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科技论文并找到自己的创新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研究生 Author 中国研究生
不会读?是用错了方法
解决4个问题,找到创新点
1.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problem)?
2.已有工作的思路以及不足之处(existing work)有哪些?
3.作者的洞见(insight)是什么?
4.解决方法的基本思想(basic idea)是什么?
注意,这里面没有很多同学读论文时最在意的“别人方法的细节”。相对于方法的具体细节,这4个问题都处于比较高的层次,包括“待解决的问题”“已有工作及不足”“作者的洞见”以及“方法的基本思想”。我们之所以需要关注这4个问题而不是方法的细节,是因为我们最容易从这些问题的答案中得到创新点。1.“The key/main idea of this method is”(这个方法的核心/主要思想是)
2.“The crux of this approach is”(这个方案的核心是)
3.“Our insight is that” (我们的洞见在于)
4.“Our work is inspired by 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这个工作受到以下观察的启发)
5.“The rationale behind is”(这背后的原理在于)
找到创新点,写论文不再难
第二种方式,就是改变问题的目标与限制条件。
如果你在别人的框架下做科研,就像“自古华山一条路”,越走越窄。然而,做科研和做题不同,我们完全没必要给自己加上这些限制。哪怕是同一个主题,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主题下自己定义目标、假设、条件等。只要你的设定在现实中有意义,那么就能站得住脚,也很容易发现新的研究点。
第三种方式,就是针对论文提出的发现进行思考。
很多优秀的科技论文会详细地阐述他们的一些观察或发现(observation),并根据这些观察或发现设计相应的系统。对于这些观察或发现,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思考:还有其他解释可以阐述作者的观察或发现吗?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有非常多这样的例子:某位科研人员公布了自己的某个发现,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是这个解释并不正确,作者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而另外一位敏锐的科研人员看到这个发现后,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这个发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来说说物理史上中子的发现。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博特(Walther Bothe)和他的学生贝克尔(Herbert Becker)在一篇论文里,展示了他们用钋发射出的α粒子去轰击铍、硼、氟和锂时会产生具有强大穿透能力的射线的现象。这实际上是科学家们第一次在实验中产生了卢瑟福所说的“中子”。但是很可惜,博特和贝克尔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根据当时物理界的共识,由被轰击物质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射线中,具有这种性质的只有γ射线。因此,他们把观察到的射线解释为γ射线。一年后,法国核物理学家小居里夫妇(I.Joliot Curie和F.Joliot-Curie)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但很可惜,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射线,所以还是错过了。而英国实验物理学家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知道了小居里夫妇的实验结果后,他用钋加铍作为辐射源再次做了实验,然后对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这种辐射含有一种质量同质子相当的中性粒子,他敏锐地认识到这就是寻找已久的、卢瑟福所预言的那种粒子,并把它命名为中子,因此荣获了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对于同一个现象,不是所有人都能给出正确的解释,或者意识到这个现象的重要性。如果你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释某个观察,你就有可能作出很重大的贡献。总结
如何从读别人的科技论文中找到自己的创新点,我们提出了产生创新点的几个思路:对这个问题重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方案,改变问题的目标与限制条件,以及针对论文提出的发现进行思考等。你可能感兴趣:
一图读懂 | 《国家助学贷款APP操作指引(2024年版)》新鲜出炉
来源 | 中国研究生
编辑 | 王思齐
责编 | 魏婷婷 陆维茵 王思齐
初审 | 周楠楠
复审 | 惠清明
终审 | 李朋军
(本微信公众号网络图片若侵权,请私信删除或领取薄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