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一个月,我和儿子过成了“仇人”
最近一段时间的居家,让我脾气变得暴躁了不少。再看看周围的亲朋好友同事们,一个个情况也差不多:
闺蜜有一个五年级的女儿,按理说高小的孩子该懂事儿了,又正是要“使劲儿”的时候。结果作业在前她却能沉得住气,非要先打完一局游戏再写。
在闺蜜一阵狂吼下,孩子终于翻开了作业,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要喝水,气得正在切菜的她差点把刀飞过去。
终于写完作业了,她一检查又快窒息了:明明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应用题,换个情景就又错了!
朋友气得大吼;“你用心了吗!!是不是要退回到一年级重学!”
可在闺蜜的狂轰乱炸,似乎对女儿没啥影响。闺女反而因为能天天都在家上课、随时能吃零食而得意到不行:“现在太爽了!”
小孩子家也一样鸡飞狗跳。另一朋友每天居然还在因为“洗手”问题和五岁儿子较劲。
她要求儿子每次洗手都要用香皂、按正确姿势洗够1分钟,但儿子总是趁她不注意就冲冲了事。一旦被抓现行,一个怒骂,另一个哭泣。
更气人的是,明明儿子做得不对,他却表现得很委屈:“我明明洗手了啊,妈妈你为什么老挑我刺?!!”
这就让人纳闷儿了:明明就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大道理,已经给孩子讲(吼)那么多遍了!他为啥还是做不到?!!难道是不明白吗?
实际上,孩子还真有可没明白。
一旦大脑开始恐惧,道理就变成了废话
先来看看孩子们心里怎么想的吧!
我跟这两个小朋友都远程聊过天。和母子相处模式不同,他们和我这个“外人”反倒相谈甚欢。
五年级的女孩,偷偷告诉我,她觉得妈妈可能“更年期”了。理由如下:
和同学一打完游戏,她就自觉地去写作业了啊;
写作业的时候,她上厕所是真的有尿、喝水也是真的因为口渴啊;
而且平时妈妈老说“错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找到问题”,结果一看到错题妈妈就变得特别激动……
五岁的小男孩则觉得妈妈特别喜怒无常,一会和蔼,一会不知为啥又发火了,发了一通火后还会不理人,每次都得他去跟妈妈“和好”。
美国医生和神经科学家Paul D. MacLean曾提出过“三位一体大脑假说模型”,他认为人的大脑发育可以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第一阶段叫本能脑,负责人的吃喝拉撒,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婴儿时期已经成熟。
第二阶段叫情绪脑,负责调控人的情绪,使人感觉安全、可控、快乐、与他人保持联络,青春期阶段发育完全。
第三阶段是智能脑,负责“执行功能”,与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理性思考有关系,成年初期才发育成熟。
对一个孩子来说,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成熟度要远大于理智脑。
一旦孩子遇到危险或感到恐惧,本能脑和情绪脑就会率先启动,用专家的话,这叫“自适应模式”。
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应对战略有三种:
1.战斗——硬碰硬,跟家长死杠;
2.逃跑——躲到房间里;
3.装死——不说不听不回应,木头人。
不管是哪一种,你讲的道理,孩子大概率是听不进去的。
——他们要么选择战斗:你说一句他们能顶十句,分分钟气得你原地爆炸;
——要么选择逃跑,锁上屋门、捂上耳朵;或者就是自顾自地玩儿,或者我行我素,一副摆烂的样子,也能气死个人;
——要么选择装死,你让干啥就干啥,但是只停留在“表演”上,看上去乖是真乖,但你问他学会了啥,回答一般不是“不知道”就是“没听懂”,家长血压已经飙升!
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教授Katrin Starcke 曾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压力对大脑执行功能的影响。她发现,压力会损害大脑的执行功能。压力会让人更难以集中注意力,也难抑制冲动。
还有研究在扫描大脑时发现,当人们在经历痛苦时,皮质血流会优先供给本能脑和情绪脑。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生存脑上,可以帮助人类逃离危险。
总之,如果你用威胁、恐吓、吼叫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就会启动生存本能,满脑子都是你发火的样子,根本就听不进去你说的话。
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所以父母在指出孩子错误时,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尽可能地引导孩子用理智脑思考问题。
往往有这种情况,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处在“气头”上,脾气都很大。这时候的最佳策略反而是冷处理。
就是双方都不要再说了,家长也不要非得这时候把道理阐释清楚。反而应该安抚孩子情绪,或者干脆放下这个事情,等双方情绪都镇定了再沟通。
理智、克制、平和,是让孩子明白错在哪儿的三大前提。
孩子是你身上掉下的肉,但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家长讲半天孩子还是不明白,原因不止这一个,还有一个普遍的原因是:家长自以为讲明白了,但其实没讲明白。
一个妈妈看到孩子手里有两个苹果,她就想要吃一个。但她没有明说,只是问孩子:“甜不甜呀?”
