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愧疚、焦虑、提不起劲...养娃后最常见的35个情绪问题,你中了几个?

郭婷婷 果壳童学馆 2022-06-09

👩👨👶


焦虑、抑郁、丧、莫名发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各式各样的情绪,尤其是做了父母之后,很多家长都会呈现一种焦虑的状态,尤其是妈妈们。

我们时常会陷入自责, 明明想尝试和孩子讲道理,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演变成语言施压;也会陷入抑郁,否定自己——“我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

孩子的情绪问题也很突出,比如动不动就哭,变脸贼快,油盐不进等等。



为此,果仁妈特别邀请了“暂停实验室”创始人,中科院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生,有着10年情绪干预机制研究经验的郭婷婷,来到“果壳童学馆”直播间,和大家当面聊聊有关大人、孩子情绪管理的相关问题。


直播的热度很高,原定一小时的直播延长到一个半小时,很多家长表示自己从头看到尾,可见大家的情绪压力有多大。


今天,果仁妈整理了35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分为“家长篇”和“儿童篇”,每一个问题都直击我们日常生活中隐晦的烦恼,相信你读完后一定有很大收获。


此外,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情绪认知管理”的PBL项目,添加小助手微信,即可入群免费领取情绪游戏玩法+材料包。


长按识别二维码


最新一期的直播,我们邀请到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刘兆祥,和大家聊一聊孩子生长发育的相关问题。

本 文 目 录

一、家长情绪问题处理:Q1-Q12


二、儿童情绪问题处理

  • 普遍情绪问题:Q13-Q23

  • 行为和性格的成长问题:Q24-Q31

  • 学龄期问题:Q32-Q35




1

家长情绪问题处理


 Q1 :家长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  


冲突时吼孩子是一种自动化反应,自责、后悔也是正常的,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家长已经觉察,并且愿意去改变,这是一切变好的前提。


“忍住不吼孩子”,这件事就像给一个惯性做刹车一样,这种能力是需要练习的。一开始我们可能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应不对,慢慢地,我们可能正在吼孩子的过程中就意识到了。到最后,我们刚有一点情绪的时候,自己就能对这个行为喊刹车了。


可以通过“复盘”来练习这种刹车能力。我们可以从“事后复盘”开始,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情绪写下来。这有助于下一次事情发生的时候,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这种日常的记录,来练习自己的觉察能力,把“刹车键”一点一点提前,然后慢慢改变我们“吼孩子”的惯性反应。


 Q2 :家长发火后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如何修复跟孩子之间的关系?经常跟孩子发火,对亲子关系影响大吗?


有个很重要的态度问题,就是先承认自己发火了,承认带来的后果不太好,然后再跟孩子沟通。而且其实孩子也没那么脆弱。


先跟自己先解释,再跟孩子解释:刚才发生了什么,我有什么情绪、想法,下次会有什么改变。去和孩子讨论情绪是什么,人们遇到情绪的时有什么反应,这是一个很好的情绪教育的机会


 Q3 :如果对孩子、对别人做到了愤怒时刹车,但是导致自己心里快爆炸了,怎么办?


有时候发怒也是一种选择,你可以有意识地去发怒。有时发怒是为了争取权益或者是非常坚定地表达主张,所以事后也不一定会后悔,而不发怒的话,事后会非常难受。发怒反而成了当下情境中,对自己最好的一种选择。


愤怒有两类,一种是把愤怒讲出来让别人看到,另一种是自己气得要死,可是别人并不知道。后者对自己伤害更大,虽然别人不知道,但情绪反应被压制住,身体可能也要因此承受更大压力。


情绪管理不是在压抑情绪,表达也是管理。所以一是可以表达愤怒,二是事后复盘,和孩子一起看到愤怒的代价。如果发火,好处和损失分别是什么?如果不发火,好处和损失是什么。一次次地去直面自己的情绪,我们就会越来越好地管理情绪。


 Q4 :能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正念练习”吗?


