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费翔,说中文时为啥总夹杂英文单词?

张海露Eric 张海露Eric 2024-04-30

昨晚看了期《十三邀》,许知远对话费翔。


从英语博主的视角聊聊我的一些观察和想法。


一开始许知远送给费翔一本书,他说是他最近看到最好看的 travel book(许知远原话)。



我心想看来许知远经常读英文原版书呀!


查了下,这本书叫 The New Granta Book of Travel。下好电子版本,翻了几页,发现许知远对书的简单介绍不够准确,可能他只是草草翻了前几页。



1983 年,文学杂志 Granta 的编辑 Bill Buford 第一次策划了游记主题的 issue,精选一些 travel writing 类型的作品(比如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文章),并不是特意找一些作家去旅游然后写作供稿。


这本 The New Granta Book of Travel 是 2013 年出版,收录了 1993-2008 年发表的游记类作品,所以叫 The New Granta Book of Travel


另外顺便可以学到,这类不同作家的作品「选集」,英文叫一般叫 anthology。


再说回这期节目。


我看《十三邀》并不多,第一次听许知远说英语(好像是对话坂本龙一那期),觉得他挺敢说。口语不是他的强项,不过也够用了。


有些观众吐槽许知远在《十三邀》中经常中文夹杂英文。这期对谈,费翔全程努力说中文,许知远却不停蹦英文单词——这太能装了吧?你瞎得瑟啥啊?


在我看来,许知远不需要用这种方式去装,或者在费翔面前刻意表现他的英语能力。


中英混杂可能只是他的说话习惯,也可能是由于嘉宾特别,不由自主地「套近乎」,为嘉宾补充。


比如费翔说他小时候就读的美国学校时说,「它就好像想搞一个泡沫」,这时许知远说「是个 bubble 吗?」‍‍‍‍‍‍‍‍‍‍‍‍‍‍‍‍‍‍‍‍‍‍‍‍‍‍‍‍‍‍‍‍‍‍



我想一些人听到「想搞一个泡沫」时,并不完全明白什么意思。许知远补充的 bubble 很恰当。


在这里 bubble 表示一个封闭的群体,和我们常说的「圈子」差不多,更接近费翔想表达的意思。‍‍‍‍‍‍‍‍‍‍‍‍


‍‍‍‍

对于公开表达,有人会更在乎大众感受,有人更随性不拘小节。


费翔作为 icon,他会更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表达方式,在镜头前尽量说中文可能也是长期专业训练的结果。相比之下,许知远的风格就更自我、更「不专业」。


另外,许知远敢在英语为母语人士前「不露拙」,我觉得挺值得我们英语学习者学习。


比如提到安·兰德,许知远提到她的作品「《源泉》,Fountain」,费翔紧接着说「The Fountainhead」。‍‍‍‍‍‍‍‍‍‍‍‍‍‍‍‍‍‍‍‍‍‍‍



我们可以嘲笑许知远说英文翻车啦!被费翔秒杀啪啪打脸!


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1)关于书名翻译要注意细节,fountain 确实是「源泉」,但人家书名叫 The Fountainhead;2)记不起具体的书名很正常,尤其是即兴聊天时突然想到。‍‍‍‍‍‍‍‍‍‍‍‍


但是许知远为什么要画蛇添足加一个英文名字?是照顾费翔吗?(后面费翔提到《源泉》时顿了一下,显然他并不熟悉这个中文译名)


类似的后面还有一处。费翔说自己的专辑叫《人》,许知远说「Human 那张是吧?」为什么要提一下这张专辑的英文名字呢?(Apple Music 上这张专辑的英文名字叫 Human,但《人》是更知名的版本)‍‍‍‍‍‍‍‍‍‍‍‍‍‍‍‍



可能是他的表达习惯,也可能是他太紧张,或者——只是因为他不是一个足够敏感、机灵、专业的采访者而已


不完美,不讨喜,不符合一些观众的偏好和预期,但这就是他。


从英语学习的角度看,说中文时夹杂英文也能体现英文水平。中英混杂很考验翻译基本功,如果中英不够兼容和谐,听起来就很不自然。


比如许知远说:


「这个转变也太 drama 了吧」


后面他还说过「觉得很理性,不 drama」,这样用 drama 我想也是许知远的表达习惯


「梦露是你这么大的一个 inspirational」



这两处夹的就不自然,不中不英。这两个词中文里有完美呼应,非得用英语,又装又不聪明的样子。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中英混杂也要讲基本法,脚踏中西,形杂神不杂

下面这个「所以这些东西就非常的 ironic」夹得就更自然:



他还说「人是非常的 adaptive」



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是我,我会用 adaptable」,我可能还会说成「人的 adaptability 很强」。


这不是道英语辨析题,有兴趣自己查。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我们想到的用词不同呢?有的是想当然,有的是在这个语境中听惯了某个词。


我想提醒自己和大家:如果不确定,稍后去做功课——中英夹杂也可以是提自我觉察、学英语的好机会。


我还注意到,当费翔说「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许知远补充说 pendulum,费翔接着也重复了一遍 pendulum。



这里一个细节:许知远念得 lum 更像是「路木」,而费翔是「了木」。



说明许知远的发音不标准没关系,能听懂,他也不需要说得多标准。这里我会想:如果我听到别人的发音和我不一样,心里暗暗记下,稍后多查几个词典确定发音。


相比许知远的高频英文输出,费翔努力地能不用英文就不用——他主要在提到人名、品牌名时用英文,也说了几次 you know。感觉每当他想说英语时,那份习惯和专业素养就会帮他「悬崖勒马」。


一个尽量不说英语,做好文化桥梁;一个能力有限,不合时宜。我觉得俩人都挺可爱的。


说中文时夹杂英文,可能是有意为之、工作需求,也可能是无意识地习惯、优越感在作祟。


大原则是逢什么人说什么话,追求表达效率和彼此舒服。如果觉察到自己的这种表达习惯让对方不爽,自己也觉得可能尴尬,那就调整。


我也想到,我的文章中常常也会有中英混杂,目的是让读者顺便学英文,或者认为某个地方用英文更 to the point 准确。


我平时读英文书多一些,有些概念我是先学的英文,我会觉得英文更准确。比如我常用 vulnerability,直接把它翻译成「脆弱性」就差了很多意思,如果不用英文,我会把它变成更具体的解释,并且用例子辅以说明我想表达的意思。


女儿 3 岁时来清迈读国际学校,通过观察她的双语使用习惯,我也更能容忍中英混杂。对她们来说,语言单纯是一种工具,哪个更有效就用哪一个。


我们为什么中英混杂?为什么有些人很反感,觉得在装x?为什么有些人觉得无所谓?哪些混杂方式更 acceptable,哪些让人一听就感到 toe-curling?(我故意用了这个 toe-curling 而不是更熟悉的 embarrassing,是不是被我装到啦


除了看热闹,本能地嘲笑、吐槽,问问自己我们能从一种现象中学到什么?有哪些可以用来提醒自己?我想这样的观察和思考对我们更有帮助


猜你还想读:

· 英语博主读《长安的荔枝》

· 英语老师视角读《投资第1课》

· “你能推荐一本书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