较高,叶色又偏淡、偏黄的,这叫无瓣海桑。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一种同样长得比较高大的,叶片的颜色是浓绿的,我们称之为拉关木。除了这三种红树植物之外,另外还有白骨壤、桐花树、木榄、红海榄、老鼠簕。城市之肺(张春玲/摄)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资料表明,大面积红树林能消减风暴潮和海浪能量的70%,有效降低风浪高度。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地处厦门市翔安区,位于环东海域东北角、西溪入海口,属于河口型滨海湿地,是厦门典型的半封闭海湾之一。然而,杨盛昌表示,由于历史上围垦、无序的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潭尾原生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50年代大面积分布的红树林消失殆尽,红树林生态系统急剧退化。杨盛昌:我问当地的村民,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实际上都是有红树林的,植物跟现在长得差不多,没这么高,种类以白骨壤为主,但是之后红树林慢慢少了,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几乎原来的红树林都看不到了。原来这一片,早期都是养殖塘,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饵料、抗生素大量地使用,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非常明显;加上水动力弱,外面水长期上不来、交换量也不大,导致水质不好。原来这是一片很偏僻,我们都不愿意来,来了之后都会被海水臭味熏走的地方,您现在来可能感受不到了。共同家园(孙二佳/摄)基于科研人员在下潭尾成功种植5公顷试验林基础上,2010年以来,厦门市分期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通过运用“微地形平衡重塑理念”、采用红树林“筷子苗”等种植技术、开展增殖放流等做法,至2020年,下潭尾红树林生态修复总面积404公顷,不仅构建起红树林生态屏障,还大幅提升了海洋生物多样性、构筑亲水空间体系。此外,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多家独角兽和世界500强企业落地,形成下潭尾红树林生态、社会效益兼顾,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杨盛昌:生态修复之前,我们下潭尾的底栖生物种类据报道只有20多种,我们现在监测的结果是大概接近60多种、70多种,有了三倍左右的提升;鸟类数量也达到了26个科,六七十种。我们整个下潭尾红树林营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位,是把它作为一个科研、科普、教育自然教育基地,还有游客休闲的基地,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红树林美景(姜希明/摄)2023年9月,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的《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将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减灾案例收录其中,这里不仅成为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绿色缓冲带,净化水质、保障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点,为积极推进滨海红树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示范。来源:央视新闻记者:王泽华
1月27日 上午 11:01
其他

美丽海湾,既是浪漫线又是发展线|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厦门1月24日电
1月26日 下午 6:04
其他

2023自然资源工作答卷之九:深化主题教育,强根铸魂践使命

深化主题教育,强根铸魂践使命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自然资源部门坚持统筹兼顾,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过去的一年,自然资源部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推动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加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阐释、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凝聚新力量、开拓新实践,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了新答卷。以主题教育实效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2023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这一年,自然资源部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在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和中央第34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和教育整顿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强化理论学习,打牢思想根基。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思想洗礼,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自然资源部党组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学深悟透、抓好关键少数、加强分类指导,组织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刻领悟、系统把握、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这一年,自然资源部系统党员干部通过各种方法加强学习。个人自主学。部党组同志示范带动,部系统党员干部抓好自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全面学和重点学相结合,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集中办班学。自然资源部先后2次举办读书班,进一步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交流研讨学。部党组开展3次中心组集中研讨,交流学习收获体会和工作思路。及时跟进学。自然资源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期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学习上紧跟、思想上同频、行动上同步。突出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自然资源部党组紧密结合自然资源工作实际,用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组织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调查研究中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通过调研深化学思践悟、真查实改、促进发展。这一年,自然资源部党员干部坚持问计一线,多途径灵活开展调查研究。部党组同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一线摸情况,各司局各单位累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440人次,形成调研报告128篇。针对调研中看准弄透的问题,及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陆续印发含金量高、实操性强、促进发展成效明显的政策文件50余份,解决实际问题230余个,提出需要进一步持续加强和改进的有关意见建议160项。坚持刀刃向内,推进整改整治。整改整治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自然资源部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坚持边学习对照、边检视整改,紧紧扭住查摆出来的重点难点问题,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协同推进整改落实,做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这一年,自然资源部聚焦核心职责找准找实问题,部党组在梳理上年度民主生活会查摆出的问题,与驻组会商会列出的问题以及巡视、审计指出的问题基础上,形成主题教育问题清单,各司局各单位梳理出800多个问题并建立各自问题清单。在此基础上,注重实绩实效推动问题整改。部党组同志牵头负责,明确成果形式、整改时限和责任司局,扎实开展分类整改。部党组聚焦“国之大者”和部系统内部管理,将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资源安全的耕地保护、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2项重点难点工作和部信息化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列入专项整治方案,推动整改落实。巩固深化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自然资源部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总结主题教育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长效机制。自然资源部将举办读书班和生态文明大讲堂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作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载体。同时,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督查督办制度,定期开展“回头看”,提高督查督办和工作效率。建立调研课题计划月度填报制度和调查研究督查回访机制,让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这一年,自然资源部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推动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强化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全面提升监督质量和水平,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以理论研究、智库建设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于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要求。自然资源部作为责任部门参与大会筹备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自然资源部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期望。会后,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通知》,强调要以高度政治自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排头兵,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整体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多点开花。深入研究自然资源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资源观回答自然资源领域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交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开展实践凝练与传播。召开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发布了《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译丛》和《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丛书》。向社会公开发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等典型案例。编写《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研究等工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是立足自然资源实际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充分整合并发挥部系统内外相关机构的力量,汇集全系统的智慧,将努力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宣传高地、理论研究高地、贯彻落实平台、制度创新平台、实践传播平台”。……理论研究打牢智库建设根基,智库建设提升理论研究水平。2023年,自然资源部党组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重大战略需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有关精神,准确把握自然资源工作“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定位,印发《中共自然资源部党组关于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加快推进自然资源智库建设各项工作,智库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批准成立自然资源智库指导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设立智库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建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智库联盟,“两委一办+联盟”的自然资源智库组织架构基本形成。6月以来,自然资源智库指导委员会先后赴12家智库联盟成员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深入调研,摸清了当前智库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挑战,为科学统筹推进智库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研究提出了《2023年及“十四五”自然资源智库重大研究选题规划建议》,组织编制了《自然资源智库研究工作五年规划(2023~2027)》《自然资源智库问题研究指引(2024年版)》。下一步,通过智库联盟平台推动高水平的开放式研究,将逐步依申请吸收部系统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其他智库单位加入,鼓励与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合作共建研究实践基地。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自然资源事业汇智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自然资源部党组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如何进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破解“梗阻”障碍,打造自然资源事业人才高地。2023年,自然资源部积极推进人才梯队建设,部系统唐菊兴、殷跃平、刘世荣3人成功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2人入围首批“国家工程师奖”个人奖公示。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面向地质找矿方向开展了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推荐遴选,评选出63个科技创新团队、81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92名青年科技人才。