正念练习是心理学中的一种情绪调节技术,最早脱胎于佛教,现在完全剥离了宗教色彩,有科学严格的定义。


在定义里面,正念就是“对此时此刻的一种非评判的察觉”


“此时此刻”,即对当下的想法、情绪和当前环境有觉察,知道现在在发生什么。“非评判”,就是觉察到什么就是什么,不去想对错。比如我现在在发怒,正念就是我觉察到我现在有一个愤怒的情绪,而不是说我觉得我愤怒这件事是错的。


想要做到非评判觉察,可以从“感受呼吸”这种比较基础的练习开始。在感受呼吸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的大脑非常活跃,注意力时不时就会被脑中的想法带走。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练习注意力回到呼吸上的能力,把杂念放下。


这种能力用到情绪调节中时,就好像是在锻炼我们大脑的肌肉:察觉到有其他想法,再拉回来。通过练习,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这个能力迁移到生活中,会让我们更快地意识到“情绪的产生”和“当下要做什么”。我们可以带着情绪去做事情,而避免被情绪裹挟。


图源丨Afif Kusuma


 Q5 :每次都复盘了,也知道自己为什么发火,但还是踩不住刹车,怎么办?


踩刹车的能力需要长期练习,如果依然效果不佳,可以配合直面情绪的正念练习。


通过正念练习直面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再一次次地去放下它们。也就是在练习暂停,即踩刹车能力。


暂停其实就是说,在事情和事情发生后我们的自动化反应中间,理性上线了。一旦可以按下暂停键,我们会意识到关于这件事的反应,可能会有很多种(而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只做出一种反应),暂停给了我们更大的反应空间(也就是给我们机会去选择其他反应)


刚开始可能10件事情里只有一两次能暂停,那就先从关注“我做到的时候,我做对了什么”开始,慢慢拓宽自己的暂停面。


 Q6 :宝宝3岁3个月,有时调皮捣蛋不听话,我控制自己不能冲宝宝发脾气,但是自己被气哭了。到底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家长面对无法控制的状况时,确实会无能为力。哭或者讲出来,都可以。“我真的拿你没办法了”,这也是一种情绪沟通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家长遇到搞不定的事情时,也是可以哭的。可以承认自己没办法,这没什么丢人的。



 Q7 :明明计划好带娃做什么,但身体就是不想动,最后没做成就会觉得都是自己的问题,否定自己。知道这种状态不对,但却每次都处在这个状态中,怎么办?


这是因为你处于“计划”和“身体”的矛盾中,你认为计划是对的,身体反应是错的,所以会责备自己。


首先我们要接纳,看到“身体不想动”这个事实,如果这么明显的信号还被否定、忽略的话,只会让我们的行动力变得更差。


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既生气于自己不想动,又承认这个计划是重要的。这时候,我们需要同时看到两点:一个是我的期待,另一个是我现在的状态。它们有可能是矛盾的,需要我们主动去做出选择。


不论我们选择去做自己期待的事情,还是选择照顾自己,这都是我综合了两种情况后,做出的更好的选择。



 Q8 :不知道该怎么在做自己和做妈妈之间找到平衡,经常对孩子有愧疚感,怎么在工作和陪孩子之间找到平衡呢?


我们讲的平衡,是指在两件对自己来说都重要的事情上,尽可能花费相同的精力。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对等,也不可能每天都用完全一样的精力去应对这两个事情。


而且我们认为应该平衡的事情,它们可能天然就是不平衡的。必须要承认,我们有时候就是会更看重某一件事。


就像那些事业型的家长就是会觉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没法分出很多时间陪孩子;而那些认为孩子更重要的家长,也不可能要求自己一定要在事业上取得什么什么样的成就。


先承认自己的天平到底有多平,或者根本就不平,这是一个开始。


即使我们希望在两件事之间寻求一个平衡,那也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比如今天多花精力在某事,明天可能多花精力在其他事。从一段时间来看,不至于让这个平衡,跟自己的预期差太远。


可以选择做一些简单的记录,一天结束的时候偶去回顾我都做了哪些事。看看哪些是跟工作相关的?哪些是跟照顾孩子相关的?通过记录看看自己的精力分配。有时候我们的感觉是不准的,当你真的去回顾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只不过是我们对自己太严格,太苛刻了。


