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促进五宝惊人成长的家庭制度——家庭会议

忠阳 简单妈妈 2020-09-05



文章介绍


适合人群五岁以上的家庭

本文主要讨论一个重要的家庭制度——家庭会议

全文2700字,阅读时间,7分钟




如果你问我,这两年对我家影响最大的一项家庭制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家庭会议。



不夸张的说,它在塑造我们的家庭文化,也在改变孩子们的行为方式,孩子们越来越像一个成熟有自控能力的“大人”。


家庭会议


职场的父母一看到“会议”这两个字就头疼了吧?上班的时候就有开不完的会,回家了还要开会???这心理压力得有多大啊!!!


的确,最初我也很抵触,甚至拉着脸勉强配合。几次下来,我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家庭制度。



其实冷静的想想,也不是所有的会议都让我“抵触”,有一些还是非常享受的,回想这些让我很享受的会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参与感。


对,我只是对那些具有“单向灌输”特点的会议比较抵触。如果会议中我可以全心的参与,发表建议,参与制定决策,就算过程很辛苦,我也会非常享受。


同样,这也是一个理想的家庭会议的基础,全家人都要参与其中,可以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观点,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


当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们的行为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表现超出我们的想象。


家庭会议的流程


我们的家庭会议每两周开一次,通常在周六晚饭以后,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如果没有什么突发事件,都会进行。坚持召开并形成家庭习惯,这对培养全家人的“死磕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家庭会议并不难,主要就是四个环节:上周最感谢的人和事、评估上次会议的解决方案、头脑风暴-关于新议题的解决办法、全家的娱乐时间。


是不是跟我们平时在公司的例会很像?只是多了娱乐时间。


一.上周最感谢的人和事


第一个互相感谢环节,是每个人表达对其他家人的感谢。要确保每个人都做了感谢,每个人都被感谢到了,被感谢的感觉是很好的,确保每个人对这个家都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能感到自己对这个家很重要。


这也帮助我们可以营造一种积极的家庭气氛,通过表达对家人的感谢之情,不但能增进彼此的关系,也能让孩子们成为“好人好事的发现者”,成为一个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家人优点、懂得感恩的人。


比如,孩子们会感谢妈妈为她们准备晚餐、感谢爸爸每天送她们去上学、妈妈感谢姐姐帮忙倒垃圾、洗水果、收拾玩具、摆餐具、感谢老三照顾老五、感谢老四帮老五穿衣服……


为了鼓励孩子们学会感谢,我们也在家里贴了“感谢树”,把对别人的感谢写出来贴在上面。上了学的孩子们可以自己写,年纪小的可以请父母代写。



说实话,这种彼此的感谢对很多国人来说很不习惯,大家认为对拥有亲密关系的家人说感谢很外道。我们刚结婚那几年,馨悦总是把“谢谢”、“请”、“可以吗”……这类的感谢用语挂在嘴边,搞得我很不舒服,但时间长了,才体会到其中的好处——学会感恩。这还要感谢馨悦,她帮我们全家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好的家庭关系不是自发形成的,真的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能坦然感谢别人是最好的开始。


二.评估上次的解决方案


在讨论本周的重要事项之前,先要花一些时间回顾上次家庭会议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执行情况。可以每个人都说,也可以请上周提出讨论事件的人来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彼此提醒,就事论事,不要指责具体的人,例如:“就是妈妈没做到”、“妹妹总是偷懒”、“姐姐总是不收她的玩具”……


我们鼓励大家继续思考,如何完善我们上一周的方案,让这个方案可以更好的实行。例如:家里的卫生区的分工,我们连续讨论了3、4次才找到比较容易实现的方式。这个过程中,老大、老二提了很多非常有效的办法。


三.头脑风暴-关于新议题的解决办法


切记一点,家庭会议不是爸妈说教和控制孩子的平台。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参与那些“单向灌输”的会议,就是因为有太多的说教,有太多洗脑的意图,这些我们既然不喜欢,孩子们同样也会反感。


家庭会议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比如我们之前讨论的问题有:如何做卫生分区?如何安排选动画片的顺序?如何轮流挨着妈妈吃饭?如何降低房间里的音量?如何安排假期的时间?如何在春节期间不吃多?如何分配作业时间(针对上学的孩子)?如何帮助妈妈控制情绪……


这些讨论的话题大部分是由我和馨悦提出来的,有的是老大或者老二提出来的,所有人都会一起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别人不能评价或者指责,要保证所有有想法的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越多越好。


同时,也可以贴一张便签纸在冰箱上,让大家随时写上自己想在这周家庭会议上讨论的问题,按照先后顺序在会议上讨论,总之,不能全部由爸妈自己决定。


最后,大家可以选出其中的一两个方案开始尝试。可以让孩子们先选,她们认为哪个方案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确定后,全家人都要按照这个方案执行,下次会议的时候可以评估、改进。


在会议开始前可以列一个讨论清单:比如本周菜谱、外出旅游计划、家庭聚会、购物计划、运动计划等等。


有趣的家庭活动不会自动发生,必须靠全家计划并行动,做的好的家庭会提前计划3个月内的家庭活动。


家庭会议不是批斗会、审判会、说教大会。时刻都要记得,示范接纳、尊重和平等等这些重要的原则。


四.家庭娱乐时间


家庭会议一定以娱乐时间结束,让全家人在好的感受中开始,在好的感受中结束(切忌不要让孩子哭着离开会议桌),建立彼此的亲密关系最重要。


最好围坐在餐桌上召开,这样方便记录,也方便后面的家庭娱乐时光,千万不要边吃饭边开,要么跑题,要么没有记录,要么冗长无趣。


我们家的娱乐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玩桌游、分享零食、看电影


玩桌游,一般5岁以上的孩子比较愿意参与,各种卡牌、棋类……



分享零食,每个孩子都很喜欢,比如吃爆米花、吃甜品……


看电影,每次家庭会议结束后,当天的主持人会选一个适合全家人看的电影,一起观看。例如:《头脑特工队》、《欢乐好声音》、《冰雪奇缘》、《玩具总动员》、《海洋奇缘》、《疯狂动物城》、《极速蜗牛》……



家庭会议如何分工


家庭会议的分工和公司例会的分工差不多,要有主持人\记录员\计时员三个主要角色。


每个人都有当主持人的权利,孩子5岁之后都可以。目前爸爸妈妈老大老二老三都会轮流当主持人。主持人的职责就是召集大家开会、带头开始致谢、串场、第一个持发言权杖(筷子、勺子、魔法棒都可以)发言,并监督发言棒逐一传递。



记录员,负责记下头脑风暴的对策,建议用A4纸打孔当记录纸(方便装订成册),如果再配上可爱的手绘,开会的照片或者全家福,多年后看这本家庭会议手册一定有像看家庭影集的欢乐。


计时员,主要是监督每个发言人发言不能长篇大论、跑题超时。


我们的收获


我们的家庭会议已经坚持了两年,我们发现孩子在很多行为上有了改变,他们开始学会认真倾听别人、关注解决问题、不抱怨、自我监督、从错误中学习……


家庭会议会让孩子更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特别是多子女家庭。大家彼此分享控制权,避免权力争斗、尊重大家的解决方案、与他人合作、掌握良好的社交技能,省去很多父母评理、劝架的工作。



切记,我们的目标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孩子。家庭会议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和孩子一起讨论,全家人一起来面对问题。


好啦,别犹豫了,这周末试试吧……




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