新入选人才来自中央和地方地质找矿有关单位、企业,地质找矿有关部属单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聚集了人才力量。合理制定“培训菜单”,高质量办好教育培训。2023年,自然资源部组织选派各级领导干部共计93人参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各类培训。举办部党校春、秋季处级干部进修班,培训处级党员干部175人。紧密围绕自然资源部重点工作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各类培训立足基层工作实际,围绕事业发展需要、干部学习需求,科学设计培训课程,着力提高自然资源系统干部业务能力和水平。讲好自然资源故事为生态文明建设凝心聚力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自然资源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召开全国自然资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新时期自然资源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当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者、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记录者、自然资源精神文化的倡导者、美丽中国建设的推动者”的使命任务,发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号令。自然资源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前沿阵地,是自然资源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自然资源部紧紧围绕广泛深入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核心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加强宣传工作,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部党组高位谋划,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月度宣传策划、双月例行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大力宣传自然资源系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成效。发出最强音。2023年,自然资源部深化新闻发布与政策解读。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广华同志带头出镜发声,出席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和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在《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接受中央主流媒体专访,走进中央党校讲形势讲政策,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要义。自然资源部围绕“两统一”核心职责和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督察执法、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新闻发布和政策解读。凝聚向心力。2023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传承李四光精神、地质“三光荣”精神、测绘精神、载人深潜精神、三北精神、塞罕坝精神等自然资源系统光荣传统,砥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的《李四光科学论著集》《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等一系列优秀出版物,记录了我国自然资源事业的改革发展史,凝聚了老一辈工作者追求真理、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彰显了共产党人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组织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海洋人物”宣传发布活动,出版中宣部主题出版物《地图上的新时代》,弘扬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者忠诚、担当、奉献等优秀品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构筑同心圆。2023年,连续第4年开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采访活动,先后赴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内蒙古、宁夏、北京等地开展了12次集中实地采访,报道各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通过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全球滨海论坛、中欧蓝色伙伴关系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洋合作专题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对外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聚焦首个全国生态日,开展了迎全国生态日自然资源部记者行主题采访,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发布《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精心组织开展地球日、海洋日、土地日、测绘法宣传日等主题日活动,联合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省人民政府分别举办4个主题日主场活动。组织开展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和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举办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联合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成员单位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做强新媒体。自然资源部把握传播规律,不断拓宽平台,提高声量。建成自然资源宣传教育综合平台并投入使用,打造形成以部政务新媒体为龙头、“i自然”App为重点、地方自然资源政务新媒体为支撑的新媒体矩阵。不断提升传播能力,广泛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片《这是一个不能流浪的地球》播放量超1000万次,联合制播的《海洋公开课》全网传播量1.7亿。《一点一线皆是河山》被中央网信办评为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国家版图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入选“典赞·2022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事件。一系列活动,一个个平台,一件件作品,让自然资源声音回荡在山水之间,让自然资源故事镌刻在祖国大地。征途如虹,浩荡前行。新的一年,自然资源部门将继续扛牢党的建设、理论智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大旗,为全面履行自然资源管理职责、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转载请注明来源
1月15日 上午 10:34
其他

2023自然资源工作答卷之八:心系民生福祉,倾力护航美好生活

心系民生福祉,倾力护航美好生活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年,从发布我国首个针对乡村振兴用地政策的“工具包”,到扎实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从防范“杜苏芮”“卡努”等台风过境期间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到发布一期期海洋灾害警报,从推动“带押过户”常态化,到赋能各行各业、惠及千家万户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优化服务,以新举措新作为扎实做好民生实事,倾力护航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从陆地到海洋织密灾害监测预警防治安全网民生就是以人为本,安全重于泰山。2023年,自然资源部持续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构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提升灾害防御能力。“高度重视”体现在强化部署安排上——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部负责同志先后主持召开26次会议、批示100余次,印发专项通知9份,汛前派出5个工作组赴20个省份督促指导。“高度重视”体现在强化制度建设上——自然资源部会同应急管理部修订《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将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通知》,出台《特大型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认定与核销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规范》等。“高度重视”体现在强化预警响应上——自然资源部启动34次地质灾害防御响应,累计派出95组302人次专家工作组,高效处置或支撑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业露天矿“2·22”坍塌事故应急抢险救援等多起灾险情,以及防范“杜苏芮”“卡努”等台风过境期间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271名部派出专家年度野外工作累计达4000余天,组织1000余支专业队伍、9000余名专业人员驻县包乡,指导地方做好风险防御和临灾处置。“高度重视”体现在强化科技支撑上——针对隐患发现难问题,推进综合遥感识别;通过使用自主研发的低成本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弥补群测群防体系的不足;推进“隐患点+风险区”点面双控试点,着力解决隐患点外风险防控不足的问题。“高度重视”体现在强化能力提升上——2023年,部署开展3367个乡镇的1∶1万调查,完成407平方千米综合遥感调查,调查新增隐患点1万余处;完成4255处工程治理、3040处排危除险和工程维护,对3.1万余户居民实施避险搬迁,有效保护了66.4万余人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演练及培训10万余场和7.4万余次,参加人数分别为321万余人次和275万余人次。面对灾情,冲锋在前、向险而行,以专业优势为民生安全保驾护航是自然资源人的鲜明注脚——在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矿坍塌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灾情处置和灾后重建中,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第一时间获取灾区卫星遥感影像、航摄遥感数据等地理信息数据,制作灾区影像图、编制应急专题图和三维模型数据等,为了解灾情、指挥决策、抢险救灾及恢复重建提供了高效有力支撑。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根据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迅速组织专家组携带专业设备赶赴灾区,开展地震影响区次生地质灾害防御支撑工作,并组织有关局属单位为救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共发生3628起地质灾害,其中31起造成74人死亡(失踪),灾害发生数量和死亡(失踪)人数较上一年同期分别减少35.8%、30.2%,较上五年同期平均值分别减少33.5%、44.8%。1~10月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24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5193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0462万元。把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海洋经济发展。2023年,自然资源部通过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持续推进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不断提升海洋预报和防灾减灾水平、强化海洋灾害应对和调查评估、组织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措施,筑牢海上安全“蓝色防线”。“网”兜底——新增9个岸基观测站点,布放4套10米浮标,建设宁德中心站;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海洋站(点)实时观测数据传输到报率达99.5%,数据有效率达99.8%。“技”护航——继续实施海洋预报“芯片”工程,自主研发的“妈祖”系列预警报模式实现业务化运行;建成中国近海10千米的全国海洋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基本形成三级联动机制和全国“一张网”的海洋网格化预报产品。“御”在前——成功预测45次海洋灾害过程,启动海洋灾害应急响应18次,开展应急视频会商65次,发布风暴潮、海浪等海洋灾害警报288期,新启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项目5个,促进海洋生态与减灾协同增效,提升沿海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效”显现——全国海洋灾害致灾次数为11次,未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5亿元,与上五年同期致灾次数均值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值相比分别减少36%和49%。无论是地质灾害防治还是海洋灾害监测预警,数据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切的事实——我国总体防灾减灾效益较为显著。防范灾害风险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确保江河安澜、山川无恙,是自然资源人的职责所系,须臾不容懈怠。用规划和行动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落实好这项惠及亿万农民的重大战略,自然资源部门定规划、建制度、强管理、重帮扶,多措并举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建设,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立足资源资产等现状调查,挖掘空间潜力,优化空间布局,盘活乡村存量用地,同时注重乡村空间设计,统筹设计“山水路林村”等大地景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通过举办“村庄规划引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题论坛,强化县域统筹,整合空间资源,形成乡村发展新动力,提高基层用地管理水平,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江苏为例,通过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明确了村庄用地布局、建设安排和风貌管控要求,一批“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特色田园乡村如雨后春笋纷纷建成。——保障用地,回应热点。