图源丨Bermix Studio


 Q9 :时常觉得自己特别丧,心情很低落,有时候爱钻牛角尖儿,一点小事都放在心上,还失眠。这是抑郁吗?对于这些状态,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听起来确实有一些抑郁相关的表现,但从没有抑郁到严重抑郁是个连续的状态,首先需要评估,确认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不同程度的抑郁,应对方式是不一样的。


日常中,人人都会有一些“小抑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前面提到的正念练习。但如果你的状态已经介于中度抑郁和严重抑郁之间,建议寻求精神科医师的诊断,状态稳定之后再使用日常情绪调节工具。


 Q10 :自己每次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会持续一到两天,怎样才能让自己快点恢复,不影响孩子的情绪?


确实有些人情绪低落的持续时间会比较久,持续一两天到一周的都有。往往我们越想让自己好起来,越难真的好起来。因为在觉得自己不对,希望自己快点好的时候,我们的力气都会花在这个想法上,而不是去做事情。


但和情绪搏斗注定是徒劳的,因为情绪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就像阴雨天一样,有时候就是要持续个一两天。


所以我们要关注的,不是让自己好起来这件事,而是要想:假如我的坏情绪就是要持续一两天,我就什么都做不了了吗?


不是的,我们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依然可以做很多事。先接纳和承认自己的情绪,然后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情绪不好这件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就让情绪按照自己的规律,变好变坏都可以。


 Q11 :很多家长都非常焦虑:孩子生病、成绩不好会焦虑,怕孩子考不上高中,为自己买不起学区房而焦虑。还有自己的职场焦虑,甚至也有一些家长莫名其妙的就焦虑。对于“焦虑”这件事,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首先,焦虑是非常常见的,焦虑就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如果我们知道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可能会沮丧或难过,但就不会焦虑了。但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所以焦虑是非常自然的反应。


有一个特别好的应对焦虑的方式,就是向焦虑提问


你可以问问自己:我焦虑的这个事情,最好的和最坏可能性分别是什么?想象出最好和最坏的情况后,可以写下来,很多人的焦虑会因此有所缓解。因为你会发现,即使是最坏的情况,大部分自己也是有方法去应对的。更何况最有可能发生的,是介于最好和最坏之间的情况。


 Q12 :身边的妈妈们提起孩子会焦虑,爸爸反而觉得孩子没问题,而且很多妈妈们对自己要求高,容易否定自己。这是普遍现象吗?应该怎样改善呢?


虽然不是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会这样,但从概率上或者从观察到的数据来看,妈妈确实更容易焦虑和否定自己。


我们遇到问题时,一般有两种反应:一种把责任归因于内部,归因于自己;一种是归因于外部,认为是别人的问题。


复杂事情的归因也会更复杂,可以用“责任饼图”来帮助我们。画一个饼图,然后去分责任,比如:一部分责任是我哪里没做好,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这件事情本来就很难,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有些资源或者支持没有到位等。我们会发现,在很多事情上,我们能做的其实没那么多。所以简单粗暴地将错误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就是一个比较偏颇的归因。


但其实,我认为把问题都揽到自己身上,有时候不是那么坏的事。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可能是最能改变这个事情的人。我们在发现自己焦虑后,愿意去求助,愿意去改变,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勇敢的行为。(前提是,我们自己也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你提起孩子会感到焦虑,其实也是你对孩子关心的一种体现,你会想为孩子做些什么。下一步就是找到责任的边界,去做自己真的可以做的事情。



2

儿童情绪问题处理


普遍存在的情绪问题


 Q13 6岁孩子情绪控制差,下意识就动手,适不适合正念练习?要不要给孩子报班?


儿童正念和成人正念的定义、操作都比较像,只是针对孩子的训练时间会更短(孩子的注意力没办法集中那么长的时间),有更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呼吸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青蛙一呼一吸等。另外还有《正念养育》等儿童正念的书籍,书里有适合孩子的实操方法。


建议家长先练习,了解整个过程,如果家长练完后觉得能帮到孩子,可以带孩子一起练习。


 Q14 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动不动就大哭、满地打滚。应该怎么帮助孩子,去安抚、控制他的情绪呢?


