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主动创造
这周读完了 Mindshift。
下面是我的一些教学笔记,也记在这里,分享给你。
1.
几年前读到这条引言,时不时会想起:
它提醒我学习的本质是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愚蠢,心里不好受是正常的,越学就越知道自己永远是个小学生。
2.
Just do it 是第一层。第二层是做都做了,把它当作一个实验,设定基本参数,在形式中找到本质。
比如下面是我的笔记思路,最后的呈现是最简单的一环,之前的设计和考量是真正的学习:
3.
上完昨天的课,看到同学的笔记,我想:如果让我复习我会怎么复习呢?
随手写了个 sketchnote 版笔记:
这样做的好处是呈现的文字越少,越需要自己认真想,这样就加强了记忆。笔记不应该是对学习内容的记录,而是对所学内容的高度总结,最终变成一个触点。
近两年佛系学英语的最大体会是,文字变成图形的速度变快,储存和调取变得更简单。
下课后又立刻把今天学的几个重点词汇画成了小图,很好玩,专注地想认真地画。英文故意用粗一些的画笔,为的是加强回忆难度。图是画给自己玩,里面有我的小心思,最难也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去创造!
4.
5.
如今学习资源如此丰富,学习者最需要不是教,是反馈。
学很容易变得被动,教还是以老师对学生需求的主观判断。把侧重点从「教」改成「反馈」,这就意味着学习者需要先去做,老师因此更清楚他的问题在哪,这样一来「教」就变成了「我们一起把这件事做得更好」。这样的反馈对学习至关重要,本质上是最传统的学徒制教学。
缺点是这样的反馈需要老师水平高,无法批量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习者反过来想如何获得反馈,没有反馈的练习是低效的、容易自我感动。从脑科学的角度看,低效的勤奋还不如去好好睡觉和运动对学习更有帮助。
不上不下的阶段很容易 burn out,如果感觉自己好久没进步了,要重视起来。有解决方案的,不是自己的智力和勤奋问题,是每个人都有盲点,如果自己觉察不到元认知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那就要主动寻求更多帮助。
如今的社会,我们不能再做 T 字型的职业规划——有一个专长,有一些辅助技能。至少要有 second skill,两个专长,有备无患。或者像 Scot Adams 一样 talent stack,1+1+1 大于 10。
读完这章我给自己画了个 π 图:
我的自我评价是三流的自媒体作者,二流的英语老师,一流的生活家。没进过体制,没找过工作,一路野蛮成长,哪里不会学哪里。
接下来会做什么呢?我也不知道,那就沿着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方向去尝试。从英语教学上我要把自己作为方法,吸收心理学和现代科技与狠活;从兴趣爱好上,继续多尝试,30 岁后刚开始练习「玩」。认真做好一件件小事,认真活在当下。说不定哪天就万物合一,好奇心自动解锁新世界
7.
Justin 又开始写公众号,昨天写了篇《我为什么要从英语老师转型成为职业德扑牌手?》
上课时我提到 Justin 的职业选择,我说 Justin 的故事完全可以写进 Mindshift 这本书里。
这几年和 Justin 一起共事,一起成长,最大的感触:是我们都不是那种天赋异禀型,相比智力,其他的品质更重要。
Mindset 可以帮助更容易开始,grit 可以帮助坚持并享受这个过程,dream big start small 可以细水长流。这些品质在我们的传统教育和主流叙事中容易被忽略,可以看作是 contrarian 的奖励吧。
先做好一件小事,在一件小事中学会学习,锻炼韧劲,我们可以比想象的更自由。想到 Excellent Advice for Living 中有这样一句:
The antidote to fear is not bravery; it looks more like imagination.
共勉
猜你还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