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 VIS|新学说发布《2016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国际学校仅占基础教育学校千分之1.3!

2016-11-22 吴越 新学说
↑ 点击上方“新学说”关注我们


2016VIS大会

由腾讯网、腾讯教育、新学说联合主办的“在变革开创未来”——2016国际学校发展大会已于11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共有28位演讲嘉宾、近300位国际学校行业人员参与本次大会。


新学说联合创始人兼CEO吴越女士在本次大会上发布了2016国际学校年度发展报告,从国际学校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和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以下是演讲实录:


很高兴第二次站在VIS大会的舞台来发布《2016年国际学校发展报告》。同时,也特别感动有很多校长都到了现场,有的校长原本今天已经安排了其他事情,但是特意过来听这个报告,很感谢大家。

刚才英国Wycombe Abbey School的校长给了大家很多美图,我们能看到世界顶级的女校目前是什么样子的。而我的报告里面有更多的数据呈现给大家,根据数据来看看中国国际学校目前发展状况是什么样子的。


国际学校发展历程


开始之前,还是先跟大家确定一下我们对国际学校做的定义划分。第一类是外籍国际学校,也是我们以前常说的外籍子女学校。第二种是民办国际学校,目前数量比较多,我们所在的万科双语学校就是民办国际学校。第三种是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或国际班,此类目前在中国数量很庞大,只是发展上没有那么快。



接下来从中国国际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来看,我会从1980年一直讲到现在,包括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行业的特点。最后是前景展望,我们看看在未来的10年、20年,甚至是30年,中国的国际学校会是什么样,是否像英国Wycombe Abbey School的校长讲的那样,我们的学校也可以做到更高层次。最后是一个特别专题:国际学校生源变化调查报告,我的同事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采访了几十所学校,也收到近千份的问卷调查。我们想看一看生源变化是如何影响学校,如何影响学校在生源招生、课程设计、运营管理等方方面面。


40年发展概况



我们先来看一看近40年的中国国际学校发展状况:


1980年到1989年是初步发展期,数据中我们能看到数据显示的第一个10年,中国新增3所国际学校,而且这三所都是外籍国际学校,只能招收持有外国护照的学生。所以说在1980到1989年之间,是没有招收中国学生的国际学校,我们印象中的国际学校在那个时候被定义为外国人的学校。


1990年到1999年的时候国际学校增长得非常迅速,可以说是呈十几倍的增长。这个时候,我们中国的民办教育从1993年逐步放开,民办学校也得以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也推动了我们的外籍国际学校发展,包括外企入驻。所以这个时间范围中,外籍子女学校和民办国际学校发展非常迅速。公立学校国际部在90年代新增6所,大部分也是提供给外籍学生,比如上海中学的国际部,北京55中学的国际部,他们不是目前我们了解的的招收中国学生的国际班。


2000年到2010年是国际学校的高速发展期。在这个时候,国际学校数量是原来的2倍,民办学校里面更多,有三倍多。在这个10年,我们看到外籍子女学校比如德威教育集团开始进入中国,迅速在10年内建立了多所学校。民办学校在2000后的几年内,从原有做义务教育系统的民办学校,转为国际学校。碧桂园学校就是其中之一,从很早开始做民办学校,但在这十年中开始更多地做国际学校。2000年到2009年这十年是一个改变了中国国际学校行业形态的时段。在这个十年中,公立学校国际班和国际部疯狂出现。最早在2004年人大附中开始,之后迅速在全国掀起了波澜,这个十年新增加的公立学校的国际班总体有90多所。


2010年到2019年,我们从数据和分析中看出,这10年国际学校在不断的转型和变革。其中,外籍子女学校的增长只有22所,对比之前增长的60多所,这个阶段的增长率很慢;民办国际学校已经呈现40%以上发展速度,同时民办学校已经开始更多强调中西融合,中国主线等;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在这个几年增长数量非常庞大,迅速的在全国开展,而且课程是以AP课程为主,但是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段的前几年,在2014年之后由于政策的影响增长迅速减少,同时一些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开始转型,部分学校已经开始从学校本部迁出,改为民办形式运营管理。


