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试班总结——复试里大家应该规避的一些细节错误

2015-03-18 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 复试班总结——复试里大家应该规避的一些细节错误

为期4天,总计104人参与的模拟复试结束了,很抱歉拖鞋哥由于去大理出差(这次真的是没能愉快的玩耍,不过收货颇丰)的原因错过了这次模拟复试,整理小伙伴们反馈上来的信息,以下是我们整理出来的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

1. 大部分小伙伴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

根据我们团队的判断,大概百分八九十的小伙伴的表现还是足以通过复试的,希望小伙伴门戒骄戒躁,经过这一次的模拟在真实的面试中表现得更加淡定从容。

2. 自信不足是普遍问题

自信不足是普遍问题,大概60%左右的小伙伴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自信不够。复试中不要轻狂,但也完全没有必要和小媳妇似的,能通过初试其实老师都会把大家当做自家孩子,对大家有不错的第一印象,放得开一点尽量,多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

3. 选题切忌扎堆,看到话题时,避开自己头脑中的第一反应

这是一个我们没有预料到的问题,但却又非常典型。在第一天的复试中,前10位小伙伴清一色选择了《穹顶之下》,大家能想象我们的5位面试考官在遇到第11位选择广电话题的小伙伴时那种犹如春风拂面的激动心情吗,实在是聊《穹顶之下》聊到快吐了好吗。大部分学校的复试都是五选一,题目肯定有难易的不同,但是如果都扎堆选择容易的、热门的题目,很可能会让老师产生厌倦心理,除非你的观点非常新颖,否则很难出彩。所以,选题时,第一时间毙掉你能想到的第一个题目,然后从剩下的4个题目里选择你的topic。

4. 自我介绍切忌拖沓,要有礼貌,但是说客套话绝对不是礼貌的表现

大家要记住,说客套话绝对不是有礼貌的表现,甚至有一种拒绝人的技巧就是说客套话,我以前做销售最怕遇到的就是那种和我聊两小时就是没有任何一句有信息量的话的老油条。只有你们这帮没有出过校门的孩子才会觉得说客套话是一种牛逼的技能好吗。我们的很多小伙伴都有不错的条件,例如211本科、奖学金若干、社团工作经历、媒体实习经验、一两样能吹牛的技能,但是你们却没有充分提取出自己的优点。其中最作死的行为就是上手和老师来3-4句客套话,比如说非常喜欢xx大学、跨考非常困难到时会努力补足自己的知识水平缺失,如果你是第一、第二个进去面试的,可能一两句这样的客套话可以帮老师进入状态,但是老师一天要面30-50个人,人人和老师说几句这样根本没有营养的客套话,你觉得老师会不会觉得烦。怎么办,上干货,给老师充分的信息量,保持和老师的目光接触,够了。以下给一套标准模板——

第一句:我叫XXX,我来自XX大学,我本科学的是XXX专业,本科绩点是XXX(3以上的都可以说,3以下的,还是算了吧),我的六级成绩是XXX(550以上说,500-550自己考虑说不说,500以下提都不要提),我的毕业论文方向是XXX(和新传相关可以说,当然不相关只要你写论文时相关文献读得比较扎实其实也可以讲,但是,如果你写的是新传相关论文,但是文献却读得不够不足以应付老师的询问,那还是不要作死了)。

特别说明: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本科不好就想模糊处理,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反正老师也能看到你的简历。大方一点,学校不好又怎样,扣扣索索的反而会让人觉得你这人小里小气的。另外大家不要把新传相关看做一个很机械的概念,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计算机、英语、日语等实用技能都可以认为是和新传相关的东西。

第二句:我报考我们学校的XX专业,总分是XXX,基础和实务分别为XX和XXX。

专业课太过悲催的孩子们可以只聊总分,但我自爱地觉得拖鞋哥的小伙伴门专业课应该都不至于太差。另外我们这个词很关键,这个可以给老师一种你对学校已经有很强认同感的感觉,而你认同学校,老师也会因此认同你。

第三句:以下分化出多个版本,供你自由选择,可在以下几句中选择2-3句自由组合——

1、本专业同学版——我在本科的时候选修过xxx老师的xxx课程和xxx老师的xxx课程,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也是在专业的学习中不断强化着自己对新闻传播学这个专业的认识。考研择校的时候,xxx老师强烈建议我报考我们学校。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你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孩子,记住本科的老师名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貌,但是偏偏这一点都有很多同学做不到,哪怕你的本科并不好,老师混到了一定的地位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第二层意思是,给老师一个恰到好处的马屁,你对xx学校很向往和你们学院的xx老师对学校有足够的推崇,给老师带来的成就感和好心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另外,选择你要聊的老师时,尽量选择在行业里有足够地位的老师,有足够地位的标准是发过3篇以上的cssci级别的杂志的论文,如果实在找不出来,那就选开必修课、年纪在50以上的院长副院长。至于谁发过什么论文,每个学院的官网都会有的。当然,如果你们正好有个老师是你报考的学院出身的(本科或者硕博士都可以),那么也可以聊,甚至可以大聊特聊,说不定面你的人就有和他关系好的导师呢?)