土地是乡村最大的资源、资产,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支撑要素。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有助于让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民有所需,我有所应。针对基层反映乡村用地方面的政策文件繁多、条文分散,实践中存在政策不会用、不敢用等问题,自然资源部出台我国首部《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用途管制、积极盘活存量等系列举措,切实提升自然资源领域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用地的能力。——综合整治,宜居宜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是自然资源管理中另一项接地气、惠民生的工作。自2019年启动以来,自然资源部门突出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谋划和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试点在“保护农耕肌理,留住乡韵乡愁;释放发展空间,助力乡村振兴;修复生态基底,提升人居环境;深化制度改革,共享土地红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平台抓手作用:在浙江省宁波市,通过推进“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整治片区内已实现新增耕地333.76公顷,5亩以下耕地零星破碎图斑减少了144个。在广州市从化区,推进流溪河流域上游30条一级支流达到Ⅱ类以上水质,建成碧道111.80公里,助力从化区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区。在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围绕“花果厨房、廊下飘香”的总体定位,立足区域自然禀赋、特色产业及乡土文化,形成富有特色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廊下模式”。…………——确权赋能,有序推进。作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是显化和实现农民财产权益的重要举措。2023年,自然资源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农村改革决策部署,组织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更新汇交,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应登尽登、应更尽更”,全面摸清了全国集体土地有多少、在哪里。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成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有力夯实了集体所有制根基,在明晰产权、维护权益、支撑农村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通知》,实行“分片包干”,加强调度指导,总结推广地方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类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截至目前,江苏、江西、海南、甘肃、宁夏等省份基本完成任务。2023年,自然资源部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印制标准,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数据库标准,强化部门协同,加强日常调度和培训交流,稳妥有序推进工作。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发文部署,推动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登记。各地加强工作衔接,稳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依法开展土地经营权登记颁证,支撑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此外,为夯实林权登记工作基础,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强化业务协同加快推进林权登记资料移交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的通知》;认真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稳妥有序推进林权确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切实维护林权权利人合法权益。——定点帮扶,向“实”而行。2023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为继续推进这项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自然资源部坚持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调查研究,落实自然资源定点帮扶支持政策,发挥行业优势创新帮扶举措,扎实推进定点帮扶黑龙江省海伦市,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于都县、宁都县、兴国县,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完成定点帮扶目标任务。围绕乡村“五大振兴”,自然资源领域各项措施落实落细,成绩单亮点纷呈——立足“土”特产,重点支持定点帮扶县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红色旅游业等乡村特色产业;深化运用地质调查成果,促进定点帮扶县资源优势向特色产业转化;部系统司局单位13个党支部与13个脱贫村党支部进行党建结对,帮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因需施训,培训定点帮扶县乡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等2164人;加强水质、水量监测,巩固扶贫找水成果……跨越千山万水倾情相助,自然资源人与定点帮扶地区人民携手奔向共同富裕,让定点帮扶地区群众生活越来越甜,推动乡村振兴迈入快车道。从窗口到网上便民利民措施助力经济社会大发展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不动产登记作为一项基本的公共政务服务,关系企业和群众最普遍的重大财产权益。便民利民是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初心,服务质量更是不动产登记的生命线。自然资源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开展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将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作为抓手,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落实自然资源部党组在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提升不动产登记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要求,自然资源部门通过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专项行动,把自然资发〔2022〕144号文任务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登记窗口、每一名登记人员,成功举办首届不动产登记技能竞赛,开展寻找“最美不动产登记人”公益活动,组织全国登记窗口工作人员签订书面承诺,印发登记窗口人员服务行为规范汇编,扎实开展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推动不动产“带押过户”,是民法典的明确要求。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尊重基层实践首创,联合原中国银保监会总结地方经验做法,印发《关于协同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便民利企服务的通知》,推动常态化开展“带押过户”服务,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已有30个省份、1600多个县市推出“带押过户”改革,累计办理业务11.6万件,涉及带押金额1600多亿元,不仅为企业和群众带来省心体验,还起到了省钱的惠民效果。调研发现,总体来看,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已成为各地的自觉行动,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不动产统一登记实现了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重大转变。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总结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创新,聚焦全面推进“全程网办”、创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登记服务、提高涉企服务水平、强化登记和税务及金融高效协同、拓展预告登记覆盖面、优化继承登记办理流程、健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长效机制、深化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8个方面,出台政策文件,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程度,支撑高质量发展。此外,自然资源部总结、宣传各地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工作,持续推出4批共58个登记财产营商环境改革典型案例,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在安徽黄山,突出政治建设,打造“徽易登”党建业务融合品牌,“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的黄山不动产登记文化深入人心。在浙江、重庆,通过商品房和存量房“双预告”登记集成办、网上办,有效降低了“一房二卖”“先卖后抵”等交易风险……据统计,全国31个省份、1900多个县市实施了“交地、交房即交证”改革,涉及1.6万多个项目、500多万套房屋(土地),1200多万企业和群众在拿地、收房的同时,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不仅防止了新增历史遗留问题,还缩短了经营主体开发建设时间,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2600多个县市推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2100多个县市全面实现纸质证书证明和电子证照同步颁发,累计颁发电子证书证明3.95亿本,方便企业和群众异地便捷办理登记。此外,为构建完善地籍调查工作新机制,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地籍调查工作的通知》,健全地籍调查服务确权登记和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机制,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提供产权底板。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持续为有关部门提供登记信息共享服务,有效支撑司法执行、税收征缴、精准社会救助等工作。从窗口转向网上,在数字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自然资源部立足职责,高位谋划,着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行各业需求,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两支撑两服务”取得积极成效。这一年,自然资源部统筹地理信息安全与应用,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召开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应用交流会,推进试点工作,印发《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安全应用基本要求》,全面开放国内普通道路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基础地图安全应用;结合地图新产品、新应用的发展情况,按照地图管理行政法规等新要求,修订并印发《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等一系列规范要求,引导新型地图产品规范应用。着眼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行业领域优势、推动交叉领域融合、兼顾国际标准对接,发布了《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作出了建设规划。一串串数据是自然资源部门认真履行测绘成果管理职责的一个个缩影:通过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新发布成果目录494批次、98.6万条,新注册用户3.96万人,系统响应用户查询173.6万次,向社会公众提供测绘成果在线下载5.05万批次、数据量3.2TB……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随着一项项为民政策强力推进、一幅幅暖心画卷徐徐展开、一件件惠民实事落到实处,自然资源部门用心、用情、用爱书写新时代的民生答卷,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转载请注明来源
1月12日 上午 10:42
其他

2023自然资源工作答卷之七:厚植善治沃土,切实维护资源资产权益

