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谈恋爱、交朋友,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里有12个问题
▼
前阵子有部电影《完美陌生人》,重新提了冯小刚在《手机》里发起的话题:有了这个小玩意之后,人类(自以为)亲密的关系受到了哪些结结实实的挑战?
手机不过是把互联网变成了你呼吸空气的一部分。关注文化变迁的 Huck Magazine 上,作者 Emily Reynolds 在“新浪漫”专栏的开篇里说,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们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都发生了些奇怪的变化,或者说,微妙地走样了——不管是朝哪个方向。
一方面,我们能通过社交网络表达的内容越来越复杂,挪到线上进行的交流更多了,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文字和简单图片来交流了。
“表达”这件事也变得一言难尽。过去的表达可能是说话、写字或者一些具体的行动,而现在“试图让对方明白我意思”的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拉黑、特别关注、交换豆瓣 ID、给你单独设个朋友圈分组、发我们的单独合照在朋友们都能看到的地方(以及配特定的文字或表情符号)、在微博或者 facebook 上把状态修改为“恋爱中”、隐身、隐身对你可见。
所以如果现在有一本社会厚黑学的畅销书,应该与时俱进,分析为什么你做了 A 而不是 B 才引发了争吵和冲突(以及诸如此类等等心机预演)。鉴于不同的行为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什么也是不一样的,这种双方理解上的不一致又成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误会。
心理学家布雷姆在《亲密关系》一书中给它的定义是:“在 6 个方面与其他的关系有所不同,包括了解、关心、彼此依赖、互动、信任和承诺”。但任何亲密关系都并不意味着 100% 的坦诚与信息共享——不管是由于背叛、减少对方的担心,还是简单地怕引起误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们总有不愿透露给伴侣的信息。
基于此,好奇心研究所发起了名为“社交网络给你的亲密关系带来过哪些额外的麻烦?”的开放式调查。基于调查和其他日常观察,我们发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亲密关系、特别是恋爱关系可能会面临 12 个来自社交网络的新挑战。
此前《纽约时报》发布过“36 个问题决定你要不要和一个人分手”,你当然也听说过各种“结婚之前你必须和对方达成共识的事”——如今人们已经不再介意通过“丑话说在前面”的方式来避免后面可能会发生的大问题。
以下是我们对于亲密关系莫测的变化点的小小观察。
| 同一个人在线上线下可能表现得截然不同
1. 相处初期用手机打字交流的时候,该怎么说话?
2. 见不到面的时候如何从细枝末节判断对方“到底是啥意思”?
3. 交流方式从主要线上变成主要线下之后,要怎么转换状态?
比起诸如“在朋友圈、微博不止一次给 ex 点赞”“口口声声说信任却在对象手机屏幕亮起来的时候立刻偷窥”这种有点抓马的场景,我们发现其实现如今困扰年轻人最多也最日常的还是“线上和线下”交流的感受太不一样了——赞同“网上聊得很热,见面却尴尬”的人数是第二个选项的大约两倍。以下这些小型困扰甚至会让人觉得,既然单靠网络就能够让人保持联系和一定的情感支持,从线上交流转到一起生活的柴米油盐意义还有多大:
现实生活中没有表情包,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心情;
和男朋友异国半年靠微信和 Facetime 还过得挺好,碰面之后日常相处却连着生气了 4 天,他甚至说适应独身了?!那是不是还不如养蛙;
我觉得我们已经挺熟了,坦诚情感经历、规划未来这种话也敢在打字聊天的时候说,然后发现……ta 并不觉得我们很熟啊;
对象能用文字只用文字聊天,是不是在回避情感表达、感觉冷冰冰的;
表白甚至求婚这种大事竟然用打字的,还说自己是害羞,我觉得就是不在乎我,才随便试探一下;
约会的时候到了地铁站互相找不到,这时候该接着用微信说位置还是立刻打个电话都可能引发一场小型冲突。
而日常相处中足够困扰的还有需要时刻给对方的线上行为进行“转译”。举个例子,在我们的另一个调查“相处初期,你会通过哪些细节判断对方是否有好感?”收到的部分表态中,你可能可以把这些表达翻译成“我对你有兴趣”:
大部分时候秒回信息;
第一次约会回家之后发信息报平安,还开启了新的话题;
还有一些具体而微妙的,比如:聊着聊着告诉我 ta 去洗澡/吃饭/加班了,等了一会儿就回消息说:我回来了。
| 那个一直被讨论从来没有确切答案的“隐私边界”
4. 所以,到底要不要和对象交换手机开机和登陆社交网络的密码?
根据卡巴斯基实验室今年初在多个国家的调查,一半以上的情侣是能够通过密码或者指纹访问对方手机的。不过,在我们关于“即使在亲密关系中,你还希望在那些方面保持独立?”的调查中,我们通过接近 50000 次的参与量发现,独立是如此重要,在秘密方面人们未必会坦诚相待。互相能够解锁手机已经是个大事,更别说分享微信微博的密码——这些可比当年互相告诉银行卡密码危险多了。
所以,大部分情感专家对此的意见也是“慎重考虑”,除了可能会带来的信任危机,他们不太倾向于支持情侣如此坦诚的理由还包括分手之后双方的安全和隐私风险。
而在后续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除了如之前所说的共享密码是情侣之间表达信任的重要一步外,新的技术也会多多少少地塑造亲密关系中关于数据隐私的行为,比如“新买了能录指纹的手机那就互相录一个呗”,以及,迈出共享密码的一步不一定直接来自关系的推进,也可能始于争吵和赌气,类似于“你既然不相信我,我们就互相告诉密码,看谁才是理亏那个”。而还有的人相信“成年人的感情不需要这么幼稚地交换手机密码(毕竟大家心知肚明里面都是坑),那是高中生会做的事。”
| 和别人的互动引发的误会更多了
5. 需要重新界定什么叫“出轨”吗?
