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么培养出一个博物学家?或许,应该从这些故事开始

雪梨 果壳童学馆 2020-02-20

如何帮孩子培养起对自然的爱好?如果想让孩子成为未来的博物学家,又应该怎么办呢?果酱今天邀请了隔壁物种日历的科学编辑@雪梨来讲讲她的故事。

如果问我是何时对昆虫们起了兴趣,我一定会说,是幼年时第一次读到《昆虫记》时。精彩的故事让我对昆虫深深着了迷,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身边这些小小的邻居也有着同样丰富多彩的生活

上大学也因此选择了相关专业:昆虫学课上,努力地识记昆虫的触角类型;试验课上,用解剖针挑开了一只东亚飞蝗的大脑细细描摹;野外试验里,匍匐在玉米地里,小心翼翼地追寻一只剑角蝗,猛地扑上去把它收入酒精瓶中……

仔细看看昆虫,你可能会发现它们比你想象中有意思多了。图片:Matsumomushi / Wikipedia

比起看《昆虫记》,学习昆虫的形态特征、分类、习性困难了不少,但也同样有趣。最走火入魔的时候,看到碗中小馄饨里落了小虫,第一反应不是投诉,而是捞出来辨认细节定种。

看到这里,你或许还是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认识昆虫?

昆虫是地球上发展最繁盛的动物,它们不仅能为身居城市的我们带来自然的气息,还能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无限的灵感,也是许多科学研究突破不可缺少的一环

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就很有趣——谁不曾蹲在花坛边一动不动地研究过蚂蚁搬家呢?

想了解昆虫,并不用时时刻刻趴在地上观察,你需要的只是这本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我与大自然的奇妙相遇—发现昆虫》

科学书单丨我与大自然的奇妙相遇 

发现昆虫

在这本书中,几十篇精彩的科学小品文将带你和孩子领略昆虫世界的精彩。

你知道吗,看起来身姿轻盈,平和无害的螳螂,其实是昆虫界的一大杀手。平时,它安静地呆在那里,收起上肢,就像一个虔诚的祈祷者。但当它开始捕猎时,立刻就撕掉了那层温和的假面,它张开宛如镰刀的前臂,一旦扼住猎物,就绝不会放开。

为了捕获猎物,螳螂能够耐心地潜伏很久。而有一些业务能力更强的螳螂还学会了伪装,它们把自己打扮成枯叶、树皮,甚至披上了粉嫩的外衣装扮成了一朵娇艳的兰花!

到底是兰花还是螳螂,乍看之下根本分不出来。图片:Philipp Psurek / Wikipedia

昆虫们的故事,是不是比你能想象到的精彩多了?更多精彩的昆虫故事,你都能在《我与大自然的奇妙相遇—发现昆虫》中找到,哪怕对昆虫一无所知,阅读起来也毫无难度。我相信,无论是你,还是孩子们,都会像我一样,沉迷于昆虫们的精彩故事中。

每一个故事都短小精悍却又精彩万分,让你捧着书就舍不得放下,只想一口气读完。它们不是难懂的学术型文章,而是科学性、易读性与趣味性兼具的科学小品文。从中不仅能获得乐趣,也能学到非常多科学知识。

这本书的作者冉浩老师,也是知名科普作者@瀚海蓝月,他不仅是个昆虫专家,还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他笔下的昆虫世界趣味十足又科学性满分,让你在不知不觉间就能了解到不少稀奇古怪的昆虫知识:比如,屎壳郎倒着推粪球不会摔跤吗?再比如,蚜虫和蚂蚁的“蜜糖交易”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迫不及待想读?戳上图带书回家👆

这些有趣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书中,等待着你和孩子一同去发现。

除了故事,书中的配图也同样精彩,这些精美插画,完美契合故事情节在帮助理解故事的同时,也带来了美的享受。如果你是个虫恐,也不用担心,这些精美的插画绝不会让你害怕。

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世界的门,读起来极具画面感,仿佛跟着作者一同,在自然世界中探索。

👇戳下图,拥抱大自然👇


从这里爱上大自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