厚植善治沃土,切实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时间的渡船,已至新的一年。回望2023年,改革的声音不断激荡,守护的力量向上生长,创新的动能更加强劲。这一年,我们下大力气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这一年,我们稳步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努力用最严密的法治守护祖国绿水青山。这一年,我们锚定科技创新,挖掘源头活水,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以“智治”更好维护资源资产权益。求是日新谋善治,于变局中开新局。自然资源部门怀揣改革之魄力、法治之规矩、创新之动能,在逐梦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将“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了实干担当的足迹。改革之路走深走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更完善行至改革深水区,于挑战中破困局。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新要求。这也是自然资源部努力系统破解的改革难题。从产权这一解题“题眼”入手,为自然资源资产查清“量”、确好“权”、算好“价”、厘清“责”,全线工作稳步向前。一年来,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深入推进,自然资源“家底”更清——这一年有太多“尝鲜”。顺利完成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首次在全国两会前公开发布耕地变化形势;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集成,公开发布《中国国土资源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与创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报告》等丛书;统筹耕地和林地保护,印发《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明确林地管理边界规范林地管理的通知》;修订印发《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为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自然资源、加快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启动首次水资源基础调查,开展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深化对特定专题和重点区域的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一年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提速增效,产权保护更加有力——看中央,上海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这是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权的国际重要湿地首次实现登簿,将为湿地资源有效监管、严格保护和所有者权益行使提供产权支撑。看地方,江苏、山东、江西等13个省份完成10个自然保护地、19个河流湖泊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浙江绍兴平水矿区等30个重点区域也拥有了“户口本”。我们看到,确权登记工作正努力当好自然资源产权保护的“旗手”。一年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又添新例,“两山”转化路径更宽——江苏省常州市郑陆镇整理资源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山东东营开展盐碱地生态修复及生态产品开发经营、青海海西州“茶卡盐湖”发挥自然资源多重价值促进生态产业化……2023年9月,第四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出炉。红树林碳汇交易、土地出让附带生态修复条件、生态产品地图移动应用平台……10月,山东、江苏、福建、河南、广东、重庆6省(市)10个试点地区,历经2年求索,齐聚一堂共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经验。我们看到,各具特色的“两山”转化“方法论”,正在为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指导性文件的出台持续赋能。一年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淬炼“真经”,资源资产权责更明——这一年,自然资源部对江西、浙江等5个省(市)开展联合调研督导,召开3个片区推进会,有力推动了试点工作。制度建设上,印发部级层面试点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研究起草《自然资源清单管理暂行办法(试点试用)》,初步建立自然资源清单制度。业务指导上,赴云南、内蒙古、江苏、新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地开展调研,建立对试点地区分片指导、“一对一”专人对接的工作机制,了解试点进展和困难。从宁夏探索国有农用地作价出资、内蒙古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园国有未利用地有偿使用等单一资源要素的配置改革,到江西省探索首例“矿地组合供应”、九江探索6个湖泊特许经营权“资产包”组合出让等,我们看到,试点成果不断丰富,涉及各资源种类和资产管理全链条。以试点为基础,自然资源部还开设了15个课题研究,联合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开展总结交流,圆满完成试点收官。试点也是改革,自然资源部及时梳理试点探索中带有基础性、普遍性且比较成熟的制度设计,谋划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的总体思路和框架,有序推进有关法律问题的研究,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法治化进程。产权明,则主体活、要素活、市场活。自然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之路也在延伸。一年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向前迈出重要一步——2023年3月1日,自然资源部亮出“二三二”原则,正式启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一系列保驾护航之举也随之跟上。与发展改革、财政、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金融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及时会商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方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关于延续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政策的通知》等,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完善拓展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中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功能,充实“政策工具箱”。赴北京、天津、江苏等试点地区开展调研,邀请吉林、江西、湖南等省份交流研讨,组织召开全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座谈会,摸排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拟入市、已入市土地的情况,组织入市试点视频培训会,及时回应反映问题。在宁波,象山县新桥镇灵岙村两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公告发布,第一步成功迈出;在江苏,徐州丰县首批入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顺利实现“双证齐发”(《不动产权证》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在湖北,十堰市郧阳区、荆门市沙洋县等13个试点县(市、区)稳妥有序开展农地入市工作,全省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350个试点县(市)共入市土地341宗、7123亩。通过改革,试点地区乡村产业土地供给持续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更强,农民腰包更鼓、获得感更足。一项项顶层设计渐次落地,一个个关键环节走深走实。我们看到,一个更为系统、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正在“破茧”。它将更好维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自然资源整体保护、有序利用。法治足音铿锵有力资源保护刚性约束“牙齿”更锋利“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强化美丽中国建设的法治保障指明方向。2023年11月,一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全国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如期而至。“将‘法治自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结合点,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然资源力量提供法治保障的切入点,作为将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总抓手。”“法治自然”的提出,掀开了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回首过去,一年来,自然资源法律制度体系更为健全,立修法不断传来“落蹄声”——重大立法取得显著成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不动产登记法》立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完成修改完善;自然资源部会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起草形成《自然保护区条例(修订草案)》,报国务院审议。部门规章制修订有条不紊。《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自然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陆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年来,自然资源法治实施体系更为高效,依法行政制度落实更加有力——制定自然资源部主管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编制《自然资源部权责清单》;持续开展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废止林草领域4件部门规章,完成多部规范性文件及部分省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的合法性审查、审核;健全自然资源法治基层联系点制度,在推动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成为“一把手”工程等方面先行先试。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也顺势推进。制定《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地籍调查规程》《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等国家标准38项及《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时空大数据应用基本规定》等行业标准93项,推进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标准体系构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自然资源督察执法不断用“长牙齿”硬措施织密法治之网。一年来,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声威更强,以“零容忍”为端牢两个“饭碗”、护航资源安全凝聚广泛共识——公开通报25起土地矿产违法案件;通报7起挂牌督办违法违规用地问题调查处理结果;公布12起非法占用农用地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对5起越界采矿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对违法采矿问题严重的一地区实施区域挂牌督办……这一年,自然资源执法部门持续发力,严肃查处案件,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让保护耕地、依法依规使用土地的红线拉得更紧。针对发现的问题向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出督察意见书,集中约谈22个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地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公开通报123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开展山西省晋中市违法占地和吉林省虚增补充耕地指标问题重大专项督察……这一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压实省级政府主体责任,深化督察成果应用,深挖大案要案,强化公开通报力度,借助社会监督促进问题整改,在推动解决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推进自然资源领域重大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年来,自然资源督察执法“体格”更强健,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卫片执法更有力。完善卫片执法工作机制,规范图斑提取、内业抽查及图斑合法性判定,建立矿产卫片外业抽查快速反应机制。同时,深化卫片执法成果在省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考核等方面的应用。制度建设更健全。围绕挂牌督办和公开通报违法违规案件审查机制、自然资源领域行政处罚权下放、黑土地监管和执法等加强制度建设,并多频次、多方式加大业务指导培训。工作机制更顺畅。建立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的工作机制并有序推进试行,串起系统内审批、监管、督察、执法等全链条、各环节,建立与纪检、组织、审计、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的贯通协调机制,督促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压紧压实责任,凝聚保护自然资源的强大合力。这一年,我们还看到: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推动源头治理,一批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更强;自然资源法治政府建设提速换挡,国家资源安全与群众合法权益有了更好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足音铿锵有力。创新动力持续澎湃数字化治理支撑能力更坚实“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质生产力”成为一个重要关键词。向新而兴,提质升级。这同样是过去一年,自然资源部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一年来,以科技创新促治理之新,自然资源“智治”水平显著提升——自然资源数据分析评价与共享应用持续深化。通过丰富完善国家级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积极推进省级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加快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分析评价成果的三维立体可视化集成管理与应用,为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提供支撑和保障。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向前推进。2023年7月1日,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的全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正式运行。从用地预审与选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土地核验与规划核实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迎来全域、全业务、全流程监管。一年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底座不断夯实——这一年,沿着“为数字中国建设打造统一的时空基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保障、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为构建新安全格局严守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底线”的工作方向,自然资源部门以实景三维中国为统一基底,以“空天地网”一体化感知网络为监测手段,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构建了“实时感知、状态监测、远程分析、动态反馈、趋势预见、适时控制”的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空间治理新模式,完成了系列遥感监测,推动了国土空间智慧治理。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门大力推动自然资源领域北斗规模应用,统筹遥感影像获取和共享利用,加强测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态发展,自然资源工作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一年,自然资源部修订印发《涉密基础成果提供使用管理办法》,对下放审批权、简化申请材料、缩短审批时限和事中事后监管要求等作出新规定,在保障地理信息安全的基础上,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利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在重庆,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城市空间治理、国土空间安全、社会公共服务与实景三维重庆建设实现关联融合。在湖南,自主研发的“问北位置”服务平台日均服务频次超200万次,日均坐标转换点数超6万个;研发的“易测”App,提升了手机定位精度,支撑了田长制、国土调查云等各类信息化平台。在河南、山西、新疆等18个省(区、市),自然资源、发展改革、财政、政务信息管理等部门建立起部门间遥感影像需求对接、业务协作和成果共享等机制,影像成果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监测监管、矿山与生态修复监测监管等业务,服务于各地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看到,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塑造新的动能、激发新的活力、催生新的业态、赋能现代化治理,为更高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保护以及更给力的权益保障蓄积能量。“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守护的力量持续壮大,创新的劲头愈发蓬勃,善治的足迹更加坚实……”这是新的一年前奏响起时,我们作出的郑重承诺。转载请注明来源
