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STEAM教育:iDreamer 3D梦工厂——“打印”你的梦想
文/新学说 何淼
iDreamer 3D在一位80后爸爸的梦想中诞生,期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内容,让每一个孩子爱梦想、爱设计、爱创造。这家在美国注册,中国落地的公司,充当起中美国际STEAM教育资源和3D数字科技融合课程的桥梁。
梦的开始:一位80后爸爸的初心
陈海旭一家
“我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二女儿出生的时候,开始有一种冲动,应该去做些什么让他们这一代的孩子能接受到与我们这代人有所差别的教育方式,一种更符合未来世界需求也更能激发他们心性与潜能的教育方式。”CEO陈海旭先生道出3D梦工厂的创办缘由。
从2006年开始在全球数字科技巨头AUTODESK公司工作,陈海旭在工作中接触了众多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数字设计类的人才与科技,了解3D打印等数字科技在青少年教育领域的拓展与应用。开阔的眼界以及深度的行业积淀为他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美国期间,他观察到最受孩子追捧的就是STEAM教育,3D打印、编程都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生活中,好莱坞大片特效、手机、玩具、房屋建筑乃至宇宙飞船,设计无处不在,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设计思维的一次实践。因此,陈先生认为设计能够锻炼孩子的应用能力,应该作为通识教育把未来科技和学习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打通。2015年,iDreamer 3D在美国注册,冲动+积淀造就了梦的开始。
中美渠道互联,精品团队建立
选定了苏州作为项目落地的“试验田”,陈海旭毅然放弃了上海户口,卖掉上海的房子,举家迁往苏州,以自筹资金开始创业。
iDreamer 3D在美国注册、中国落地,以中美互联的方式运作。远在美国的合伙人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陈海旭和合伙人在中美两地时时沟通交换信息流,成就了渠道互联。有了10多年乐高行业经验的合伙人加入,管理团队开始高效运作。
以3D打印为主的STEAM教育作为新兴市场,中国的专业人员储备量也有一定限度。为了在创业过程中打造一个团队,从成立第一家门店开始,陈海旭积极投身于团队建设中,对被选中的成员进行着重培养。
产品研发团队由中美团队共同构成,在美国有知名顾问,负责提供教育资讯。而中方团队有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海归总监和中央美院的优秀人才。团队强调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凝结了一群志同道合、注重STEAM教育理念的人才。3D梦工厂团队秉承了“人员在精不在多” 的理念去做教育内容。在高强度的销售压力和运营压力之下,不到20人的团队在凝结中将困难逐个击破。
打造品质课程,坚守内容为王
陈海旭坚信“一位好的教育者或作家写出来的好书,抵得过千军万马”。因而拒绝采用劳动密集型的快速生产方式,注重内容打造、内容生产是3D梦工厂的业务核心。以内容为中心,将教育产品、技术、软件、硬件以某种桥梁串联起来,以好的教育方式、好的内容呈现满足B端或C端用户是其终极诉求。
3D梦工厂的设计理念是数字化的STEAM教育,更多的采用数字化的方式代替纯物理方式。数字化科技是未来世界的通用技术,驾驭数字化科技进行设计、创造、解决问题将成为未来生活社会工作的主要活动,越来越多的物理实现方式将被机器所替代。
例如木工的榫卯工艺以及中式建筑的斗拱工艺,通过3D设计和3D打印都能够呈现结构的精妙之处进而产生教育效能。在未来,也许打印一把椅子或者建筑不再使用榫卯和斗拱,真正有价值的是榫卯和斗拱在其所在的历史环境中作为解决方案所蕴含的智慧。
3D设计、3D打印、编程、物联网的这些与数字化相关的课程,都是他们的案例方向。STEAM教育的课程内涵是项目式、探索式、跨学科的,即将科学、艺术、数学、工程和技术这些东西围绕着项目展开。STEAM是一个教育概念,教育课程路径的设计是在过程中把这些最基础的技术、跨领域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素质的培养都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体现出来。
图为传统文化课程题材
最终,课程产品化的程度较高。在线课程和材料包,与国外的优秀产品相结合,课程有专属的IP、情节、卡通形象、以及场景化的学习方式。课程内容呈现了中美融合,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完美结合。例如,用3D打印、3D设计的方式,将榫卯、斗拱、苏州园林这些很中国味道的题材用数字设计的方式把它重现出来,特点鲜明。另外,在课程中强调设计思维和思维导图的应用,强调艺术和科技的结合,让中西结合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安排当前学科教育中的知识点,在课程中强化它的实践和应用,不断提醒孩子场景学习中应用到的学科知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印象。