调控情绪需要理性,这是前额叶的能力,要到成年早期才会慢慢发展成熟。

所以对孩子来说,是没法达到家长认为的,高超的情绪管理能力的。所以孩子表达各种情绪是非常正常的。


可以在孩子的情绪平复之后,带他一起认识刚才发生了什么。比如刚才孩子发火了,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这种情绪叫愤怒,它可能代表着期望没有获得满足,也可能代表你想表达的一个主张。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这个期望或主张具体是什么。


也就是说,当孩子有情绪来的时候,我们先不要去评判对错,或者说,我们不要去控制孩子的情绪。我们先带孩子认识它,了解情绪背后代表着什么。当我们慢慢地去认识情绪以后,我们就成为了情绪的主人。


图源丨Tengyart


 Q15 :没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孩子就在公共场合满地打滚,或者在幼儿园门口抱着爸爸妈妈腿大哭,怎么能迅速安抚好孩子?毕竟在公共场合家长还是蛮尴尬的。


家长可以先留意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想快点安抚?这个核心情绪就是尴尬,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丢脸的事。其实这个“安抚”,是为了安抚你自己,让这种丢脸的感觉,不再持续下去。孩子可能不觉得丢脸,否则他就不会这么做了。


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是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安抚的。我们可以事后跟孩子讨论这件事,包括我们要承认自己觉得很丢脸,跟孩子讨论自己的丢脸。这是一种情绪和情绪之间真实的袒露:如果这样的话,妈妈会觉得不好意思,也会打扰到周围的人,妈妈会觉得抱歉。这些都是情绪的表达。


在慢慢的沟通和讨论中,孩子才会逐渐理解。而且情绪本身并不可耻,像“丢脸”这样的情绪,都是可以讲的。


 Q16 在家里给孩子设置情绪冷静角,有用吗?或者说有必要吗?


这个其实要分两种情况看:去冷静角,是你们达成的约定?还是你逼他去冷静的?


前一种情况是契约状态,意味着你们两个都认可,当情绪出现时,孩子可能自觉地就去冷静角了。这种情况就很好,孩子是在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


而后一种情况是家长单方面觉得这样对孩子好,但其实孩子并不认可,甚至根本就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情况下,这个冷静角形同虚设,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孩子在那个地方也许什么都不说,可他内心的情绪根本没有获得真正的处理。


 Q17 孩子在闹脾气的时候,越安抚越暴躁,还会大喊大叫,但越不理他,他哭得越歇斯底里。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在情绪特别上头的时候,要让情绪从极高的高峰慢慢地下来,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即使我们成年人前额叶已经很发展很成熟了,我们也做不到上一秒还在大哭,情绪还非常强烈的时候,下一秒就好了。情绪的一个规律就是变强到顶峰后就会回落,没有人会一直处于情绪顶峰状态。所以在孩子情绪很强时,我们什么都不做,他的情绪会慢慢下来的,等情绪顶峰过去,逐渐平静时,才是沟通的好时机。


比起立刻处理强烈情绪,孩子和家长都经历一次“强烈情绪慢慢回落的体验”可能会更好。我们会发现,原来再强烈的情绪也会过去,这会让彼此放心,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就知道没什么大不了的。


 Q18 :孩子特别敏感,从小就斤斤计较,特别玻璃心,没咋的就哭。遇到一点困难就要放弃,要别人哄,做什么都要大人陪。这些情绪和天生有关吗?


肯定是有关的,很多基因之所以会保留下来,是因为它既有好处又有坏处。有本书讲过高敏感是一种天赋,很多大人看起来敏感、玻璃心、情绪化的孩子,其实他是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天赋的。


这个问题讲的都是孩子不好的方面,其实也可以写写孩子好的那面,你会发现这是一体两面的,可能这个孩子比较会照顾别人的情绪,或者比较温柔等等。


那怎么让孩子别那么计较、敏感呢?比如别人稍微碰一下,他觉得别人是故意的。


首先,孩子的计较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也许这个道理在我们看来比较荒谬。我们可以先听听孩子的道理是什么,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试图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然后再一起去找这个道理中可能会有的问题。孩子可能只能部分理解,所以在沟通中尽量在孩子理解的框架内进行。