1月11日 上午 10:05
其他

2023自然资源工作答卷之五: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冲锋号已然吹响。这一年,我们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源头保护和全过程修复治理,为大自然留绿留白;这一年,我们强化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将最严格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落到实处,让人们在享受高质量发展带来的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依然可以望山见水;这一年,我们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这一年,我们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推动绿色发展中不断兑现“双碳”承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头。打开“格局”绘好底盘,守好底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谋划什么样的空间蓝图?设计怎样的开发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首先要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以历史耐心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自然资源部门坚持划牢、守牢、筑牢这三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划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巩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空间基础。——坚持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引领和底线约束作用。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两平衡一冻结”制度,促进优质耕地“南增北稳”,推动耕地“山上”换“山下”,使农业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从源头上严控建设占用耕地。2023年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在经济发展用地要素保障工作中严守底线的通知》,明确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控约束,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规定。——继续实施计划指标配置与处置存量土地挂钩。按照改革后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实施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倒逼地方加大存量土地处置力度。二划生态保护红线,稳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我国将生态功能极重要以及生态极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19万平方公里,其中过半为自然保护地,进一步筑牢了“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推动《国家公园法(草案)》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类立法计划,印发实施第一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稳妥推进新的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规则。严格管控人为活动,规范生态保护红线内核心保护区以外区域允许有限人为活动和国家重大项目占用审批,实施差别化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政策。三划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全国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总量。——主体功能区战略逐级有效传导。细化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战略部署,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确定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名录,因地制宜细化乡镇主体功能定位。——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撑和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为重点,编制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的制度设计逐步完善。逐步完善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手段,将政策与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相结合。随着《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审议通过,现如今,“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已在全国各级规划中逐级落地。在2023年国务院批复并挂网公示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无一例外成为关键句式。各地自然资源部门不断引导强化底线约束,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底线,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看浙江——建立传导有序的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分体系,形成乡镇(街道)主体功能与县域主体功能互为套嵌、相互融合的空间功能布局。赞湖南——在全国首发实施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恢复耕地空间实行耕地保护“一张图”管控。赏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当地持续厚植绿色底蕴,打造绿色产业,释放生态价值,积极探索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提高“效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怎样破解资源瓶颈约束?如何全面提升利用效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必须抓住资源利用源头,各类资源都要统筹好开发与保护、增量与存量的关系,全面提升利用效率,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自然资源作为发展之基,其使命不言而喻,其作用首当其冲,其引领事半功倍。——“减”与“增”。“减”,盘活低效用地持续创新。围绕盘活利用存量用地,聚焦低效用地再开发,从规划统筹、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基础保障4个方面支持各地探索创新。针对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研究提出规划和用地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市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时适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政策。老城更新引领绿色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通过工厂搬迁、减排等一系列再开发措施引入新能源产业,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在北京,由商品批发市场更新而来的西城新华1949产业园二期等项目正紧锣密鼓实施中,这是北京首批支持的腾退低效产业空间改造项目。“增”,发挥存量与增量的联动效应,以必要的增量激活撬动存量,以存量挖潜换取增量发展空间。按年度向各省份下达存量土地处置任务,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完成处置的面积直接挂钩,有效调动了地方盘活存量土地的积极性。地方普遍认同并积极响应,走出一条优先使用存量土地、减少耕地占用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数据统计,2023年前9个月,全国共处置盘活存量土地共计614万亩。——“管”与“控”。“管”,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把握节奏。《关于2023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通知》《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关于发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相继印发,重大项目保障更加精准,地方用地发展空间不断释放。自然资源部在充分指导地方执行标准,规范开展节地评价的同时加大政策供给,允许重大建设项目直接相关的改路改沟改渠和安置用地同步报批,支持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线性基础设施工程采用立体复合、多线共廊等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与此同时,自然资源部加紧建立完善海域海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管理体系,出台《关于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通知》,配套印发《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宗海范围界定指南(试行)》,规范立体分层设权项目宗海范围界定及宗海图编绘,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控”,新增围填海项目严格审核控制。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审核新增围填海造地项目,并强化用岛项目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对“向海索地”说不。2023年,自然资源部持续严格管控围填海,截至当年10月底,全国发现并制止涉嫌违法填海17处,约12.44公顷,均已移交有关执法机关依法查处。——“推”与“拓”。“推”,推广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2022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评选更新工作,遴选产生了317项先进适用技术,并形成目录。在此基础上,2023年,各级各行业各单位瞄准产学研用协同推广,打造出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生产一体化新格局,助推了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业发展动力加速转换。“拓”,探索加快历史遗留围填海处置路径。完成浙江、上海、河北、海南、江苏等5省市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集中备案,督促指导地方盘活利用“未批已填”类历史遗留围填海。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共落地项目153个,确权面积2241公顷,涉及投资1012亿元。试点瞄靶心。2023年7月,经自然资源部批复,福建泉州成为全国首个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城市。截至目前,当地已盘活利用历史遗留围填海3000多亩,拉动投资135亿元,招商入驻企业12家,年增加产值约4.6亿元。——“试”与“示”。“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明显。印发《关于严守底线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指导各地重新梳理、保留并推进356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各地实情与需求,新批复浙江宁波、广州从化、广西崇爱高速公路沿线、福建泉州及浙江省跨乡镇等不同尺度和不同类型试点,助力国家重大战略落实落地与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浙江宁波以“空间规划定格局,全域整治优布局”为理念,统筹实施“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实现新增耕地333.76公顷,以存量空间建设村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腾挪聚集区外用地入园促进工业发展更加高效,镇海区打造1.23万亩农文旅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推动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上海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实际需求,统筹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探索超大城市乡村空间治理新路径,黄桥村整治聚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挂牌出让,创设漕河泾黄桥科技园,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壮大与产业发展共赢共享。“示”,示范县(市)创建认定稳步推进。2023年1月,自然资源部发文认定258个县(市)为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关键少数”发挥了示范引领的带头作用。以“工业立市”的湖北石首推进产业集聚、布局集中、存量盘活,加快推进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一江两岸”高质量发展。山东微山探索出“政府—矿山—专家”协同节约集约利用的“微山模式”,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描画“山水”保修并重,筑牢屏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如何深刻理解党中央战略部署?怎样着力抓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自然资源部门责任在肩、当仁不让。第一个关键词:“生机”。——这些公园与众不同。