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教育孩子上,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夹杂自己的人生经验。

沙发爸爸 果壳童学馆 2022-06-09


上周,果仁妈分享过一篇“北大院长面试学霸:“他们太像了,就像一个模具打造出的家具”的文章,本来是想提供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目的”的思考,没想到评论区炸了,大家的观点几乎走向两个极端。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果仁妈向沙发爸爸(温骏轩)的约稿。除了是天涯爆贴帖主和畅销书作者外,他是果仁妈很敬佩的一位爸爸,在孩子教育上非常有思考,有大格局未来视野。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建立孩子的“底层思维”——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会从多个角度和纬度分析,以从容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和境况,找到更正确的方法。


他同时也提出,每个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的夹杂进自己人生经验当我们希望孩子建立“底层思维”时,我们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是否也要提升?



📖🔬📖


网络流传着一项据称出自哈佛的调查结论—— “人一生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在流量经济时代,哈佛报告大概率只是一个幌子,就像鲁迅先生这几年很忙,说过很多自己都忘记的名言一样。


不过凡事总是一分为二的,拉上名校、名人背书固然是感悟者不自信表现,但此类结语本身倒也都是有几分道理的,否则也达不到与读者产生共鸣,进而吸引流量的目的。


以“人一生有7次决定人生走向的机会”这句话来说,不管7这个数字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人生短短数十年光阴,能够算得上是改变人生走向的机会,的确是屈指可数。


如果上帝只允许每个人拥有7次机会的话,那么2009年这一年我就用掉了七分之二。一是决定生一个孩子;二是在当时很火热的天涯论坛开一个名叫《地缘看世界》的帖子。



十年看起来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段,可以总结下自己有没有轻率的挥霍掉这七分之二。就我十年前所做的两项决定来说,生孩子的决定完全不让人意外。对于一个跨过30岁门槛的人来说,如果一直不想要孩子,才会被人戴有色眼镜看待。


孩子不是宠物更不是玩具,只要生下来就注定会成为人生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待孩子降生后的喜悦感褪去之后,但凡有点责任心的家长都要面临一个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更侧重于提升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


问题在于“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本身可以是个很大的筐,几乎所有的知识门类你都可以塞进去怎么样才算素质好,也没有一个标准定义。以至于各类教育产业、培训机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最大赢家。


很多家长为孩子疯狂报班,总觉得什么都学一点,就提升了素质。先且不说孩子本身愿不愿意学,又吸收了多少,单纯的知识堆积是谈不上素质提升的。这些知识只有能够融会贯通、相互作用,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



01


近年来从美国引进的stem教育,是比较火热的一种素质教育模式。所谓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


其中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


从设计上说,STEM教育的目标,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培养孩子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鉴于未来世界的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培养这种科学素养看起来的确很有必要。


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培训机构们往往只是简单的将之窄化为了编程课程。而为了在这个火热概念中分一杯羹,早已是培训产业核心门类的“艺术”(Arts)也被有意识的加了进来,将STEM变成了STEAM。



然而无论是课程的推销者还是接受者,大多并不清楚STEM教育乃至素质教育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推销者更多的时候只是在“贩卖焦虑”——如果你不接受的话,未来就会被这个世界所淘汰。而家长买到的,也只是焦虑的缓解。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妨问一下自己,我们究竟希望孩子具备的是一种什么能力


通过素质教育所收获的能力,本质应该是一种思维能力,进一步深入的话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底层思维”。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诗人看到月亮想到爱情,与天文学家看到月亮想到引潮力都没有错。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比动物多了一分理性,同时也多了一份感性。只不过,知识越广博、越能够融会贯通的话,思维就会越接近事物的本质当你能够从更本质的层面看待事物时,在面临人生中的诸多挑战时,自然就会更多一份从容。



02


回到我在十年前决定整理一点文字,留给未来孩子的话题上来。之所以在孩子还未出生时,就开始写点自认为新鲜的文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想把自己这些年来的学习心得,对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等等,乃至这颗蓝色星球的深层次看法,系统性的整理出来留给孩子


如果说STEM是在力图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打通不同学科,提升认知能力的话,当年尝试用“地缘”这个标签来进行的整理,则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训练底层思维。



底层思维到底有什么用呢?

