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幼崽有多爱模仿?不见识一下,真是不知道。
小章鱼最近迷上了《汪汪队立大功》,跟着学会的就是用舌头舔玩具,舔地毯,舔人脸.....简直舔一切。不让他舔,还反问你一句“为什么阿奇(汪汪队里的角色)可以?”
娃为什么这么爱模仿?家长又该如何把握孩子模仿的边界呢?
果仁妈今天分享的文章,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类幼崽喜欢玩角色扮演的原因,并给出了引导孩子模仿/扮演的原则:「以鼓励为主,设置行为的规则与边界」。其实从儿童心理学来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模仿行为。只要是他们看到的、喜欢的、有兴趣的,小朋友们都会去模仿。很多有网友乐于分享自家娃的“迷惑”扮演行为:
@熊啾啾儿子三岁半了,坚持自己是只海参,叫“小滑溜”。我要是说他不是,他就会趴在地上说“唧唧,小滑溜听不懂你的话,唧唧~”然后蠕动走开。 @格子000闺女三岁半,坚持自己是奥特曼。她是塞罗奥特曼,她爸是塞文奥特曼,弟弟是盖亚,而我,是怪兽。 @女侠慢点逃我儿子也把自己名字改了,坚持自己叫别董大,对就是那首诗,我每次叫他名字,他都很认真地叫我更正。 @李大宝爱葡萄我闺女坚持认为自己是哆啦A梦,并给自己取名“梅花十三小猫咪”。
@奇奇怪怪我儿子坚持自己是一辆小赛车,给自己取名叫“张芒果一号小汽车”,我是二号,他爸是三号,家里狗是八号。有小小年纪手拿裤子假装甩袖,跟着黄梅戏演员开始扮起来的。
还有抢夺了妈妈的减肥地盘,跟着电视上的动作和韵律运动起来的。
事实上,在8个月左右,小婴儿就会在互动中模仿对方的一些简单动作和咿咿呀呀的音调了;
在18个月左右,小婴儿不仅仅会模仿单一的动作,也会模仿一连串的。他们会模仿之前观察到的一些行为,特别是一些新奇的、不熟悉的动作;
在36个月左右,小朋友喜欢将之前发生的事情情境再现,比如模仿大人做早餐,假装将浴缸放满水,给娃娃洗澡等[1]。并且孩子们十分热衷于模仿绘本和电视上的形象和行为[2]。
78名18个月-24个月的孩子被随机分到了三个不同的组别中:电视组、绘本组和对照组(什么都不做组)。电视组和绘本组中,孩子们都会以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演示一些特定的动作。最后电视组的小婴儿呈现更多的模仿动作,其次是绘本组。说明小婴儿很喜欢把电视和书本中的内容当做自己的模仿对象。而且在最早的几年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更多的模仿行为,24个月的宝宝就比18个月的宝宝更会模仿他人的行为。
图片来源:Simcock, Garrity & Barr, 2011
这些通常在动画片或者绘本里出现的,有智慧、有正义感、有超能力,“闪闪发光”的角色都是他们争相模仿的对象。无论是奥特曼,还是小海参,都能激起小朋友的好奇心理和仰慕心理,毕竟这和生活在真实世界的人类是非常不一样的。孩子们在欢乐地扮演另一个角色时,其实是在进行他们很热衷的“假扮游戏”。游戏的过程,也是认知能力在提升的过程。小朋友们在6岁以前,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自我中心主义——他们认为全世界都和自己想的一样。亲戚家的一个小朋友自己不爱吃胡萝卜,就觉得很难理解妈妈或者其他人喜欢吃,他们会觉得大家应该都和自己一样。而“假扮游戏”,给了孩子们一个尝试理解他人想法的空间。有网友表示:家里28个月的宝宝,自从看小猪佩奇后,无论和他说什么,都回以猪叫,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小猪乔治。孩子们会在游戏中探索如何成为另一个人,并且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想法,用和自己平时不一样的方式和人沟通交流。在实践中理解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可能与自己的想法很不一样。这种“感知和理解别人心中想法、情绪、感觉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智理论」。孩子从15-18个月开始,会慢慢拥有掌握「心智理论」的能力。他们可以明白成年人一些没有达成的动作意图:比如:爸爸伸手要拿桌子上面包,但脚底板打了滑,摔了一跤。9个月的婴儿可能就云里雾里,但15个月以上的孩子们开始能明白,爸爸虽然没拿到,但他刚刚是想拿面包[3]。维珍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利拉德认为,“假扮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三种与「心智理论」相关的能力[4]。一、孩子们明白被“假扮”的东西有两种身份,既是“假的”,也是“真的”。
比如孩子把沙子盛到碗里,假装是巧克力蛋糕,但他不会真的吃,因为宝宝明白这也是沙子。
二、孩子们明白“假扮”并不单单是表面上的。
比如当孩子们在星期日时说,我们假装今天是星期一,那并不是指仅仅字面上的“假扮”,而是说我们将会在周日做平时周一的事情。
三、明白假扮是完完全全浸入角色中的,无论从行为举止还是心理状态,都需要“假扮”。
当孩子认为自己是奥特曼时,他明白自己的责任是拯救人类,要去打败怪兽。
综上所述,孩子喜欢“假扮”,是基于年龄特点与认知发展的。特别是在幼儿园年龄阶段,这正是孩子们不断学习心理理论能力的重要时间节点。不仅仅是幼儿园的孩子,也有网友表示:扮演游戏小侄女从小玩到大,只不过是换了扮演的角色。有研究表示,孩子们可观察到的“假扮游戏”会持续到11岁。也就是说,11岁以后,你就很少再能看到孩子说:“我是奥特曼,我要拯救世界”这样的场面了[5]。成年人可能会有“假扮”的心理,但不再直白地浮于表面。但当有机会时,人们又会显现出对“假扮”的喜爱。比如现在很火的剧本杀,还有演员对不同角色的尝试,甚至是做个白日梦。也有一些家长表达了心中的困惑:孩子的一些扮演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比如扮演蜥蜴、扮演小海参太过入迷,影响了和同学老师正常交流。