从雪域高原到南海之滨,从竹林幽幽到白山黑水,我国首批设立的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5个国家公园里生机盎然。近年来,我国正在建立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科学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第一批已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对9000多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加快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2023年,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发布,积极推动国家公园法等法律法规制度出台,有效保护了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适宜性和连通性显著增强、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整体生态功能持续提升。——这类保护立足多样。2023年,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调整发布《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印发《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认定暂行办法》,发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深入推进重点物种保护、规范野生动植物行业监督管理、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专项执法行动、强化陆生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应急处置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74%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物种、65%的高等植物群落、90%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得到了有效保护,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步增长。这一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确定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再遴选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植物迁地保护体系,以期实现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全覆盖。“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面在山南海北处处可见。北京基本形成了布局科学的自然保护地,全市90%以上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云南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这场绿化覆盖神州。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国家林草局实施96个“双重”项目和25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国土绿化面积超1亿亩,完成乡村“四旁”植树3亿株,发布实施2023版《造林技术规程》《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组织开展退化林本底评估上图,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面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研究起草《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意见》,谋划布局重点项目68个。截至目前,“三北”工程攻坚战已开工项目22个,完成造林种草600多万亩。第二个关键词:“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先是完善制度机制。《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存量采矿用地复垦修复验收的通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监管工作指南(试行)》等一系列制度先后出台,自然资源部着力完善生态修复管理制度的脚步不断加快。此外,自然资源部指导贵州、内蒙古、宁夏、广西等23个省份出台实施意见或实施细则,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在广西,各类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达237.64亿元,其中社会资本投入140.93亿元,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日趋活跃。再是规范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等4项国家标准。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指南》《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评估指南》等国家标准立项。研究制定《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导则》等行业标准,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评估规范》《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适应性管理规范》等行业标准编制。推动出台《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海洋底栖动物种群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等国家标准,编制印发《互花米草治理区域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后是提供相关支撑。印发《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试行)》《中国近岸海域生态四级分区(试行)》,标志着我国全面完成陆海生态分区,为探索开展生态监测评价预警和分区分类科学修复提供了支撑。第三个关键词:“标杆”。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做大做强做靓的“中国山水工程”品牌,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2023年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信息,我国在27个省份实施的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即山水工程)“负面清单”管控成效显著。2023年10月,自然资源部会同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召开山水工程推进会,公布了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2023年12月4日,在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部组建以来首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和37个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梳理了典型技术模式、科学举措和各地经验做法。截至目前,我国已部署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50多个,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达8000万亩。在福建厦门,经过长期系统治理的筼筜湖成为国内少见的中心城区红树林生态湿地景观带,昔日人们谈“湖”色变的黑臭死水,已蝶变为人见人爱的城市“绿肺”。看安徽巢湖,该流域山水工程探索湖泊型流域一体化保护修复模式,近自然、低成本、高效、环保的生态渗滤岛技术成为基于自然的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典型代表。观山城重庆,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山水工程实施中,渝北区全面关闭铜锣山矿区采石矿,统筹开展山上、山腰、山下系统修复;广阳岛踩下大开发“急刹车”,综合实施“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策略。进山东老区,沂蒙山山水工程东汶河流域实施“荒山造林、矿山修复、水土保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以小流域为单元突出整体修复涵养水土。此外,自然资源部指导各省份实施省级山水工程,目前江苏、浙江、河北、广西、重庆、四川等已有项目落地。与此同时,矿山、海洋生态修复这两张“特色名片”也在不断擦亮。以“中国山水工程”为引领,自然资源部统筹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即示范工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上山——持续指导各地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修复治理面积超30万公顷。同时,推进“十四五”第一批11个示范工程实施,商财政部完成第二批示范工程竞争性遴选,将位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18个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下海——扎实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目前,已整治修复海岸线2000公里、修复滨海湿地60万亩;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2023年9月25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上联合发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中英文版),为全球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减轻灾害风险(eco—DRR)提供了中国方案。此外,2023年,自然资源部会同财政部新实施16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已下达中央财政资金49亿元,计划整治修复海岸线125公里、滨海湿地19.8万亩。推进“双碳”降碳增汇,绿色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怎样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自然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碳排放的源头是资源利用,减碳、除碳靠的也是资源;碳汇能力提升,更离不开自然资源。我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国土空间支撑能力逐步增强,生态系统质量持续好转。“三调”结果显示,10年间,我国生态功能较强的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湖泊水面等地类合计净增加2.6亿亩,这为持续提升陆海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土空间不断提供有效支撑。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与利用。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会同国家林草局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5.6亿千瓦,大型光伏基地和分布式屋顶光伏规模齐头并进,光伏治沙等新模式新业态成为光伏赋能行业绿色发展的典型场景。同时,不断推动潮流能、潮汐能等海洋能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海上风电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集群;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水淡化、制氢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正从试验探索逐渐走向规模化发展。——新领域碳汇潜力不断开拓。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专项行动,注重修复增汇协同。2023年4月,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生态碳汇行动正式开始,多部门联手聚焦巩固和提升这两个关键,采取有力措施持续不断提升国家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完善监测核算体系。申报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及林业要求》等国家标准,参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及相关履约报告编制。开展海洋碳汇顶层设计,编制海洋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计划。构建完善海洋碳汇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印发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系列技术规程、海洋碳汇项目开发技术指南,研究编制海洋增汇适宜区识别技术方法。完善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积极推动林草碳汇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展林草碳汇行动,加快建立林草碳汇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机制。掌握生态系统本底。聚焦红树林、滨海盐沼、海草床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典型区域,开展碳储量调查和碳汇监测试点工作,逐步掌握全国蓝碳生态系统本底情况。调查掌握漓江流域岩溶碳汇、蒙新高原湖泊湿地碳汇等地质碳汇本底,动态更新我国陆域主要沉积盆地碳封存资源潜力。聚焦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等高碳排放区规模化碳封存需求,在鄂尔多斯—榆林、黄河三角洲地区调查圈定多处碳封存适宜靶区。——产业化应用不断加速前进。有序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国家林草局推行以增强碳汇能力为目的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建设国家储备林,着力提高占比达65%的中幼林碳汇能力。落实“以竹代塑”倡议,促进间接减排。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启动开展陕西榆林百万吨级咸水层封存重大示范勘探选址,推动碳封存与地质储能产业化应用;研发“碳封存选址与地下空间利用综合服务系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协同优化数值模拟软件”。各地也初步探索形成了基于自然的固碳增汇技术方案。青海“三江源”地区和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发掘人工草地固碳增汇潜力,集成人工草地固碳增汇技术,可使20年左右的人工草地相对黑土滩增加碳汇10%~20%。洞庭湖湿地开展自然淡水湿地固碳增汇方法研究,通过植被恢复育种、微生物固碳、人工湿地营造,提高湿地固碳效率20%。行走万水千山,共绘美丽中国。“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唯有笃定信心,唯有一往无前!转载请注明来源
1月9日 下午 2:28
其他