也许有些孩子在表达的时候,自己就会发现:诶,好像自己也没什么道理。


图源丨Ashton Bingham


 Q19 :父母正在离婚,3岁的孩子情绪有些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看到父母离婚而感觉焦虑,是个很好的信号,意味着孩子关心父母的状态,跟父母之间有情感链接。基于这个情感基础,可以和孩子进一步沟通,聊聊互相的关心和担忧。


孩子是很敏感,很聪明的。我们越避讳,孩子越会多想。他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孩子担忧和焦虑,所以我们要和孩子真诚沟通,让孩子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他知道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缓解焦虑。


 Q20 孩子心里委屈,说不出来,总是用暴力去发泄。或者没办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当需求不被满足或说不出来的时候,他就自己闷着。应该如何引导他能自己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首先你要自己想一想,当你遇到这种情绪的时候,自己会不会表达?一个人对于情绪的应对方式,可能是学到的,孩子可能是看到身边有些人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应对。


如果一个家长是可以表达情绪的,那孩子大概率是能够学会这件事情的。有研究表示,如果家长跟孩子的沟通中,使用“情绪词”相对较多的话,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会相对较好。


所以建议家长首先建立一个情绪词汇表,一旦有情绪了,就去表里找这个情绪叫什么。我们先自己学会如何去谈论情绪,然后再孩子面前多谈论一些情绪,才能慢慢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Q21 :刚才谈到情绪词汇表,能举几个例子吗?


我们可以把情绪分类,比如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中性情绪。积极情绪包括兴奋、喜欢、热爱、好奇等等,中性情绪比如平静、没有感觉等,消极情绪比如恐慌、愤怒、沮丧等。


一些复杂情绪可能混合了不同类型的情绪,需要好几个词才能表达。比如既愧疚又伤心,还有一点愤怒等;或者比如说一方面开心欣慰,另一方面又有点担忧等。我们对情绪的描述颗粒度或者分辨率越高,越能搞清楚此刻自己的状态。


一开始可以从简单的感觉好或者不好开始表达,慢慢用更丰富的词表达。当我们用的情绪词越准确、丰富,表达出来的信息量就越大,孩子跟父母的沟通也会越顺畅。


 Q22 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不被满足就满地打滚,要满足他吗?如果告诉他一定的满足条件,比如把玩具收拾了才有奖励,这种奖惩机制会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我们之所以会使用奖励机制,或者说满足孩子的一些条件性要求,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件事情以后多发生。但打滚肯定是我们不希望的,我们这时就不去满足他,因为满足一次就是强化一次打滚这种争取方式。


当然家长可能需要面临一些尴尬或者烦躁,你可能需要让孩子打一会儿滚,你自己的内心需要强大一点。当他会发现这个方式并不能得到什么的时候,这个行为也会逐渐消失。


图源丨Hisu lee


 Q23 4岁男孩情绪上来就喜欢打人、掐人,该怎么引导呢?


这个首先要评估问题到底有多大,他是每次都这么做?还是有一些例外?


我们想去消除一个行为、强化另外一种行为时,其实要改变的是目标行为的发生频率,并不是完全消灭这件事情,只是把它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频率里。


所以首先要了解他现在的频率是什么样子,在他没打人的时候,鼓励他当下的行为。
在他打人时不要太责备,但要让他知道这是错的。不去强化错的事情,去强化对的事情,让错误的频率逐渐降低。


行为和性格的成长问题


 Q24 一年级的孩子有点逆反,对家长语言温和的提醒——比如坐姿、握笔姿势这些都特别抗拒,小孩是不是从六七岁就开始叛逆?


叛逆跟年龄关系不大,这是一种持续的,是一种孩子在成长中学着建立自我、成为自己的过程。他需要处理一些自己需求和他人需求的冲突和矛盾。


有的孩子自我发展比较早,很早就明确自己的需求。而有些非常听话的孩子可能会有不明白自己要什么的问题,他们可能从小生活在家长的需求中,但长大成人时后需要更多时间去探索“我到底想要什么”。


对于前者,家长要更全面地了解孩子,而不是处理和自己期待不符的事。亲子冲突往往是家长太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而孩子成长中会争夺对自己的控制权


 Q25 6岁半女孩性格内向,不熟悉的人不愿意说话,也不和别人打招呼,家长引导打招呼时也不说话,还躲闪,该怎么办?


