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你详细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实验之家F 实验之家 2019-06-30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来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任意选择不同波长的光。物质的吸收光谱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计用途

 

1.检定物质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摩尔吸收系数ε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 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3.比较最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4.纯度检验

5.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6.氢键强度的测定

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7.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8.反应动力学研究

9.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有机分析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及组成结构测定的科学,它是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

 

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1.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仪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他们可以引起机械部件的锈蚀,使金属镜面的光洁度下降,引起仪器机械部分的误差或性能下降;造成光学部件如光栅、反射镜、聚焦镜等的铝膜锈蚀,产生光能不足、杂散光、噪声等,甚至仪器停止工作,从而影响仪器寿命。维护保养时应定期加以校正。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应具备四季恒湿的仪器室,配置恒温设备,特别是地处南方地区的实验室。

 

2.环境中的尘埃和腐蚀性气体亦可以影响机械系统的灵活性、降低各种限位开关、按键、光电偶合器的可靠性,也是造成必须学部件铝膜锈蚀的原因之一:

因此,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必须定期清洁,保障环境和仪器室内卫生条件,防尘。

 

3.紫外分光光度计仪器使用一定周期后,内部会积累一定量的尘埃,最好由维修工程师或在工程师指导下定期开启仪器外罩对内部进行除尘工作:

同时,将各发热元件的散热器重新紧固,对光学盒的密封窗口进行清洁,必要时对光路进行校准,对机械部分进行清洁和必要的润滑。最后,恢复原状,再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测、调校与记录。分析仪器工作者要懂得仪器的日常维护和对主要技术指标的简易测试方法,自己经常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测试,以保证仪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详细操作流程及校准方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度测量

在模式选择屏幕中选择<1.Photometric光度>选项,将显示参数配置屏幕; 

用GOTOWL键设定测量波长;

按F2键设定进样控制;

按START/STOP键时,测量开始,显示测量屏幕;

如需做空白校正,应在测量前先设置空白样品,然后,按AUTO-ZERO键,将测量值置为OABS(100%);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校正

开机预热10分钟足矣;

放入黑块和标样(没有的自己配),关闭盖子;

校0;

把灯光对着黑块,把透光度调0;

把灯光对标样,将吸光度调到100%;

 

 3.参比溶液介绍

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测量时用作比较的、不含被测物质但其基体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相似的溶液。通常,用参比溶液扫描的曲线应是一条平坦的直线。有时,基体中,虽不含被测物质,但含有别的物质,这时必须保证其不影响测试。经常碰到的是试剂空白中含有被测物质,此时必须经过纯化将其除去。否则将影响测定结果。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注意事项

1.开机前应先预热15分钟,然后开机自检;

2.湿度要控制在75%左右,温度在5~30度之间; 

3.仪器要稳压电源,接地要好。并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光门不能完全关闭:修复光门部件,使其完全关闭;

透过率“100%”旋到底了。解决方法:重新调整“100%”旋钮;

仪器严重受潮:可打开光电管暗盒,用电吹风吹上一会儿使其干燥,并更换干燥剂;以上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具体操作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希望能给予您帮助;


                                                                                                   文章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实验之家公众号:labfamily


或者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