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爸眼中的“妈妈焦虑症”(下)

忠阳 简单妈妈 2020-09-05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妈妈焦虑症”,以及它形成原因,还有一部分缓解的方法。本文继续探讨,如何缓解“妈妈焦虑症”。 作为五个孩子的爸爸,我可能比大部分的爸爸更多地参与家里的工作。我有更多机会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妈妈的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对我和整个家庭的影响。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突然进入到某个环境里,会感觉有点儿别扭,气氛不太对,每个人都很紧张,虽然这个环境里面没人说话,发脾气,或者做什么肢体动作,但就是觉得不太舒服,特别想逃离这个环境? 或者,突然有一天,当你回家的时候,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太对,虽然没有人有任何表现,但是你就是能够感觉出来,特别想找个舒适的地方呆着。
“妈妈焦虑症”就会营造类似的气氛,虽然看不见,摸不到,却真实存在。让身边所有的人都感觉到不自在,让所有亲近的人都感觉到无形的压力。可能老公不敢回家,不敢参与孩子的教育;可能与老人的关系紧张;可能孩子很小的时候也会用更加频繁的哭声来表达不适。
老大刚刚出生的时候,馨悦比较放松,也给我很多鼓励,参与孩子的抚养,喂奶、洗澡、做操……随着老大越来越大,家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虽然馨悦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但是有很多行为,会让家人感受到不舒服。奶瓶刷了还不行,热水烫了也不行,必须要在消毒锅里消毒;勺子掉地下了,擦或者洗都不行,必须用水煮一下消毒;摸孩子之前必须要用洗手液洗手;孩子的手绝对不可以摸,因为她会吃手;……我心里不断的浮出这样的想法:有必要吗?!我小时候也没有这样,这不长得也挺好的嘛。 直到老二出生,新生儿这方面的焦虑慢慢缓解了很多。不过,又出现了新的情况。
老大三岁多,开始有更多的时间与其他小朋友接触,自然会学别人说话或者肢体动作。馨悦又开始焦虑了。怎么办啊?和别的小朋友玩了半天,就会说不太好的话了,我这三年都白教啦?以后让她少出去吧,省的受别人的影响。现在好多丢孩子的消息,外出的时候,万一我看不住,会不会被别人抱走?书上建议不要喝牛奶,奶源可能也不是很好,牛奶、酸奶一口都不可以喝。……小鱼儿该上幼儿园了,到底选择什么教育方式?在家教育?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基督教学校?……又是一番纠结和焦虑
这么多条路,到底选哪条?
缓解馨悦的这些焦虑,是我“家庭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直到现在也是。我们经常一起讨论我们想要的家庭是什么样式?我们希望孩子18岁的时候成为什么样的人?哪种选择有利于Ta们成为这样的人?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谁能帮助我们? 我会经常说:“老婆,看到你真的是非常用心的在带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她们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咱家孩子能有你这样的妈妈,已经很幸福了。虽然,你觉得有时候会发脾气,也没有天天陪她们画画、唱歌、跳舞、做手工……不过在我看来,你已经做得很好啦!咱都不完美,别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即使真的没做好,出现任何结果,咱们一起承担呗。孩子们也希望看到每天开开心心的妈妈。我更希望看到你快快乐乐的。咱们的爸妈也没有学过这么多的育儿知识,咱们不也挺好的吗?”…… 顺着这些话题,我们也有很多深入的沟通。梳理一下,可以把这些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放下完美,找到合理的方式
大部分的妈妈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完美的成长环境,要求自己任何错误也不能犯,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影响、最好的教育…… 馨悦是比较爱学习、比较认真的妈妈。从怀孕开始就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听了很多育儿专家的建议,发现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负面影响。最初的时候,她特别希望把所有的育儿理论汇集成一个完美的方案,保留所有健康的行为,规避所有负面影响,在自己的家里执行。
家里的一部分藏书
我认同,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计划,集各家之所长为我所用。这是自古以来,中国的智者所推荐的方式。 很可惜,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也许需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首先,完美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谎言。作为一个凡人来说,我们本身就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怎么可能要求我们的眼界、思想、行为是完美的。只要不是完美的行为,势必就会有疏忽,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又何来完美的解决方案?就算真的有完美的方案,执行的人不完美,这个方案也会走样。 作为一个普通的妈妈,我们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儿。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有限。 那你说,我能不能趋近于完美呢,当然也可以,只是我们需要付出惊人的成本或者代价。自己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家庭成员一定会受到影响。 一辆20万汽车,他的安全性可以达到一个世界公认的平均标准。但是你说,不行,一定要最安全。也可以,或许只有坦克符合你的要求。你要付出的成本,从20万一下子变成了200万甚至更高。出行是安全了,但是开坦克上路真的方便吗?其他方面的生活水准,也会受到影响。 作为一个妈妈,要找到一个接近完美的育儿方法,势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实践。越接近“完美”,成本越高,有可能是成倍增加的。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有了接近完美的成果,那其他方面呢?有没有时间让自己得到休息?有没有时间跟老公在一起?有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事业?有没有精力和闺蜜一起聊天? 另一个角度说,不完美、留下隐患,真的会限制或者影响孩子的发展吗? 有过出国经历的人都认可,欧美市场的商业氛围要比中国市场环境更加成熟、有序,市场环境更好。但是很多企业家还会回到中国创业、发展。为什么?他会说:“机会多啊。”对啊,不完美、才有机会,不完美,才有发挥的空间,不完美,才有成长的余地。 如果我们把孩子所有的一切都照顾的好好的,Ta又有多大的空间自己去发展、努力呢?18年的时间在家,我们给Ta创造的相对完美、舒适的环境,Ta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突然到了社会上,面对惨烈的环境,Ta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在这样的一个“完美”的环境中,真的能够健康的成长吗?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没有完美的育儿方案,却有合理的育儿方案。这个方案可以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受益,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都有休息的时间,都有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都有要付出的努力。
成长的过程,需要得到及时反馈

