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奖面对面 | 科研是场修行,因保持好奇而充满激情!

新媒体部 暨南研究生 2022-05-05



人物介绍

王超,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态系环境毒理学,系2+3硕博连读2016级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SCI发表论文两篇, 并作2016年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优秀研究生报告。


在接触的过程中,王超给我的印象是:美丽、随和、大方、可爱。采访过程中,她幽默的性格感染了我。原来学霸不一定都是严肃的刻板形象,王超就很有趣。这让我的采访变得轻松而又愉快。

——编者按



01

目标清晰,则一切收获都水到渠成

当我问及拿了国奖什么心情?王超用了一个词:如释重负。不是惊喜,不是开心,而是卸下了一个重担?后来学姐解释说,她们实验室一直以来都有拿奖的传统,不能在她那断了。果然与优秀的人为伍,你也会变得优秀。而当你变得足够优秀了,你身边自然也聚集了同样优秀的人。

从研一到现在,王超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在做一名“学霸”的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这让繁重的学业和科研工作增添了几分色彩,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乐趣。四年以来,看文献、做实验占据了她日常时间的大部分。这也是大部分理工科研究生的常态。

谈到拿奖最重要的条件,王超认为是动作要比别人快。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比别人更多的成果,然而这也是最难的一点。这个时候,她会告诉自己不要着急,再认真一点,再仔细一点,后面就会顺利了。

除此之外,成绩、参与活动活跃度也都要达标,这几点缺一不可。她说当实验不顺利又找不到问题时,要多请教别人,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多做尝试,绝对不能闭门造车是的,做科研需要用认真、较真的态度去对待,切忌急功近利。


02

实验室里的“9117”是热爱的主动


王超是2+3硕博连读的,一直以来都严格要求自己。尽管她说自己平时没什么焦虑,是个乐天派,一路走来都比较顺利,但读博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压力既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来源于导师对自己的期待。要想获得更多的成果,就要加快速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无论学业多忙,都要注意放松。劳逸结合,事半功倍。王超说读博一定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她认为培养兴趣爱好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减压。


03

科研,请始终保持好奇心

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我要不要读博?王超的建议是: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读博?如果不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不要读。因为读博的过程很煎熬,不少人中途就放弃了,原因是看不到希望。这种气馁可能来自于实验,可能来自于环境,也可能来自于人。归根结底,没有面对一切逆境的心理准备,就不要轻易读博。其次博士毕业后,收入不一定与付出成正比。若是接受不了这个落差也不要轻易读博。看来读博真的需要谨慎。搞科研需要一颗严谨、热爱、耐得住寂寞的心。但我相信,一个有坚定信念、有崇高理想、有远大的局的人,读研对他而言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升华。

她认为读博就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不是五年,可能是五十年。只有喜欢的人,才能真正投入其中,享受其中。当问及自己读博的意义在哪里,她说道:意义很明确,世界很大,未知的事物很多,所以想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次的采访让我看到了一个有目标、有想法、充满青春激情的科研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多去接触优秀的人,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人生的道路就会远走越宽。

——后记




你可能感兴趣:

来广州的你,想辣了吗?

暨南大学第三十六届研究生会新老成员见面会如约而至

考研暨│暨南大学2020年接收推免生情况及统考指标正式发布


文字 | 陈惜

图片 | 来自于本人  朱婷

排版 | 程梦寐

责编 | 代志勇 陈艾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