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研学校史 | 回眸百廿又五——求是溯源(1897-1928)
传承求是文脉
奋进时代征程
1897年
求是书院创立
求是书院的创办开启了教育救国、人才兴国的探索历程,是百廿年浙大文化传统的源头。书院办学初期,其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学制度、师资配置等都与旧式学堂大相径庭,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从而成为继北洋西学学堂、南洋公学之后,由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堂之一。
求是书院校舍
1897年 求是书院创立
1897年,在浙江巡抚廖寿丰、杭州知府林启等人的努力下,筹办新式学堂之议奏报清廷获准,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在杭州创立。
1897年 求是书院正式办学
1897年5月21日,求是书院正式办学,第一批招收学生30名,以蒲场巷(现大学路)普慈寺为院址。杭州知府林启兼任求是书院总办(相当于现在的校长)。
1901-1912年 学校几经更名
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清末新政的陆续推进,学校几经更名,经历“浙江求是大学堂”(1901年)、“浙江大学堂”(1902年)、“浙江高等学堂”(1904年)、“浙江高等学校”(1912年)。
1914年 浙江高等学校停办
20世纪初期
浙江工专成立
浙江工专的成立,是浙江高等工业教育的发端。
浙江工专校址杭州蒲场巷杨官弄报国寺
1910年 浙江中等工业学堂筹办
1910年11月26日,浙江巡抚增韫专折上奏清廷获准,筹办浙江中等工业学堂。
1911年 浙江中等工业学堂正式开学
1921-1920年 学校几经更名
1921-1920年期间先后改称浙江公立中等工业学校、浙江公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
1920年 升格为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0年升格为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简称浙江工专),下设电气机械科和应用化学科。
20世纪初期
浙江农专成立
浙江农专的成立,是浙江农业高等教育的开端。
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园
1910年 农业教员讲习所成立
1910年3月3日,浙江巡抚增韫奏请设立高等农业学堂和农业教员讲习所。同年9月成立农业教员养成所,后又改称农业教员讲习所。
1912年 改称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
1912年改称浙江中等农业学堂,后又改称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
1913年 迁入杭州笕桥新校舍
1924年 升格为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24年升格为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简称浙江农专),学校设农学和森林两科,并附设高中农科。
1927年
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校门
1927年 “第三中山大学”组建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决定实行"大学区制",每区设立大学一所,统一命名为"中山大学",分别管理各区一切学术和教育行政事项,并决定在杭州组建"第三中山大学"。
1927年 “第三中山大学”成立
1927年7月15日,在原浙江高等学校办学旧址,整合了浙江工专和浙江农专成立"第三中山大学",下设工学院和农学院,筹设管理学院。蒋梦麟任校长。
1927年 改称“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1927年8月3日,冠名"国立",称"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拓展资料
林启(1839-1900)
林启,字迪臣。晚清进士,翰林院编修。曾任陕西学政、浙江道监察御史。因反对慈溪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造颐和园,被贬为衢州知府。1896年,调任杭州知府。在杭期间,勤于治理,倡导务实之风,重视生产、发展经济、兴办教育、富国图强,时人评价其“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为匹夫匹妇得其利”。林启认为旧式书院“只空谈义理,溺志词章”,不能适应革新图强的需要,决定与浙江巡抚廖寿丰等共同创办新式学堂——求是书院,亲自任总办,负责确定章程、延聘师资、招收学生等各项事宜,还选派学生留学日本,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蒋梦麟(1886-1964)
蒋梦麟,字兆贤。著名教育家。1904年入浙江高等学堂学习,次年中秀才。1912年赴美留学,主攻教育学,获博士学位。1917年归国。曾任孙中山秘书、北京大学校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大学院院长、教育部长等职。蒋梦麟长期辅佐蔡元培管理北京大学校务,以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现代西方教育理念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26年秋,因北大学潮惹恼北洋军阀被迫南下浙江。1927年出任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校长。蒋梦麟担任校长期间,慎选师资,广揽人才,为浙江大学的长远发展储备了比较厚实的师资力量。蒋梦麟重视劳农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创办湘湖农场和经济林场,作为农林科学实验和教学实习基地,为后来农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启真杯”浙江大学2022年度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评选活动宣讲会(玉泉专场)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