2023自然资源工作答卷之四:强化要素保障,劲推高质量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劲推高质量发展时间的书页次第掀开,发展的篇章不断更新。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既面对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的因素,也承受内部“三重压力”加大的困难,既有风高浪急,也有暗流汹涌。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门为促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不断提供要素支撑保障,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通过结构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新思路和新举措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要素保障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从西部陆海新通道到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从“双超”中国五矿陈台沟铁矿到广东汕头广澳港,从杭州“数字国土空间”到“实景三维·琼中”……这一年,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大江南北、内陆边疆的发展与民生,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质量变革突出“稳”发展,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乘风破浪的画卷。2023年初,面对世界经济减速下行、通胀仍处高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中央审时度势,直面问题,危中求机,困中破局。心怀“国之大者”,服务中心大局。自然资源部提前介入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和事关地方发展的特殊需求,既“操其要于上”,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深入分析如何精准、高效提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也“分其详于下”,把握工作着力点,设计工作抓手和政策工具,着眼解决结构性问题,提高要素保障能力。2023年初,自然资源部系统开展了两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大讨论。部机关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从完善政策举措、改革审批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保障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自我革命,部系统87个单位和个人共反馈意见建议649条,为有效解决地方用地用海堵点难点、推动重大项目开工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主题教育中,部党组成员和两总师确定了24项课题调研任务,机关各司局和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了115项调研课题。大家深入城镇、乡村、矿山、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需求,寻计问策,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对策措施,提出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促进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发挥了积极作用。应对日益加剧的风险挑战,改革举措更需战略引领定向掌舵。在大讨论、大调研成果基础上,自然资源部整合过去发布的相关政策,形成了《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共5个方面27条,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审查报批、节约集约与资产供应、加快“未批已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和优化项目用海用岛审批程序、承诺事项监管等内容,对地方关注的用地用海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给予了回应。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是拼经济的主要抓手。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水平,直接关系项目建设速度、工程建设进度、经济高质量发展力度。按照改革后的土地计划管理方式,自然资源部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的依据,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保重点。及时对国家、省级重大项目用地,由国家依据清单配置计划,保障更加精准有效,促进有效投资落地。促转型。强化增量配置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计划指标直接与处置存量土地挂钩,对未纳入重点保障的项目用地,盘活越多,可使用指标越多,促进地方持续下大力气盘活存量。调结构。根据近三年各省份通过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核算的计划指标情况,按照一定比例核算,向各省共下达了129万亩基础指标,增强省级统筹能力。明导向。突出耕地保护的鲜明导向,对超额完成耕地保护任务的省份,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计划指标奖励,奖励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省(区)共计5.6万亩计划指标。保民生。为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发展,安排每个脱贫县计划指标600亩,戴帽专项下达。单列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计划,专项用于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回望2023年,前三季度土地利用计划使用情况总体平稳,截至12月中旬,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重大项目用地预审252个,拟用地总面积68577.54公顷。对报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项目,加快用地审查,有力推动能源、交通、水利、军事等重大项目依法依规及时落地,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批准重大项目先行用地,支持重大项目及时开工建设。回望2023年,截至11月30日,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项目1826个、272.19万亩,其中,自然资源部报国务院批准用海用岛项目28个、8.57万亩,有力保障了油气、核电、液化天然气等重大基础设施用海用岛需求。截至12月上旬,全国各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办理完成涉林重大交通、能源、水利项目915项,共使用林地20031公顷。保障太原至焦作城际铁路山西段,吉林省长春经济圈环线农安至九台段、双阳至伊通段工程,平陆运河工程(钦州段、南宁段)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用地,一个个关键落子,彼此连接成势,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广阔空间。自然资源部还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做好铁矿资源保障工作,指导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钢铁(铁矿石)企业,对国内重点铁矿建设项目涉及的用矿、用地事项核实情况,依法依规推进相关工作。林草主管部门针对项目难点堵点,赴辽宁开展鞍钢集团铁矿山改建项目用地调研,现场指导项目组卷,高效协同助推项目落地。国内最大的单体地下铁矿山鞍钢矿业西鞍山铁矿,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开采(超1000万吨规模)、超深井(超1200米深井)的“双超”矿山中国五矿陈台沟铁矿等重点项目,已完成采矿权登记并正式开工建设,一个个重大项目见证了发展成就,也守护着民生福祉。效率变革力争“快”经济发展从来不是一马平川,爬坡过坎时,关键是提振信心。用地用海用矿用林审批是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关键,直接影响着经营主体的信心,不能慢,更不能等。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门加足马力、迎难而上、精准施策,辩证把握审批和服务两者关系,坚持“服务走在审批前”,通过自身革命,进一步优化审查程序,简化审查内容,缩减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避免“钱等项目”,保障重大项目依法依规快速落地。规范规划许可内容。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从夯实规划基础、精简审批环节、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4个方面提出9条具体措施,促进规划许可、用地审批的规范化、便利化。缩小用地预审范围。自然资源部明确5种情形不需申请办理用地预审,直接申请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缩短了项目的办理时间。“太及时了,按新政策从受理到审批仅用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证书核发工作,较法定20个工作日,缩短了95%的审批时间,真没想到这么快,对于未来前景我们信心很足。”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企业主对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以快制快、以变应变、以新适新的办事高效能,赞不绝口。简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查。自然资源部明确对建设项目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涉及规划土地用途调整的情形简化审查内容,提高审查效率。在江苏,国家、省重大水利建设项目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按新政策报自然资源部后仅用7天就取得用地预审批复,极大提高了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审批速度,高效支持项目落地建设,在更短时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靠前服务保障国家重大项目用海用岛。自然资源部明确对暂不具备受理条件的项目,开展用海用岛前期论证指导,做好论证材料专家预评审。在广东,自然资源部门对汕头广澳港等涉及新增围填海的国家重大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协调会,推进项目审查进度,直面矛盾困难,拿出硬招实招破解难题。指导地方用足用好政策。自然资源部印发了《用地用海要素保障政策问答》,同时,组织召开全国要素保障政策视频培训,全国参训人数达3.5万人。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为跟踪政策落实情况,自然资源部还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以及交通、水利、能源、产业等不同项目类型开展了2轮要素保障政策实地调研,召开不同范围座谈会40余次,走访各类建设项目现场60余个,累计参与百余人次,收集地方反馈问题诉求和意见建议484条,并不断拓宽意见收集渠道,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积极回应基层诉求,快速解决实际困难。主题教育期间,针对基层反映的水利工程中河流水面淹没区用地审批规则不明确问题,自然资源部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集中研究、真抓实干、主动作为,设立政策“路标”,将基层诉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印发《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河流)水面淹没区用地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水利工程中淹没区形成的河流水面管理方式,以最快速度解决基层实际困难。通过新的政策供给,实事求是依法填补政策空当,为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为切实做好涉林草、自然保护地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领域审核审批服务保障工作,国家林草局成立稳增长涉林草要素保障专班。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国家级权限林地许可事项的全面委托,减少工作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林地定额管理方式,一次性下达全国各省“十四五”期间林地定额,并扩大提前使用下年度定额的比例,增强林草要素保障能力。在四川,林草“并联审批”,审批用时平均提速60%以上;在湖南,简化审批流程,75%左右的林地项目在省政务服务大厅林业窗口直接完成终审;在云南,150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149个“重中之重”项目涉林草工作台账清单逐条落实……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要素保障的力度与速度。自然资源要素流动的高效、为经营主体办事的高效、解决企业急难的高效、推动政策落实的高效……百舸争流、万象更新中,自然资源部门审批效率不断提升,跑出新时代加速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动力变革强化“新”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眼下,一个由数字经济主导的时代正在来临。万物生数,数生万物。数字经济时代,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数据日益成为不可缺少的新型生产要素,测绘地理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与新型生产要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3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立以现代测绘基准、实景三维中国、时空大数据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基础测绘业务格局。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门坚持为构建新安全格局牢牢守住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底线,按照“试点先行、逐步完善”的思路,扩大有效供给、满足应用需求,打造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基础测绘发展模式,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公众版测绘成果开发应用等,推动基础测绘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跃升,促进自然资源管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已经设立11个国家级试点,包括北京、山东、广西、宁夏4个省级试点,上海张江、武汉、西安、贵阳、徐州、嘉兴(含嘉善县)、株洲7个城市试点。此外,江苏、安徽、湖南、广东等地也自行开展了新型基础测绘体系试点,取得了诸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突破。这一年,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建立了数据汇聚、整合、发布全流程在线协同更新技术体系,更新发布矢量数据1231万条、2米分辨率影像数据794万平方千米、亚米级分辨率影像数据655万平方千米;统建共用云计算基础设施取得积极进展,有效缓解了运行支撑不足问题。