跨专业版:我本科学的是xx专业,但出于对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的兴趣,也旁听过很多新闻专业的课程,比如XX老师的XXX课程和XX老师的xxx课程。

这个主要是展现你对新传的兴趣,旁听课程是很多同学都会用到的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老师其实不会怎么信的。那肿么办,展现更多的细节是让你的话更可信的一个基本技巧。当然你聊的XX老师最好是你们院的,最好在行业里有一定地位,至于这个一定地位怎么界定,请看上文。另外,这个梗自己学校木有新传专业的小伙伴慎用。

得过奖学金同学版本:我在本科中获得过XX次一等奖学金,XX次二等奖学金。

奖学金是干货,如果有一定要说。复试中除了暨大以外自我介绍的时间一般不足30秒,一定要给老师充足的信息量,挑一些最干的,老师方便理解的东西聊,奖学金这一块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而且越是好学校拿奖学金越难,老师越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觉得拿过奖学金的都是好孩子,虽然你们有些二三本大学的奖学金其实挺水的。

其他获奖信息:我还获得过一些其他荣誉,比如说xxx组织的xxx比赛的x等奖和xxx组织的xxx比赛的x等奖等。

相信大家都会多少有一些获奖经历,聊获奖经历时,最合适的是聊两到三个,不要超过四个,不然会给人以堆砌荣誉的感觉。市级比赛优先于企业组织的比赛,企业比赛优于校级比赛,如果是国家级比赛,我想问你为啥不保研。校级比赛中老师会比较喜欢的种类包括各类以集体为单位的比赛(集体荣誉永远大于个人荣誉,切记),校级比赛中,各种与新传相关的比赛比如营销策划赛,校报征稿肯定是最优先的,然后是各种英语口语比赛,此外主持人大赛其实很考验人的综合素质,体育比赛如果获奖超过3次可以说在校运动会里拿到了几个名次,有加分,但没必要一一列举,同理适用于歌唱比赛。如果实在什么奖都没拿到又想用这个梗,可以找一些逼格够高的全国性或者起码是省级的,集体类、与新传相关的比赛项目,聊一些虽然没有获奖但是收货很大、同时激起你对新传兴趣的托辞。但是,请记住最好的策略是说实话,没有相关经历最好不要编造,no zuo no die 你表try。

在职考上同学版:二战的同学和本科同学适用上面的版本,毕业2年以上的同学本科经历除奖学金还是一定要说的以外,在校获奖经历如果没有足够含金量不提也罢,老师会对你们的工作(哪怕不相关)更感兴趣。如果是连续全职3战最好还是编造点工作经历,这是拖鞋哥唯一一次提倡你们说谎,感觉好有负罪感。话术如下——

毕业以后,我1x年x月在xxx公司担任xx职位,后又在xx公司担任xx职位(加上实习最多聊3个工作,实习含金量不够高的话最多只聊两个全职,如果跳槽多的可以适当合并几段工作经历的时间,不管是hr还是老师都不会喜欢职场跳蚤,在一个公司呆不满3个月就跳槽什么的,除了牛逼公司实习以外,绝对是所有hr和老师最不喜欢看到的工作历程。)x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学校以外的世界和我个人的未来规划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老师喜欢那些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的学生,这句话有利于你后续展现自己的其他优点),在一些基础的技能比如为人处世、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和office基础应用(几项对做任何事情都有用的技能,能聊出这些东西才能证明你这几年工作没白做,这句话是以前拖鞋哥找工作时的标准套话,当年拖鞋哥可是超级面霸哦),在媒体(举例,其他新传相关工作亦可,不相关这一句可以表说)的工作经历也让我对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经历过工作的辛苦才知道以前本科准备期末考的所谓艰辛都是浮云,对未来的学习我也会更加地努力并且有一个模糊的方向。

