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夫妇历时47年研究,全世界的育儿方式都在这里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成长合作社 ,作者小乐
作者:小乐
这不是育儿指南,两位作者也没想教给父母任何“正确的”育儿方式。每位父母选择如何育儿,都是在所处时代、 当地文化以及当前主流育儿意见影响下形成的。你认为一定正确的养育方式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也没有什么国际标准。能够跨文化看待养孩子这件事,不仅对父母是种松绑,也更符合养育的本意。
虽然现在的父母比以前任何年代的父母工作都忙,他们对养孩子的自我要求却越来越高,需要学习的育儿知识越来越多,对孩子的管理也越来越精细。
尽管爹妈们已经在拼命学习了,却遭遇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的批判,比如“每个熊孩子身后都站着一个熊父母”,比如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更典型的还有曾经火爆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
其实,直到20世纪初,送14岁的男孩下煤矿、12岁的女孩去洗衣作坊都是非常正常的,没人会批评父母太狠心。而过去几十年巨大的社会变迁,儿童福利概念的形成与强化,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让父母们在享受新时代的丰富与便捷的同时,也成了压力最大的父母。
不管是不负责,管多了又遭抱怨,这是为什么?父母管得到底对不对,又有用没用呢?
这时,我们神奇的人类学家出场了。
Sarah Levine和Robert A. Levine
Robert A. Levine是哈佛大学教育与和人类发展系教授,他的妻子Sarah Levine曾经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他们用了长达47年研究和观察全世界不同地域的育儿方式,然后夫妻俩写了本书。
Do Parents Matter? Why Japanese Babies Sleep Soundly, Maxican Siblings Don’t fight and American Families Should Just Relax.(翻译是:家长有用吗?为什么日本宝宝睡得香,墨西哥宝宝不打架,而美国家庭就该放轻松。)
家长有用吗?
这本书一上来就指出:目前大多数育儿书或者文章都出自心理学研究,但是心理学研究对象大多是来自这样一个群体的:白人,受过良好教育,工业化国家,富有,民主社会。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样本,则常常是美国在校大学生。儿童心理学呢?尽管研究者努力扩大样本的多样性,但还是难以抑制地把美国孩子的实验结果推广到全世界儿童身上,哪怕美国孩子其实只是全世界孩子中的一个小群体。实际上,OECD国家的儿童数量还不到世界儿童总数的十分之一。
所以,与其把具有特殊性的研究结果照搬到你家孩子身上,不如看看世界各地的爹妈都是怎么养孩子的。
母乳应该怎么吃?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母乳是婴儿的唯一食物。 但并不是所有妈妈都有足够的母乳,也不是所有婴儿的成长里都有妈妈在身边,所以1865年,德国化学家,现代有机化学鼻祖 Justus von Liebig 合成了可以取代母乳的奶粉。
奶粉迅速成了爆款单品,瓶喂的方式在欧美国家的上流社会迅速流行,这种新兴的喂养方式很是符合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对情欲和身体裸露必须严格控制。喂母乳变成了一件不受待见的事儿。妇女们觉得在公共场合喂奶露出乳房感觉很羞耻。1952-1954年在波士顿地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妈妈完全不采用胸喂母乳,24%的妈妈胸喂母乳时间只有三个月。
当作者把这种情况告诉他正在研究的尼日利亚女学生,她们都睁大了眼睛,表示震惊:妈妈为什么不给孩子喂奶,为什么乳房和色情有关系,为什么在公开场合喂奶会让人觉得是一种羞耻?
接下来,画风又变了。
到了1960-70年代,嬉皮士运动兴起,人们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妈妈们又开始愿意母乳喂养了。200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不喂母乳的妈妈比例降到了23%。而这个阶段恰恰是更多女性出门上班的时期,按理说喂母乳的难度是增加的。那是什么起作用了呢?
专家,还是专家!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告诉大众,母乳是对婴儿最好的食物。
2012年5月21日发行的《时代》杂志,封面上是当时26岁的美国妈妈Jamie Lynn Grumet和她3岁的儿子。Grumet认为只要孩子需要母乳喂养,多久都可以。这一观点在美国有众多拥趸,也饱受争议。这期杂志也是《时代》历史上最具争议同时也最畅销的杂志之一。
美国妈妈Jamie Lynn Grumet和她3岁的儿子
90年代之后,泵奶器问世,让上班的妈妈也能母乳喂养了。不过虽然孩子喝到了母乳,但哺乳时候的亲密感和互动却被泵奶器阻隔了。而妈妈们压力似乎更大了。有了泵奶器,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喂母乳?
