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培养孩子的财务观念,并不是教孩子花钱那么简单

忠阳 简单妈妈 2020-09-05

文章介绍

内容介绍:谈谈培养孩子的财务观

总计:3100字 阅读时间:8分钟

文字编辑:文静


官话讲:一个人的理财观念,在12岁(小学毕业)之前就会基本成型,5-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意识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此时进行理财教育最为合适。


我个人理解,管理财富也好,理财教育也好,其实并不只是教孩子“会花钱”这么简单。更重要的其实是做选择的过程,也就是在有限的资源内如何进行合理地分配,让财富更好的服务生活的过程。


3-6岁:预算


老大上幼儿园后,每个月我会带她一个人出去单独约会,,有时候去游乐场,有时候去公园划船,结束了吃点儿东西,基本都是孩子们喜欢的麦当劳、必胜客、肯德基之类的……结束后会让她自己选一个礼物。


其中有几次花费挺大,再加上家里开始执行财务规划,对每个孩子的约会成本也开始限制,毕竟未来还有这么多孩子,不加以控制的话,每个月这个成本也是很可观的。


经过一番商量后,我和馨悦确定每次约会的成本控制在200元左右。包括:娱乐设施、吃饭以及选的礼物。




带老大约会之前,我跟她说:“小鱼儿,我们今天出去约会所有的花费要控制在200块钱左右,如果你去游乐场花超了,咱们就不能吃饭了,也没有礼物了。”4岁多的老大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到了游乐场,她跟往常一样,每个设施都想玩儿,我拉住她说:“小鱼儿,如果你每个都玩儿就没钱吃饭了,我建议你还是选两个你最喜欢玩儿的,然后我们去吃饭,再去选礼物。”


转了一圈后,她选了几个开始玩儿,结束后她意犹未尽,跟我说还要玩儿,我提醒她:“你现在已经花了50块钱了,如果再玩儿的话可能没有钱买礼物了。”


老大执意要玩儿,我也没拦着她,又花了差不多50块钱后,她仍然流连忘返,我说:“妹子,你只有100块钱了,再玩儿就吃不上pizza了……你确定要玩儿吗?”


“好吧,不玩儿了,我们去吃pizza吧。”老大勉强地说。


吃完必胜客后,她说要去买礼物,我说:“抱歉啊,我们已经快把钱用完了,还剩8块钱了,买不了什么像样的礼物,估计也就能买个气球什么的。”



她点点头,也没说什么,跟着我去了旁边的玩具店。到了玩具店里,我指着价格标签跟她说:“你只能买8块钱以下的东西了,这个贴画……这个气球……这个小本都可以。”


她当然不同意呀,哭着跟我说:“不要,我要这个乐高……”


“这个肯定不行啊,超了预算了,下次你不去玩儿旋转木马,就可以来买这个乐高。”我蹲下来跟她说。


她依然无动于衷,继续哭……


我看hold不住她,就把她带到安静的角落里,等着她哭痛快了,可以沟通了,再跟她说。


几分钟以后,我看她停止了哭声,就问她:“你喜欢贴画、气球、还是小本?”


她撅着嘴说:“贴画吧……”


这样的情况几次后,她逐渐对钱的多少有了一些概念,每次做决定前经常会问我:“爸爸,这个多少钱?我们还有多少钱?……”虽然具体的数字还没概念,但是她会思考在娱乐设备、食物、玩具之间找一个平衡,找到这些数字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在她看到喜欢的玩具时,她会有意识的控制前两个部分的费用,为后面的玩具多留点儿钱。


此后,老二、老三、老四慢慢长大,上了幼儿园后,我都会带着她们单独约会,基本上也是参考这个模式。


五岁多以后,她们的想法也越来越多,可以分辨更复杂的事情,也尝试新的办法。


有一次,跟老大一起去玩具店买礼物,她很喜欢一个乐高的小人儿,一看价格:59元


我跟她说:“你要不要在网上买?这个价格可以买两三个,甚至更多。”


老大:“真的吗?能买几个?”


我说:“肯定比这个多,一会儿我们去吃东西的时候,我们一起查一查。”


此前我也问过她很多次同样的问题。她都拒绝,选择马上拿到东西,也就是在玩具店买,就是所谓的“及时满足”。


在等餐的时候,我们一起用手机淘宝查了一下,59块钱可以买一套,一共五个小人儿!她知道以后非常兴奋,一直跟我说:“爸爸,真的可以买到更多耶!”、“哇塞!居然可以买五个!”