6. 怎么减少社交网络带来的误会?
BBC 的一篇报道中把微出轨界定为“两性关系中一些看似微小的举动,但却表明一个人从身心两方面都开始关注现任伴侣之外的某人”。他们请几位情感专家列举了几种潜在的“微出轨”场景,包括在伴侣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前任保持联系、总在社交媒体给同一个人点赞(特别是天黑之后)、在网上有段柏拉图式友谊、不删除在约会网站上的个人资料。
这些场景在一部分人那里绝对足以引发一场争吵甚至分手了。除此之外,结合“在亲密关系 or 友情中,你发现过哪些对方在疏远你的征兆?”这个调查,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引发小型误会的导火索:
ta 有个小号没告诉我;
在社交网络屡屡提及跟我交往之前的事儿;
社交网络出现和其他人的单独合照;
这阵子一直在互相给对方的求职打气,结果今天从朋友圈看到 ta 宣布自己拿到 offer 了?哪怕是在网上看到个段子,我也是先截图给你再发朋友圈的啊。
甚至就连“聊天中发什么样的表情是暧昧”,情侣双方的理解都是大不同的,可能的解决方式是花更多的时间去沟通,了解对方在这些微妙小事上的看法。
以及,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是,在社交网络的情况下,撒谎是容易被戳穿,还是不容易被戳穿?
Giphy © Disney
| 对“什么是在乎我”的定义变了
7. 到底咋样才能表现出“我是在乎你的”?
现如今人们会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在乎自己?社交网络普及之前的“给我买什么东西”、“帮我做什么事情”当然还算是标准,但现在“在乎”这件事也更多地和手机联系在一起,比如“你是不是一直都秒回我微信”。如果半小时才回一次的话,足以构成恋爱中的心累时刻甚至幻灭瞬间了。
在亲密关系的不同阶段表达在乎的方式当然略有不同,并且见仁见智。不过结合我们的调查中人们感知“在乎”的标准,假如对方觉得你不在乎 ta 了,大概你可以对照这些看看可能是为什么:
大多情况下秒回微信;
一段聊完会再开始另一个话题;
一起吃饭的时候把手机屏幕朝下放在桌面上;
开始交往不久就把 facebook、微博资料改成“恋爱中”;
发一条朋友圈把我介绍给 ta 的朋友;
经常在常用社交网络上发我的照片。
| 关于自己的亲密关系,在社交网络上要发点啥也是个问题
8.还要不要秀恩爱?
9.关于感情状态,在社交网络发点啥是合适的?
连“在社交网络上该不该秀恩爱”都有得争一阵子,更别说是选择两个人的照片还是见家长聚会照、屏蔽前女友是避免惹事还是心里有鬼、哪些特定的时刻需要 po 内容之类的细枝末节。
和前面几个话题一样,不同选择造成的不同后果来自双方对于“这意味着什么”的理解。除了啥内容都不发这种能降低不少沟通成本的大招,也许你还能从屡挫屡战的经验中得出一些金科玉律:刚认识不久或者知道自己经常更换约会对象不要秀,照片观感太差不要秀、两个人共同好友太多的情况要慎重,以及别忘了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
Giphy © Disney
| 就连分手,也得处理不少和社交网络有关的事
10.如何说分手更合适?
11.怎样高效清理社交网络痕迹?
12.分手之后,社交网络还会带来哪些麻烦?
在我们的调查中,选择用微信说分手的人仅次于面对面,甚至高过电话。当面分手显得深思熟虑而郑重,隔空文字投放自带“表达再也不见的决心”感。但同样由于理解差异,对分手方式的评判可能构成一段关系中的最后一场争吵。
而分手之后,“删状态、照片、聊天记录,清理和对方有关的数字痕迹”已经成了最能帮自己走出来的仪式感行为之一。如果一时半会儿清理不完,把微博情感状态改回单身倒也是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最后,我们还整理了“分手礼仪”中与社交网络有关的部分供你参考:
信息传递越来越快,因此就事论事,不编造没发生的事情诋毁对方越来越重要;
可以难过,但尽量别在社交网络卖惨,不然你在失去对象之后可能还会失去不少朋友;
放弃这段感情就主动提出分手,而不是逃避做坏人只会疏远和冷战的方法迫使对方先开口,但也要想清楚再和对方沟通,而不是动不动就拿“分手”当要挟理由,这也是打字说分手可能令人不喜欢的原因;
如果不能好聚好散,分手后就干脆点互相离开对方的生活,包括在虚拟世界里。
(END)
- 题图来自:Giphy©frankmacchia12 -
▲
本文作者: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