英国国家健康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母乳喂养广告。由于过分强调母乳喂养会给妈妈们造成很大压力,NHS的广告词是,“我不是说母乳喂养容易,我是说,你值得这样做。”
如何管好孩子的睡眠呢?
让新爸妈最痛不欲生的一件事就是小婴儿的睡眠了。婴儿从妈妈温暖的子宫出来,需要两三小时就喝奶,需要父母的环抱和抚摸, 他们一夜就是会醒几次,这很正常。但是爹妈为此深受折磨,尤其是美国的父母,因为美国的父母更愿意让孩子单独睡一个床,甚至一个房间。结果是,他们必须从床上爬起来,走到另一个房间,才能喂到或者安抚孩子。 一夜下来心力交瘁。
为什么美国的父母这么做呢?因为他们相信这么做对孩子最有利。独立也许是美国家长最看重的品质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医生告诉他们睡一张床孩子窒息的风险会增大。
纽约州政府健康部门关于婴儿安全睡眠的海报:单独睡,仰睡,睡在小床里。
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父母是怎样管孩子睡觉的呢?
农业社会的大多数国家,父母和孩子是一起睡的。但是日本,一个现代化国家,父母和孩子仍然是一起睡的。人类学家William Caudiall认为,这种方式促进了妈妈和孩子心理上的相互依赖。不仅如此,日本的婴儿死亡率是世界上最低的之一,远远低于美国;他们的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也是美国的一半。
Levine夫妇认为,和婴儿睡一张床的健康风险被夸大了,但是婴儿和妈妈同床的好处却被忽视了。
在我们家,在在从小就是自己睡婴儿床, 但是在他频繁夜醒,或者自己就是无法入睡的时候,我也有过把他放在身边一起睡的经历。我不得不说,这样我们的确都更容易睡着,但我也无法消除心理的恐惧,总怕一睁眼看到他被闷在被子里。所以我都是尽量放他在婴儿床里,但和我们一个房间睡。
妈妈们如何跟孩子互动呢?
美国妈妈更爱和孩子说话,非洲妈妈更爱和孩子肌肤接触。
对于美国爹妈来说,看着自己孩子的眼睛表达情感是天然正确的。父母时刻看着孩子,对孩子表情夸张的表演,做鬼脸,说故事。哪里有不愿意看到孩子热烈回应的大人呢。
然而在非洲,孩子总是在妈妈身上贴着是更普遍的,孩子坐在妈妈腿上,背在妈妈背上,在妈妈怀里吃奶。对于她们而言,和孩子的眼神交流是要避免的,皮肤贴着皮肤却是必须的。
那是因为非洲的妈妈没有那么爱自己的孩子么? 当然不是。这些妈妈在采访中得知西方国家的孩子和父母不睡在一起还觉得震惊呢。作者认为,背后的原因, 是文化。抚触利于安抚,而眼神相交或言语逗玩是一种刺激。非洲的妈妈们想让他们的孩子平静,长成顺从、尊重长辈的儿童。
Heidi Keller对非洲Nso地区和德国的妈妈和婴儿之间的互动进行比较,认为这是两种妈妈不同的表达爱和亲密的方式。但是德国的妈妈和孩子的互相对视持续得更久,而第二年里,Nso的孩子更顺从和听话。
一个非洲家庭。来源:NYT
作者则比较了肯尼亚Gusii地区和美国中产父母的育儿方式。他们观察了孩子从出生到2岁半阶段的28个Guiss妈妈和20个波士顿地区的母亲。
然后发现:
Guiii的妈妈的方式更加安抚,他们更多的抱着孩子或者让更大的孩子抱着,他们迅速回应孩子的哭泣或不悦,却对宝宝的日常叨叨不予回应;他们按需哺乳,避免直视孩子的眼睛,不太给孩子玩具,也不逗他们。
而美国妈妈则较少抱孩子,和婴儿说话更多,对哭声延迟响应,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很愿意去刺激和逗孩子,而不是让他们平静。因为他们相信刺激对孩子的社会和情感发展都有好处。
不同养育方式的结果就是,相对于Gusii地区的孩子,美国孩子在2岁半的时候更能说,好动,不好管理。
那么为什么非洲和美国的妈妈用不同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呢?文化又脱不了干系了。不同社会的家长对孩子性格的偏好是不一样的,而家长们选择的互动方式,正是为了达到本土文化对孩子的期待。
非洲国家的妈妈有很多孩子,没有很多时间聚焦在一个孩子身上,所以需要孩子顺从,好带,平静,温和。而德国和美国的家长,孩子较少,家长对每一个孩子给与的关注更多,他们希望孩子活跃,独立,有主见。
当然非洲那么广袤,不同国家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也完全不一样,作者也对非洲国家内部进行了比较,但是我们就不在这展开了。有很多有趣的例子,大家可以看书里的叙述。
分别来自纳米比亚、日本、美国和蒙古的四个小宝宝。来源:法国纪录片Babies,导演Thomas Balmès
家长们如何应对学步儿呢?
