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漫威

爱电影的新媒体部 暨南研究生 2022-05-05

电影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剂

有时,它甚至是另一种生活

 

对于喜爱看电影的你而言

4月,的确是目不暇接的一个月

 

从《小飞象》、《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到《调音师》、《反贪风暴4》

再到《雷霆沙赞》、《海市蜃楼》

以及最近的《祈祷落幕时》

 

不过,令大多数观众翘首以盼的电影

还正在路上


4月23日

由漫威出品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就要上映了

这是一部在上映前就受到了超量关注的电影

△猫眼电影版最新的零点场预售票房海报

各种数据显示

这确实是一部“重量级”、“现象级”的电影

△猫眼综合数据统计

小编随意搜索了广州的几个电影院

发现首映imax场是这样的↓

也不知道各位漫威男孩女孩有没有抢到票?


温馨提示:

搜索“暨大礼堂电影院”

可以在校内观看《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噢

早在《复仇者联盟3》时

漫威就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

△猫眼电影统计数据

△“Rotten Tomatoes”(烂番茄)新鲜度数据

△IMDb评分数据

似乎也预示着《复仇者联盟4》的成功

只是时间问题


漫威为什么这样红?

究竟是哪些因素,使得漫威的电影能收获大部分观众的芳心呢?

答案可以很简单

用心拍出好电影才最重要,故事、角色、对白,这三样最基本要素都做对才最重要。


它也可以很复杂

任何商业电影都如同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太多方面。漫威的成功,离不开整体的规划、长期的统筹、高效的管理和卓越的团队,离不开奇招频出、招招见效的营销术,也离不开作为立足之本的粉丝文化与极客精神,以及社交网络提供的传播沃土。


说到底...

观众都逃不过漫威的“套路”。

漫威的系列“英雄”电影,因为其庞大的、完整的“宇宙”,而这个“宇宙”中容纳了所有的“类型”,所以无论是观众哪一方面的需求,都能在漫威的电影中得到满足。

漫威的套路,被“环球银幕”总结为以下十条“法则”。


10年,漫威为什么会成功?因为这10条黄金法则

1

漫画

漫威是一家漫画公司,漫威影业是一家专门拍摄漫画改编电影的公司,‘漫画’有多关键不言自明。实际上,‘宇宙’这一概念本来就拜漫画所赐;而漫威漫画在21世纪之初的故事线重启,也为日后的漫威电影宇宙铺好了路。

可以说,漫威电影的基础“剧本”就是漫画,而从源头上的认真负责,也是后期电影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


2

宇宙

“这一概念源于60年代的漫威漫画,在电影领域也属漫威首创,其效率和吸金能力都是好莱坞传统的‘系列电影’(film franchise)模式所无法相比的。

‘宇宙’令漫威电影在营销、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方面事半功倍。MCU犹如一张拥有自我扩张能力的网,新电影和新角色不仅受到来自‘宇宙’的加成效应,也令整个系列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持续增强,形成完美的良性循环。”

“电影宇宙”简单来说是一种共享世界观的电影概念,不仅仅指系列电影,而是可以包含多个系列的电影,包含着独立的世界观,甚至可以无限延伸的故事体系和庞杂的人物关系。

相对于传统的系列电影(如《星球大战》、《指环王》)而言,漫威提出的“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简称MCU)的体系更为复杂:既有独立的英雄电影——《钢铁侠》(Iron Man)、《雷神》(Thor)系列,又有共享故事的电影——《复仇者联盟》(Avengers)系列和《美国队长3:内战》(Capitan American:Civil War),甚至在独立人物的电影中有也有互相关联和影响。

用漫威电影的总制片人凯文·费奇(Kevin Feige)的话来总结:“Everything is connected”(一切皆有关联)

由于对故事整体的把握,使得漫威电影在后期会进行何种发展都不足为奇,因为整体上来说,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逻辑和体系,就像是另一个虚拟的“真实”,而在这种真实感之下,观众基本上会自觉地为电影自圆其说。

漫威宇宙是一大开创,它诞生于互联网还不那么飞速发展的时代,也由此获得前期慢慢铺线的时间,才能形成如今蔚为壮观的场景。

并且这一架构还被屡屡借用。

△DC宇宙与漫威宇宙

环球“黑暗宇宙”

△贾樟柯电影宇宙


3

角色

“漫威电影最吸引观众之处是什么?角色。特别是在CG技术早已成熟,人们普遍对特效轰炸产生审美疲劳的今天,“角色”才是漫威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大秘诀。很多时候,提到漫威电影,我们首先想起的不是某部具体的片子,而是那些角色。”

漫威角色的最大特征,就是他们“不完美”。或者说,是漫威了创造了一批“现实的英雄”

