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面前作,别人面前乖,娃哪来的两副面孔?

玫瑶 果壳童学馆 2023-02-19

孩子一天在家都特别乖,可只要妈妈一下班,孩子就开始作。比如:

  • 吃、喝、、撒、睡必须找爹妈,稍微不顺意,就大哭;
  • 讲个睡前故事,还非得坐在妈妈的怀里;
  • 玩个游戏,还必须爸爸在旁边看着;
  • 甚至连爹妈上个厕所,孩子都要在门口等着;
  • ......

家里的老人都说,这是妈妈给惯的!白天老人带,可好着呢。

真的是这样吗?“见妈就撒欢”的娃,到底在想啥?如何能让孩子更好地跟我们合作?果仁妈今天的文就来具体聊聊。



 1 

在父母面前更容易“放肆”,

是因为孩子觉得安全!


父母陪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反而“不听话”,这主要和孩子发展的阶段,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方面息息相关。

孩子正在经历「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矛盾时期


孩子的独立,必须要经历从对成人的依赖和照料,到逐渐与父母分离的过程。

自我发展心理学家玛格丽特·S·马勒曾经提出:幼儿6个月~24个月这段时间,是个体分离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快速,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不同的个体。

这种意识让他们陷入既渴望和父母依恋,又想要去更宽阔的世界探索的矛盾。

具体来说,这个时期分为3个阶段:

 6~10个月 
个体分离的孵化,分清父母和陌生人

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出现“照养人偏爱”,也就是说谁带宝宝更多,他就更多的去依恋这个人。


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宝宝开始能够分清父母和陌生人。他们会出现“陌生人焦虑”,如果有陌生的人接近,他可能会表现出焦虑和哭泣。

 10~16个月 
个体分离的实践,积极向外探索又渴望父母陪伴

随着大动作肌肉的发展,开始学会爬行和走路的孩子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开始更自主地向广阔的世界探索了。


但与此同时,他们极度渴望父母的陪伴,这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我想用自己小小的身体去探索这个美丽宽广的世界,但是我又特别想要呆在爸爸妈妈的身边!渴望独立又渴望亲密的矛盾,让宝宝焦虑不安。

这时,他们的焦虑可能会在父母出现的时,通过“黏人”、“撒娇”、“求抱抱”等方式表达出来,以此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和爱。

 16~24个月 
个体分离的整合,逐渐学习短暂的独自玩耍

在孩子一岁半到两岁这段时间,孩子有了更多的生活经验了。他们开始一点一点地走向世界,比一岁前要变得更加独立。如果前面有比较好的铺垫和亲子关系,孩子可以自己一个人短暂的玩一会。

对父母求关注,是一种积极的「依恋反馈」和无条件信任


在了解孩子这些特殊时期后,我们就更不必为小宝宝在父母身边的时候“不好带”而感到烦恼了。因为这可能是一种积极的依恋信号。

依恋理论的鼻祖安斯沃斯认为,父母离开后,孩子对父母的“求关注”是一种积极的依恋反馈。父母就像是一个安全的堡垒,无论在哪里,只要有这个堡垒在,他们就感觉到安全。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依恋的必须通道,是对是孩子对周围世界和自我资本信任感的一种基本体现。


美国儿科百科中也曾经指出:

妈妈不在家,保姆或者家人告诉你,孩子们表现得像个天使时,不要偷着开心,觉得孩子终于长大了。孩子并没有长大,而是他们对别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试探他们的底线。

因此,在保姆或者其他人面前表现得“乖”,在父母面前更爱“撒娇求关注”,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内心对父母有着无条件得信任而已。

照养人之间养育规则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大孩子表现“反常”


当然,如果孩子2、3岁之后,还经常在父母在的时候显得更调皮,我们也要考虑——是否是父母给予的自由太多,而相对应的规则过于宽松。

尤其是,如果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养育的基本原则和日常生活规范标准不一,就很容易导致孩子“见风使舵”,在严厉的人面前表现得规矩,在宽松的人面前一再试图对方的底线要求。


 2 

三个原则
鼓励孩子成为合作型伙伴

我们鼓励孩子用正确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表达需求和感受,通过以下3个原则方法,我们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容易与我们合作。

 原则1 
使用镜像句式「我看见....」,创造更多的有效陪伴

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时时刻刻陪伴着孩子,但是我们可以争取更多真正有效陪伴的时间。真正的陪伴是有效的看见。

