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哄,孩子越哭?可能你第一步就做错了
不知道你们家的孩子,有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明明过家家玩的好好的,家长只是没有顺着孩子的剧情,孩子立马就哭了起来;
洗澡非要妈妈洗,后来拖拉太久妈妈不愿意了,孩子就开始各种扒门哭;
有时孩子吃着棒棒糖各种扭来扭去,一不小心,糖掉了。大人就看了一眼,孩子立马哭着说“都怪你”;
孩子看电视,说好看完一集就关。但看完后关电视,孩子却要听下一集的片头歌,硬关就又开始哭闹。
虽然说孩子的心情像天气,变化多样。但遇上一个爱哭的孩子,还是会让大人很头疼。有时候也会觉得孩子是不是故意假哭,毕竟很多时候作为家长也没怎么着孩子。而且这么爱哭会不会成为习惯。
明明就一点小事,孩子为什么哭个不停?
不是小哭包,
而是孩子情绪感知有“敏感性”
对孩子爱哭的这个事情,我也问过家里五岁的女儿,而她却给了不一样的回答:因为觉得大人情绪不好所以就哭啊!
也就是说,孩子哭,是因为她已经敏锐地感受到大人不耐烦或者愤怒等消极的情绪。
从依恋理论的角度来看,哭泣被当作是对看护者在场和注意力的呼吁,在亲密关系中起到一种求助的作用,它的目的在于告诉身边的人我需要关注、同情、和支持。[1]
另外很多孩子日常的哭泣其根源主要都是一种情绪性的哭泣(非疼痛刺激导致)。
心理学家MICHAEL TRIMBLE认为,情绪化哭泣是人类的交流方式。哭泣作为一种情绪反应在许多场合都会被唤起。它与紧张、负面影响的增加有关。[2]
所以对于爱哭的孩子,他们只是情绪感知更加的敏感,当这些感知到的情绪让他们焦虑或难过时,就会唤起更多的眼泪,以此向成人求助和获取帮助。
例如孩子在床上蹦来蹦去,你觉得很危险,怎么劝说孩子都不肯下来。这时紧张的你怒气冲冲快速地把孩子抱下床,结果他却哭着说你弄疼了他。
这时候孩子的哭其实并不是你抱疼了,而更多的是他感知到父母的不耐烦情绪。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只能用哭泣来表达。
“哭泣”的背后是极度渴望被看见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Dr.Edward Tronick 做过一个“面无表情实验”(still-face experiment)。实验对象是一对母女(女儿一岁)。
实验刚开始时,母亲会坐在女儿面前跟她一起玩。孩子会主动用手指指向周围,母亲积极的回应,互动非常愉快。
但到了实验中途,母亲会被要求对女儿的任何动作表情不做回应。当母亲第一次面无表情时,孩子敏锐的觉察到了。她开始用微笑、用手指周围、然后把双手放在母亲面前(表达困惑)、尖叫等企图重新找回母亲的回应。
一次次无法得到正面的回应,让孩子承受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在负面压力大到无法再承受时,孩子的哭泣也就开始了。
从这个实验中,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当孩子一次次努力唤醒母亲回应都失败时,哭泣是他们最后的努力。
这时候的他们极度希望被母亲看见。这种渴望伴随着压力。
就像生活中,经常我们在独自看电视或玩手机时,孩子总喜欢做一些出格的动作(例如沙发上跳来跳去)来吸引我们去注意她。当这些动作被我们用说教、惩罚等去回应时,哭泣总是如期而至。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哭泣更代表的是他们极度需要被“看见”,这是他们最后唤醒成人关注的途径。
这些误区容易让你
错误对待孩子的哭声
——不:激烈哭泣的孩子,贸然的拥抱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
美国犹他大学的心理学教授Alan Fogel 认为,当哭泣是抗议性哭泣时,主动的拥抱或者其他触碰都会让哭泣的人变得紧张,最后被推开和排斥。[3]
生活中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就会不由自主用拥抱的方式来安慰孩子,期望自己的温柔一抱能缓解孩子的情绪。
可孩子却不一定如此设想。
尤其处于和父母情绪对抗中的孩子,面对“拥抱”就会非常容易发出“你别碰我”、“你走开”这种话语。
因为在孩子内心还没处理好当下和家长的关系时,哭泣是他们逃离对抗焦虑和自我安慰的方式。
这时候去拥抱孩子,带来他们的自然更多只是紧张,毕竟拥抱代表的就是敞开心扉。
因此拥抱哭泣中的孩子,要特别关注他的情绪。只有在孩子的情绪处于缓和阶段,拥抱才能达到安慰的目的。
误区二:孩子一哭就安抚,以后会养成动不动就哭的坏习惯
——不,积极的回应才能帮孩子走出情绪困局,变得更坚强
儿童神经精神学博士Montanaro认为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除了身体的发展,他们还有两条心理上的腿(Psychological Legs)也会被发展出来。
而这心理的两条腿,代表着信任世界、信任自己。
当孩子每次哭泣时,如果我们都能积极的回应孩子,孩子就能通过哭泣释放自己的压力和情感。
那么他就会愿意去信任世界和信任自己,因为他会明白自己的哭声并不会让这个世界讨厌自己。周围的人是会在意他,父母的积极回应也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脆弱会得到保护。
这种回应会让孩子发展出信任,会更加愿意去相信父母和与父母沟通。
反而如果当孩子哭泣时,我们责怪孩子或者不去积极的回应,孩子内心的情绪和需求无法得到释放,就会在身体内积压。当某天这种压力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它就会寻找其他的释放点。像突然的爆哭或变得脾气暴躁等。
亨利·莫德斯利(Henry Maudsley, 英国精神病学家)就曾说:“无法用眼泪发泄的悲伤,可能会让其他器官哭泣。”
就像学龄前的孩子,往往容易在压力大的时候尿床,而这其实就是他们用眼泪之外的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
“三不三要”,
轻松安抚爱哭的孩子
面对哭泣的孩子,家长为了尽快让哭声停止,一般就是威吓、放任或者妥协。
这些方式虽然可以让孩子暂时性停止哭泣,但其情绪没有得到释放,所以经常过会又容易哭泣起来。
例如孩子哭的很伤心,你二话不说给了一个冰淇淋。这时候孩子为了吃冰淇淋肯定会停止哭泣。但等他吃完,哭泣还是会继续。而这其实就是因为他的情绪还未得到释放。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安抚爱哭的孩子,帮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呢?
