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孩子的情绪管理到底怎么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成长合作社 Author 小乐


面对孩子的哭闹,还在对孩子说“别哭了“、”没事了“、”好了好了“?
那你要赶紧收藏果仁妈今天分享的这篇7000字干货,学学更高阶的处理方式了|

作者:小乐

来源:成长合作社

ID:TrulyJustKids,已获授权


🍰😢🍰


这是由一块草莓蛋糕引起的一段思考,一场实验,一次冒险,一篇文章。故事是这样的:


在在前几天吃蛋糕的时候把蛋糕戳倒了,绵软的蛋糕瞬间掉了一个角。他立刻变脸,开始哭闹,扔叉子,还要扔蛋糕。


当时我和他爹如果不加思考,顺着思维定式回应,方式有以下几种:
  • A. 谁把蛋糕弄倒的啊?是不是你自己弄的呀,又不是妈妈弄的,你怪谁啊? 

  • B.好好好爸爸给你重新装起来,你看看是不是装回原来的样子啦,好啦不生气啦。

  • C. 蛋糕已经倒了,没办法了,哭也没用啊你,别哭了。

  • D. 哎哟不就是蛋糕倒了么,一样吃啊, 这么点儿事儿有什么好哭的,行啦行啦别哭啦


 看了些育儿书籍或文章,对孩子有些了解的父母,可能会给出的是这个回应:


  • E. 啊,在在有点难受了,哦, 有点难受,哦, 妈妈知道了, 妈妈听见了


一般情况下,理性的在在爹是在B,C之间来回穿梭,我是卡在E上打转转,AD选项的家长也很多。
大部分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的时候,非常不适,想迅速通过帮孩子解决现实问题,或者情绪问题来让自己舒服点
所以,我们这时候眼里只有情绪控制,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叫情绪管理


01

 情绪管理重要么? 


当然重要。情绪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根本无需强调,大量研究证明情绪健康和情绪管理能力在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中占据着甚至比智商还重要的地位。在美国,社交与情绪已经被纳入教学, 被称为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设计成课程,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


教育专家,Families and Work Institute的创办人和主席Ellen Galinsky在她的书“Mind in the Making: The Seven Essential Life Skills Every Child Needs” 中列举了每个儿童都需要的核心能力。其中,专注和自控被她放在头号重要的位置。而自我控制中很重要的,就包括了情绪管理的部



你看,专家和我们一样,在孩子出现情绪动荡的时候,强调的也是怎么管理情绪,说的更冠冕堂皇一点,怎么教会孩子管理情绪。
在这儿我们且不谈家长自己是不是能有效管理情绪这个扎心的话题,我也不想在这篇文章里写如何情绪管理。我想说的是,Ellen和很多父母可能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对任何事情的管理,前题是要先理解这个事情,更好的理解带来更有效的管理
那么,我们真的理解孩子每一次闹情绪时候的时候真正挣扎的是什么,那一刻世界在他们眼中是怎样的么
在没有理解情绪的基础上,我们的回应是真的是情绪管理,还是情绪控制呢?

02

 先理解情绪,才能管理情绪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UIUC教育学院荣誉退休教授Dr. Lilian Katz在谈孩子应该学什么的时候总说的一句话:“孩子要学的,仅仅是理解自己的经历(make sense of their own experiences)。”这里的经历,当然包括情绪。



从发展的顺序来讲,2-6岁之间,孩子的情绪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大踏步向前进的阶段。而情绪能力既不止于情绪管理,也不始于情绪管理。


发展心理学经典教材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里说到:“首先,孩子学习理解情绪,用更好的语言谈论情绪和回应他人的情绪信号。其次,他们变得可以更好的自我管理情绪,尤其是在面对剧烈的负面情绪的时候。” 在这里,理解情绪和管理情绪的发生有着明确的先后顺序


而理解情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因果关系的掌握,发生了怎样的事情,造成了怎样的感受。这种因果关系,对于小孩子并不简单。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精准的的过程。


其实别说孩子了,又有多少大人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可以准确又诚实的看清造成自己情绪的起因的呢?不同的只是,孩子只是不知道,我们则是花了数十年练习隐瞒和欺骗自己,以修建起一套自我保护机制



而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和孩子的其他学习模式一样,是在和他人互动的关系中进行的
  • “小兔子伤心了, 因为他想他的妈妈了。

  •  “在在哭了, 因为Noah推在在了。

  • “在在好高兴, 因为奶奶和在在玩拖车。


在在的这几句说自己情绪的话,无一例外,都指向一种因果关系,也都是发生在和另一个人的关系中。


同样你们可能也发现了,语言发展也是影响情绪能力的重要因素。正如上面三句话,语言让解释情绪成为可能,是情绪表达的基石,可以反向影响我们对情绪的感知,更是管理情绪时需要用到的工具。