打招呼真的还蛮有压力的,我们对成年人做过调研:在路上碰到了同事,为了不打招呼,你愿不愿意绕个路?70%的人会选择绕路。


以孩子的天性,他可能真的不愿意打招呼,这是一个被训练出来的技能。可以先和孩子达成共识:虽然你不愿意打招呼,但这是一种礼貌,我们勉为其难的打一个,他可能会更愿意做这个事儿。


但如果你一定要说,打招呼是正确的,别人都打招呼,你怎么你就不会呢?孩子打招呼就会更困难。我们得承认,打招呼这个事没那么容易,甚至有时候打了,有时候没打,不是每一次都能做到,这都很正常。


 Q26 孩子很容易自我否定,胆子比较小,爱逃避问题,被批评了就会反应特别大。如何要鼓励他更自信呢?如何改善他的自我否定呢?


所有人被批评了都会反应蛮大的,心理学里有个经典实验叫习得性无助,研究者发现,在成长中被批评的经验积累得越多,人们越可能自我否定。


所以更重要的是创造成功的经验,既然自我否定能被学会,乐观和自信就也能被训练。训练方式就是制造机会让孩子成功,从孩子喜欢的、简单的事开始,给与足够鼓励和支持,这也是一个慢慢学习的过程。


图源丨Fernanda Greppe


 Q27 孩子从两岁开始咬指甲,到现在快五岁了还咬。咬指甲和吃手这些行为,是不是焦虑的体现?


这可能是孩子的一种应对方式。可能某次他遇到一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办时,无意中咬了指甲或吃了手,发现这种方式能让自己感觉好一点,以后咬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一个自己逐渐强化的过程。


很多人都有一两个像这样的习惯,但他们并不焦虑。有些人会有二次焦虑,先是焦虑了去咬手,咬完又会想:我怎么能有这个坏习惯呢?这就又增加了一层焦虑,变成了焦虑的循环。


破解之道就是:咬手就咬呗,焦虑过去了就不咬了,不去加二次焦虑。或者找到替代方式,觉察到自己咬手时,先不要去苛责你自己。可以去干点别的事,替代这个行为,比如看书、吃点东西。把咬手当成自己焦虑的一个信号,看到这个信号后,去做点儿缓解焦虑的事,让它慢慢消失。


压制和批评只会让这个行为越来越难消失。


 Q28 孩子跟爸爸产生冲突的时候,妈妈能怎么参与进去?


妈妈可以去当一个倾听者,如果他们都愿意互相聊一聊发生了什么冲突的话,而不是先要想什么办法去管。


“我对你们的冲突感到好奇,你们可以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吗?”这其实是一种你可以参与进去的一个方式。但如果你现在的姿态是“我要管管你们”的话,可能他们都不会想要跟你沟通。


 Q29 九岁孩子不敢去电影院看电影,电视、动画片也是选择性观看,怕危险镜头,平时在家总喜欢穿着袜子,是缺乏安全感吗?


这听起来是有点焦虑,但大部分焦虑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在面对危险时都会这样的反应,如果焦虑成为问题的话,可能是我们过度反应了。


我们要看这件事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如果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也就没有太大必要去改。


 Q30 孩子喜欢讨价还价怎么办?要怎么设置底线?


讨价还价其实是很聪明的表现,意味着他擅长给自己争取利益。这是一种“谈判”的能力,家长也同样可以做一个擅长讨价还价的人,和孩子讨价还价,在他的框架里沟通,最后达成一个妥协。


图源丨Hunter Johnson


 Q31 孩子不管做什么都不慌不忙,看着着急,孩子磨磨蹭蹭怎么办?


这说明,面对同一件事情,孩子对这件事的紧急程度和你的预期是不一样的。孩子可能有自己安排时间的方式,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即使磨蹭一会,也许后果并不会怎样严重。只是说,他这种拖延让你看着很烦。


有的孩子确实心里没数,比如上学会迟到,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他: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让他慢慢对自己的事情生出掌控感。


学龄期问题



 Q32 孩子学习成绩倒数,该不该鸡娃?是不是真的有孩子就是学不会?


