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建议读原版外文书,而非译本?

2016-12-15 Mia 英语学习笔记

这个月的读书群读两本Khaled Hosseini的小说,The Kite Runner和A Thousand Splendid Suns。我们昨天读完了第一本,和大家分享群内一位朋友的读书笔记,她从翻译的角度来分享了她的阅读心得。




文 / Mia

公众号“ 凡间女子的生活天地”


我在一两年前买了《追风筝的人》中文版,据说是个好故事。但我拿起来过两次,读了几十页就再也读不下去了。直到今年读了英文版: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故事,有让人心碎的伤痛,令人胆寒的恐惧,还有复杂人性的挣扎和救赎。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Khaled Hosseini) 母语并非英语,但英语造诣颇深,用词简单精炼,文字朴实却触动人心。


读完之后,我又翻了翻译本,明白我为什么读不下去了。:


  • 存在翻译错误

  • 存在可读性问题



翻译错误


1.

We left the old man on the steps of that building. I meant to take him up on his offer, come back and see if he’d unearthed any more stories about my mother. But I never saw him again.


我们离开了坐在那座房子台阶上的老人。我原想带他到他的办公室去,看看他能否想起更多关于我妈妈的事情。但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 逻辑有误:老人是“我”在家乡偶遇的一位残疾乞丐,与“我”从未谋面的妈妈曾经是同事。何来办公室?

  • 语法有误:take one up on one's offer 整体是一个短语,表示“接受邀请”的意思。例如:“I'm pleased to take you up on your offer of a buffet lunch.”


在前文,老人向我承诺并发出“邀请”:


The old man smiled. “I’ll try to remember and that’s a promise. Come back and find me.”


参考译文:

我原想接受老人的邀请,到时候再回来看看他是否想起更多关于我妈妈的事情。但再也没有见过他。


2.

Swerving effortlessly around potholes in the middle of the broken road, Farid was a man in his element. He had become much chattier since our overnight stay at Wahid’s house.


法里德驾轻就熟地避开那条破路上的坑洞。他显然是个性情中人。自从我们在瓦希德家借宿之后,他的话多起来了。


  • 语法有误:in one's element 指的是“in a natural or comfortable situation or environment”,即“得心应手,适得其所”。后面还有另外一处,译者就用的这个意思: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I said, knowing how utterly foolish the question sounded, yet unable to think of anything else to say.


“Me?” Assef arched an eyebrow. “I’m in my element. The question is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你在这里干什么?”我说,明知自己这个问题蠢得无以复加,可是想不出有其他可说的。

“我?”阿塞夫眉毛一扬,“这里是我的地盘,问题是,你在这里干什么?”


  • 逻辑有误:除短语理解翻译错误,可能因译者误将逗号看作句号,而“想当然”将这句与后面一句理解到一起了。之前 Farid 误以为“我”像其他人一样,回老家卖房产,对“我”极其鄙视。后了解实情之后,对“我”亲切了许多。单看中文,倒是说得过去。但英文并非如此。


参考译文:

法里德驾轻就熟地避开那条破路上的坑洞,他显然是个中好手。自从我们在瓦希德家借宿之后,他的话多起来了。


3.

“Your job today is to pass gas. You do that and we can start feeding you liquids. No fart, no food.” He laughed again.

“你今天的工作是排便。你完成之后我们才能开始喂你吃流食。不见粪便,不给食物。”他又哈哈大笑。


术后排气应属常识,不知道译者为何处理为“排便”?


