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到教育新政背后的3点重要信号,忙于鸡娃的家长却没有察觉...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5月的一条教育新闻热搜?
从下学期9月份开始,劳动课就要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进入学校的课表。孩子在不同的年级,必须掌握不同的劳动技能。
这个规定一出,有些家长觉得特别好,认为“自食其力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的家长却担忧“这会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课程,增加学生负担”以及“谁来落实”;
还有家长抱怨“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劳动这种学习和中考高考无关,无非是想将职业培训提前到小学”。
每一次新政策推出,都避免不了争议。各个地区由于资源不一致,也会导致执行过程的参差不齐。因此上述家长的“担忧”更多是对本地落实能力的担忧。但基于这个政策推出的初衷和价值,我旗帜鲜明地举双手赞成!
学生的任务固然是学习,但学习并不应该仅局限于坐在课堂上面对文字和题库的读写默背,更需要通过丰富、多维的生活体验来完成人生的学习;
从长远来看,一个人必须在童年阶段从书本以外的更多渠道发现自己的特质,找到自己的热爱和特长,才有可能在长大后拥有更多可能性。
在仔细阅读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之后,我发现,这份课程标准其实释放出了很多信息,远不止学会劳动这么简单,我试着给大家总结成三个方面。
怎样理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1.新标准是对从前单一的以学业为主的评价体系的突破探索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1],其中: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
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新标准”提出了一个新目标——要培养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并提倡个性的多样性。
这和教育改革的整体大方向是相呼应的,不是依靠刷题而考试分数很高的人,而是可以立足现实条件,发挥出个人创造力,解决实际需求的人。
2.新标准要求学生把社会当课堂,从应用的层面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孩子要走出家门和校门,除了从“教师”这个职业里学习知识外,还得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从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出发,在工农业、服务业里的其他职业人群中学习知识,在生产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
3.劳动课程对于劳动能够赋予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很高的期待
它希望孩子可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除了学习劳动技能,使用劳动工具外,还期待孩子能在劳动实践中增强体质,提高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不知大家看到这一点后是否觉得眼熟?
没错,后面的几项能力都不是传统的“做题”能力,而更类似于“职业能力”。是希望把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主要“职业思维”在小时候就贯彻到学习当中。而不再像之前一样,书本的归书本,工作的归工作——存在脱节。
新标准推着家长尽快“解放思想”
前几天,我儿子的学校举行了缝扣子比赛,全班男女生都参加。在这之前,他连针都没拿过。
没办法,我只好临时抱佛脚。在比赛的前一天把针线盒拿出来,一边教他怎么穿针引线,怎么打结;一边叮嘱他别扎到自己。没想到的是孩子不仅顺利完成了比赛,还得了优秀。
这令我既自豪又禁不住反思:其实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存在着过度照顾的倾向。更可怕的是,这种倾向往往打着“你学习好就行了”的旗号进行。
我们可能是在矮化孩子,不信任他可以独立做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忘了他是一个慢慢走向独立的个人,不是一个“自己只需要学习、其他都可以被照顾”的“儿童”。
很多家长会说:我这样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考评机制就是这样的。
不可否认,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生活在简单粗暴的评价体系中。虽然“双减”作为教改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去年八月以来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学习时间分配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当前评价体系仍未向家长们展露更大的不同。
但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中高考考核方式变化的趋势:
无论文理,阅读量都加大了;
理科的考核,越来越多的题目是“综合思考”题,和“动手”关联越来越紧,且素材来源于真实世界的实验和真实场景的现象,而不是已有题库的进阶;
对于“说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要求有真正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套用作文模板。
