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同事家娃两岁了,最近她终于也开始投入启蒙这一浩大工程中,开始研究各种教育资源。每天的摸鱼阶段,总能见她盯着电脑,不断搜索着、下载着。英语儿歌、经典动画、双语绘本、某辅导机构流传在外的网课……动辄几个G的电子压缩包,她统统来者不拒,将网盘装得满满当当。至于纸质书籍,那更是少不了。看她每天在单位热血沸腾地收快递、拆快递、整理网盘中各种文件夹,我知道又有一位妈妈像我当年一样,在鸡娃路上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了。不过,作为曾经的“囤资料专业户”,我忍不住规劝——别囤那么多,先看看你娃的接受度再说吧!这不是存心泼冷水,而是我几年来踩坑后的切身体会:咱们老母亲囤的资料,99%用不上!从冲动到无视,我都经历了什么?想当年我也曾是一个强悍的囤资料达人,我态度的转变,可以分别用三阶段来概括:阶段一:“赶紧跟团冲啊!晚就秒光了!”闺女甜甜上幼儿园之前,是我为了囤资料最疯狂而上头的时候。那时候,我总流连于各大育儿网站、公众号和鸡娃社群,发现资料包就下载,看见团购就下单,对于“错过好资源”特别敏感。👆当年囤过的电子资料(只是冰山一角)无论是视频资料还是电子文档,到手的那一刻,我都会产生无限满足感。那种感觉,就是自己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搞到了培养牛娃的秘籍。有了它们,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甜甜横空出世、比同龄人在能力上遥遥领先的样子。阶段二:“这套不错,但我有类似的了。”甜甜上了大班后,我逐渐冷静了一点,不再像打了鸡血一样,看到教育资源就冲动。相反在囤之前,我学会了评估:重复的没兴趣,不够经典的舍弃。我逐渐进阶成为了一个懂得“货比三家”的理智妈。👆面对好友“囤货”的热情,我开始不再盲目跟风至于转变的原因也非常现实——因为甜甜用实际行动向我证明,我搞来的各种资源,她都不怎么感兴趣,更不要说那些被我遗忘的、没时间弄的各种资料了。还有一个更扎心的理由:“鸡娃”两年多,我开始明白甜甜就是一个“普通孩子了,且大概率是白斩鸡(简称白鸡)。随着希望的曲线回归理性,我对囤货也便失去了激情。阶段三:“这一看就是割韭菜的呀,怎么还有人上当?”现如今,我也算跻身资深老母亲的行列,面对海量鸡娃资源,都能如如不动。——哦不,偶尔还是会心动的,这取决于那些资料的品质究竟如何。不过,毕竟积累了那么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快速扫上几眼,就能大致判断资料到底有没有标榜得那么好、我家甜甜会不会感兴趣.....当我们在囤资料时,到底想获得什么就在上个月底,我在清理手机聊天记录时,无意中翻出了自己两年前和某个鸡娃群群主的聊天记录。思绪一下子回到当年:👆作者供图我在这个英语鸡娃群里跟风,抢购过一套据说特别“地道、风靡本土、能让娃脱胎换骨”的英语教材。依稀记得书到手后,我立刻兴冲冲给甜甜展示了一下,雄心壮志地告诉她:“孩子,以你目前的水平,这套书有难度。但接下来妈妈会陪你每天读一读,你有没有信心把它啃下来?”期待中的信心满满的回答并未出现,甜甜对这个学习目标满脸都写着“不愿意!”看甜甜那么不起劲,我也一下子泄了气,再加上这书的确挺难的,我俩共读一两次后,我就觉得太费劲了,于是“宝藏书”被我收了起来,现如今,连这书塞哪里都不记得了....而那天,在翻找的过程中,我更是在书架一角发现了好多别的全新未拆封的启蒙绘本……👆娃一岁左右买的,根本没拆封过哑然失笑的同时不禁自问,自己当初那股激情囤货的狂热劲儿,究竟是从哪儿来的?我想,最主要是源于这样一种心态——错过这个资源,娃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比起看过这些资源的娃吃亏了。可是一旦资源到手,我便又会产生某种自我心理安慰——别人在鸡娃,我也没有落下,该给孩子准备的都不缺。可以说,我们给孩子囤海量教育资料的背后,囤的其实是安全感,和对于“潜在损失”的惧怕。归根结底,还是父母的焦虑心在作祟,生怕孩子在竞争中落后。但我囤的这些资料真的让娃因此受益了吗?很遗憾,我家甜甜就是个反例。我替甜甜囤得最多的就是英语方面的资料,有实体的,有电子的,两三岁开始就报了各种班,可小家伙在这方面的表现始终不尽如人意;相反,尽管数学资料囤得最少,也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早期刻意启蒙,甜甜却在上小学后,自发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和探索欲。不仅学得很轻松,成绩也不错,几次都拿到了课堂之星……放眼看看周围,不少家长也跟我一样。一个例证就是闲鱼上出售此类闲置资源的比比皆是:有些卖家的理由很直接——孩子不喜欢,囤回家后根本不看……哈哈,也是相当耿直了!👆图片来源:闲鱼app为什么满腔热情给孩子囤积的资料,却往往在实践中难以有效利用呢?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三种原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