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做“选择”


开篇说的研究结果中说人的一生要面临7次大的选择。事实上,人生中要面临的大大小小选择可是不止7次。大到找什么样的结婚对象、在哪座城市定居,小到今天出门穿什么衣服、午餐吃什么,都是在做选择。


每一次选择,同时都意味着对另一个或多个选项的放弃。问题只在于,你不一定知道被你放弃的那个,是不是更好的选项。有句话叫作“选择远大于努力”正确的选择能够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反之则是“事倍功半”。


从数学的角度说,如果你的大多数选择结果,都能更偏向概率更大的可能性时,那么在对比同一起跑线的竞争者时,人生会显得更加顺利些。



底层思维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找到更正确的方法。


很多时候你觉得是某项因素在发挥作用,其实却并非如此。比如在古今商家的渲染之下,很多人认定燕窝可以滋补养颜、益寿延年,也有不少驻颜有术的女星为燕窝代言。


实际上科学早已证明,燕窝中最有可能作用于人体的成分是“唾液酸”,而唾液酸并非只是燕窝所独有,鸡蛋、奶酪甚至猪脑中都有不低的含量。


燕窝或者其它补品大行其道的背后逻辑,更有可能是:能够消费的起这些产品的人,本身都不会缺乏营养并且比常人更加注意养生保健。换而言之,这当中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一个人的经济实力和对身体的关爱意识,而不是某一个被神话的产品。


当然,心理暗示本身也会起到一定作用。从这个角度说,商家就算卖的是安慰剂,你要是相信它有用的话,最起码吃下去的时候心情是好的。只是安慰成分始终不会是决定性因素。



03


在孩子的教育中你一定也碰到类似的困惑,有的优秀学生家长在分享经验时,会说最重要的是给孩子空间,自己从来不管孩子,也不让孩子上课外辅导班;有的家长却会言之凿凿的说,孩子是贴身呵护之下成长起来的,上过多少课外辅导班。


只要你想相信什么,就一定能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案例说服自己。而更多时候,这林林总总经验,给家长带来的却是彷徨和焦虑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出在哪里:一群人比赛爬东方明珠,其中有三个找到了电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一个在电梯里散步,一个在电梯里做俯卧撑,另一个人则站在一边默默的看着他们表演。


当这三个人率先登顶后,记者采访那三个人的成功经验,一个说自己是散着步就散上来的,一个说自己是坚持做俯卧撑撑上来的,最后一个说是因为自己善于观察,就是没有一个说自己是因为电梯上来的。


现实的可怕并不在于一个人会掩饰成功之道,而是的真不知道是什么因素起了作用。换个角度看,贴身保姆式的家长如果放手一点,孩子也许会有更多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放养式的家长要是能够适时给孩子一点人生经验,孩子说不定可以少走点弯路。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便旁人分享的经验起到了关键作用,拷贝不走样在自身也未必能收到效果。如此说来,当我们希望孩子学到到底层思维能力的同时,其实最先要提升的是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每个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的夹杂进自己人生经验记得孩子大一点后,有一次带他去图书馆里闲坐,看到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在儿童区选书。孩子很想看奥特曼,父亲觉得书架上只有三国演义最有营养,于是争执不下。


在这里先不谈对于一个小男生来说,到底是奥特曼更好还是三国演义更好。只想说作为一个父亲,希望孩子选择三国演义(而不是其它书),其实是受了自己的经验影响。也许他小时候喜欢看三国,也许小时候并不喜欢看书,但长大后以成人的视角来看,会觉得三国演义带来的知识,对孩子的人生会更有益处。


说出这个经历是想告诉大家:刚才那些文字,不过也只是夹杂了个人经验的一点心得。我真正想分享的,其实是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方法


这个世界的美好之处在于它的多样性,能够多角度、多维度的看问题也是一种幸运。



# 每日话题 #


你是贴身保姆式的父母?

还是放养式的父母?

你支持哪一种父母呢?


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吧!


 - END - 作者简介 沙发爸爸,温骏轩,一个十岁男孩的爸爸,著有畅销书《谁在世界中心》,是送给儿子的礼物。 相关阅读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觉得有价值,就“在看”我一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