Toddler(学步儿)是一个很牛逼的群体。他们会走路,开始讲话了,无敌天真可爱。但同时,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也见长,发起脾气来不分时间地点姿势,戏剧效果怎么震撼怎么来。但每个文化中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么?家长的对策都是一样的么?当然不是。
比如在说话这件事儿上,美国的家长很重视和孩子说话,她们从孩子刚出生就经常和孩子对话,好像对孩子说的话少了,孩子说话就会晚了,又或者他们就称不上是好父母了。非洲的妈妈心大,觉得不需要教,孩子到了两三岁自然就会说话。
语言学家也发现,只要孩子生长在有成人对话的环境中,18个月到36个月是孩子茁壮的学说话时期,这是条普世规律。 换句话说,家长是不是专门对着孩子说话关系不大。
农业社会里,人们住在一起,孩子的成长环境里有更多的大人,更多的对话,他们学习说话的机会更多。而在发达国家,人们过得不是群居生活,当大部分时间只有妈妈和孩子,或者保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频繁和孩子说话成了“好妈妈“的标准。
再比如,训练孩子上厕所这件事上不同的家长做法也不同。在193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妈妈通常在孩子一岁以前就开始训练他们上厕所。 他们把孩子早早学会上厕所当成是自己和孩子的光荣。 当然,这和没有洗衣机去洗布尿裤也有关系,你懂的。相比之下,当代的美国家长,则相信要等孩子准备好了才开始,孩子应该是这个变化的主导者,他们强调要尊重孩子。
而在中国,大家可以分别回忆一下童年,还记得你爸妈为了让你拉屎拉尿发出的嘘嘘声么?不止中国,印度也一直使用这种类似巴普洛夫训狗的方式来训练孩子上厕所,人为制造了各种模拟音效。
《飞屋环游记》里的大狗,一听到“松鼠”就怔住。中印哄孩子便便发出嘘嘘声,原理同巴普洛夫训狗。嗯,感觉哪里不太对……
在非洲,太平洋岛国和南美洲等其他的农业社会,压根就不存在训练孩子上厕所这回事儿,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在户外玩耍,他们的粪便轻松的被扫到动物的排泄物一起,然后天然降解。
所以美国家长的这种等到2岁左右才开始严阵以待的训练图啥?这当然离不开一次性尿裤的广泛使用,否则谁愿意手洗两年的尿布?但同时,也跟美国文化中强调孩子的自主性有关。技术和文化战胜了自然。
写在最后
这两个用了半个世纪来研究全世界父母抚养孩子的教授,他们是怎么养大自己的孩子的呢?
Sarah说:
“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做田野调查。 当他们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们和我们一起住在非洲,大一点又和我们一起住在墨西哥。我们相信,孩子应该像花朵一样自由绽放。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会成为怎样的人,他们也许会和我们完全不同。事实是他们中的一个成为了一个计算机工程师,我们却连灯泡都不会换。现在他们也成为父母了,我们会特别小心地和她们聊养孩子的事儿,生怕吵起来。 ”
Robert补充:“是的,他们可容易生气了。”
你看,哈佛大学教育系教授又怎样,研究了全世界爹妈如何养娃又怎样?
本文来自果壳童学馆,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