这里我们可以用“三不三要”来处理。
首先“三不”,指的是不说教、不带情绪、不突然的触碰。
1、不说教
孩子哭的时候,我们总会下意识的问“你为什么哭”,之后往往就会开始说教。告诉孩子随便哭鼻子不对或者应该怎么表达之类。
但孩子本身情绪就在向外发泄,他需要的是情绪的疏导。
家长这时再有道理的话都很难在哭声的衬托下到达孩子耳朵,反而是家长很容易因此受挫。
而且家长和孩子不同频道,往往孩子就容易进一步的暴怒,做出过分的肢体动作。
所以在孩子哭泣的时候,我们不妨忘记规则道理,听听孩子的想法。帮他把心里的情绪释放出来,这样他也才有空间装我们的“道理”。
2、不带情绪
就像打呵欠会传导一样,坏的情绪也是会传染的。
当一个哭泣的孩子面对一个不紧不慢的家长,很多时候家长的淡定和冷静就会给孩子带来参照的效应。但如果家长也情绪糟糕,那么孩子大几率是会把坏情绪升级。因为家长的坏情绪会激发孩子的对抗意识。
因此你想要安慰哭泣的孩子,那么首先你的情绪就必须是平静的。如果做不到的话,让其他成人介入或先平复自己的情绪会容易安慰好孩子。
3、不突然的触碰
可能是影视剧桥段的原因,成人总是对拥抱有很多美好的期待。但突然的拥抱和触碰其实并不会带来美好的感受,反而是紧张和排斥。
对于哭泣的孩子,这时候他全身的感官都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突然的触碰就很容易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导致孩子的抗拒。
所以如果你看到难过的孩子,想抱抱他,那么请先告诉孩子“我想抱抱你或我先抱你到房间”。这样至少孩子不会因为被突然的抱起而紧张,而且也更容易被孩子接纳。
最后“三要”,指的是要声音低、要私密空间、要同频。
1、要声音低
去过图书馆的家长,应该都会发现在图书馆里基本每个人都会自发的声音变小,而这其实就是环境带来的感染力。
面对哭泣的孩子,我们同样可以用这样的感染力去引导孩子。
我们放低的声音,会跟环境中嘈杂的哭声产生鲜明的对比,孩子也会更容易发觉自己的声音过大。
最后受家长的引导降低哭声,平复情绪。
在孩子哭泣的时候带孩子去单独的环境,不仅可以避免因孩子哭声造成家长的情绪压力,同时单独的环境也可以给到孩子和家长更多沟通的空间,避免其他人对育儿过程的干扰。
例如很多时候孩子因为吃饭要喝果汁哭闹,妈妈经过各种招式的努力已经快平复好孩子的情绪。但一旁的老人这时候却突然说“不就一个果汁,喝点没事”,这时孩子基本就会又被影响而哭泣。
所以孩子哭泣的时候,带他去单独的环境,会更容易哄好孩子。
就像我们经常所说的,情绪只能被理解,无法被压制。孩子的哭泣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如果我们想要安抚哭泣的孩子,那么最需要做的就是理解他情绪,达到跟他的同频。
就像孩子晚餐想吃乌冬面,看到餐桌上不是喜欢的菜而大哭大闹。
这时候就可以试试这样和孩子沟通:
这样的沟通方面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觉得家长和自己是同频的(同个目标),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发家长去理解孩子,给孩子提供解决的办法,避免亲子间的对立。
总之,哭泣是我们生来就有的表达能力,在婴儿时期,我们通过哭声来保护自己。长大之后,哭声也是我们避免内心被情绪吞噬的自我保护。
面对孩子的哭泣,我们不需要执念与“哄”与“不哄”,因为“哄”孩子只是帮孩子疏导情绪,此刻的不疏导,情绪就会流转到其他地方被你“看见”。
编辑 | 瑞瑞
[1]Hendriks, M. C., Croon, M. A., &Vingerhoets, A. J. (2008). Social reactions to adult crying: Thehelp-soliciting function of tear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8(1),22-42
[2]Trimble, M. R. . (2014). Why Humans Like to Cry: Tragedy, Evolution, and the Br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body-sense/201010/are-all-cries-good-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