帕蒂·惠芙勒在《倾听孩子》一书中指出:

孩子喜欢在家里,在至亲面前表达全部情感,是因为他能被倾听和理解。孩子被理解的越多,以后在外面他就会表现得越好。

那么如何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呢?可以试试看使用“镜像句式”和“镜像动作”。

所谓的镜像就是孩子做什么,我们就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表达出来。我们还可以通过做同样的动作表达更多的关注。


比如说,当孩子在搭乐高积木,我们看到了孩将积木搭在一起。我们可以这么说:


——“我看到了你把积木搭在另外一块积木上面。搭得很高!”(镜像模仿孩子的语言)
——“我也要将积木搭在另外一块积木上面,搭得高高的。”(镜像模仿孩子的动作)

在这样互动式的模仿中,孩子会感受到什么?他的感觉是:

  • 爸爸妈妈“看到”了我,他们在关注我。

  • 我做挺不错的!看,连爸爸妈妈都要学着做。

  • 我要搭更多的乐高,我或许还能这样搭。

  • .......


如此一来,孩子慢慢就会从“爸爸妈妈你们要陪我做”逐步过渡到“我要做”的独立和自信。

 原则2 
做60分的父母,给予孩子爱的同时留有空间

我们还要时刻觉察自己的行为,是否因为对孩子的爱太多,为孩子做了太多的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成长的空间。

①心理上,给予孩子60分的爱而不是满满的溺爱

心理学家温妮科特曾提出过做“60分足够好的妈妈”。意思就是说我们给孩子的爱和保护不是百分之百的满分,其实只需要“基本够用”就可以。

给孩子留有成长的空间是很重要的。当孩子有足够的爱,会对世界和他人产生一定的信任,也不至于会因为自己要去独立探索世界而感到惶恐。心理上信任孩子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们就会有自信更勇于和世界探索互动。

②生理上,给予孩子自己做事情和犯错的经验

如果我们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你会发现孩子会自我修正错误,他们也会更愿意和我们合作。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很多时候我们总希望事情再完美一点,当孩子能做好的时候,父母常常觉得很自豪,衷心为孩子感到高兴,但更多的时候,孩子经常做的不够好。


作为父母的总是忍不住想帮上孩子一把,当孩子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情,有些时候甚至可能会讥讽孩子。“看吧,我都说你这样做不行。”“看吧,早该听我的多好。”

慢慢地,孩子害怕犯错,失去自信,失去对环境的信任,甚至会认为:我是一个没用的人。反正我也做不好,还是你来吧。

犯错不是可怕的,但是我们不希望他一直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示范如何做,帮助他认识错误,跨越障碍。而这些,就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帮助”。

你给予不需要的帮助将会成为障碍,刚好的必要的帮助才是真正支持发展。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克服错误挑战,但是要让孩子自己来。

比如,当孩子拿起扫帚扫地,垃圾灰尘并没有被扫进簸箕里。如果我们立马指出孩子的错误,那么下一次他或许再也不想尝试。

而如果我们改变另外一种方式,下一次地板脏的时候,主动拿起扫帚向孩子示范正确的方式,那么这样就可以真正的帮助孩子们学习,同时又不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逐渐学习如何更独立地完成事情。

 原则3 
选取家庭意见领袖,统一养育规则

如果家里照顾孩子的人比较多,我们还要尽量做到统一养育的规则,给予孩子一致的社交性参考,避免孩子的困惑导致行为混乱。


选取出家庭的“意见领袖”是一个极简有效的方法。所谓的“意见领袖”,就是家庭里对规则最有“分寸”的理性派。

比如说,孩子提出“想要再吃一块糖”这样的要求时,不同带孩子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如果这个家庭的定下的“意见领袖”是爸爸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可以问问爸爸行不行。”

如此就可以简单、有效、又快速地解决因为大人意见不同而导致孩子不断拉锯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统一的坚持,孩子对规则有更加明确的理解,也自然不存在“孩子其他人带的时候很乖,但是父母在孩子却变得很调皮”的问题。


今日话题


Q:你家娃好带吗?遇到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留言区聊聊吧~


 - END -

作者 | 玫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年家庭教育及儿童教育经验、国际蒙特梭利AMI0-3岁受训主教,经营「玫瑶老师」公众号。策划编辑 | 章鱼妈,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排版 | 羚羊,教育专业走出来的科学育儿追随者。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