“在最后的十年中,行业发展已经在转向。对办学的领导来说,你们关注的点在不断的变化,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应对变化来办学。”


2016行业回顾


把历史说完之后我们来看2016年国际学校行业有哪些问题需要了解。

第一个是《民促法》的修法通过。我不知道在座的外籍人士是否了解,但这件事在中国的民办教育圈掀起不小的波澜,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各位的决策计划。本次修法为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对于本次修法通过,比以前已经有很大进步,只是没有达到不少人预期而已。具体到修法对未来的行业中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要看更多的细则出台。


第二个是政府购买服务和教育PPP模式逐渐成熟。昨天有枫叶集团的校长进行分享,其实我们知道,最近几年间,枫叶学校在外地的扩张模式很多跟PPT模式政府购买有关。根据发改委主管的中国发展网PPP项目发布信息,山东潍坊教育PPP项目集群,仅国际学校层面即以文华国际学校为核心,规划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逾7000人的潍坊文化高端教育园区,以及规划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容量5600学位的潍坊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第三个是本土化趋势加强,昨天卢校长讲到中西融合的国际课程,其实目前不少学校已经通过文化融合和课程融合不断本土化国际学校,比如北京鼎石学校的中国主线课程等。在操作层面,分层办学模式也开始显现,如耀中和耀华学校,分别招收不同生源类型的学校。另一类模式,直接从外籍国际学校转变为民办国际学校,如北京哈罗国际学校。


第四个是产业投资和国际教育园区的建立。近年来国际教育园区已经从单一高校型国际教育园区或留学培训服务园区开始向K12领域渗透,比如保华国际教育园区,枫叶教育园等;也出现了行业集聚融合园区,如新欧鹏教育园区。另外新城配套园区也比较突出,如上海浦东引入惠灵顿和哈罗,陕西西咸新区引入的耀华,枫叶和中加学校等。


第五个是政府背景办学力量陆续发力。以北京,上海比较突出。上海的典型模式政府主导下的物业开发与租赁的合作模式,如上海陆家嘴集团引进惠灵顿公学,外高桥集团与哈罗公学合作。北京的典型案例首推中泰桥梁布局模式,同时新成立的海教投(海淀国际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也值得关注。


最后一个是收并购和轻资产的模式。除了枫叶,碧桂园等全国各地轻资产模式的输出,2016年看到了较多原本只是多年单一运营的实体学校,开始在全国开设校区,未来几年同一品牌的学校会更多“繁殖”起来。

这是到2016年的一个简单回顾。


国际学校现状

数量规模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目前的国际学校现状。这是我们结合所有能够收集到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考试局、教委,民政等官方网站,所有能统计的数据里面,我认为是目前最权威、最准确的数据。现在是外籍子女学校是122所,民办国际学校有321所在政府部门有注册。公立国际部是218所。数量统计上来说,我们根据中位数来统计。

比如外籍子女学校,大的一个校区有2000人的学校,比如上海SAS,美国的学校加上浦东和浦西一共将近4000人。还有小一点学校,可能不足百人的学校,我们按照中位数,平均在600人左右。

民办国际学校中,一个学校的学生数量平均下来在1000人左右,大的学校有4000、5000这样的规模,当然也有较多小一点的学校。但是从我们目前看到的结果,一所新建的学校,比如2014年新建的学校到了2016年第三年招生的时候,在校生一般能够达到1000人的规模。

公立学校的国际班,按照教委的批准一般是60人/年,运营达到三年的学校一般是200人左右的规模。此前政府没有管控的时候,一个项目的生源有时候在一年招收100多人的也不少。也有一些学校开了很多项目,可能有600、700这样的规模,但是目前来看,200人是一个中位数统计。



