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一个孩子个体才能多优异....他最终都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因此,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和相处,是每个孩子最最基础的能力。
果仁妈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于一个三岁半女孩的妈妈对孩子社交能力培养的思考。文章主要分3大部分:
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特点
孩子社交受挫时,两个“不要”很重要
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实践总结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交问题,让老母亲们的内心焦虑不已。
- “在幼儿园,娃为什么跟别的小朋友互动交流那么少?”
事实上,孩子的社交发展是有规律和特点可循的。把这些搞清楚,才能心中有底、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如何与他人相处是一项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心理学家Mueller和Brenner经研究发现,0-3岁婴幼儿之间的交往,更确切来说是一种“同伴相互作用”,可以按年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宝宝之间的交往主要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同伴本身。他们哪怕在一起玩,在双方眼里也不过是活的物体或玩具。2. 简单的相互作用阶段 (1-1.5岁)
这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能注意到同伴,并对同伴的举动作出反应,有时还会试图去控制对方的行为。在该阶段,孩子之间的交往模式进一步复杂,出现了模仿、追逐打闹、角色游戏。与此同时,还包括了打架、咬人、抓脸、争抢等负面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岁以前的宝宝,还没有真正形成“社交”这一概念,因此这时候孩子很多看似有问题的情况,比如喜欢独处、不合群等,实则相当正常。
而三、四岁时,孩子会进入到人际交往的敏感期。育儿专家孙瑞雪把儿童这一敏感期间的人际关系发展又细分为了三个时间段:3-4岁:交往的特征常常是一对一,通过交换物品、食物、玩具进行,往往矛盾不断,但很快又重新和好;4-5岁: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中,并且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倾向,也基本结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交友方式,开始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并产生情感上的依赖和沟通;5岁以后:对规则感兴趣,渴望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构建和谐的友谊。从此以后,孩子开启了真正的交友之路。可以说,学龄前的社交奠定了孩子的人际智能基础,将让他们学会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学会承受、判断、把握他人的心理;学会说话的技巧,由此培养情商。因此,这段时期的人际交往,对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那段时间,她变得特别抗拒去幼儿园,每天送园都会大哭;而在老师分享到班级微信群的视频里,她总是孤零零一个人在角落,默默地看着其他孩子开心玩耍。“小朋友都不跟我一起玩”女儿的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确定她在社交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尽管如此,我当时并没有如临大敌的感觉。《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中有一个观点对我的影响很大:“童年是经历各种自发体验的过程,既有温暖的支持理解,也有激烈的口角冲突,嬉笑怒骂构成童年百态。孩子本身对各种体验没有评判,全然经历过,就会既不执着也不恐惧任何一种状态,发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在我看来,与同龄人交往遇到挫折对女儿是一种锻炼,她只有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去摸索,才能在不断碰壁中找到与他人的相处之道,并真正成为她自己的经验与财富。而这其中,家长的作用可以是引导与陪伴孩子解决问题,但绝对不是包办与替代孩子处理矛盾。第一个“不要”,是不要强迫孩子,包括强迫她热情开朗、刻意交友和主动分享。分析女儿的性格,属于在家活泼、在外又文静慢热,面对不熟悉的环境时,她会表现得很内向。尽管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开朗,但一个人的基本气质天生自带,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BBC记录片《北鼻异想世界》里,心理学家EmilyJohnes通过一系列测试,证实从婴儿时期开始,人的性格特征就已经显露出来。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陌生环境时,不同的婴儿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有的活跃兴奋、有的平静淡定、还有的拘谨害怕。由此可见,孩子的气质类型和遗传因素有关,也是一个人个性的起点所在。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完全没有必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他们。
对于一个本身性格有点内向的孩子来说,强迫他们违背自己的意愿、刻意主动成为人群中活跃的焦点,只会适得其反,让他们对社交更加抗拒。因此,对于孩子的内向和被动,我们不妨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毕竟,只有接纳他们最真实的样子,才能让孩子在顺应自己本心、做好自己的前提下,在人际交往中发挥魅力,收获友谊。第二个“不要”,是不要轻易干涉孩子的社交,尤其是对于小朋友之间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大人不必过多插手。家长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人际交往的奥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闻不问。以下几种情况下,大人必须干预:● 孩子间的冲突具有潜在生命危险因素,比如用到了利器、硬物;当然,这种干预绝不能简单生硬,更不是以暴制暴。它是一门考验家长智慧的学问,最根本的要素是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跟大家分享。比如,当孩子告诉我们“小朋友都不跟我一起玩”时,不妨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自己的孩子缺乏玩伴,是缘于胆小内向、害怕与人接触,还是由于性格霸道,导致其他人不敢接近?分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不合群,可能是因为来自父母的关心和陪伴不够,导致内心封闭,缺乏安全感,从而抗拒亲密关系。其实,孩子是父母言行的投射。如果身为家长的我们本身就不喜欢与人交往,平时很少带孩子出门,那又凭什么要求孩子社交能力出众呢?