当我们刚刚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可以有一个比较资深的员工或者领导,带我们走一段时间。帮助我们熟悉公司的文化、工作流程、工作职责、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要陪我们走一段时间,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随时有人问。告诉我们一些核心原则,给我们一些及时的指导,避免我们走一些弯路,这个角色在不同的公司和行业里有不同的称呼:“师傅”、“督导”、“教练”……在家庭教育领域,我们称她们为“妈妈导师”。 家庭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要经历各种时期,0-3岁、4-6岁、7-12岁……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不同的行为倾向。每个阶段都有需要面对的挑战,孩子的很多行为也让我们摸不着方向,各种未知都会让我们不知所措。同时,我们采用的很多育儿方式不能马上看到效果,在这个时候,也会产生焦虑和疑惑。“孩子怎么有这样的行为?”“怎么这么不听话?”“这种方法行吗?真的有效吗?”“是不是我哪里做错啦?没有书上的效果啊?”“是不是我理解错啦?”……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有一个有经验的妈妈在傍边做一些适当的提醒、指导、鼓励,这样更有利于妈妈们的成长,同时也可以缓解妈妈的焦虑。
馨悦刚刚怀孕的时候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做点儿什么?还好身边的朋友家里有三个孩子,我们自然去请教她们,因为之前对他家的生活状况比较熟悉,有很高的信任基础,他家的妈妈——Kitty姐——很自然的成了馨悦的第一位妈妈导师。 从孕期开始,一直给馨悦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孕期注意事项;如何预备月子里的饮食;月子不需要请月嫂和阿姨,刚出生的孩子很好带,吃了睡睡了吃。人际关系的复杂才是真的累心;孩子大点,开始教馨悦如何训练宝宝有安全意识,以及一些生活方面的规则;生老二的时候,教馨悦如何平衡全家人的关系以及帮助两个孩子和谐相处,所以我家每个小朋友到来,姐姐们都是欢欢喜喜的盼望他们的到来;
Kitty姐的很多家庭原则和育儿理念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经过我和馨悦的实践之后,逐渐形成了我们家自己的内容。
老三出生后,老大进入到4-6岁社交技能发展阶段,又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Kitty一家去了美国,没人问了。馨悦又开始焦虑,不知处理。 很感恩,在一次课程中,认识了佩蓉姐,她家有三个儿子,最小都已经14岁了,所以她的经验正好可以满足馨悦的需求。此后,馨悦就固定每个月参加一次佩蓉姐组织的妈妈公主团聚会和学习,一直保持到现在。聚会中经常听到佩蓉姐分享她育儿过程中的经历和收获,很多内容正是馨悦当时需要的,每次上完课回来,馨悦都很开心、释放。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疑惑的地方,也会问问佩蓉姐,回来我们再商量,再实践。
老五出生后,老大到了7-12岁技能发展阶段,佩蓉姐回了美国,馨悦又开始担心如何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很感恩,最近刚刚遇到一位新的老师,做了十几年的儿童教育,在儿童的兴趣以及学业培养方面,能够给出非常具体执行方案。
虽然很多方法在kitty姐家见过,佩蓉姐也分享过,当时真的没有感觉,因为孩子的年龄没到,自己没有感触。这会儿时间到了,才能用上。
及时的给出适合的指导,是妈妈导师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缓解妈妈的焦虑。


“妈妈导师”最好不是自己家人,第三方更容易接受。要近距离的观察妈妈导师的生活,她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是不是我能接受的,是不是我想要的;了解妈妈导师的性格是不是跟我合得来;这些内容都决定了我是不是能够完全的信任她,给出的指导是不是符合我的生活方式。


做妈妈的都有这个体会,“妈妈焦虑症”不可能完全消除,可能直到我们闭眼的那天,我们才会真正的放下。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客观地看待育儿专家的理论、放下对完美追求、找到合适的妈妈导师这四个方面,缓解“妈妈焦虑症”,让它的影响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妈妈们的情绪决定了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还记得Kitty姐有一个比喻:男人是杯子,女人是液体;杯子决定液体的形状,液体决定杯子的颜色;家庭的样式有男人决定的,家庭的色彩是由女人决定的。你的家庭颜色,由你来决定。到底哪个颜色,你自己选吧。
男人与女人,形状与颜色
回复“焦虑”——爸爸眼中的“妈妈焦虑症”(上)回复“抑郁”——缓解产前抑郁
简单妈妈——敢生、慧养、多喜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