点评:这句话包括几个要件——1.展现工作经历,干货最重要2.突出工作过的小伙伴的优势,工作过的小伙伴最大的优点在于对外面的世界有感性认识,从而借此可以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从学术的角度,工作过的小伙伴往往能比没参加过工作的小伙伴提出更加“犀利”而有价值得研究问题,这个其实对老师开阔自己的视野也很有帮助,所以哪怕你的工作和新传的相关性没有那么大,在差不多的前提下老师还是会更倾向于工作过的同学的。3.工作过的小伙伴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基础素质4.一定要提一个词叫做方向,当然可以相对比较模糊,但是建议大家现在就哪怕随便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在复试前读2-3篇最新的硕士论文以备老师提问。工作过的小伙伴心思多,单纯表忠心告诉老师你会很努力是谁也不信的,我们的优势在于工作经历给我们的研究带来的方向感,这一点一定要强调。

强调技能版本:实用技能是复试中聊优点的大杀器,以下几种技能会给大家带来很大帮助,排名有先后:1.数学好,如果你高数线代超过85分,现在还能聊点专业名词,这个梗千万要提下,因为我们新传的小伙伴数学普遍悲剧,但偏偏数学基础是做很多研究的必修课。当然,spss这样的专业工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如果你有数学基础的话,学spss,特别是想把spss和其他数据分析工作用到一定水准,没有良好的数学功底是不可想象得。2.会编程,vb就别聊了,起码得是java,c++,最近html5很流行,拖鞋哥聊过很多次,懂技术的小伙伴复试可以完全不用担心,只要你能聊点关于这方面的东西这方面肯定能过,坦白说本科学硬件的小伙伴在介绍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可以适当往软件上偏,反正偷偷告诉你,大部分新传的老师在编程上也就是叶公好龙,对这方面的理解深度最多只能看多完全不会写程序和会写一点程序的区别(或者说,因为参与复试的都是年纪比较大,在学院有一定地位的老师,中国过去对新传的文科定位决定了这个年龄段的老师的技术背景都不强,现在年轻一辈的老师这一点并不适用),只要入了门这方面你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吹,露不了馅的。3.实用基础技能中的某一项点满,所谓基础技能包括ppt、excel、Photoshop、摄影、手绘、微信公号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如果你的书法、钢琴取得过让人眼前一亮的荣誉也是可以聊的。4.实在不行身体倍棒也算。话术如下——

数学好的小伙伴:我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做一些有关定量的研究,我本科的高数、线代成绩都不错,相信这对我以后的研究会有一定的帮助。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在一堆数学战五的老师和同学面前,越是轻描淡写才越是低调的奢华,说多了容易触碰到老师心里的伤口。。。顺便说一些,这种情况老师可能会跟进问你两个问题,80%以上的概率是这样的:“你认为数学好对做定量会有哪些帮助呢,既然你提到“。标准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之前在期刊上阅读一些文章,发现里面用到了很多诸如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方差这样的数学概念,而我的数学功底可以帮助很好地理解这些东西,并且我也注意到有些研究者可能在数学上是有不足的,比较典型的情况比如是滥用平均数,在很多时候可能中位数或者众数这样的概念更有代表性。“(这一段涉及到的概念数学方面也是战五的拖鞋哥楞是查了篇论文以及看了好久的百度百科,希望大家对我提到的所有概念都要百度一下如果你准备用这个梗的话,以备老师进一步问问题,当然,能聊到滥用平均数就说明你的准备已经很到位了)。当然,也有20%以下的概率老师会问你“我不认为定量研究和数学是一回事”,这肯定就是自身数学战五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足的老师,当然也有可能是你在之前表现得不错老师想测试一下你在压力上的应对。当然这个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而且在坐的5个老师应该起码会有4个赞同数学好对做定量是绝对有帮助的,这种时候就不要和老师反驳了,可以这么说“恩,可能是我对这块认识还不到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

推荐想用数学梗的同学阅读《警惕数据新闻的陷阱》

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916/c382352-25672280.html

码农篇:因为我过去的经历,我多少会写一点程序,我也希望能用这个优势去做一些相关研究。

还是这样,低调的奢华,越是有干货越要轻描淡写,老师会更多地去问你的。

各种实用技能篇:实用技能还是一样的,一句带过就好,拖鞋哥列的几项技能都是只要你提到一个关键词老师一定会问你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没点到相对较高的段位千万别多聊,拖鞋哥还给大家准备了其他很多梗,没必要强行用这些东西。举几个例子——