根据这些数据,目前的国际化学校学生数量在43万左右。这个规模在基础教育领域是否很大?这个图告诉我们整个圆圈是中国目前K12基础教育领域的学校数量,其中公立学校占67.41%,包括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民办学校占32.45%。而到了国际学校,就是我提到的661所,其实只占0.13%。可能因为我们身处这个行业,觉得总体数量很多,但其实只占基础教育领域学校数量的0.13%。


再看一下国际学校在民办学校中的比重。走国际化路线的学校占在民办学校里面只占0.28%,也是很少的。国际化学校还是很弱小的群体。


地域分布


我们再看一下国际学校数量在地域上的分布。颜色越深表示办学数量越火爆,比如北京、上海、广深颜色最深,国际学校数量也最多。但是据说上海的国际学校依然是一票难求,有的学校竞争比例高达30:1,30个学生里面录取一个。像新疆这边也有,比如说乌鲁木齐市众志中心剑桥高中。所以目前看起来是覆盖掉中国绝大部分的省市,只有极个别的如西藏目前没有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均衡。



接下来我们看看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课程。不少国际学校官网都有显示在开英国的课程、美国的课程、IB课程,也有自己设计的双语课程。接下来是学费、生源和评估。最后是师资,理念。每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不一样的,从两天的校长演讲中我们都能够看出来。以上这些是学校发展中很关键的要素。


以课程角度来说,目前在中国国际学校里面A-Level课程占到47%,包括英系或者英国其他课程。IB课程占23%,AP课程占30%。


除以上三大国际课程,还有其他比如加拿大课程,美国的PGA的课程,澳大利亚VCE或者WACE课程,但是开设学校数量都不太多。根据这张图看到,三类学校课程里面的课程分布情况。英系课程在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国际班开设较多。而AP课程在公立学校的国际班中开设较多。IB课程方面,大部分的外籍子女学校在采用IB课程,发展比较快民办学校采取比较多。


再看学费和成本,成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人力成本较高。关于学费,这是我们新学说研究部在今年暑假对国际学校做一个抽样调查。一线城市的国际学校里面的幼儿园费用也在10万以上的水平。(参考“国际学校学费差距有多大”)未来我们会做二三四线城市的学费调查,以及不同性质学校的费用调查。


行业特点


接下来跟大家分析一下目前国际学校的行业特点。

1.我们刚才说了国际学校仅占到基础教育里面0.13%,而相对来说需求很旺盛。以数量计算行业渗透率较低,但是市场需求尤其是70,80后富裕起来的也接受过国际教育的家长倍增,可以判断未来几年市场空间广阔。


2.行业的差异化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国际学校都长得太相似了。独立办学品牌、特色办学较少。受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限制,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管理、市场招生途径等,甚至办学地的选择上,都难以达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3.营收和利润水平不均衡。这个跟学校办学能力和品牌有较大关系,从总体上来说,利润水平比较低,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尤其在人力成本这方面,人力资源成本占大约30%、40%。


4.行业准入门槛比较高。资金、土地、手续是关键。建学校是一个重资产投资,所以整个看起来,想进入行业的人有很多,但因为投资巨大,需要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也要求较高,进入门槛也相对较高。


5.生源的依赖度比较高。我们经常说哪一所学校好,是因为他们招收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生源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而一些外籍国际学校由于外籍子女的减少面临关停,更是凸显对生源类型的依赖。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国际学校存在哪些明显问题“


1.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不管是从课程设置来说,还是目前学校本身的课程,管理上都没有创新模式,都太接近了,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我非常希望中国能够出现更多自己设计的课程,或者出现如斯坦福在线高中,altschool,Avenues等自己独特的学校。这是我希望看到的,也能给家长更多丰富选择。我们一直提到多元化,多元化有多个维度,不只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源国籍多元化。


2.重投建,轻管理。举个例子:今年4月份我写了一篇文章,“深圳的国际学校到底有多乱“。5个学校,基本上在一两年校长换了一个遍。学校投资上,3个月、6个月把学校建好,装修好,后面的运营管理跟不上,课程体系未搭建好,人才机制没健全,不断换人。这个问题在目前这个阶段依然很严重。