各位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当国家真心希望考核某个目标时,转向的速度和落实的力度往往都超出家长的预期。
当家长要求孩子“别的都不用管,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这样单一的学习方式很可能某个阶段反而突然造就了孩子的瓶颈。
“只管学习就好”这句话听起来是“宠爱”,却无意中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学业成绩之外,你的其他技能和爱好我都不在乎,也都没有价值。这种家庭价值观渐渐会成为一种压力,牢牢地束缚孩子,失去生命的弹性。
毕竟一个人是需要很多“生活意义”的。它不仅仅来源于“考试成绩”“班级排名”这些方面,还来源于社会生活中一些大大小小的,自己一次又一次胜任的其他工作。
据我观察,缝好扣子和取得好成绩一样,可以带给孩子荣誉感和自信心,这种自信和自尊,是可以迁移到孩子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学习中的。
同理,一次优秀的烹饪,一次恰到好处的修理,阳台上养育得郁郁葱葱的花朵和蔬菜……这些日常生活的小小成就,让孩子不断累积出自我驾驭感,相信自己有能力好好生活。也让孩子能够自信自己劳动的意义,并拥有治愈力。
随着胜任的小事越做越多,这个过程也会塑造出一个大大的富有弹性的自我,积蓄着我们人生的“意义池”。这是我们精神安放的安全网络,为我们兜底,有能量去制衡单一的评价体系,让我们在起起伏伏的一生中更加自洽且坚韧地活着。
网上生活的一代,
更需要和现实建立连接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
我们这一代父母,不能简单用自己童年的经历直接衡量今天孩子的行为、思维模式。
今天的很多孩子生活在家、学校、兴趣班的闭环中,小小年纪就没和大自然和真实社会充分接触过,更多依靠互联网去认识世界。
当孩子缺乏真实生活的体验,在面对大众疯传的观点和一些流行现象时,就容易失去判断或走向虚无。
劳动技能则是一个窗口,可以打通孩子和现实生活,建立起健康的联结。
比如作为一名80后,我从小就得学会生活自理,帮父母做饭,看店,从井里打水灌满水缸,挖蚯蚓去喂鸭子,骑着自行车给家里的小卖部上货,暑假还去给水泥模具厂帮工赚零花钱。
这些看起来普通的小事情,都在训练我积极和外界发生联系,我可以通过现实中和人的接触,更好理解课本中不同的“人类情感”;也可以通过上货、赚钱,来反复应用数学课上的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和现实接触,让我成为一个有特色的、有血有肉的人。
我能照顾好自己,还接触到更大的世界,和不同职业的人打交道,积累了自己掌控生活的自信和能力。
特殊时期的居家学习,
正是“抢先”改变的窗口期
因为疫情的关系,时不常的居家学习成了常态,也造成了家庭原本规律生活的剧变。
不少平常大包大揽家庭事务的超能妈妈超能爸爸们,开始超负荷地工作,身心俱疲,情绪失控。亲密的居家生活,并没有带来亲密的家庭关系,反而鸡飞狗跳,让彼此心怀怨怼。
但另一方面,这其实也给了家庭分工一个很好的契机。趁着这次机会,我们不妨先在家务劳动的分配上好好地做一次调整。
1.家务分配的调整,其实就是家庭关系的调整
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应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人存在,大家既各司其职,又彼此分享。这样的家庭关系,才是“有机”的,有活力的,才更容易良性地经营下去。
2.用家务这个眼前的问题,鼓励孩子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我们可以让大点的孩子出门做事,去一些步行可达的地方,比如,到家附近的便利店买东西,菜市场买菜、回来后记账算账,如果他们可以安全返回,完成任务,那说明他们至少做到了这几点:计划清晰,将需求沟通清楚,并执行到位,还能认得路。
如果对安全不放心,可以直接带孩子去采购,一起聊聊沿途哪里有好吃的,好看的,下次可以去哪儿。
让孩子对真实社区有观察,这是一种发现力。如果他们问你,为什么有的街道很破败却很热闹?有的商店很漂亮却很冷清?那么,这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真的问题。
3.不要把家务和学习孤立,而要融合处理
把每一次劳动,当作项目式的实践。孩子通过劳动,掌握到的信息和能力,其实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多。
比如组装家具带孩子一起,这里既有“非虚构阅读”又有统筹学;再有带孩子一起看看菜单、打折信息、优惠条件,心算账目,这里面是弯弯绕绕不比应用题容易。
就是做一顿饭,也是一个项目从计划到落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首先孩子得构思菜单,接着采买材料,然后根据菜谱的步骤,一步一步煮,最后出锅装盘。“这看起来很简单啊”,然后端上来的菜,肉又大又硬,红烧排骨都黑了,青菜黄了……
计划在落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需要做到位,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就涉及到“持续地实践”,恰恰是书本无法直接教授的。如果做饭失败了,需要分析归纳原因,再实践,摸清规律,避开风险,直到最后成功。
我们都期望孩子拥有创造力,因为未来的工作会比今天更复杂多变,需要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力没有那么玄乎,它是一个很落地、很需要不断“劳动”的能力,是在一次次从劳动实践中获得的,不是无中生有的。
它先得是学习、模仿,再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良,有时候一点点改良,带来的可能是革命性的颠覆。
果仁妈插播
为了大家更好地交流,果仁妈建了一些读者群,每周都会在群里分享很多带娃玩法、动画、片单资源等等,大家也会互相种草性价比高的超值好物。当然,像抽奖秒杀这类福利活动也会不定期发放!
需要的爸妈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加群~(之前在群里的不用重复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