课程主要分为逻辑物联课程和3D打印课程,两个主题涵盖了全部的数字化课程。物联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互联网等课程题材,作为一个抽象部分逻辑功能的实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而3D课程则是以具象的、有美感的、有功能东西存在,包括艺术、机械、结构、几何、建筑等景点题材。现有的教育方式都已经包括在物联和3D中,例如需要一个高效、聚焦的教学环境,准备一台3D打印机、一种软件,就能做很多其他类型课程的尝试。
瞄准“大”字路线,构建线下品牌
陈海旭表明,在合作方的选择上只有一个要求——够大。简单直接的选择方式源于大企业、大机构在业内拥有高级信用,对行业有深刻了解,对产品内容的敏感并且有能力分辨出符合其需要的解决方案产品,帮助3D梦工厂持续不断的把内容做到极致。另外和大企业合作,便于建立自己的口碑、品牌和市场认知度。3D梦工厂现阶段和一些教育领域的知名公司展开合作,未来将尝试和有实际运营经验、有能力开拓百十家门店的大型机构合作。希望能在线下构建出一个扎实而知名的教育品牌。
3D梦工厂目前的用户群体以K12教育群体为主。小学和初中用户较多,但鉴于出国留学人口的倒金字塔形,目前也在积极向高中进发。很多中美学校融合的优质课程内容引起了国际学校的关注。目前与国际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均有合作。
图为国际学校工作坊学生合影
与国际学校的合作方式较为灵活。例如,为苏州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制作3D打印课程并提供相关服务,为国际学校的小学、初中、高中的一些项目做数字化设计上的指导,开办工作坊。与苏州新加坡国际学校的合作是直接在校内开班,家长报名后,派遣专业讲师为学生授课。与国际学校及集团的合作是根据国际学校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STEAM素质,包括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未来出国留学申请国外名校提供便利。与外地学校的合作,则是由销售人员将线上课程、硬件、软件、套件等做成一套解决方案去完成。
未来,希望通过远程的方式去实现合作。优质的技术产品会让数字化的成果不再受限于线下直派授课。提供详细的课程课件和教案供老师们亲自授课,利用online的课程系统,让孩子可以直接登录账号学习。在保证高质量录播课程的基础上,未来会做一些工作坊类的直播。
陈海旭认为STEAM这种教育需要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知识获取,应该从线下开始。“学”和“习”的完美结合,才能让内容和操作者互动起来。教育都是源自于线下,未来希望依靠线下品牌的影响和内容的打磨,以市场化打动C端家长接受在线方式的教育。在一个地区做精,做透,将内容做扎实,打通线上线下,再向全国去扩张。
图为3D梦工厂苏州门店
“教育行业注定是百花齐鸣的。我们不是做单一平台,让别人放内容以博流量。而是专注于内容,做一个完整垂直的系统。用户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上本身就有多样化的尝试需要,STEAM教育更有其独特特性。没有扎实的产品和内容撑不住线上烧钱换来的高流量。所以不能走的太急。”陈海旭对于产品内容有着特殊的执念,目前3D梦工厂已在在苏州、南通打造了3家线下门店。
行业定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3D梦工厂已获得天使轮投资,作为数字科技巨头Autodesk和中国3D打印研究院的合作方,拥有三家线下店面、估值3000万人民币的成绩在陈海旭看来尚且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教育,不能一味的拿来主义。在中国既需要国际视野的打开洗礼,也要考虑中国的文化自信,国家认同等因素。中国团队对于STEAM教育的理念把握透彻——最终要回归到教育本质。行业的积累和沉淀、专注于内容打造、中美团队协作对接全球优秀的STEAM教育资源等都是3D梦工厂目前的优势。但美国的教育产品在中国的山寨化问题比较严重,课程和产品容易被仿照和抄袭, 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教育理念的更新,市场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些也都是面对的问题。
目前,教育系统本身对内容的要求和需求在提高,3D梦工厂在市场化方面的势头正好。之后,3D梦工厂也会尝试和美国的学校建立一些学习项目的构建。并且,把海外机构和中国机构对接在一起做互动,完成口碑的提升和市场的带动。在长三角的尝试过后,3D梦工厂的团队期待在2017年集中发力,与合作伙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门店。
“希望2017年能够给市场提供不同于目前机器人与乐高等概念的教育培训产品,把大众对乐高、机器人的需求和热情接上来。”
”iDreamer 3D关乎于个人梦想、团队梦想,也承载着未来孩子们的梦想。在“人人都是梦想家”的希冀背后,期待中国的“3D梦工厂”坚守对内容的打造,在STEAM教育中稳步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