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五宝妈的成长故事

馨悦Joy 简单妈妈 2020-09-05


文章介绍


选择教育模式的纠结

总计2670字,阅读时间7分钟

内容编辑:文静


初识在家教育


2012年7月,老三出生后,老大已经三岁多了,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我和忠阳一直在讨论,我们要不要按照之前的计划,开始在家里“上学”。


我的妈妈导师Kitty姐就是在家教育,她做的很成功。我经常去她家,看着她跟孩子们一起上课学习,很认同她的教育理念。一直以来我都跟着她的脚步走,并且受益颇深,在教育这件事上,我觉得也应该跟随她的脚步。



通过Kitty我也认识了很多同是在家教育的家庭。他们分享了许多成功经验,也给了我不少鼓励,在他们当中,我看到了在家教育的优势:注重孩子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尊重每个孩子的特性;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理念;使孩子的优势得到最大的肯定,不至于埋没在人群中……于是我踌躇满志,准备等孩子再大一些,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探索在家教育


11月在成都有一个“在家教育研讨会”,当时为了参加这个活动,为接下来的“home school”做准备,我抱着刚满百天的老三,拖着老大老二,专门找了个闺蜜陪我飞过去。


如果说之前对Kitty和那些“在家教育”的家庭进行近距离观摩,还只是个局外人,那么这次可以算是身临其境了!课程中展示的各种细致又实用的表格,首先就把我震住了!包括课程表,进度表,细分到年、月、日的工作表。



当我看到这些计划表格时,才深深地体会到,“在家教育”其实是一个对家长个人能力和自律性要求极高的职业(这是个职业!)。并非是简简单单的将“课堂教育”搬到自家客厅;以“一对少”替代“一对多”。家长除了需要胜任专业知识外,对执行力和自律性的要求都很高。


实操部分提供给家长许多方法把家庭生活的许多细节“改造”成教学工具。举些例子:可以找来家里大大小小的扣子,让孩子按照大小、形状、颜色来分门别类的收纳;在整理衣柜的时候请孩子帮忙将袜子配对儿,把衣服按照季节、颜色、款式分类。这些方法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把家里毫不起眼的家务活都能变成孩子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渠道!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些看似游戏的学习。从小被枯燥乏味的课堂教育碾压多年的我,暗下决心:我孩子就要这么快乐地长大!



参加这次活动的另一个震撼之处,就是我一下子看到了那么多家庭选择“在家教育”!这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我看着身边人还在为了孩子的教育名额而抢学区房时,原来已经有这么多人在尝试着另外的路。这情景使我对自己要做的事更加充满信心,我笃定这个选择是对的!



其实忠阳从一开始就对“在家教育”这件事持观望态度,可当时我已经听不进他的想法了。我总说“你不了解这个理念和具体操作方法,那么多人都选择不是没有道理的,说明这个方式对孩子好,才会有那么多人花时间去做这件事。”他并没有坚持反对,而是放手让我去尝试。


有理论有方法,有教具有技巧,还有Kitty那么成功的榜样做场外指导,学成归来的我信心满满的开始了我的“执教生涯”。


实践在家“教育”


原本以为万事俱备,必然水到渠成的我,迎来现实狠狠地一顿暴击。当时我们夫妻下定决心要“独立自主”,于是搬离了婆婆家,拒绝一切外援开启二拖三的日子。


白天我就更惨了,忠阳一出门我就成了一拖三,我这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开始挑战“带娃做饭干家务”这种多线程操作,那时候孩子们还没有统一睡眠时间,晚上我还需要陪老大睡,经常自己也跟着睡着了……于是我的生活几乎没有个人空间,没有与老公的二人世界,24小时围着三个孩子,连觉都睡不够更不要说给自己充电减压!除了每天伺候吃喝拉撒,还得肩负“在家教育”!对我这种单线程生物,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暴风雨来临时我措手不及。终于有一天我彻底情绪失控了。面对孩子们的不配合,我鬼使神差地抓起老大拼命摇晃,冲她怒吼“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干!什!么!!!”咆哮过后我自己都傻了!我这是怎么了?我怎么能这样?我是不是疯了?连我自己都想逃离现场,多希望这一切都没发生过……


晚上,听到我描述白天崩溃的样子,忠阳也很心疼,他很认真地对我说:“你是否觉得,一个健康又开心的妈妈,比任何教育形式更重要?对孩子们更有益?”我无助的点点头,他接着说:“那你还坚持要在家教育吗?咱们是不是得探索一下其他出路?”


调整方向


接下来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新动作:


1. 给孩子们统一睡眠时间,三个孩子睡到同一个房间,这样八点以后我就可以自主安排个人事项了:看书,学习,陪老公看电影,带领小组,朋友聚会……我终于重获新生了!


2. 送老大去幼儿园。开始每周送一天,接下来每周三天,逐渐到每周五天。从每周三天的时候,老二也跃跃欲试想去,于是很快她也加入到幼儿园队伍了。


3. 为了能在“独自带娃”模式中喘口气,我开始带着两个小的参加佩蓉姐的“妈妈公主团”,我后来的许多自我成长和育儿理念也是在这个时期受到启蒙。佩蓉姐引导我对子女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当时“公主团”关于择校话题讨论了两年之久。妈妈们有很多执念、担心和害怕,比如:现行教育体制中竞争过于激烈,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害怕现有教育模式中无法融入信仰、害怕......


佩蓉姐提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那些接受激烈竞争的孩子从小就适应了社会环境,而你的孩子却被养在温室里。当别人的娃已经十八般武艺,你的孩子却只有快乐?适应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他都不需要吗?以后TA如何与别人竞争?如何融入社会?除了内心的美德,其他能力也是行走社会的必备技能,如果连最基础的知识技能都不过关,谁有机会去看你的品德?从筛选简历这一步你就已经出局了。(当时的心路历程在这篇文章里:《育儿路上的第二个三年风景如此不同!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思和讨论,促使我重新思考教育的选择。“在家教育”当然有它的优势,但是我在操作的过程中,确认了我并不适合做“老师”,我更想单纯的只做个妈妈。


与其让孩子们面对一个焦头烂额的妈妈,不如送她们去更擅长教导她们的老师那里去,而我只需要愉快的做个妈妈。术业有专攻,不必强求。


最后的决定


我越来越确定,我的孩子要接受的就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方式,这结论是与我们的家庭愿景密不可分的。我们从结婚的时候就确立了我们的家庭愿景,并且持续推进、细分各项内容。


我们坚信一个家庭的核心是夫妻,而不是孩子。夫妻共同决定家庭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孩子的教育是在这个大方向上的一个分支,它一定不会违背整体的方向。比起“什么教育方式对孩子更好?”,我们更关心“什么教育方式更适合我们家庭?兼顾父母与孩子。”我们绝不是为了谁而努力奋斗,我们是共同努力奋斗。


在此我并非评价哪种教育方式更优秀,只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不适合什么,什么更适合我们的家庭。



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