美国儿童心理研究所在解答父母如何鼓励“假扮游戏”中,提到了给孩子的三方面支持。 1、游戏材料 ——适当地准备游戏材料,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幼儿园中,都会专门的设置「角色扮演游戏角」,里面会提供锅碗瓢盆等厨房玩具、医生用具、布娃娃,这些可以让孩子“演”起来的道具。还会有一些服装道具,比如白大褂、警察服、消防员服装,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喜爱和追捧的。 2、游戏空间 ——刚刚提到的「游戏角」就是一个可以激发游戏灵感并且使游戏进行下去的游戏空间。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孩子们有一方天地可以随意玩耍,并且趁手的材料也都放置在附近。这样的设置可以让孩子有兴趣、并且玩的专注。 3、游戏玩伴 ——当孩子有了游戏玩伴时,会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小朋友们在一起会编故事、安排角色、分享玩具等等,是一个小小的合作过程。当然啦,幼儿园不缺可爱的小朋友们,可回到家怎么办?作为家长参与不参与呢?一切由孩子安排!叫我们参与,咱们就顺着他们的思路好好配合;不需要咱们,就让宝宝自己玩,大人也有自己的事情忙呀。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很多事情需要家长来引导正确的方向。去年的三月份,有媒体报道了孩子危险模仿的新闻:河南的三个孩子因为模仿蜘蛛侠而被困高楼。幸运的是,最后孩子们被消防人员成功救回。
超过40%的孩子表明他们喜欢看角色之间战斗,26%的孩子喜欢看枪击事件,30%的孩子喜欢看角色被炸毁、流血或刺伤的画面。没有学生表明他们不喜欢卡通暴力,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他们认为动画片是真实的。虽然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但七成的父母认为这些动画画面对年幼的孩子不太暴力。完成调查后,大多数父母承认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来监督孩子的观看情况,是由兄弟姐妹来监督[6]。这些结果以调查数据的方式展现,会让人觉得有些惊人,但是在生活中,家长们又会放松警惕,认为没有什么。这也间接导致了如果孩子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可能情况已经变得较为严重了。所以,设置行为规则与边界是很有必要的。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孩子观看的电视内容,父母应该提前进行了解,筛选出适合孩子观看的内容。对电视资源进行把关,选择积极的、有教育意义、适龄的内容供孩子们观看。这样孩子的模仿对象也会是好的、向上的。“假扮游戏”也需要适度,有时候孩子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都会忘记真实的世界,叫名字也不答应,叫孩子吃饭会被告知奥特曼不需要吃饭。“假扮游戏”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披着“假扮”的外套肆无忌惮。作为家长咱们得需要预判。该吃饭了,就要提前告知小朋友,我们的游戏时间有限。并且用手机或者钟表计时五分钟,当时间到了,闹铃响了或者指针走到相应的位置,就要先和自己的角色暂时说拜拜了。孩子在角色里,咱们也可以尝试进入角色,和小朋友沟通。比如,该吃饭了,“我看别的小海参扭来扭去就是饿了,看来我的小海参告诉我要吃饭了。”当然,很多时候,一个回合的对话是远远不够的,可能需要我们父母在角色里来上那么几个回合,这就需要父母们动动脑筋了。
今日话题
#你家娃爱扮演什么角色?有什么趣事吗?在留言区聊聊吧~
作者丨王冰玉,波士顿大学学前教育硕士,多年中、美幼儿园教学经验,育儿专栏撰稿人。喜爱钻研儿童心理学、脑科学,经营个人公众号「萌娃心理研究所」。
策划丨章鱼妈,一个3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经营「躲起来发呆」公众号。[1] Park, S., & Bae, Z. T. (2004). New venture strategie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Identifying a typology and examining growth patterns through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1), 81-105.[2] Simcock, G., Garrity, K., & Barr, R. (2011). The effect of narrative cues on infants’ imitation from television and picture books. Child development, 82(5), 1607-1619.[3] Meltzoff, A. N. (1999). Origins of theory of mind,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32(4), 251-269.[4] Lillard, A. S. (1993). Pretend play skills and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 Child development, 64(2), 348-371.[5] Smith, E. D., & Lillard, A. S. (2012). Play on: Retrospective reports of the persistence of pretend play into middle childhood.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13(4), 524-549.[6] Middleton, Y., & Vanterpool, S. M. (1999). TV Cartoons: Do Children Think They Are Real?.✍️|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