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115周年校庆——研究生教育回顾与展望 | 立德树人 ,创新引领(二)
一、广泛布局,均衡发展
我校学位点均衡发展,涵盖了除军事学和农学以外的所有学科。近五年来,我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力学、基础医学、法学、化学、光学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药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艺术学理论、哲学、土木工程),新增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以及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体育硕士、出版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原工程硕士13个领域对应调整为电子信息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二、提高质量,追求卓越
我校严把学位点建设及发展质量保障底线,严守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生命线。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中,我校学术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结果及合格评估抽评结果均为“合格”。为保障学位点建设质量,贯彻“破五唯”精神,树立正确导向及科学评价体系,在充分考虑各学位点差异后出台了申请学位学术成果多元化认定办法。
(暨南大学第十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召开会议)
三、对接社会,服务湾区
作为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为粤港澳大湾区不断输送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我校深入推进学位点布局调整,从广泛布局到精准布局,持续优化学位点结构,积极对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贯彻落实国家强基计划,积极发展基础和紧缺学位授权点,重点发展符合中国特色、贴合“侨校”特色的“党的建设”、“人工智能”、“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等目录外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构建符合高校发展实际的学位授权点布局。
(2018年学位点建设工作大会)
(2021年珠海校区学科发展建设会议)
★
扩大规模,优化结构
★
暨南大学现有研究生导师3213人(博士生导师1052人,硕士生导师2161人),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384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740人,85%以上的导师拥有博士学位。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7人,长江学者(含特聘教授、青年长江)16人,杰青、优青获得者41人,“珠江学者”51人。近三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博士生导师57人,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硕士生导师270人,从企业行业聘任专业学位实践指导教师849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新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人怀
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国辉
世界科学院院士 刘绍臣
Martin Banwell(马丁·班威尔)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
近三年新增学术学位博士生导师191人,专业学位博士生导师203人,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432人,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798人。从年龄结构上看,中青年导师已成为研究生导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从职称结构上看,正高级职称1762人,占全校导师总数的55%,副高级职称1264人,占全校导师总数的39%,副高级职称及以上职称人数占比超过全校导师总数的90%。导师队伍规模逐年扩大,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日益优化,中青年导师队伍发展后劲十足。
★
立德树人,强化职责
★
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在全校范围内召开全体研究生导师工作会议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方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2019年,学校召开全体研究生导师工作会议。宋献中校长作了题为“强化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工作,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专题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导师遴选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导师考核体系。引导研究生导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四个引路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强化导师职责,探讨完善导师培训及导师考核机制,多措并举落实导师责任,2021年11月推动出台《暨南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暨南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办法》,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打造德才兼备导师队伍,提升导师育人水平。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累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案例36个,研究生导师所指导研究生获国家级优秀学位论文19篇(其中专业学位优秀论文18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80篇。
你可能感兴趣:
图文丨李婧宇 暨南大学新闻网
排版丨梁冠烨 黄泽敏 鞠倩玲
审核丨寇莹 肖央 张李莉 周楠楠
终审丨史学浩 马民 陈光慧 李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