在本地化翻译行业,这类错误叫做“低级错误”,大多因粗心而导致,并非能力不足。在 TEP 流程中,是翻译阶段就应该避免的错误。


据说译者在十天就完成这本 124000 字小说的翻译。这样的速度之下,出错率可想而知。也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译者很可能就是一遍过,因为但凡有审校流程,这些错误应该是很容易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的。


可读性问题


我是翻译界的一名普通工作者,主要从事商业翻译,很少涉及文学翻译。客户评判翻译质量的时候,有一类错误几乎无可避免:readability(可读性),也就是说翻译是否自然地道。在文学翻译领域,就是人们常说的译本“翻译腔”重不重:翻译腔重的译本,译文意思是对的,但就是让人读起来费劲,那费劲程度倒不如直接去读原版。可读性好不好直接影响读者能不能读下去。


下面对照摘出个人认为译文存在可读性问题的地方:


1.

There is a way to be good again.

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There be 句型是英语中常用句型, 意思是“有”,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或“某地有某物”。There在此结构中是引导词,已经没有副词“那里”的含义。


参考译文:

有机会(办法)弥补过去的错 or 还有机会改过自新(相比而言,后者略有谴责意味,前者可能更合适)


2.

What you did was wrong, Amir jan, but do not forget that you were a boy when it happened. A troubled little boy.

亲爱的阿米尔,但别忘记,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还只是个孩子,一个骚动不安的小男孩。


阿米尔当时并不是个骚动不安的孩子,他处于缺少母爱,极力渴求父爱的状态,敏感又没有安全感。


参考译文:

你还只是个孩子,一个心事重重的少年。


3.

“I’ll pay you for him,” I said. “I can have money wired.”

“我可以为了他付钱给你,”我说,“我可以汇钱给你。”


我们在一般的口语中并不这样说。


参考译文:

我可以把他买下来。


4.

“I feel sorry for you already, because I am a grand master at panjpar. World renowned.”

“真替你感到遗憾,因为我是玩番吉帕的高手,全世界都知道。”


Sohrab 是个沉默寡言的小孩。“我”尝试缓和我们之间的关系,特意夸张了自己的牌技,这一点从后面的惨败就能看出来。译文过于一板一眼,没有原文想要表达的那种语气。


参考译文:

“那你可要惨了,我可是玩番吉帕的高手,全世界都知道。”


还有一个问题令我非常困惑,《追风筝的人》自 2006 年 5 月出中文版以来,已过去十年多,我手头这本的印次为 62,当当网上显示最新印次为 92。抛开可读性方面,我相信发现这些意思错误的人肯定不只我一个,为何错误一直没有纠正?


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向前一步》(Lean in) 这本书在 2013 年出中文版,在导言中,译者因“贴心”补充而导致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时间错误:




在2014年10 月的版次中,这个错误已经纠正过来:




我虽觉得这种错误实在不该存在,但也赞同这种纠正的举动,说明译本趋向于越来越正确。译者和出版社作为“知识”传递者,有责任更新迭代,确保所提供的服务渐趋完善。


上述仅是我随手翻看到的几处错误和问题,可以肯定的是,问题不止如此。我之所以没有提译者的名字,是因为译本存在错误实在算不得新鲜事。在中国畅销的《异类》(Outliers) 这本书的译本中,这种低级错误比比皆是:


The death rate from all causes in Roseto, in fact, was 30 to 35 percent lower than expected.


实际上,在 30 岁至 35 岁的罗赛托居民中,各种原因致死的死亡率,也远低于原先的预期。


豆瓣上有人发帖写出,仅仅这本书的前言和第一章第一节,完全翻译错误的句子至少就有 7 个。


https://www.douban.com/review/2103596/


这样的译本读起来,岂不是让读者觉得作者毫无逻辑,前言不搭后语?这样看来,不知多少好书被译本给毁了呢?


中国的翻译市场极不规范,市场竞争混乱,质量良莠不齐。连作为权威的出版社也是如此,据说图书翻译的千字单价是 60-80 元(当然,名家肯定不止这个价格)。低价导致质量差,质量越差,价格就越低,整个翻译市场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要想读到外文书的精华,建议读原版。总而言之,如果遇到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能读原版,尽量读原版。


回复关键字“读书”了解2017年读书群报名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

从Here is New York看翻译

无法翻译,却感同身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