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没注意到吧?《经济学人》刚刚开了个新专栏!
英语学习笔记
读原汁原味的书刊,学立刻就能用的英文
熟悉《经济学人》的朋友应该知道,除了特别报道和名人撰文外,这份报纸的文章是不署名的。不过,为了照顾每期都会在固定板块写报道的作者们,《经济学人》为他们特设了专栏。
例如评论美国政治的专栏叫Lexington,评论英国的叫Bagehot。没有特别情况的话,每期的作者都是同一个人。如果要换人的话,他们一般也会特意写篇文章告别和说明一下。
5月12日那期的《经济学人》中,金融专栏Buttonwood的作者作了告别。从2006年起,这位记者在这个专栏写了12年,550篇文章。他说这个专栏是时候该发生点儿变化了,给年轻人些机会。
漫画中,作者拿着的植物就是Buttonwood
5月26日这一期,《经济学人》上线了新专栏,在封面上醒目地宣布:Bartleby, a new column on life at work。
一个专栏前脚刚换人,后脚就开了一个新专栏,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联系啊?
其实是有的。
虽然《经济学人》的文章不署名,不过想知道这些专栏是谁写的还是可以很容易就找到的。我在《经济学人》的官方网站和Twitter上发现,原来新专栏的记者和刚作告别的那位其实是同一个人:Philip Coggan。
Philip Coggan在两个星期前转发了自己写的告别文章,并宣布自己要去做一个新专栏。没几天他就把Twitter的头像也换了,从植物Buttonwood换成了人物Bartleby。
为什么新专栏叫Bartleby呢?
和所有的专栏一样,《经济学人》在起名上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在文中作者说,Bartleby这个名字来自Herman Melville的短篇小说Bartleby the Scrivener,余光中先生曾把它译为《录事巴托比》。
这个短篇讲的是Bartleby的故事。他在华尔街为一位律师工作,话不多,本分老实,活儿干得也很漂亮。不过突然有一天,他开始拒绝做老板给他安排的任务,后来甚至就在办公室里呆着,拒绝任何工作。他拒绝的方式也很奇葩,软硬不吃,每次都幽幽地、语调乏力地说:I would prefer not to (恕难从命)。
YouTube上的电影版Bartleby The Scrivener
In the short story by Herman Melville from which our new column takes its name, Bartleby was a scrivener—a dying art, nowadays. When hired, Bartleby at first worked extremely hard at his job, copying and checking documents. But suddenly one day, asked to perform a task, he replied: “I would prefer not to.” His manager pleaded, remonstrated and threatened him. But the scrivener simply repeated the same five words, with no explanation for his conduct. Later Bartleby started sleeping in the office, refusing either to leave or to undertake any work at all. His exasperated manager eventually moved office to escape Bartleby’s melancholy presence.
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18/05/26/introducing-bartleby-our-new-column-on-management-and-work
作者认为这个故事可以反映出两件事。一是老板对员工的管理有问题,二是员工对工作本身的态度有问题。
随着社交媒体、科技的进步,管理和工作的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例如工作中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过去你可能只能忍声吞气,现在你更有可能会在朋友圈上吐槽几句,还有可能第二天就成了让公关团队头疼的头条新闻。再例如,AI的出现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AI也对许多工作造成了威胁,让员工们焦虑不安。
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和定义“工作”和“管理”,考虑如何优化资源的同时也让员工们活得有尊严。如果你已经步入职场,不管你是大学刚毕业的新人还是久经沙场的PR、HR工作人员,强烈推荐以后看《经济学人》的时候一定读读这个专栏。最好推荐你的老板也一起读。
《经济学人》中有哪些常见板块呢?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以5月26日这期的目录栏为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英国专栏:Bagehot (上图中的英国板块中并没有出现Bagehot,不过它一般都会有)
Bagehot来自《经济学人》的一位编辑Walter Bagehot。他被称为是《经济学人》史上最强主编,是他奠定了这份杂志的独特风格,让《经济学人》不仅涉及时事、商业、金融和经济,也会涉及到科学、科技和艺术等领域。顺便说,Walter Bagehot也是《经济学人》创办人James Wilson的女婿。
从2017年4月1日到现在,写这个专栏的记者是Adrian Wooldridge。在这之前他是企业管理专栏Schumpter的作家,也写过Lexington。
欧洲专栏:Charlemagne
Charlemagne取自法兰克帝国皇帝查理曼。
美国专栏:Lexington
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声枪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Lexington传打响,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Lexington因此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堪称美国自由的摇篮。
Lexington的现任作者是David Rennie和James Astill,两人之前都写过Bagehot。
拉丁美洲专栏:Bello
Bello取自19世纪委内瑞拉思想家安德烈贝略 (Andrés Bello)。
亚洲专栏:Banyan
2009年4月,《经济学人》推出亚洲事务专栏Banyan。他们认为banyan这种树最能代表泛亚形象,是亚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重象征。例如佛教的菩提树(Bodhi)就是banyan的又名;印度古吉拉特商人会在banyan树下做交易。
企业管理专栏:Schumpeter
2009年9月17日,《经济学人》上线了Schumpeter专栏,取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经济学人》虽然不完全同意他的经济观点,但是认可他他鼓励创新、企业家精神,重视人在商业活动中的价值的核心思想。
图中的树就是buttonwood
金融市场专栏:Buttonwood
有没有发现,《经济学人》特别喜欢以字母b开头的树作为专栏的名字?Buttonwood是“梧桐树”,这个名字是《经济学人》向读者征集来的,和华尔街有关。
1792年5月17日,24个在街头买卖股票的经纪人聚集在华尔街68号门前的一棵梧桐树下,经过讨论达成协定,签订了《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
语言专栏:Johnson
Johnson来自于现代英文字典之父Samuel Johnson。Johnson出现在Books and arts板块,讨论和语言有关的话题,小到一个词一个语法点,大到写作风格语言现象。对语言学习者来说,我也强烈推荐读一读Johnson专栏,又好玩又有用,分分钟涨知识。
最后和大家分享两个“资源”。查询《经济学人》各板块作者的信息的话,可以在这里查 http://mediadirectory.economist.com/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读了多篇有关专栏介绍的文章,也读了Bartleby the Scrivener的原文,看了它的老电影。如果你也对《经济学人》的专栏有兴趣的话,要不也读一读。
我把这些文件放在了网盘里,需要的话可以下载:
pan.baidu.com/s/1zpqtwsz6ZSoPyLFv-oiWVg 密码: x612
我掐指一算,能真正读的人应该不会超过3%... 祝你好运。
对了,别忘了提醒你身边也读《经济学人》的朋友们,有新专栏上线了!你也可以把这个专栏分享给你那位英明神武/秀外慧中的大Boss,大家一起共创辉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