这里就要说到蛋糕故事的前情。这个故事的开头是我们去超市买菜,他提出要吃蛋糕,于是我们走到蛋糕柜台前。他提出买到马上就要吃,我说得回家吃,在在不答应,强调必须马上吃。


于是我给出两个选项:买了蛋糕回家吃,或者现在就回家不买蛋糕了。美味当前,在在说 :“家很近的,妈妈,家很近的。“ 
我瞬间get到他这是一个缓解自己想马上就吃的策略,立刻给予确认:“是的,家很近的,我们很快就到家了。”
他叨叨了一路这句话,不吵不闹的一直等到回家才欢快的坐下准备开吃,然后就出现了开头一幕。


好,阶段性整理一下,现在我们知道,要先学会理解情绪,才能管理情绪。而关联上发生的事情和体验到的情绪这个因果关系,加上语言发展,才能更好的管理情绪。但这还没完,我们一起再往源头走一步。



03

 没有体验情绪,何来理解情绪  


上面说了, 理解情绪的其中一个要素是建立因果关系,是什么样的事情,让我有了怎样的情绪。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当下的是什么情绪的呢? 


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流眼泪了可能是伤心,心跳加快手心冒汗是恐惧,头脑发热大喊大叫是愤怒的呢?特定的身体感受对应一个具体的情绪名称是我们天生就会的么?为什么有的人咆哮着说自己没有生气,又哭泣着说自己不难受?


关于对情绪的认识,神经科学家有不同的解读。但共识是,人不是从出生就知道特定的身体反应就是某种情绪,能够定义情绪是学习的结果,而理解情绪和充分的体验情绪分不开。


一个不被允许体验完整情绪的孩子,一个只被允许笑不被允许哭,只被允许表达积极情绪,而压抑负面情绪的孩子,不会因此变得只有快乐。
事与愿违,当人可能对情绪的感知越来越麻木,粗糙,陌生,变得冷漠时,情绪并不会离开,只会变得神秘而无法掌控。


上图是在在带回来的一张他参与做的手工卡片,画画部分是老师完成的,但是他每一次给我介绍这些动物的时候,都会强调那是一只“伤心的狗狗” 


有意思的是,人类的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并不是对半分的,而是前者多于后者,因为负面情绪让我们远离危险,对生存更重要。


对于很多人,尤其是男性,那些负面情绪,比如悲伤、敏感因为得不到体验、理解和表达,慢慢积蓄,最后都通过一种被社会磨虚的,符合“男性气质”的情绪—愤怒而释放,甚至常常演化为暴力,因为一点小事,就火冒三丈,甚至出手伤人,无论是家暴还是报复社会。 


我们的社会,有多少男孩长成了没有眼泪的男人,就有多少渴望温柔和理解的女人和孩子。而这些男人本身,也被自己的情绪健康问题所折磨。


当孩子在每一次情绪到来,身体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温度变化,心跳变化,手发抖,或者浑身轻松,心跳平静等等的时候,都被允许,甚至被鼓励充分的感受这些变化,看到我们给予的相应的表情和说出的特定的情绪名字,他们就可以从内而外,从身体到头脑完整的理解一个情绪。

04

 共情是怎么发生的? 


我们知道, 共情是对他人情绪的体会。这不是什么神秘的天赋,而是一种可以练习,并且需要学习的能力。科学家曾经认为三岁左右孩子开始具备这种能力,这和大脑的前额叶发育阶段有关。


后来Alison Gopnik教授著名的西兰花实验证明,早在18个月的时候,小娃娃已经会通过观察别人的表情和态度来获取他人的看法。这个获得他人看法的行为被称之为perspective-taking。那么,共情的发生始于对他人处境或情感的理解么?


并不,共情的发生,始于对自己经历的理解和体验,而且这个过程也发生在关系中。自己体验了情绪,理解了情绪,才能把他人的表情,姿势,语言和自己身体中的情绪体验对应上。

Gopnik教授著名的西兰花和小金鱼饼干实验,发现18个月的孩子已经可以理解别人有和自己不一样的喜好,不同想法了


比如我们先要自己体会过伤心,知道这是怎样的感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可以观察到他人的伤心,揣测他人为什么伤心。
比如孩子自己体验过伤心的时候被父母拥抱安慰带来的抚慰,在看到他人的伤心的时候,才会给他人他们体验过温柔的抱抱。


再比如,孩子因为可以安全的拥有自己心爱的玩具,体会到这样的快乐,才可以理解别的小伙伴玩到想玩的玩具时候的开心,他的分享便有了意义,才能从分享感受到快乐。


如果孩子自己没有被允许充分的体验伤心,并理解自己的体验,那我们用 “你看,你这样对王小毛,王小毛伤心了”来教导他,他是困惑的
如果孩子自己都不能充分享受掌控拥有喜爱玩具的幸福,家长说再多遍“分享让人快乐,朋友就应该分享”,都是一些抽象的要求。他可能会照办,但那不是因为真正的理解和接受。



05

 咋整?三步走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 情绪这件事儿,先后顺序是体验,理解,管理。那么问题来了,家长该怎么办?


