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友谊"确实挺难,但重点其实不在于有没有成年
成年不是阻碍我们成为朋友的最大理由。
▼
“成年之后,我们的朋友好像越来越少了。”
这种感觉在当代生活似乎相当流行。根据华盛顿邮报援引的数据,在 1985 年,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拥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到了 2004 年,这个数字降到了 50%。英国著名调研公司 YouGov 上个月针对本国成年人进行了一次调查,有 5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相当一阵子”没有认识新朋友了。我所之前发布的问题「你对“成年人的友谊”有哪些困惑?」获得了 3,288 次表态,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包括“对袒露心扉的后果比较担忧”“分不清客套和真心的区别”等等。
| 为什么成年之后,交朋友仿佛变困难了?
1. 独立意味着交集的减少
我们怀念青春期的校园友谊是有原因的。Wait But Why 创始人 Tim Urban 曾在博文中提到社会学里的“友谊发生三要素”:接近、非计划性的重复接触,以及鼓励人们放下防备坦诚交流的机会。而这些前提学校刚好都能满足。校园友谊中的我们,角色更接近被动的“观察者”,选择余地其实不太多。成年以后脱离校园,有挺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生活轨迹将不再跟他人有这样大面积的重叠。找朋友什么的,全得靠自觉。
2. 友谊的重要性降低了
这个观点来自麻省惠顿学院的副教授 Emily Langan。她认为,友谊的自愿性质意味着它没有正式结构,不像恋爱、婚姻或家庭关系那样受到责任或义务的约束。伴侣、家庭和工作往往被排在更高的优先级,占用更多的时间。说白了就是“没有朋友日子还得过”。
3. 社会观念增加了顾虑
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同事不适合做朋友”,“异性之间没有真友谊”,“最好的朋友只能在学校”,这些提法在我所的调查中也很常见。Stop Being Lonely 的作者 Kira Asatryan 把以上观念统称为成年人友谊中的“内部路障”,它们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形式也更隐蔽微妙。如果人们把找不到朋友归结到此类原因上,挫败感可能会加深心理壁垒,导致某些一刀切的“交友指南”看起来很准。
| 成年人的友谊形态,的确发生了变化
1. “观念一致”变得很关键
不同于“玩伴”级别的朋友,成年生活的复杂让人们更看重观念的融洽程度,我们希望跟朋友们在重要问题上步调一致,直接跳过“没嗑硬唠”的尬聊阶段,省去试探与磨合的时间。相似的价值观同时还意味着安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为啥别人无缘无故对我这么好”的担忧。
2. 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
成年之后的朋友类型变得有点杂:伴侣、同事、孩子、父母、熟人……都承担起了朋友的部分职能。我所之前概括过的 「10款互联网新型友谊 」也很能说明问题,在社交媒体的帮助下,“留言之交”“@之交”“段友之交”等等类型各司其职,友情被稀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3. 总黏在一起?没那必要
「什么样的朋友才算铁?」这个调查里大家的答案相当一致,“不用费心问候维护,就算分开很久见了面也很自然”。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对物理距离要求没那么高,不像读书那会儿,上个厕所都得拉几个小伙伴。
| 对成年人来说,交朋友更像一次自我探索
成年人还需要朋友吗?或者说,成年人交朋友是为了什么?前文提到的 YouGov 还给了另一个有趣的数据:88% 的受访者都同意,即使是“很小的互动(比如一次闲聊,一个微笑)”,对于缓解孤独都是有用的;而在「友情破裂的时刻」征集中,我所读者 @Ability 的角度同样独特,“你一直认为两人是铁杆,但是一般只有你找他,他从不主动找你,突然觉得这友谊维系的好累。”
某种程度上,它们指向的是同一个答案:对成年人而言,友谊的本质比较接近自由平等基础上的互相认可和需要,并不苛求所谓的“好结果”,前进后退皆可接受,跟恋爱有点相似。
所以当我们仔细捋一捋“成年人的友谊”时,会发现“成年”其实不完全代表年龄,倒更像是“具备独立的生活和完整的人格”的代名词,然而前者并不必然指向后者,成年不代表成长。探索友谊的过程,其实也是观察他人、发现自我的过程。倘若我们能借此建立起完善的世界观、理解社会的参差多态,“成年人到底有没有真友谊”,当然也就不再是个真问题。
(END)
- 题图来自:Giphy/©️Minions-
▲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