3.规模的扩张和质量问题。那我刚才提到一个集团,一年开了两所国际学校,可能明年三所。我们需要思考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和支持来做这么多学校。同时在外地三四线或者二三线投资这么广阔的市场,管理是否能够跟得上。


4.标准化的管理要求和落后的管理体制的矛盾。标准化管理,其实不止是单一学校,在整个行业里面都没有标准,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学校。每一个家长去择校的时候加进了100个微信群,参加几十场的择校咨询会,最后还是不知道我要选哪一所学校。一个好学校的标准在哪里我们都不知道。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昨天惠灵顿的校长讲到,一个好校长是什么样的,校长如何工作。在这个问题上,所有行业人都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怎么样能有一个标准,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来更好的为家长服务。


行业前景展望


刚才讲了目前一些现状问题,那我希望未来是比较光明的,学校会越来越好。


1.首先是办学主体和办学角色的多元化。从办学方来说。现在办教育从开始是公立学校的校长、教委出身的人士进行办学到现在教育集团办学,上市公司办学,地产办学等,希望未来更加丰富。


2.资金来源多元化。目前学费为主要来源,未来期待更多资金来源,比如社会、慈善基金会捐赠捐款;发行学校债券等。


3.办学实践要国际化和多元化。十年前,我们说越国际越好。到现在,我们觉得越中西融合越好,在国际化中能够中国化重一点更好。但是国际化和多元化是不变的话题,这个过程没有矛盾,但是对于学校,是多方面的多元而不是单方面的多元化。


4.人才问题。我们十月中下旬承担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国际化学校人才建设调研课题,在调研的过程中,大家呼声最为强烈的就是人才问题。外教的管理困难,双语中教,懂教育的高管人才的极度匮乏都是目前办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令我们欣慰的是,目前我知道有一些机构跟大学建立合作来培养国际教师,包括现在已经有大学开始独立招收国际双语教学专业这样的研究生。


5.行业协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今天下午会有我们的特设分会场,主题是国际化学校行业组织的研讨会,我们也希望中国的国际学校有一个组织,大家能够一起分享、交流、学习提升。



生源变化调查


最后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生源变化调查,数据到2017年,我们预测学生数量在48万,目前在43万左右,每年增加的学生数量是6-7万。那么影响家长择校的因素是什么?


对外籍学校,首先看的是你的国际化水平。我们学校里面有50多个国家的外籍学生,家长很看重这种多元文化交流。

对民办学校,师资水平是重点。现在有家长说,我们选学校看两点,一个是看生源,一个是看师资,其他什么都看不到。这一点在民办学校里面更加突出。同时也包括学校理念和文化。我们也希望通过学校和行业的努力,能够让家长感受到,择校应该是全方位考虑的结果。




81.2%的家长都认为中国籍的学生不断上升,中国学生越来越成为国际学校的主体。接下来在数量上,总体上国际学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几个方面是我们目前家长一致认同的,和我们自身的认知也比较一致。


我们看看生源变化的影响。通过家长们的反馈,因为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家长们会觉得国际学校趋向于中西融合。这点没有错,以前是更加国际,现在中国学生增多是更加融合,但是融合是哪方面的融合,具体怎么融合,这是每一所学校都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大家提得更多的是课程融合,但是其他方面的融合讲得太少。


以上是跟大家分享了中国国际学校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和问题,以及前景展望以及专项的生源调查。我们希望在2017年的时候,我们能够发布一个更加有价值的行业分析报告,服务好学校,同时希望所有办学者能够了解行业状况,制定自己的最佳发展战略和规划,以便应对变化的市场。

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2016VIS大会丨圆满落幕

2016VIS大会| DAY1全概况

2015国际学校报告发布:未来资本会推动行业发展


PS:获取2016年度完整版报告,点击原文进入新学说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