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比亚迪被爆店大欺客,冲击高端品牌的道路蒙上阴影

苏秦 4A广告网 2023-04-28

出品 | 4A广告网   编辑 | 张小虎

2022年最风光的车企品牌是谁?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比亚迪

去年全年,比亚迪累计销售18763494量车,同比暴涨208%,而且全部是新能源车;而特斯拉2022年累计售出1314330辆车,多出50多万台!


最近,比亚迪却遇上了一件麻烦事。

前几天,汽车分时租赁公司“iGO出行”在全网维权,指责比亚迪“店大欺客”、“令其损失超过6个亿”,引发网友围观和质疑。

不久,比亚迪旗下子品牌腾势汽车官微发布声明进行回应,表示双方目前正在打官司,呼吁不要以不正当炒作舆情的方式损害品牌

今天下午(2月15日),iGO出行官方视频号再次发布了一条视频内容,回应网友疑问,并喊话比亚迪不要保持沉默。

iGO出行与比亚迪之间的公关战,还在进行中……

iGO出行全网维权
卖惨内容引发关注

事情的开端,起于2月10日、11日iGO出行微信公众号连续两天发布声明。


iGO出行创始人吴建明亲自下场,讲述自己公司与比亚迪之间的故事纠葛:

2016年,iGO出行采购了1333台腾势300汽车用来做分时租赁业务,没想到腾势汽车很快出现续航不好的问题,1年后还遭遇了用户大面积退车、投诉“腾势汽车电池故障、严重衰减”的情况,标称300公里续航,实际行驶只有150公里左右。

iGO出行联系比亚迪腾势,对方却一直拖延不解决,发函也不理会,导致大面积停运,6年来损失总额超过了6亿。

最后失望表示:“我们觉得比亚迪腾势以店大欺客的行为、是非常可耻的。作为中国人,我敬重支持比亚迪品牌,是一个民族品牌。但作为消费者,就是无尽的噩梦;比亚迪腾势这样漠视自己的责任,漠视客户、漠视社会责任。是非常之无道德的。”

除了公众号发文,iGO出行视频号也同步发布了视频进行维权。视频由iGO出行创始人口述,与公众号文章内容大同小异,结果却火了,转发达10w+、点赞超6w、评论高达1.7万条。


有趣的是,对于iGO维权比亚迪,网友的评论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很多人支持iGO维权:


但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

比如,腾势是比亚迪和奔驰合资品牌,为何只找比亚迪维权?


比亚迪上周刚发布改款新车型,这周就被维权,时间是不是太巧合?


还有人说不能听信一面之词,6年前的车现在来维权令人看不懂。


甚至有自称iGO出行用户的网友说,当初租车交的1200押金还没退


虽然网友并没有一边倒的支持iGO出行,但终究是让更多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第二天(2月12日),#iGO维权比亚迪#话题在微博上发酵,越来越多人关注起了这家濒临破产公司的遭遇。

面对逐步走高的舆情热度,腾势汽车官方微博当天也发布了声明。


声明很短,但讲到了几个重点:iGO所发的内容不实;双方在打官司;呼吁iGO出行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而不是炒作;腾势是负责任的企业!

iGO“卖惨”式公关
比亚迪低调理智应对

这场公关战,iGO出行靠“卖惨”赢了开局,但比亚迪可能笑到最后。

iGO出行的“卖惨”公关,有几个要点:

1、凸显公司窘境,博大众同情。

相比比亚迪一年卖出180多万台汽车的风光,“亏损6个亿、濒临破产”的iGO出行,很容易引发创业者、小企业家的同情心,毕竟大众往往会在情感上先入为主偏向于弱者。

2、放低姿态,引发共鸣。

创始人亲自下场维权,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够低,而且在最新的视频声明中,吴建明还特意强调了“曾经也是个打工人”的身份,想引起广大普通打工人的共鸣。


其穿着打扮,也是普通人的穿搭——鸭舌帽、卫衣、短裤,与很多人心目中的创始人形象相去甚远。

3、大打“相信民族品牌,却被坑”的情怀牌。

纵观iGO出行的所有维权物料,开头都会强调“我们曾经那么相信、支持民族品牌,最后却被坑到快破产倒闭”的情绪点。如此做法,容易激发大众的警觉,潜台词是劝告大家“不要轻易相信某些自称民族品牌的企业”。

