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们,唯有致敬!
70年前
只有一二十岁的他们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70年后
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们
见证了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
在过去2个月里
新华社记者在全国
寻访到很多志愿军老战士
记录下他们70年后的样子
这是我们推出的第二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蒋诚,1928年生,重庆合川人,1951年随部队入朝。上甘岭战役中,蒋诚带领班里战士,以重机枪歼敌400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还击落敌机一架,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配合步兵完成了任务。蒋诚荣立一等功。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任红举,1934年生,北京人。1951年3月底,17岁的任红举随志愿军第31师文工队跨过鸭绿江。作为文工队员,任红举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创作出山东快书《金星英雄》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战地作品,荣立二等功一次。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杨树柏,1925年生,天津人,1950年随部队入朝。杨树柏在横城阻击战德高山战斗中,一人掩护全排安全转移,还救回一个伤员、带回几件武器,被战友称赞为“孤胆英雄”,被荣记大功一次。新华社发(赵子硕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那启明,1929年生,辽宁凤城人,锡伯族。朝鲜战争爆发后,只在航校学了大半年飞行的那启明于1952年3月入朝参战。1952年6月,那启明首开其所在师入朝参战空战纪录。在朝鲜战场上,那启明击落敌机3架,荣立二等功2次。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涂伯毅,1931年生,重庆云阳人,1950年随部队入朝。涂伯毅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二、三、四次战役,1951年2月,遭敌人凝固汽油弹袭击,全身大面积烧伤,致一级伤残。负伤后的涂伯毅身残志坚,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义务为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唐章洪,1935年生,四川中江人。自1951年4月入朝作战起,他先后参战上百次,荣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他靠着手中的一门82毫米迫击炮歼敌420余人,有效阻滞了敌人的进攻。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孙泰镐,1935年生,吉林通化人,朝鲜族,1951年作为朝鲜语翻译随部队入朝。上甘岭战役期间,孙泰镐作为朝鲜语播音员坚守广播站,他的对敌广播起到了瓦解敌人的作用。孙泰镐荣立三等功。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朱再保,1928年生,湖南岳阳人,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朱再保右膝盖受伤,他带伤坚持参战15天,顺利完成任务并火线入党。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应邦,1927年生,山西灵丘人,1951年随部队入朝。在铁原阻击战中,王应邦在坑道中的指挥所维护通信线路,负伤后忍着剧痛继续抢修,完毕后才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这次负伤导致他在手术后失去两根肋骨和半块肺叶。1952年,王应邦荣立一等功。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周文,1933年生,黑龙江富裕人,1951年随部队入朝。作为一名通信兵,接电话线是周文的主要任务,为了保障部队通信畅通,他强忍身上十多个疥疮带来的疼痛,每天和战友们穿梭在阵地前沿。周文在朝鲜战场两次荣立三等功。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钱嗣杰,1928年生,黑龙江黑河人。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新闻处摄影组组长,1951年至1953年在朝鲜采访期间,拍摄了大量优秀作品。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解永江,1924年生,辽宁义县人,1951年随部队入朝。作为铁道兵,解永江参加了多项抢修工程,确保运输线、生命线的畅通。在抢修清川江大桥任务中,他提出的施工方案得到采用。解永江荣立一等功。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姜明山,1930年生,山东海阳人。1950年,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姜明山得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带着伤病离开医院,赶赴前线与部队汇合。作为铁道兵,姜明山和战友们冒着敌机轰炸抢修铁路,保障了铁路畅通和物资弹药补给。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孙景坤,1924年生,辽宁丹东人,1950年随部队入朝。在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增援驻守161高地的战友,从中午到深夜,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多人,荣立一等功。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陈长发,1929年生,浙江兰溪人,1953年随部队入朝。在朝鲜期间,陈长发先是跟随部队打坑道,维护公路畅通。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陈长发负责三八线一带规定区域内的武装巡逻。陈长发荣立三等功。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许万贺,1930年生,河北遵化人,1950年随部队入朝。为保护重要战略物资,许万贺和战友不顾敌机在头顶盘旋轰炸,扑向火海奋勇守护。在朝鲜的5年间,许万贺3次负伤,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杜长发,1933年生,安徽阜阳人,1951年随部队入朝。杜长发是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战友,作为通讯员参加上甘岭战役,冒着炮火查线接线,保证通讯畅通,荣立个人二等功。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黄忠茂,1929年生,湖北巴东人,1950年入朝作战。在黄草岭阻击战中,黄忠茂背部、腰部、手指、眼睛等多处受伤仍不下火线。因通信线路被炸断,他用身体作导线保证畅通。黄忠茂先后荣立二等功和三等功。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杨作云,1932年生,贵州镇宁人,1951年随部队入朝。在金城前线的618高地战斗中,杨作云一人击退敌人17次反扑,坚守阵地三昼夜,荣立二等功。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徐振明,1925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50年10月,徐振明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松骨峰阻击战、“394.8”高地战等战斗,荣立一等功。新华社发(颜麟蕴 摄)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向新中国致敬!
向世界和平致敬!
来源:新华社
编辑:张正珺 蒋丽蓉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