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成长

Kitty 简单妈妈 2020-09-05

为人母八载有余,育有两女一儿。每每有人带着“艳羡”的神情向我“讨教”育儿之方时,难免有些沾沾自喜、飘飘欲仙。然而随着孩儿们的长大,我却“飘”不起来了。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教育孩童并不是单单着眼于孩子,而是父母自身的成长。

家长们聚在一起探讨如何教育子女的时候,经常会这么说:“我家孩子有……问题,我该怎么处理?”我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用放大镜去找孩子的毛病,用镊子拔除孩子身上的种种“刺”,期待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群、美、劳的完人。家长俨然一副“我知道该如何纠正你”的架势。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母亲。

我以自己拥有了高尚信仰、明白了是非对错、掌握了评判标准,就以审判者自居,高高在上地“教育”孩子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这样的景况一直延续到现在,直到有一天,我亲耳听到我的孩子用同样教条、挑剔、不容分说的态度彼此相待的时候,我才惊觉他们“教育别人”的口气竟然与我如出一辙!真是羞愧难当!一直以来,以“懂得人生准则、稍谙育儿之道”的我始终在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我的孩子们。尽管我早就明白一个道理——不能把父母的期望加注在孩子身上。但原先对这句话的理解仅仅局限在对孩子学习、前途、技能等期望的层面上,并没有领悟到其实我也正把自己达不到的品格、道德期望依然延续到了孩子身上,期望自己达不成的标准孩子们却能做到。深究其因,还是我自己不接纳自己,以至很容易对孩子的言行患得患失。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仅要有学识、有技能、有素养,而且还要乖巧听话,有诸般的好品格。当然我们确实应该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作为标竿,但是我却没用这把尺来衡量自己,而是将之来衡量孩子,希望我做不到的他们却能做到,以求自我安慰。我时常定睛在他们的错误上,时时纠正他们、督促他们、教训他们,我与孩子的关系中,指令、纠正、管教占据了绝大部分,导致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反正妈妈找我,不是叫我做事,就是纠正我的错误。孩子们在我面前谨小慎微。他们的行为虽然无可挑剔,但心却远离。殊不知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打赢了每一场仗,却输掉了整个战役。我太注重结果,把培养优秀孩子当成了一个终极目标,所以总是定睛在孩子身上,从而忽略了过程中我自身的改变和成长。上天之所以没有在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才为人父母,而是在我们二三十岁的时候让我们担当起养育孩子的职分,其实就是透过孩子,要给我们成长、历练、改变、更新。原来不是我们使孩子成长,而是孩子使我们成长。

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下定决心要把衡量的尺度从孩子身上收回来,先取出我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再去拔除孩子身上的刺。孩子是我的镜子,我更是孩子的镜子。他们未来会成为什么样子,完全看我现在是什么样子。我想让他们具备什么样的品格,我就要先去如此行。

首先我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性格、行为模式以及沟通风格。我是一个注重事情的人,往往着眼于“把事情完成”,而不太在乎人的感受,所以重事不重人就成了我下意识的行为模式和内在驱动。这就很容易导致我和孩子之间的冲突。我以为是孩子没做对,其实是我自身的问题。因此,我的第一个功课就是要学会如何在“事”和“人”之间找出平衡,不再以“事”为中心,不要只顾“做doing”,而更要注重“作being”。这个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不难的是你只要注重两个字——“关系”即可,就是我与丈夫、与孩子、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耳濡目染我是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这些关系中有没有爱的介入、有没有爱在流淌。说不难呢也难,因为“关系”是最奥妙的学问,如果没有爱,一个关系也处理不好。因为“关系”关系到人心,而人心是最深不可测、最难改变的。所以我能做的,就是以爱去感染人、影响人,而非生硬地教训、纠正。我刻意地训练自己,在开口纠正他人之前,一定要先停下来想一想:1)这句话是有助于我们的关系,还是有损于我们的关系?2)这是因为我自己受不了还是别人应该纠正的?这样做是为了别人得造就,还是为了我自己逞一时口舌之快?还是想显示我有多正确?

我儿子反过来教我一个小秘诀,就是在交代他们做什么的时候,先抱抱,给孩子们“充充电”,然后再吩咐,他们就欢欢喜喜地去做了。这招挺好使的,不妨试试吧!

其次,是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试图每一场仗都打赢。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犯错误也是人成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幼年时在父母可控范围内犯犯小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助于他们成年后避免犯大错误。从后果中学习的效果远胜于父母唠叨千遍。我正努力让自己学会辨别:哪些错误是出于孩子的幼稚,哪些是品格问题。对于因幼稚而导致的错误,如丢三落四、毛手毛脚、不完成作业、不好好吃饭、拖拖拉拉等,这些事情的后果就足以让孩子难受了,我们作父母的就没必要雪上加霜了。我也正在学习看孩子的动机胜于结果。如果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纰漏,我反而要褒奖他们的动机,学会对糟糕的结果“视而不见”。记得有一次,我看到客厅地板上满地是水,我非常恼火,第一反应就是“质问”,因为钟点工刚来打扫过。我忍不住就想责备孩子们“怎么可以那么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阿姨前脚刚打扫完,你们就又糟蹋脏了”、“玩水应该在卫生间玩,怎么可以把水弄到客厅地板上?万一渗到楼下去邻居会提意见的……”一连串的??!!就要脱口而出,大人喊、孩子哭的局面一触即发。好在我正在学习“看动机胜于结果”的功课,就刻意忍了那么几秒钟,结果孩子们告诉我说,他们想跟阿姨一起大扫除,要把窗玻璃擦洗干净!你看,我差点错怪了孩子们,差点打击了他们劳动的积极性!于是我大大地夸奖了孩子们,然后再交代他们擦洗完玻璃后一起把地板也收拾干净。

还有一个功课我在学习的,就是“不可不教而诛”。很多时候,我们作父母的都有这样一个错觉——我说过=你做到。以为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交代过几遍,孩子就应该做到,而且还有做得完美。无怪乎我们嘴上经常挂着的口头禅就是“我都说过多少回了,你就是……”好像“知道”就必须“做到”。其实反观我们自己,有多少“知”我们是完全做到的呢?我“知道”要多表扬对的、少批评错的;我也“知道”要多说造就人的话,不能贬损别人;我更“知道”要克制怒气、和颜悦色,可有几个家长能完全做到、回回做到呢?道理我们都懂,但知≠行。“知道”与“做到”之间横着一条鸿沟。所以除了我们当家长的自己要学习将“知”变成“行”之外,我们还要做到坚持“行”、一贯“行”。不仅身体力行,更要与孩子同行。如果我们自己只是动动嘴皮子、提提要求,然后转身去忙乎自己的事情,并没有花心思、花时间、不厌其烦地示范给孩子看、陪着孩子日复一日地实践、坚持不懈地训练孩子养成习惯、事后评估实践的效果,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们呢?

家是一个操练爱的地方,她的和谐美满并不是终极目标。在操练中每个家庭成员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经历成长、经历更新,用爱彼此扶持,让每个人都蜕变成为爱的化身、爱的使者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们的成长才是孩子们的未来。让我们先从自己开始吧!


此文转载于《根基》杂志

公众号:根基成长教育(Rooted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