在本科做作业时,我发现很多office的基础应用其实都十分强大,比如说excel和office的应用,所以也花了一些心思去学,现在水平都还过得去,也算是个人的一个小爱好吧,希望以后在学习和研究中也可以相对去做一些应用。(office是实用技能,拖鞋哥强调了无数遍,有没有因为拖鞋哥介绍去看office入门书的,没有的话,真心建议复试完认真学学,受益无穷)。

我对摄影和手绘都还蛮有兴趣的,也有一定的ps技术,以前大学一起出去玩的时候照片一般都是我修的。(创造故事化的情境,让自己聊的自己的优点更加地可信)


特别说明:自我介绍的两个原则,一是干货,二是简短。不要乱和老师寒暄,每一句话都要有信息量,老师那一天要面对30-50个学生,很辛苦,如果你说几句废话老师注意力马上就没有了。简短的标准是,自我介绍不应长于2分钟,240个字,换算到拖鞋哥的攻略里就是除了你的本科校、考试成绩等基础信息外最多呈现2个信息点,每个信息点不超过50字,最好控制在30字以内。更深入的东西设计话题让老师提问而不是你自己blabla的乱说一通,如果是以前做销售的时候,除非是正式的提案,不然在和客户的交流中如果出现3次以上连续2分钟只有我一个人说话,那这单子基本是黄了,切身经验,切记。


还有最后一个万用梗,如果你以上话题你都用不上,那就用这个,当然,其实这个梗强力到令人发指,所以其他小伙伴也可以用。只是需要投入足够(3天应该也够了)的时间准备,但是如果你准备够充分那你可以引领整场复试的节奏,高分不是梦哦。


这个梗就是,“在复习的时候,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对XX方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也希望研究生阶段能做一点相关的研究。“

是的,这是一个强力到爆,能充分展示你的学术潜力的梗。它能产生以下作用——

  1. 1. 告诉老师你有明确的方向,哪怕最后你不做这个,也不会有影响,我们的基本目的是先进学校再说,你说对吗。老师最喜欢哪些能早早确定自己研究方向的学生了,毕竟学校一年给你们一两万的奖学金,那都是成本,你早早确定选题,哪怕只是个大方向,就意味着你可以从研一开始有主题地阅读,毕业论文质量肯定不会坑爹,说不定还能发一两篇C刊为校争光。

  2. 2. 你是愿意提心吊胆怕老师正好问到你不会的东西,还是引导老师的思路把老师的问题直接缩小到一个你这一个礼拜可以认真准备的话题,引导整场面试的节奏?

那么,话题应该怎么选。首先,这个话题你最好有一点点最基础的兴趣,因为可能你这3年就真的做这个了;其次,这个话题应该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最好你们学校有一到两位大牛研究这个方向,这几年媒介伦理、媒介素养、数据新闻、框架研究,广电方向的同学可以聊聊跨屏收视,广告方向的同学最近在线广告、病毒营销以及广告与公关的关系都是新热点(推荐《广告的没落,公关的崛起》一书,作者是定位理论的创始人艾.里斯,书本身很简单,一天能看完,写得很赞,这本书用来聊广告和公关的关系以及病毒营销都是极好的)都是比较热门的话题,要注意这已经不是90年代,新闻自由已经不是一个足够好的话题了,同类的一些早已不流行的话题也要及时更新;第三,如果你能讲一个相关的故事更好,比如说拖鞋哥想研究动画片对暴力的诠释框架及其对儿童安全意识的影响(这个问题同时与框架、媒介效果以及媒介素养有关),我的故事是我有一个原本很听话的小外甥自从看了《熊出没》活生生变成了熊孩子,这就很make sense。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准备,因为如果你准备不足,用这个梗就是给自己挖坑啊有木有。怎么办,了解一个领域,最简单的办法是读相关的硕博士论文,一般3-5篇就够了,我推荐大家聊热点话题的目的也就在于此,论文好找啊。正常你看过3篇以上的硕博士论文,并特别是对其中文献综述部分做好笔记,你就足以在复试中表现得很出彩了。群里报考不同学校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拉几个讨论组,互相讨论特定领域的专业问题,另外报考同一学校的小伙伴最好通下气,可以2个小伙伴用同样的话题,但尽量不要超过3个,不然老师会有厌倦感。另外如果老师问到你说,我们前面也有小伙伴聊到这个话题,你大可大方地说,那个小伙伴是你qq上的朋友,初试结束后你们交流较多,其中就比较频繁聊到这个话题。记住,要淡定,几个聊得多的同学同时对一个问题有兴趣是正常的,这还顺便说明你们连私底下聊qq都在探讨学术话题,老师会感动到哭的。