以前我都回避说具体做法,因为觉得这个是每个家庭,个人的选择,自己探索,实验的步骤不能省,何况对别的家长指指点点本身就挺让人烦的。


但这次情况有些不一样,从草莓蛋糕事件我有了aha moment , 尝到甜头之后,我把总结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重复了很多次,每次都会看到在在脸上那种被看见,被理解,被接受以后出现的释怀,重拾的平静,和对我表现的亲密。
这种感觉带来的巨大喜悦,我想让更多父母感受到,至少这是一种可供大家尝试的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把重点从教孩子管理情绪,解决“情绪问题”上转移到鼓励他体验,理解情绪和健康的表达情绪上
怎么鼓励,怎么协助呢?
答案是通过自己努力再努力的去体验,理解孩子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且确认这个情绪的合理性,接受这个情绪。听起来有点绕人是不是?来,我们具体来说:


1.  努力体验和理解孩子的情绪。
放下成人的标准,评判,高高的自尊和大大的自我,想象我们钻进那个小身体里,看他面前发生的事情,记住要带入这个年龄的发展特征。
对于我这么大大咧咧的中年妇女而言, 蛋糕掉了一角根本不是事儿,所以如果我顺应自我,心里只有自己,那自然就想淡化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差不多就得了,有啥好闹的,那样我就越无法体会他的心情。


但当我把这些自我的执念都抛掉,钻进他的身体,感受到自己用了很多的努力,告诉了自己一千次家很近的,才终于等到可以坐下来吃一块完美的蛋糕了,我的期待那么高,结果蛋糕竟然碎了,蛋糕怎么能碎了呢,我可是有节操(秩序感)的toddler啊,这个缺了个角的蛋糕简直让我要崩溃了,老天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哇~~


2.把以上体验到的感受,和情绪的因果关系用尽量丰富生动 (其实就像我上面写的那样)并且是他能听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研究情绪的学者发现语言丰富对于理解和管理情绪的益处。东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Lisa Feldman Barrett, 在她的书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里就说到了:描述情绪的语言越丰富具体,人们对情绪体验和理解的颗粒度越细,情绪能力就越高的, 反之,对情绪体验的颗粒度越粗,描述的语言越贫乏,情绪能力就越低,情绪健康也就越会出现问题。 


现在你可以试试有多少可以描述喜悦的词汇?你能说出三个?五个?还是二十个?五十个?


说的时候别连珠炮一样不让孩子说话,每说一句,都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也能接上话茬表达出来,那就好好倾听。
鉴于在在还不到三岁,描述的语言还很有限,目前是以我说为主。但大孩子可能就应该让孩子说的更多,我们听的更多。


3.确认情绪的合理性,全然接受。
我告诉他:之所以你很不开心,你可能生气了,或者有点崩溃,如果妈妈是你,妈妈也会是这样的感觉,妈妈也会觉得好生气,真让人不高兴呀,这种感觉真的很不舒服,让妈妈陪陪你吧


感受情绪,理解情绪,管理情绪,这是有先后顺序的。我们不能省略基础而直接要求最后一步。退一步说,感受和理解情绪,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做的好么?


在不能感受,理解自己情绪的时候,我们怎能有效管理情绪呢?当我们只能控制和压抑情绪,结局往往就是一次次的后悔,对天发誓,然后再后悔。



06

 走向孩子,是成年人的责任 


在孩子经历情绪挑战的时候,大人要主动靠近孩子,而不是反之。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如下场景:


1.

孩子气的扔东西,大人站在一边气的面红耳赤,一遍一遍的说:“不能扔了, 不许扔,你再扔一个试试看,盘子是能扔的么…”
能说的话都说了,孩子盘子也都砸完了,气急败坏两败俱伤。下次,你试试直接上手把盘子拿远,然后做上面那三步,不要指望孩子自己在气头上停下来。
2.再比如,和孩子情绪对峙,或者哪怕没有对峙,只是孩子有了负面情绪,家长站得远远的,说:“哦, 伤心了么,过来妈妈抱抱,你过来呀,你过来妈妈就抱抱”。 


孩子没走过来,大人可能觉得你这熊孩子,给你台阶你不下,怎么这么不识相呢?下次,你试试主动走过去,蹲下来,主动抱抱么。
你想想自己要是气头上,老公一副恩赐你的样子,让你走过去他再安慰你,你会不会转身就走?