他们都有自己的烦恼,有和所有人一样的情绪和缺点。他们会为了成为英雄而困扰,同时,因为英雄们有自己的家庭、感情和故事,所以他们也会犹豫和迟疑。正是这一批属于“圆形人物”的角色,使得观众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毕竟,活生生的角色更能使人亲近。漫威的电影中也借由这些角色折射了社会问题和对于当下现状的思考,同时也有历史的反思。

这样的“接地气”,才能使得漫威主打的“科幻片”能够拥有如此大的观众群。


4

彩蛋

“人们早已习惯于在漫威电影结束后等待片尾彩蛋——准确地说,应该叫‘post-credits scene’。这短短的十几秒钟不仅能像‘返场小段’一样满足余兴未尽的观众,更是把漫威电影宇宙联结到一起的关键枢纽。别忘了,当年神盾局长正是在《钢铁侠》彩蛋中宣布了‘宇宙’的存在。”

电影彩蛋也许不是漫威原创的,但一定是由漫威发扬光大的。试想,现在还有多少电影不含“彩蛋”的呢?

漫威彩蛋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斯坦·李的客串、对于经典的改写和戏仿、对于自己旗下作品的揶揄等。漫威在向粉丝传递这样一种信号:“我们非常有趣,我们是真的懂你”。

“彩蛋”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会心一笑”,它已经成为了漫威电影的一部分。粉丝不仅容易买账,并且在互联网时代,讨论和争论也往往会从这里开始,这等于是给电影做的免费宣传。


5

幽默

“观众喜欢搞笑。在这个视觉刺激已经泛滥的世界,幽默也许是最有生命力,也最能迅速抓住人们注意力的手段了。曾有一家研究机构做过实验,请志愿者观看漫威电影的预告片,同时用仪器监测他们的面部表情,以分析其情感变化。结论是:搞笑内容对观众的情绪影响最大,最能帮助人们与角色建立联系。”

△“卓别林”成为幽默的一种象征

幽默不仅是一种角色表现的手段,有时,幽默就是电影。在漫威这里,幽默不仅是搞笑,也是一种“玩梗”,例如“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

幽默容易在角色身上形成标签,从而人物特色更加鲜明。同时,幽默也能使得角色深入人心,成为观众心中的一部分。此外,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看电影时能够欢笑,还是很重要的。


6

营销

“漫画是极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漫威电影恰恰赶上了一个极客文化盛行的时代。所以,相比大多数电影公司,漫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与极客群体(影迷、漫画迷、游戏迷等)的关系非常密切。借助社交网络,每个核心粉丝都有潜力成为自发的'营销号',他们创造话题,更传播话题。而漫威总是很擅长去引导粉丝。电影里埋彩蛋,自有人去竞相分析;预告片中卖关子,自有人去竞相揣测。”

△圣迭戈漫展是漫威最主要的宣传阵地

漫威擅长融入并适当引导粉丝,使“粉丝文化”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粉丝文化是指一个个体或者群体,由于对自己内心虚拟的对象或者是现实存在的一个对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文化消费,并由此生发的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过度消费和付出无偿劳动时间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

△圣迭戈漫展上cosplay的粉丝

与传统意义上的动漫节不同,美国圣迭戈动漫展已经逐渐转变为一个多元化的综合性展会,虽然名称上仍然叫做动漫展,但实际上除动画、漫画作品以外,电影、电视作品、玩具、电子产品、娱乐业相关产品和活动都会在展会上出现。

在娱乐业发达的现今,圣地亚哥国际动漫展已成为涵盖面最广,参展作品最多的动漫展。素有科幻动漫和影视迷圣地之称的圣迭戈Comic-Con动漫展已有42年历史,本届为第43届,在4天的展会中,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数十万的动漫、游戏、影视爱好者参观,各大产商则纷纷藉此机会宣传自家产品。


7

媒体帝国

当然,不要忘了,漫威的营销之所以无往而不利,离不开背后那个庞大的媒体帝国:迪士尼

迪士尼建立了自己的“漫展”——D23,成为继圣迭戈之后漫威的又一大宣传阵地,而且大有后来者居上的野心。

迪士尼在世界各地的迪士尼乐园中都设立了“漫威总部”,虽然和整体乐园的氛围有一丝格格不入,但丝毫不能打击粉丝对这些“总部”的热情。

△漫威进驻各地迪士尼乐园

△上海迪士尼的漫威专区

而北京时间 3 月 20 日中午 12 点 02 分,迪士尼宣布对 21 世纪福克斯 710 亿美元的收购正式生效,X 战警、神奇四侠、死侍等 IP 从此入迪士尼阵营。

迪士尼强调,这项交易旨在帮助公司增强国际影响力和扩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阵容。