从此以后,她基本没有在实体店买过玩具,都是在淘宝上买,只不过等待的过程中,她会反复问我:“爸爸,我的礼物到了么?”


有意思的是,老大在给妹妹们买玩具的时候似乎更大方,很少心疼钱,此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冰雪奇缘姐妹情,介绍了一段她们之间的故事。


另外,她也开始跟我商量,能不能攒几次钱再买一个稍微贵一些的玩具。



有一次她为了买一套纪念版的乐高小人儿,愣是忍住三个月没要礼物。三个月后,收到礼物时幸福感爆棚!当天晚上的游戏时间,她一直拉着我跟我讲这几个小人儿的故事。


今年年初,跟我们商量了很长时间:“今年约会不买礼物了,你们能不能给我买一套《寻宝记》啊?我太想看了!”


最终我们还是决定给她买了,这一整年的约会她都没有礼物了。


有两次约会的时候,她忘记了,还想要礼物。我提醒她之后,她没有任何不悦的表情,只是说:“哦,对,我忘啦……哈哈哈”


6-12岁:劳动与财富


按照上述的方式引导到上小学,孩子们对“钱”都有了基本概念,我们也开始给她零用钱,她们开始实际操作管理自己的零用钱。


每个孩子,每周的零用钱跟她的年纪数额相等。举例:老大今年9岁,她每个月的零用钱就是9岁X4周=36元,十一奉献剩下的钱她都可以自己支配。


领取零用钱的同时,作为家庭成员,需要开始承担家务劳动,收拾餐桌、收拾房间、整理衣服……如果本月没有按照规定完成家务,零用钱停发一次。


老大问我:“为什么要做家务才给零用钱?”



我们的回答是:“作为家庭成员,你帮爸爸妈妈分担了家务劳动,爸爸妈妈也愿意跟你分享我们的收入。你可以不多分担家务,那你就领不到零用钱了。但是你自己的事还是要独立完成,收拾自己的床铺、书桌、整理自己的衣服……我也会给你好吃好喝,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我们爱你,我有责任养育你长大。”


所以,上了小学后,老大开始帮我们分担很多的家务,早上做早餐,照顾妹妹和弟弟,收拾餐桌……虽然有时候一脸的不情愿,但还是选择了承担,这已经挺好的了。


给她的零用钱,具体她怎么用,我们基本没有干预过,买零食、文具、礼物……


有几次发现她自己去买零食,其实我们特别想阻止,因为她的体重已经超重了,想控制她摄入的热量,最后还是忍住没说,毕竟已经选择相信她了,还是增加她的运动量吧。


每次运动完她都累得直咧嘴,我建议说:“如果你想恢复到正常的体重,可以选择少吃点儿,要不就只能多运动了。”


她咧了咧嘴,没说话。


这个过程中也会给她们适当的引导和建议,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他们自己。


13岁以上:理财


最近我和馨悦商量,等他们上初中之后,会给他们解锁更大的权限。


第1, 所有存的压岁钱都会给他们,引导他们如何用这些钱做一些理财,为他们以后上大学攒学费,理财的收入可以自己支配一部分……


风险也是有的,他们万一都花了怎么办?那就花了呗,希望到时候我们能够忍住不批评。


如果上大学的时候,他们的钱花没了,那就需要自己打工挣学费,如果有富裕他们可以过得稍微轻松一些。


第2, 我们会把每学期可以支配的课外培训的费用告诉他们,由他们自己选择如何支配。可以去补习班,也可以学业余爱好,也可以参加夏令营。总之,每学期的费用是固定的,如何支配她们自己说了算。


当然,在给他们这些权限之前,我会跟他们说明这些选择背后所要承担的后果,我相信通过这些年的累积,他们也能够听明白我在说什么。



整个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的练习: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做“最优”选择。希望通过这个过程帮助他们更加深入的探索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未来。


我不可能满足她们所有的需要,更希望她们可以从买玩具、买零食、选择课外班、兴趣班等项目开始,尝试规划自己的人生,学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体验每个选择的后果。


我相信等她们长大以后进入社会,自然会成为管理财富的高手,就算不是高手,她们也已经掌握如何在拿到一手“烂牌”的时候,输最少的钱。


近期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