这种无形的杀伤力,还是很强的。

比亚迪则选择了“就事论事不扩大”、“低调理智”的危机公关应对策略。

就事论事不扩大:我们之间有纠纷是真的,但现在是法治时代,应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而不是搞舆论炒作那一套。

低调理智:iGO出行到处发声明显然是为了把事情闹到人尽皆知,而比亚迪只通过子品牌的官博发声,给了大众一个交待,但又控制住了舆论范围和热度。

有意思的是,有自称iGO前员工的网友爆出内部猛料“本质上是iGO本身活不下去了,濒临绝境,能咬一口是一口了。”



“iGO出行2017年折扣价买腾势300库存老车”;

“工信部续航里程253公里与承诺300公里是两回事,8年了,大部分车子还有两百多续航”;

“比亚迪18年还领投了iGO出行,2021年还是iGO出行的股东”!

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越来越多网友认为:iGO出行与比亚迪之间的纠葛并不简单,不能听信一面之词。


这或许也是iGO出行今天再次发布视频号声明的因素吧。

在最新的这次声明回应中,iGO出行再次强调了“信任支持民族品牌却陷入噩梦”

针对为什么不告戴姆勒只告比亚迪的问题,iGO出行说,因为是与比亚迪签的合同,而且主要就是比亚迪的电池续航问题。


针对是不是在碰瓷比亚迪的质疑,吴建明说“我们是真的被骗了”,比亚迪检测电池的标准不是根据国家标准。


不过,这些回应暂时没能改变当前的舆论走向,因为iGO出行反应的这些纠纷只能由法律给出裁决,而不是互联网平台。


潜在问题,值得比亚迪重视

对于如日中天的比亚迪来说,这次iGO出行引发的舆情或许无伤大雅,但一些隐藏的问题,值得比亚迪引起重视!

近两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备受市场关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固然体现了比亚迪的研发、设计和品控,比之过去燃油车时代有着质的提升。

但品质不仅是产品实物的质量,作为大宗商品,售后服务质量更是凸显品质与口碑的关键!

而在黑猫平台上,关于比亚迪的投诉高达5300条。


如何有效沟通、解决并改进车主反馈的问题,是志在打造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不容忽视的一步,而不应该出现iGO出行所称的“不沟通、不搭理”态度。

此外,如何扭转品牌过往“低端”形象,树立全新的消费者认知,也是比亚迪当前冲击高端的必经之路。

一旦消费者对某个品牌形成了既有的心智认知,后续便很难改变,这也是品牌一定要慎重定位的原因。这点在汽车行业尤为突出。

而比亚迪过去的燃油车,已经被不少老车主、老司机打上了“低端”的标签。如今要把它撕掉,品牌营销必须跟上。

目前来看,比亚迪似乎并未将品牌营销战略改革提升到与设计、研发同等的高度。

虽然年初比亚迪推出了百万级的纯电豪华品牌“仰望”,但这更多是在证明比亚迪能够造出豪华车,不意味着比亚迪已经是豪华高端品牌

(图源:@仰望汽车官博)

打造品牌,是个持续的系统性工程。

除了产品研发,讲好品牌故事、目标消费者运营、品牌文化沉淀积累等,都是目前的比亚迪尚需补强的短板。

比如,至今为止,比亚迪在品牌营销上并未有真正刷屏的经典案例,social传播基本没有存在感,而这是品牌抢夺95后、00后年轻消费者心智的有效途径,显然比亚迪在这方面尚无亮眼成绩。

相反,这几年,比亚迪的出圈除了产品大卖,更多时候是被拿来与特斯拉对比,或者是轰动一时的“比亚迪广告门”,以及这次被企业维权等负面事件,这对比亚迪显然不是好事。


当然,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苏秦希望比亚迪真正能做好品牌,撕掉标签,成为真正的民族品牌之光!

粉推荐


茶颜悦色,涉嫌排队营销的套路升级版来了

资生堂、Prada接连翻车,关于明星代言的几点思考

亚马逊严查能效标签,不合规产品将被下架

广告人会被ChatGPT取代吗

太平鸟上市6年首次亏损,怎么了


嘿~我们有个超棒的广告营销社群
甲方巴巴、乙方大佬、知名KOL齐聚一堂
加主编好友,撩起来~

声明:版权问题、投稿、爆料、商务合作请加微信/QQ:2881339675
点右下角在看,可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