按照妈妈的想法,孩子听到后会递上苹果给自己咬一口。可没想到孩子只是低头,自己在每个苹果上都咬了一口。
妈妈非常生气,觉得孩子太自私了,于是各种批评孩子。
可孩子觉得特别委屈,因为他之所以要各咬一口,是因为“妈妈想知道哪个苹果更甜”他想尝后搞清楚。
妈妈以为孩子能了解自己的心意,但孩子压根没领会妈妈的意思。
这种“高估自己对别人心理状态的了解程度,或高估别人对我们状态的了解程度”的现象,就叫透明度错觉。
美国心理学博士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曾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
她让一部分人用手指敲出一首众所周知的歌曲,比如《生日歌》,再让另一部分人猜出歌曲的名称。
敲手指的人认为歌曲很简单,觉得至少50%的人可以猜对。结果,只有不到3%的人猜对了。
知道结果后,敲手指的人都很意外。虽然敲手指的人很努力,而且当时脑海里还闪出了旋律,但是在其他人看来,那就是零零碎碎的敲击声而已。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跟自己朝夕相处,就应该默契十足。可孩子哪里知道大人的弯弯绕绕是在表达什么。
与其两个人猜来猜去,还不如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要孩子干什么,孩子错在哪里,说清楚。
想要孩子听得懂,要尽量少用“大人话”,多用“小孩话”。
大人话,就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解释问题,用词比较复杂或跳过原因直接说结果,孩子就很难理解。小孩话的特征就是,短句多,词汇简单,场景化,具象化。
给孩子解释原因和做法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更具体的方法。比如角色扮演,让孩子装扮成对方的角色,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
再比如可以把矛盾迁移到孩子喜欢的动物或偶像身上,再带着孩子以局外人的身份讨论问题。
如果家长找错了原因,孩子永远不知道错在哪儿
不仅是就事论事,还要帮孩子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次我朋友的孩子玩沙子时,看上了其他孩子的口哨,一把夺过来了。妈妈就批评孩子:“快把口哨还给弟弟,你看弟弟都哭了!”
孩子立刻就把口哨还给对方了。
但没想到的是,玩后孩子竟然把小朋友的口哨藏在口袋里带回了家。还一脸无辜地告诉妈妈:“弟弟没发现,没哭!”
在妈妈看来,孩子对情绪最敏感,看到别人哭就能立刻明白自己伤害了别人。但这样的归因没说清楚,之所以不能拿,不是哭的问题,而是“不能占有别人的东西”。
想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应该给孩子解释根本原因,“口哨是小弟弟的,你应该先问问弟弟愿意不愿意给你玩。”
批评孩子容易,三省吾身实难
还有一种批评也容易沦为无效,特别是对大一些的孩子。我国的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就遇到过。
身为老师,张伯苓一直非常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天,他发现有个学生有烟瘾,连手指都被烟熏黄了。张伯苓就劝他戒烟,说吸烟有害健康,没想到那个学生却反驳道:“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危害吗?”
孩子每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我们,模仿我们。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不能沉迷于游戏,自己却沉迷于抖音。虽然二者在大人看来是不同的东西,但在孩子看来,都是一样的沉迷,他们就会产生出凭什么你行我却不行的想法。
我们会发现,孩子越大,我们的言语就算再有道理,也渐渐失去了效用;反倒是我们的行动,能潜移默化地给他们影响。
一个更不利的因素是,疫情袭来的这些年,我们都被迫接受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长时间呆在家里、生活变得很单调、必须配戴口罩。
当大人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就容易焦虑、烦躁,那么以前不那么显眼的问题,现在也会变得特别碍眼。但换位思考,孩子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情?
最近,在我所在的城市,很多学校都召开了家长会,分享了近几年一些家庭因为亲子关系发生的极端案例,提出要多关心孩子心理健康,不要对成绩过度关注。
这个看似平静的“提醒”,背后不知暗藏了多少孩子和家长的眼泪。
与其互相埋怨、发泄情绪,不如抓住这个难得的团圆时刻,与孩子一起构筑“家”的意义。
直播预告
“作娃”来袭,为什么孩子这么难教?
孩子听不懂大人的话、总是爱顶嘴,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有效沟通?我们这次邀请到了欢颜教育创始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王琳老师,来果壳童学馆直播间深挖背后的原因,帮家长正确认识孩子,解决“孩子难教”的问题
* 不要把孩子当成缩小的大人
* 如何对孩子因材施教?
* 时代在发展,孩子的思想在革新
* 家长们缺乏沟通能力,如何锻炼?
今天中午11:30-13:00,来果壳童学馆直播间,提出你的疑问,我们一起寻找答案~快来预约吧!
[1]《进化中的三位一体大脑:在古脑功能中的作用》
[2]MacLean, P. D. (1990). The triune brain in evolution: Role in paleocerebral functions. New York, United States: Plenum Press.
[3]《了解你的大脑》
https://www.artius.com.au/news/understanding-your-brain/
[4]Starcke, K., Wiesen, C., Trotzke, P., & Brand, M. (2016). Effects of acute laboratory stress on executive functions. Frontier Psychology, 7 (pp. 1-8). doi: 10.3389/fpsyg.2016.0046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14494/
[5]Elizabeth L., Newton (1990). The rocky road from actions to intentions (PDF) (PhD thesis). Stanford University.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