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大学子助力六旬老人回家!点赞暖男传递正能量!

新媒体部 暨南研究生 2020-02-27

       还记得5月8日广州那场大暴雨吗?也许除了雨势较大外,我们很难说出更多,但这个近日被广州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的暨大学子——药学院研二学生吴俊杰却记忆犹新。正是在暴雨的那晚,实习归校的他发现了在天桥下露宿的一位老人,也便有了后来的故事。



“看不惯老人受累,我其实也没做啥”

      “刚见他时真的很心酸,外面下着雨,他穿得很单薄躺在一张薄薄的褥子上,”在采访中谈及此点时,吴俊杰依然显得很心痛,“知道他没有吃饭,我就到旁边买了份炒饭给他。”边吃边聊中,他才得知,老人名叫刘宪奎,今年66岁,来自天津蓟县,一个月来孤身一人骑着自行车各方巡游,近日刚刚骑车来到广州,不料因大雨而迷了路。“他边他边问我,‘小伙子,你知道105国道怎么走吗?’我这才知道他准备再骑行回去。想着最近的暴雨天气,又看着他这么大年纪不安全,我当时就决定要帮他买返程票回家。”

      当晚,吴俊杰便带着老人来到了广州东站,而此时售票大厅已停止售票。于是,他便把老人安顿在了东站附近的一家宾馆内,此时已是半夜。返校后,他又细心地为老人准备了自己的干净衣物,还买了一些路上的食物。

(安顿好老人,并为他准备衣物和食品)


        第二天一大早,吴俊杰便连同三个药学院的同学一起带着准备好的东西从学校来到了车站,为老人购买了回天津的车票。“其实自行车这个问题我们开始比较担心怎么办,因为这是老人最为看重的物品,到火车站后工作人员说可以托运,我们才松了口气。”

       在将老人送上车后,吴俊杰才返校。5月10日下午,在接到老人安全抵达天津的电话后,他才真正安下心来。  


(送老人去火车站)


       在采访中,当问及他为什么毫无顾忌地给予帮助时,吴俊杰似乎有些动情:“一方面也许是出于恻隐之心吧,但更重要的还是研一下学期那段经历,那时我在华侨医院做手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就没让他们来。在那段最困难、亲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同学们和学院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也让我明白了人在孤独无援时对他人帮助的那种渴求,”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看不怪老人受累,其实我也没做啥。”


“这个社会骗子没那么多,该帮还是要帮的”

       对于自己被媒体报道这件事,这个稚气未脱的大男孩语气中突然平增了一丝无奈,他谈 到,那晚在跟同学们商量怎么帮助这位老人时,他们求助了相关报社,虽未有实质性的解决,但这件事却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并有了后续的报道。“有些人说我是故意炒作,也不怪他们,毕竟很多人不知情,但只要我自己明白当时确实帮助到了别人,这就够了。”

      在平日,对那些年迈的乞讨者和流浪者,他都会尽自己的力量给予一定的帮助。“买碗面,买瓶水也就十几块钱吧,自己少花一点,但看到帮助到了别人,哪怕只是一点点,内心也是满足的。”他笑着说。

(老人展示返程车票)

      采访后期,吴俊杰反复在强调一件事,在他看来这个社会,尤其是青年,普遍缺乏一种“桥梁意识”,不是所有的流浪者或乞讨者都是“骗子”,用他的话讲,我们还是“需要多看几眼,有所行动的”。对于当初遇到老人时求助无道的窘境,他感慨颇深:“其实在社会救助方面社会和政府已经在行动了,但我认为我们大学生还是需要在社会与政府之间发挥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同时也为更多想要帮助别人的人提供一个可以有效帮助的途径,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社会骗子没那么多,该帮的还是要帮的。”采访即将结束时,他又补充道。


      在吴俊杰的朋友圈,记者看到了他在四月份发的一条信息,其中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人生来并无贫富贵贱之分,为生活打拼都是值得尊敬,多份宽容,多份理解。”这也许是他一直的信念吧,为这个暨南人点赞!



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研究生,

我们身负的不仅有科研任务,还有社会的担当。

“担当”,这个太过宏大的词,

在这个青年的话语诠释中,

就是做任一有意义的事情,脚踏实地。

传递正能量,

你我携手共进。


  部分图片源自《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



访谈文稿丨宋婉贞

图文排版丨宋婉贞

责任编辑丨宋婉贞   王雅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