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奖琅琊榜 | 基础医学院学术大牛希望你“向放弃Say No”

新媒体部 暨南研究生 2020-02-27

草长莺飞 春日漫漫

正是学习的好时光呢

今日,我们一同来开启学术大牛的世界吧~


黄鲁

简介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神经生物学专业,“2+3”硕博连读的在校博士生。在校期间连续四年获得暨南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研究方向主要为情感神经环路。目前已经在SCI 上发表4篇论文,其中一篇的影响因子更是达到了10分以上,另外还有一篇论文目前正在SCI核心期刊上审稿。黄鲁还曾在2017年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获优秀学术报告一等奖、在2017 神经环路示踪技术专题研讨会获优秀墙报二等奖。


漫漫科研路  为实验跑遍中国

在回忆自己的科研之路时,黄鲁说:“这个过程真的很漫长,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简单。”

初次来到暨南大学时,黄鲁发现暨南大学的学术氛围很浓厚,并且他所在的实验室不管是在仪器硬件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方面,在同类高校中都处于领先水平,这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他在研一的时候尝试过很多方向的研究,曾经做过5个课题。但是,有4个课题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以及自己的理论知识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都没能成功进行下去,最后只有一个课题能够继续。  

有一段时间,导师要求他们要一直守在实验室内做现象记录。因此,在那段时间里,他几乎天天吃外卖,有时还会做实验做到凌晨3点多才回去休息。在做科研期间,为了让实验能够很好地完成,他几乎每天都会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并且每半个月就会将自己的研究动态以PPT的形式向导师汇报。

虽然他们实验室条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总会遇到自己实验室条件无法满足自己实验需求的情况,所以他会通过自己的人脉以及导师提供的资源到其他高校实验室或者研究所去做实验。他先后去过北京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实验室做过实验,这些经历都极大地推动了他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他的导师曾开过玩笑地说:“为了你的实验和论文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向放弃Say No!

失败,在科研的道路上,就像一个甩不掉的影子。只有永不言弃,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才能感受到那浓雾之后,灿烂的阳光。

在科研过程中,黄鲁的实验曾经一次又一次失败,实验现象也一次又一次地与预期的结果不相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查阅相关文献,改进研究方法等方式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提起过去实验中的一道道坎,他笑着说:“为什么要放弃呢!我觉得这样很有挑战性啊,如果所有实验结果都能按照我们所预期地完成,那就没有挑战性,也没有太大价值了。”

在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过程中,改稿和失败也在所难免。每次写完一篇论文交给导师后,几乎90%的地方都被标红了,退下来重新写,写完后再次交给导师修改,然后再退下来自己修改……就这样,一篇论文要经过反反复复地修改,才能符合发表的要求。如果在审稿阶段出现问题,论文又要拿回来重新修改,所以一篇论文要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修改和审稿阶段,才能正式在杂志上发表。

此外,在投稿期间,论文被拒稿也是常事。我们知道,一篇论文在经过无数次修改与审核之后,如果再遭拒稿,将会沉重地打击到撰稿人的信心。但是黄鲁在被多次拒稿后,依然没有放弃投稿,而是继续改稿、投稿。

最后,他的一篇名为“A retinoraphe projection regulates serotonergic activity and looming-evoked defensive behavior”论文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s为SCI收录的核心期刊之一)上成功发表,并且影响因子达到了12.12。



交际圈也是一种财富

黄鲁还经常参加各种跟自己专业领域相关的国家性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他先后参加过第十一届香港大学活体细胞成像培训课、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等会议,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各类会议文章。接下来他还会奔赴美国,参加美国的眼科大会。

在参加各种会议期间,他结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高校、不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学生,所以,他的交际圈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他的科研事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科研道路上,黄鲁说他最想感谢的人是他的导师苏国辉院士、任超然副教授以及那些曾经为自己伸过援手的朋友们。是他们,帮助他能够去参加各种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并且能够去其他高校和研究所做实验。

另外,那些他曾经在各种学术会议上认识的朋友也给他提供了很多资源与意见,这令他感到十分幸运。所以,他建议我们,真的要多去参加各种学术类会议,多交一些朋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磨练自己,积累经验

一路走来,黄鲁获得了很多科研成果,这不仅得益于自己的交际圈,还需要依靠自己长期科研所积累的经验。他将自己的科研经验总结为以下三点:

1、阅读文献,量是关键

在定课题之前,导师首先会给你一个大方向,小伙伴们最好以这个大的方向为前提去阅读相关文献,并且阅读文献的数量一定要尽可能的多,少则200到300篇,多则400到500篇。对于文献的类型,他强调一定要阅读影响因子较大的英文文献,因为影响因子越大,代表这篇文章的价值越大,更值得去看。阅读英文文献,能够让我们很好地知道自己所研究的相关领域在其他国家的发展前沿、动态以及价值如何。

2、盲目阅读不可取

尽管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他却建议大家千万不要盲目地阅读,要学会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学会分析和比较不同文献所应用的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并且要学会思考,别人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另外,在阅读文献时,要有敢于质疑的态度。生命科学本来就是一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学科,某个理论在以前或者现在是成立的,可是到了未来的某一天,随着研究技术地不断发展,这个理论将会被推翻。

3、分类整理省时间

对于文献的整理与保存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个分类方法,比如将观点相近的文献整理在一起,或者将同一通讯作者的文献整理在一起,这样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方便自己随时查阅、对比,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科研外的生活

生活不止眼前的科研,还有篮球和可爱的女朋友~

黄鲁的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他爱好篮球,在读硕士期间,就加入了基础医学院的篮球队。他说,如果长时间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他也会感到很疲惫。如果压力太大,他会选择打球的方式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他说他还对设计、文学以及财经类都比较感兴趣,平时也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如果有空还会拿出一些文学著作来阅读。

关于情感问题,他说自己和女朋友从大二就开始谈恋爱了,如今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毕业后就打算结婚,之后也可能会去美国深造。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希望你们能永葆激情,多读Paper少睡觉,耐得住寂寞,还要学会自我调节,注意团队协作,多和大牛交流,永远保持求知的欲望。向放弃Say No!

——黄鲁

你可能感兴趣:

还不来领取你的新学期上上签?

春天,我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投稿人 | 视暨杯作品征集倒计时

快看!暨大2018年硕士生招生复试公告出来了(内附衣食住行指南)


图片丨部分来源于网络,部分由黄鲁提供 

文字丨刘睿珺 编辑部 辜江涛

排版丨刘睿珺 见习生 章瑜

编辑丨刘睿珺 见习生 章瑜

责编丨张天怡 彭筱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