具体的场景当然很多样,所以做法也不会永远单一。
但重点是,放下老子是你爹你妈,是个厉害的成年人的面子,自尊,自我,用最大努力去体验他们正在经历的困境和情绪,帮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表达情绪,若是需要,一起想办法处理情绪。



Alicia F. Liberman博士,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婴儿精神健康项目主任,毕生都在研究婴儿精神健康,获奖无数。在她的著作The Emotional Life of the Toddler中,有一段对一个只有13个月大的宝宝和妈妈的互动描写的非常动人:


玛丽有一天非常不满,满屋子跑,踢自己的玩具,无视妈妈提出想加入她零食时间的建议。妈妈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说 :“玛丽,你对妈妈生气了。” 玛丽停了下来,不解的看着妈妈。“


“当你到处跑呀踢呀又不理我,怎么都觉得不对劲的时候,你可能就是生气了。这是ok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 


玛丽的脸突然亮了起来,她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她停了下来,站的直直的, 重复的说:“生气,生气”。“是的,你可以告诉我你生气了,” 妈妈说。


这段通过被理解,并且被“生气”这个词概括而弄懂了自己经历的感受给予了玛丽对自我的掌握的快乐,这甚至都让她忘记了生气。
玛丽的妈妈帮助她理解和接受自己,这是通过妈妈对她的接受和理解而实现的。


是啊,当一个孩子被自己信任和爱的人理解和接受,难以明状的感受还被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这是多么美好的感受啊



07

 最难的,是懂得 


没有丰富的对情绪的体验,就很难理解情绪,也很难共情。而不理解情绪,能做的就不是管理情绪,而是控制和压抑情绪。
所以当父母的我们,当我们总说要控制情绪,控制火气,要有耐心,在不允许我们自己充分体验和理解情绪的情况下,说一百遍也做不到。


那么请你也不要自责,因为这条路本来就走不通。你要做的,不是一条道走到黑,而是换个方向,往自己的心里走一走。


我相信父母们想做的是孩子的心理支持,是可以依赖的导师,帮助孩子体验,理解和表达情绪。所以让我们不要做孩子情绪的法官,甚至警察,评判甚至惩罚他们的情绪。
让我们做手电筒、听诊器、麦克风,照亮、听见和表达出他们心里的小世界,而不要做枷锁、栅栏、麻药,压抑、困住、麻木他们的情绪。


哭是多健康、多人畜无害、多有效释放情绪的表达啊。情绪是宝贵的,也是美丽的,那是人性的美丽。



最后多说两句这场由草莓蛋糕引发的实验和思考过程中我的体会。
放下自我,完全体会孩子的心情,接受并确认他的情绪,让我感觉陌生也忐忑在孩子遇到挑战而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有一种使命感,想要帮他解决问题,这包括实际问题 (蛋糕倒了)和情绪问题,我们总想着这种时候一定要教会他点什么,要给他正面的影响。


这些想法再自然不过,但也确实阻碍我们纯粹的去体会和接受孩子情绪。这几次尝试中,我都需要努力克制自己的这些执念,放下自己的判断和教导的思维惯性,虽然这让我感觉惶恐,失控。
只有先去掉一些这些“任务”,才能完整也真实的体会他的情绪,理解他的逻辑,并且真的接受它们的合理性


而在表达他情绪的时候,变着花儿描述“负面”情绪也让我感觉不安。我们太习惯对负面情绪尽量少少说,浅浅说,好像不说出来,它们就消失了,生怕随着我淋漓的表达,这些情绪也会恶化。


而事实是,当我越可以越完整,具体的描述出那些困扰他的感受,他越感到被看见,被理解,被接受,也越能学到丰富的词汇去健康的表达。在在反而更快理顺了心绪,恢复了平静。


就像我们面对成年朋友的困境或者悲伤,往往本能的就是开启安慰,鼓励,出主意,提建议,甚至逗笑模式。好像我们必须帮朋友解决他的实际问题或者情绪问题才算是完成了使命。
而心理治疗师所做的,恰恰是帮他向内看清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毕竟,难的,是被看见和被懂得。

END


那么,这个草莓蛋糕的故事,结局是怎样的呢?


我:“那妈妈抱着你吃蛋糕好不好?”在在 :“好。”
吃了几口以后,我问:“在在现在可以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吃了么?”在在:“ 不要,要妈妈喂在在吃。”我:“好的, 那在在准备好了自己回去吃了告诉妈妈好不好。”在在:“ 好。”
又吃了两口以后,在在:“ 妈妈,在在可以自己回去吃了。”


# 每日话题 #


你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的?

你又是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的?

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吧!


 - END - 作者简介 

本文转载自成长合作社,一个美国数学  

       教育学博士,一个美国环境社会学博士,

       一个中国资深媒体人开设的公号。

       她们的文章,有点烧脑,但都异常扎实。

近期热文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在看”一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