“这对我们而言将是一个非凡的历史性时刻,是一个将为我们公司和股东创造巨大的长期价值的时刻。”迪士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鲍勃·伊格尔周二下午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CNN 指出,这笔收购还将在声望方面为迪士尼带来难以估量的回报,因为福克斯一直是各大主流电影奖项的有力争夺者,在上个月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福克斯和迪士尼联手斩获了近一半奖项,20 世纪福克斯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福克斯探照灯的《宠儿》和迪士尼的《黑豹》都有所收获。经济上的双赢指日可待,而各位观众想看到的“联动”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8

创造力

漫威影业以擅于发掘新人著称。无论乔恩·费儒、乔斯·韦登还是如今的罗素兄弟,在漫威把上亿美元成本的电影交给他们时,都还是些不折不扣的新人导演。

年轻人还有个好处就是省钱、听话。不过漫威一向对导演给予充分信任,敢于放权给他们。“漫威不会告诉电影人:‘这是下一部电影。’他们会反过来问我们:‘下一部电影是什么?’这就是漫威的行事方式。”安东尼·罗素说。


9

控制力

虽然对新人充分放权,但漫威也始终注重保持控制力。尤其是在涉及“宇宙”大方针的时候,可谓从不放松。每个新加入的导演或编剧都会被灌输一番有关“宇宙”的整体概念,确保他们能从宏观角度理解整个MCU的故事架构。


10

类型化

漫威以自己的方式定义了超级英雄电影——但与其说是革命性创新,倒不如说是再创造——将超级英雄角色与传统类型片巧妙融合在一起。

一部好看的漫威电影,首先是一部精彩的类型片。《钢铁侠》(喜剧加动作片)、《美队2》(政治惊悚片)、《雷神3》(公路喜剧)、《银河护卫队》(太空冒险片)都属此列。如果抛开超能力要素,我们会发现,这都是些地道的、还带有几分复古味道的类型片。

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漫威电影的“类型化”可以细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

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

漫威超级英雄类型电影能够风靡全球,在于其普世价值。而这种普世价值的核心,即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个人主义也是美国文化的内核所在。这种个人主义当中所蕴含的独立奋斗,坚持不懈的理念,是绝大多数好莱坞电影精神内核。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相信超级英雄能够拯救世界,击败邪恶,维护世界原有的秩序。

主角们对个人主义价值理念坚守,是漫威塑造经典人物形象的核心手段。漫威超级英雄作为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守护者,在与对立的价值观产生激烈碰撞时,掩盖了角色自身的性格缺陷,满足了观众的“大众梦幻”与情绪宣泄需求,也由此得到观众的响应。

2

二元对立的冲突模式

二元对立是漫威超级英雄电影制造矛盾冲突的主要方式。在《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超级英雄有其特定的价值系统和人物符号。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都在“必须守护现有的社会秩序”这点上达成共识。而作为对立面的反派英雄,常常容易脸谱化。他们往往是为了一己私欲,想要打破现有秩序,从而与复仇者联盟集体产生了冲突。在《复仇者联盟3》中,灭霸的出现多少有点打破“脸谱化”的意味,但在剧情中,他与复仇者联盟仍然处于二元对立的矛盾之中。

二元对立的冲突模式是创作者在总结了大量观众观影体验后形成的。它是超级英雄电影能够在全世界得到认可,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虽然结局可预期,但在情节推进的过程当中,观众逐步地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并获得一种猎奇性的审美满足。当影片落幕,正义终究战胜邪恶,观众的情绪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刺激。

3

因果推进式的叙事结构

因果推进式的叙事模式,是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惯用的方式。这种线性叙事结构常以时间为线索,介绍矛盾的产生、激化以及解决

这种因果推进的方式看似程式化,但又非常适合超级英雄电影的主题。在超级英雄类型片中,主要的卖点是情节推进中的情绪宣泄功能。而这种宣泄功能,是由因果推进的叙事结构产生的。这种叙事结构,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它会吸引观众关注着剧情的进展。随着矛盾双方的对峙逐步升温,到邪恶最终被战胜,这一过程当中观众的情绪也得以释放。

在漫威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当中,因果推进的叙事模式不仅用于各独立影片中,还用于不同影片的相互连接。比如《雷神3》中,洛基去拿苏尔特尔的皇冠时看了一眼空间宝石,暗示他偷走了空间宝石。《雷神3》当中的彩蛋表示他们的飞船遇到了灭霸。在《复仇者联盟3》的开始,就干净利落地交代了《雷神3》剧情之后的走向。诸如此类的因果连接打造了整个漫威电影宇宙的关联性,让剧本显得精雕细琢,有理有据。

漫威电影在叙事上基本都沿袭经典好莱坞商业化叙事理念,符号化的英雄形象、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三段式的剧情结构、普世的主题及风格化影像使漫威电影与观众之间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解码契约,然而在20多年的演变历程中,漫威电影又暗含反类型变奏,使漫威电影拥有取之不尽的“空白点”。


那么,

漫威就没有任何缺点了吗?