智商受基因影响确实还蛮大的,比例大概应该是60%左右。所以我们为孩子做的可能有限,很难完全改变。


但同时,智商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也许孩子不太擅长学科类,但可能擅长艺术、体育等等,总有一些东西是孩子是比较擅长的。擅长或不擅长的,我们都要去了解。接纳改变不了的,努力改善可改善的


 Q33 孩子刚上一年级,我家一般都是鼓励教育,但是学校遇到的老师比较严厉,比较凶,孩子目前有点儿轻微厌学情绪,说不想去上学,怎么引导?


首先,家长需要尽可能搜集信息,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一种情况是,家长和老师的观念确实有冲突,最极端的可能性就是也许这个学校不适合,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孩子真的就不想上学了。家长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不是孩子的错,因为家长自己也认为那种教育方式是有问题的。


另一种情况是,老师和家长虽有分歧,但是大原则方向一致。这时家长可以去了解一下,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的原因,到底出在什么事情上。分别了解家长、老师、孩子三方的想法,寻找厌学原因。我们搜集的信息越全越好。


这其实是一个三方的问题,我们不能光靠改变孩子自己,不是让孩子回到学校去,这件事就能解决,我们不能把事情想得那么小,孩子也不会觉得这是件小事。


不要去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而是要把孩子的情绪当成一种信号,我们要顺着这个信号,抽丝剥茧地了解后面的信息。


有时候,这个信号就是家长传递给孩子的:比如有些家长平时随口表达了对学校不认可,孩子接收到这个信号后也会觉得老师很差劲。再比如孩子可能因为了解的信息不全面,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委屈,这时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更全面的信息。


第三种情况是孩子厌学比较严重,建议找专业的儿童心理咨询师。这可能是日积月累的复杂情况,家长很难掌控全局、调解各方关系,可以请专业人士去做。他们更擅长和孩子沟通,也更知道在这时怎样和学校沟通。


最后,孩子的很多情绪问题都会表现为厌学,大家千万要避免“到底多长时间能回去上学”这样的目标量化追问。


图源丨Arwan Sutanto


 Q34 刚上一年级的男孩,老师反馈比较调皮,上课很难注意听讲,回来跟孩子沟通,他说:妈妈,我总是控制不住我自己怎么办?


这是专注力问题,相比较而言,孩子控制注意力的能力是有差距的,比较极端的是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就是ADHD。


大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我们的标准太高了。不要把孩子和那个注意力最好的孩子去比较,也不要拿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且真正ADHD的诊断只能由精神科医生来做,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注意力问题严重影响到学业表现,可以考虑去做个诊断。


 Q34 老师批评孩子,孩子却毫不在意,这样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引起他的重视吗?


这不一定是坏事,要看是什么批评。如果老师批评的不是什么大事儿,孩子的不在乎是内心强大的表现,意味着他的自我评价不依赖于外界。如果事情比较重要,我们需要多尝试一些沟通方法。


有的孩子就是那种“对你的批评毫不在意”,你没办法和孩子达成有效沟通,这个确实是挺难的。


一般我们认为一件事情重要,要么是这件事在未来有很大价值和收益,要么是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很多精力。


前者往往因为时间跨度大,这件事情暂时似乎没那么重要,孩子理解不到它的价值。比如你跟一个刚上学的孩子说“高考很重要”,这他是理解不了的。我们需要让孩子去了解更多信息,更多讨论一下未来的收益。


后者因为孩子没有倾注心血,就会觉得它不重要。这就需要让孩子多参与你认为重要的事,共同去做,慢慢让孩子也觉得它重要。


 - END -

作者丨郭婷婷,“暂停实验室”创始人,中科院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生,有着10年情绪干预机制研究经验。
文字整理丨千唐,赞同精心散养,坚持科学育儿,身体力行“对孩子要求什么就自己先动起来”。
编辑丨羚羊,沉迷科学带娃,无法自拔。

 相关推荐 


✍️|作 者 招 募 & 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点个在看,做情绪的主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