以上话题,第一第二句必聊,然后大家可以再第三句中选2-3个点去说,注意控制时间和篇幅,自我介绍不用长,1分钟,90-120字为宜。哪怕你们学校的规划是给你们3分钟,前面的干货聊完,停5秒钟以上,和老师眼神接触下,应该会有老师追问你问题,没有的话再接着聊。自己一个人不停地说3分钟其实是挺傻的,因为一个人一口气不歇地说很多东西,说的人容易紧张,听的人容易注意力分散。

哦,对鸟,还有相关公司实习。我发现我们很多小伙伴的实习经历还是蛮丰富的,这也是一个可以聊的point。还是那个原则,简短,一两句话带过让老师来问你而不是去解释非常多东西。给大家一个范例:“大三暑假时我在XXX报纸做过实习生,在工作中取得了xx成就(比如发了多少文章),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知道大家在面试中会有一种急于证明自己,生怕老师不知道自己做过的事情有多牛逼,一定要解释清楚给他听的心态。其实大可不必,老师们都是见多识广的主,一般大部分东西他们其实已经知道个大概,不知道的其实也未必想知道,而哪怕他们有不知道的,一般在有限的时间里你恐怕也很难说清楚。所以,先说干货,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埋下几个老师会问你问题的伏线让老师开口问你你再有针对性地向他解释他感兴趣的内容,效果会远比你无重点的、什么都想展开讲却又什么都说不清楚的3分钟以上又臭又长的所谓自我介绍好得多。

结束自我介绍攻略:提供完干货后,停下来,和老师保持5秒左右的目光接触,应该会有老师问你问题了,如果没有,可以选择继续说你准备的其他东西,或者说,大概就是这样,我更推荐后面一种。。。

5. 大部分的小伙伴专业topic都聊得不错,毕竟都通过了初试,水平是不差的。就是有两个地方提醒大家——

一,如果你过于紧张没聊好,那你该做的事情不是没话找话硬聊而是快点结束话题,没话找话只会让场面更难看。相反,快点结束话题让老师问你其他相关的东西,换个话题你的紧张就会有所缓解,起码换了下脑子。这一点切记,拖鞋哥的模拟面试中就有四五位同学犯了这样明明看得出她是没有思路,硬是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毫无逻辑地说了4-5分钟,其中一位小伙伴甚至是强行说了五分半,我们的小伙伴忍无可忍地停掉了她。能进复试老师就已经把你们当自己人了,没聊好他们肯定会想办法给你们机会的,毕竟他们也不想错过一枚这么努力的学术。但是没话找话最无趣了,甚至还会堵死老师给你机会的时间,因为复试毕竟最多只有8分钟每人。

二,能尽量学术就尽量学术,不行口语表达亦可,不要逼着自己强行装学术语言,对问题的了解不深可能反而给人一种城乡结合部的错觉。

6.模拟复试题列表:

1、今年元旦前后,广电总局对《武媚娘传奇》的相关画面进行删减引发了广泛的网络讨论,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2014年,部分媒体新闻敲诈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请就这一现象谈谈你的认识。
3、试分析春节期间微信红包的营销策略。
4、请结合《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真人秀节目火爆的原因。
5、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热议,试从新闻传播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6、从马航M370开始,到12月份的亚航飞机失联,2014年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最黑暗的一年,请你就国内媒体关于飞机空难的报道来谈谈媒体的灾难报道问题。
7、2014年习大大在中央深化改革第四次会议中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请就这一观点谈谈传统媒体的发展。
8、美联社壹读周刊停刊以及澎湃新闻的产生,谈谈传媒的数字化生存

以上话题是我们判断的今年复试比较可能出现的题目,如果时间允许请起码选择其中2个话题充分予以准备。

6. 复试中其他高频问题包括你的职业规划等,要提前准备

7. 如果老师问你有什么样的问题要问(这一般是面试结束了,老师对你比较满意,但是时间还没到),切忌问任何与复试程序有关的、在百度和学院官网能找到的问题,至于什么问题比较合适,我也坦白说没完全想好,如果你用专业方向梗也许可以让老师给你推荐个书单什么的。

最后,祝复试的小伙伴都能顺利通过。对了,如果可以,希望大家能带着拖鞋哥的书在你们自己学校门口和院楼门口拍个自拍照,如果人多拍张合照那更是再好不过了。大家懂的,这年头营销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有同学明天就复试,本文写得比较草,拖鞋哥昨天从大理回家,今晚九点半坐电脑前码字码到一点半,也是醉了。来不及排版,就这么随便先发吧,大家复试加油,希望一切顺利,萌萌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