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人们会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维持“友情”?

李哲 好奇心研究所 2019-03-25


大家对亲密友情的需求可能没那么大,

而且对“真朋友”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回忆一下最近都和哪些人互动过,或许你能想到那么一类有点不喜欢、甚至想疏远,但硬要归类的话还是可以称为朋友的人。在 Yougov 的一项调查中,54% 的美国人也说他们有“自己并不喜欢”的朋友(其中 35% 是曾经有过,19% 是现在还有),和这些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完全开心的。

这类朋友被称作 frenemy,在 Urban Dictionary 中的解释是,那种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但所说所做确实会让你不开心,理论上应该划清界限、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时不时混在一起的朋友。翻译成中文可以是“亦敌亦友”,如果要在现在的流行语里找一个与之近似的说法则是“塑料花友谊”。

为什么人们会离不开 frenemy ?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孤独。38% 的人说自己别无选择,比如和他们是同事或者一起运动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36% 的人说是小圈子的原因:比如和他们有共同的朋友,如果强硬断绝关系,会把和这些共同朋友的关系也弄得很难堪。

比起女性,男性似乎更能够忍受和 frenemy 共处,并保持紧密的关系。在上一个问题中,他们有 31% 的人选择的原因是电影《教父 2》里的经典台词“离朋友近些,离敌人要更近(这样才能了解 ta)”,而女性只有 17%。所以,一些人动不动就用“塑料花姐妹情”来强调女性之间的友情更虚伪,似乎不太恰当。

当然,对 frenemy,人们也会有忍无可忍的时候。比如有 24% 的人曾经口头表示和他们“绝交”过。

不过,被调查的人自己也并非完美的朋友:20% 的人在朋友要求保密的情况下还暴露过从他们那里听来的秘密,24% 背后说过朋友坏话,39% 对朋友说过谎,36% 故意忽略过朋友发过来的手机信息。(这还只是愿意承认自己干过这些事的那部分人。)


看起来这年头拥有所谓真正的友情越来越难。好奇心研究所此前也做过一些和交朋友有关的调查,在“对你的朋友来说,你的人设更接近哪一型?”这个测试里,我们发现大家在亲密友情方面的需求可能没那么大,大部分人更接近于“有点慢热甚至冷冷的”冰山型朋友。比如:

1. 对于好朋友一周三次在微信上的倒苦水行为,35% 的人的反应是在心里无奈地劝自己“努力保持礼貌”。

2. 参加多人聚会的时候,52% 的人只愿意和老朋友一起玩,而对新朋友没啥兴趣。

3. 对于“找朋友帮忙”这件事,49% 的人最赞同的态度是“不喜欢麻烦别人”,高过认为“你来我往才够朋友” 和 “没问题但要有度” 加起来的人数。

4. 去外地出差有一天空闲时间的时候,更多人理想的度过方式是找喜欢的地方逛逛(65%),而不是约见当地朋友(15%)。

5. 出门旅游回来,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行李箱里不会多什么东西(41%),其次是买自己喜欢的纪念品(38%),接下来才是给朋友的伴手礼(17%)。

而且人们对“真朋友”的标准也越来越精(苛)细(刻)。现如今社交网络上每个人都能更多地展示和经营自己的人设,不过这也意味着你的不同面更多地暴露在朋友面前。人们意识到自己和一个人“没法再做朋友”的机会也会更多。

比如我们还调查过“遇着啥事儿有可能让你删除/取关一个好友?”,除了被别人先删掉的情况之外,在互相阅读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内容的过程中发现彼此“三观不合”是最大的原因,比如搬运微博段子假装幽默、公共事件里发布愚蠢言论、过分宣传自己做的微商;以及,“整天在支付宝种树的时候偷别人能量还从来不给别人浇水”这种恼人小事的发生机会也变多了。

“冰山型”朋友可能会给他人留下不易亲近的印象,在友情方面比较被动的他们对和 frenemy 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没啥意见。而那些你认为做不成真朋友但挺多时候也不至于真的拉黑的人,挺多情况下就成了你的 frenemy。

你觉得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END)



- 动图来自:giphy -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