在漫威长期以来的发展以及转型过程中,危机和机遇是以相同比例存在的。

制片人和明星的枷锁

明星制度始于好莱坞早期:“影片的制作也开始一切围绕着明星转……最终,观众到影院为的是去看明星。在明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影迷群,明星决定了影片的价值,决定了票房价值。”

漫威在原有的明星制度上更发展出了“明星-角色”的创作模式:观众去影院不仅仅是为了看明星,还是看特定明星饰演的特定角色,比如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的钢铁侠、克里斯·埃文斯(Chris Evans)的美国队长。明星和角色二者缺一不可,小罗伯特·唐尼如果离开钢铁侠的角色或者钢铁侠改由其他演员扮演,观众就有可能不买账甚至引发抗议。角色和明星绑定,共同决定了票房的号召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7年上映的《蜘蛛侠:返校日》(Spider-Man: Homecoming),为了给新角色蜘蛛侠拉拢人气,在剧情中安排了钢铁侠的戏份,而钢铁侠的扮演者小罗伯特·唐尼短短的15分钟客串费用竟高达1000万美元。比天价片酬更严峻的问题是,小罗伯特·唐尼与迪士尼签订的合约(漫威影业于2009年被迪士尼收购)即将到期,这也就意味着“钢铁侠”这个角色有可能告别漫威电影宇宙,同样即将到期的角色还有雷神索尔和美国队长。

在目前庞大的漫威电影体系中(有20部之多),如果替换演员,则面临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当然,重启这个系列则更是不可能的任务,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引入新的角色,如蜘蛛侠、惊奇队长等。或许,曾经成就漫威电影帝国的超级英雄们最终成为制约这个体系的镣铐。

对行业的影响及观众认知的改造

主要集中于这一类型电影对观众认知的改造,面对这一类型的电影,观众的注意力不再放在电影本身,而在于电影的角色和世界观,由此,电影在观众的视野中不再是本体,而是庞大的漫画文化的延伸。其实,电影本身在这场新的流行文化中,能做的不过是提供话题和票房,更是文化的附庸。在这场文化狂欢中,最终消解的是电影的主体性。

无可否认的是,目前漫画改编电影的创作阶段为电影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市场有着强劲的刺激作用。然而,这种繁荣的代价是电影逐渐丧失其独立性和本体价值。

与其争执电影和漫画何为主体,更值得思考的是面对这种可能的危机,电影的创作者应如何面对。从2008年到2018年,经过十年的黄金时期发展,题材枯竭和创作模式固化的问题在漫威电影中越来越明显,如同20世纪30年代盛行的西部片一样,超级英雄电影必然也要面临自己的衰落。

值得庆幸的是,一个电影类型的衰落不代表着整个电影行业的势微。一方面,在题材上创新突破,永远是电影创作者的职责所在;另一方面,努力在其他文化中吸收营养,漫画改编电影本身就是电影和漫画文化的结合产物,只要文化市场存在,电影的创作就不会面临枯竭。


对我们而言,漫威电影有什么意义?

漫威影业从1939年的漫威漫画开始,到现在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蒸蒸日上,经历了80年的历史,在塑造了诸多的美国化超级英雄及庞大的漫威宇宙同时,既给我们带来了类型电影叙事的成功样本,也给我们展现了电影产业化的路径案例,同时更呈现了一个鲜明的文化帝国主义成功输出的文化样本

漫威电影宇宙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电影行业的创作传统,也深刻影响着观众对电影的认知。就漫威这十年的繁荣而言,体现了好莱坞电影对文化产业的高度整合能力。

这是中国电影市场所要借鉴学习的。虽然我国较为缺乏漫画文化这一传统,但是对于电影创作和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开发,可以分析其创作模式,吸收其成功经验,生产出适应本土市场的电影作品,并积极探索新的题材和创作模式,实现整个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漫威似乎在向我们不断证明

“成功的电影是类型电影”

 

但这样在文化工业下的产物

还符合你心目中的“电影”标准吗?

相信这个问题

在不同的观众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复仇者联盟4》

似乎也是漫威给自己的一份答案

无论是转型

还是继续走“宇宙”的类型化套路

如今的漫威

势必会给电影行业带来深厚的影响

 

逐利还是重视自我风格?

到底什么是“成功”?


对于我国的电影行业而言

这同样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而漫威和它的宇宙

想必也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你可能感兴趣:

访谈 | 于君磊:“好论文就像小蛮腰。”

2019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都在这里!

如果把暨大拍成电影,我想选《冰与火之歌》


图片 | 来自于网络 刘梦秋

文字 | 来自于网络 刘梦秋

排版 | 刘梦秋

责编 | 夏紫薇 陈艾媛 代志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