持续做好天地图日常运行维护,累计注册用户95万个,授权应用85万个,瓦片地图服务接口日均访问量达到10亿次。推进公众版测绘成果加工和编制试点,基础矢量数据、基础影像数据两个方向试点取得积极进展,编制形成了最新版1∶25万公众版测绘成果,目前已向用户提供使用。自然资源部科学统筹地理信息安全和应用,充分挖掘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深入推进地理信息与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新业态等融合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加速推进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印发《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安全应用基本要求》,全面开放国内普通道路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应用,助力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持续推进面向自动驾驶和三维数据的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新技术研发和认定,着力解决涉密地理信息共享应用的难点和堵点。着力推动地理信息安全与应用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推进地理信息安全与应用一体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化服务。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门从政策引路、试点探索、地图审核、技术创新、标准带动等多方面支持业界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开发新型地图产品,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数字地图、导航定位等地理信息与新产业融合,助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各类型位置服务次数均大幅提升,导航电子地图不断升级,高级辅助驾驶地图从试点试验实现量产上线,三维模型地图应用逐步推开,数字地图日用而不觉地融入百姓快递购物、外卖送餐、旅游出行等日常生活。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从数据的可视化、空间关联化发力,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通过“人机兼容、物联感知、泛在服务”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实时关联互通,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立体清晰、与现实世界互联互通的三维世界。截至2023年12月,地形级实景三维建设,覆盖全国陆地国土的10米格网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全面建成,完成东部和西部重点区域约600万平方千米优于5米格网地形三维模型建设;建成13期覆盖全国陆地国土2米分辨率、3期覆盖重点区域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数据,实现影像成果由不定期获取向按季度采集跨越;完成黄河流域约40万平方千米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建设。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约26个省(区、市)共264个城市,开展约5.52万平方千米城市三维模型建设,在地方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坚持“边建边用”原则,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了灾害防治、智慧安防与调度、历史文化保护、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22大类、近百种应用场景,更好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管理决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在杭州,依托实景三维打造“数字国土空间”实现了城市精细治理,实现人、地、楼、房、企等基础信息关联,支撑城市空间三维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监管精准化。在海南,通过打造实景三维·琼中,集成国土空间规划、征地、基础地理数据、灾害应急等40余项数据,有力支撑琼中县产业项目落地、乡村规划编制等,助力乡村振兴。在湖南,基于实景三维,复刻现实世界中张家界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精华,实现足不出户在线实景浏览,为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提供全方位、多时态、可视化服务。在陕西,以实景三维数据为支撑,对秦岭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服务保障。从老基建到新基建、从传统管理到现代化治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在提升数据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为政府决策和各行各业发展赋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土地、矿产、海洋、林草、测绘地理信息……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在“进”“退”之间,蓄势构建着一个个经济晋档升级的新支点,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力赋能。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2023年12月11日~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方向,明确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抵达亦是出发。新的一年,自然资源部门将接续奋斗,继续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与配置,服务经济回升向好,助力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转载请注明来源
1月8日 上午 11:14
其他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重点检查事项指引(试行)》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和测绘行业安全生产重点检查事项指引(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有关地质勘查和测绘单位:
1月5日 下午 7:37
其他

中梁有新绿 山山共画屏——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矿山公园生态修复

近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在浙江安吉召开的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37个典型案例涉及17个省份,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这些案例充分总结了地方工作实践亮点,梳理凝练了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具有示范借鉴意义。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特推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栏目,介绍其实施生态修复的做法和成效。案例背景中梁山是重庆中心城区的“四山”之一,位于长江重点生态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也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肺叶”。近年来,重庆市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将中梁山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置于“两山”理念视角下,按照规划引领、统筹发力的工作思路,开展全市首个生态保护修复、城乡融合、城市更新“三位一体”规划新试点,吸引社会资本推动中梁山矿山公园建设与管护运营,打通了废弃矿山变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实践“两山论”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了示范。生态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梁山九龙坡区段石灰岩矿开采活跃,近300家企业对山体持续开采20多年,“小散乱污”企业多,造成漫天扬尘、地下水渗漏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2003年重庆市实施“净空工程”关闭中梁山区域采石场,2014年对中梁云峰两村村民实施整体征收、解困搬迁,九龙坡区中梁山脉留下了52个零星分布、大小不一的废弃矿山,地表植被损毁严重、植物生境呈现斑块化和破碎化、房屋资产大量闲置荒废、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极大挑战,绵延12千米的山脊绿脉无人踏足,亟待通过修复治理重构生态系统稳定性。2018年以来,重庆市全面推动历史遗留关闭矿山修复,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得到明显改观,但修复资金短缺、修复后管护利用不佳、自然资源资产未盘活、生态产品价值未有效转化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须革新生态修复思路。主要做法(一)“规划赋能+空间赋值”,创新产权激励模式中梁山九龙坡区段毗邻重庆西站高铁临港经济区,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条件。为充分释放山上资源资产效益潜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坚持规划引领、保护先行,按照“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理念,开展全市首个生态保护修复、城乡融合、城市更新“三位一体”规划新试点。按照“分区保护+分片指引”两层控制模式,编制全域全要素街区规划,优化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细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斑块,明确管控利用规则。秉持“集约高效、做优增量”原则,向规划要空间、向空间要价值,更新利用存量、合理配置增量,改变传统连片布局建设用地方式,在生态空间中点状布局建设用地531.45亩,与绿色空间深度融合,平均容积率仅为0.6,由此降低了企业拿地成本和投资风险,加快企业收益回报速度,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的积极性,为打通“生态修复—产权激励”全过程路径提供了前置条件。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矿山公园53号矿山区域治理前后对比图(二)“国企注资+民企运作”,创新多元共建模式针对保护范围广、修复面积大、资金投入多的实际情况,确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国企操盘、民企跟进”的工作原则。政府主导推进生态搬迁、违建整治、森林抚育等前置性、基础性工程;区属国有企业“渝隆集团”注资废弃矿山修复治理2378亩,管护运营林地、耕地等自然资源6858亩,承担修复治理、植被恢复、绿化保洁等基础资金投入,同时盘点资源资产价值,统筹片区开发建设全流程,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厚的招商条件,吸引民营企业合作共建,实现共同受益;民营企业带产业资源、国有企业带土地资源资产,双方深度合作开发,共促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矿山公园55号矿山区域治理前后对比图(三)“土地出让+管护运营”,创新开发利用模式针对资源利用粗放、土地房屋资产闲置、综合效益低等问题,将土地出让与闲置资产盘活、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推动30栋6021平方米闲置农村房屋随土地一并招拍挂出让。探索将已修复矿山的后期管护责任纳入供地方案和出让条件,出让商业、商务、娱乐康体设施等建设用地235亩,明确受让方负责已修复地块216亩的管护责任,建立“商业项目运营+生态环境管护”发展新模式,促进生态修复价值转化。(四)“资本撬动+地票收益”,创新资金筹措模式针对中梁山上历史遗留关闭矿坑群密布,修复资金需求较大的问题,探索多渠道筹资模式,利用矿坑有偿消纳建设项目工程弃土615万立方米,同步化解建设工程弃土堆放难和矿山复垦优质客土少两个问题。中梁山矿山公园多元筹资14115万元,撬动社会资本1800万元,新增绿色空间67亩获得地票价款1384万元,渝隆集团自筹资金8598万元、使用市级补助2000万元及中央补助结余333万元,有效弥补了财政资金缺口,多元筹资路径基本走通。成效亮点(一)形成中梁山片区规划底图该项目在重庆市率先落实“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的全域全要素控制性详细规划,布局农林水生态空间2012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296亩,保护重要独立山峰5处、5塘10溪河湖系统、划定小微湿地生态斑块和鸟类生态斑块各3处,共享林地生态斑块11处,重点修复治理提升矿山9处,与布局的商业商服建设用地531.45亩共同形成山水城融合之景,为中梁山片区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利用及再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明确指引,为社会资本赋能片区生态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政策法规层面的保障。(二)建成“城市绿肺、市民花园”中梁山九龙坡区段已修复矿山48个2378亩,恢复耕地526亩、林地及园地1792亩,新增生态绿化面积约100000亩,新培育林木84000亩;建成大小主题矿山公园8座,串联形成植物观赏、城市田园、亲子休闲、露营基地观光体验带,目前已成为满目苍翠、游人如织的“市民花园”,节假日吸引游客近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直线距离3千米以内的农文旅项目游客量剧增,村民收入提高50%以上。市民在中梁山矿山公园游览(三)生态产品价值得到有效转化中梁山矿山公园利用矿坑有偿消纳弃土90万立方米,节约财政修复资金投入1800万元;有条件出让建设用地235亩,楼面单价3767元/平方米,分别高于该片区基准地价、同类用途用地214%、51%;盘活存量闲置房屋资产6021平方米,评估价值605万元,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利用森林资源6000余亩发展“林下经济”,引入UTV(全地形车)项目,采用国企与民企营收分成模式,预计总投资500万元、年收入300余万元。同时,区属平台公司按照“商业项目运营+生态环境管护”模式,统筹山上山下自然资源资产7202亩,联合“深圳华蓝绿建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推动流域治理和片区开发,以点带线、由线及面,打造集生态游憩、数字科技、创新文创等功能融合发展的都市绿色创新走廊和生态产品极核,加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荐单位: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来源:i自然App
1月5日 下午 2:54
其他

自然资源部 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布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名单的通知

请各科普基地依托单位按照《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自然资发〔2021〕179号)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1月4日 下午 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