反思女儿的社交受挫情况,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竟出在我们大人身上。平日里,我和老公都是喜欢安静的人,每次带孩子出去玩时,总会优先选择那些人少的地方。👆在游乐园,总喜欢带女儿玩单项的游戏,与他人接触较少
久而久之,我们这种心态影响给了女儿,让她也对社交产生了回避的态度,一遇到人多的情况就会手足无措。明确这一点之后,我们有意识地增加了社交活动,每到周末,会主动邀请家有同龄孩子的朋友们小聚。从一开始的一组家庭、一个孩子,到后来的三四组家庭、五六个孩子,女儿经历了与小伙伴的一对一互动、小团体接触,直至最后在更大的集体中活动交流。
为孩子主动创造社交机会,让他们逐渐适应与他人的相处。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在女儿抗拒去幼儿园的那段时间,我带着她看过不少相关的绘本。其中以下两本是女儿最喜欢的:
这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Kevin Henkes的代表作,也是是凯迪克奖和纽伯瑞奖双料获奖作品。故事的主人公小老鼠小莉有点敏感,无论是大事、小事、还是不大不小的事,她总是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的担心就更多了。但在幼儿园里,小莉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她们从开始的保持距离、互相张望,到最后开心地玩在一起,小莉但担心也越来越少了!绘本中的很多情节,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当女儿看到画面中两个原本陌生的小朋友逐渐靠近的时候,她主动拉着我一块儿模仿起来。通过这个绘本,女儿意识到只要花些时间,总会交到朋友。
这是奥地利画家Raoul Krischanitz的作品,讲的是一只叫巴迪的小狗,如何经历交友受挫、内心失落、直到最后改变自己,最终收获友谊的故事。这个绘本简直是为女儿量身定制,里头的情节,仿佛就是每一个孩子交友受挫时的真实写照。当孩子在纠结其他小朋友对自己不理不睬时,可能并没有想过,可能是自己也没有表现得很友善,正如绘本中巴迪面对小老鼠时那凶狠狠的样子;当孩子抱怨无法跟别人打成一片时,可能并没有想过,每一次游戏时自己都只是远远地观望,从来没有主动参与过,正如绘本中巴迪面对小猫和兔子时那畏畏缩缩的样子。可爱的动物形象,将孩子交友时可能面临的问题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而在亲子共读过程中,问答式的启发阅读,也有助于孩子更加主动地思考:看到最后巴迪终于交到了好多朋友,女儿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想收获更多的友谊,自己首先需要释放善意,同时,也不要害怕拒绝,并因此丧失自信。很多自以为的矛盾,都是误会引起的。另外,我和女儿特喜欢的过家家式的情境模拟游戏,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比如,我会在面对他人的无视时,大声地说:“嗨,我们一起玩吧!”以让她知道:主动大方地展现自己的友好,比如多微笑、主动打招呼等,都是社交的第一步。我还会设计很多复杂的情节,比如:有同伴始终拒绝跟女儿交朋友、推搡她、与她争抢玩具……
对此,我们经常一块儿讨论应对措施,一块儿分享各种心路历程。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女儿做好了心理建设,对今后如何处理这一切有了底气。
4. 设定底线,杜绝不良行为
在我看来,社交方面的很多恶劣行为,都必须在孩子出现的第一时间加以制止,主要有以下几种:● 故意打人——孩子玩耍时的小打小闹很正常,但通过故意打人的行为发泄情绪或表达不满,是一种很不妥的举动,需要杜绝。● 骂脏话——尽管孩子在四五岁时,会出现一个“诅咒敏感期”,通过说脏话来感受语言的力量,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但这的确很不礼貌,需要家长慢慢引导、改掉。● 以大欺小——仗着自己年龄和身高的优势,去抢夺其他孩子的玩具,或故意招惹他们、没事找茬。这样的小霸王,在哪里都不会受欢迎。当然,在杜绝的措施上,很考验家长智慧。这个过程急不得,也不提倡暴力手段。记得女儿有段时间养成了冲人白眼的坏习惯,这左一个右一个的眼神攻击,让我们当家长的尴尬不已。当时,说教、批评、正面引导……各种方法我们都试了一遍,效果始终甚微。但万万没想到,有一次外出游玩时,女儿又一次冲别人白眼,被同行的一个小男孩diss了:“你这个样子难看死了!”女儿当时就涨红了脸。从此以后,女儿再也没有白过眼睛。每每想到这件事,我都会忍俊不禁。很多时候,教育没有SOP,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能达到效果就好。
总之,作为群体性生物的人类,终究离不开人际交往。而为人父母,我们要努力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向导,在润物细无声中,助力他们武装心智,一路前行。
每日话题
你家娃在交朋友上,有什么问题吗?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吧!
作者 | 筱恬,一个三岁半女孩的妈妈,生物学硕士,职场妈妈,亲子文自由撰稿人;欢用文字记录宝贝成长,用科学理念实践养育日常。
参考资料 | Mueller,E. and Brenner,J.(1977).The origins ofsocial skills and interaction among playgroup toddlers.|ChildDevelopment, 48:854-861.孙瑞雪,(2013).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国妇女出版社.李雪,(2016).当我遇见一个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Babies:Their Wonderful World,(2018)|BBC.
热文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点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