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论述题】技术与媒介

2015-06-07 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声明:拖鞋哥单单学姐的分享会改为14号周日下午两点半哈,快去淘宝搜索“全国巡讲”选第二个预定哦~

真题与真相团队考研周报,每周日早上7点前发布,给你一个多赖会床的理由。2016新传考研QQ群一:76386255,欢迎广大考生加群,每周一次线上经验分享。

技术与媒介、与社会发展、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是新媒体时代老师们关注的重点。本周我们为大家选择了15年武大新传、14年厦大新传334各自的“压轴大题”,答题人分别是武大的韩爽学姐和话痨的拖鞋哥。
题一
根据数据统计,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主体,青少年使用网络不仅仅能扩大视野,而且帮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繁杂荒芜以及网络环境不完善,人们担心虚拟的网络世界会影响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忧心忡忡。结合材料试论“网络媒体与青少年”。
题二
有历史学家认为印刷术在15世纪迅速导致了欧洲普通民众进入少数精英特权所垄断的知识领域,但Noam Cook认为,欧洲大众文盲率的下降、廉价报纸的发明与大批量生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思想等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具备才使得印刷文字的大规模传播成为可能。因此,欧洲民众真正进入知识领域是19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事情,此时,离印刷术的出现已经有400年。你认为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什么关系?Noam Cook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影响有何启示?
关于这两道题,拖鞋哥希望大家关注两个重点:

1.在新媒体技术面前一种辩证化的考虑问题的方法,尤其拖鞋哥2800字都差不多是一篇论文的篇幅(我考试的时候做到这里还剩80分钟,所以就浪了),虽然可能不是那么适合答题,但是极大丰富的材料大家几乎碰到同类题都可以从当中随意找一个侧面出来深化拓展,秀的就是阅读量。
2.答题时的一种理论、历史、实践三位一体的答题思路。理论为什么是正确的?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是因为参考书这么说,但是对于批卷老师而言,显然“参考书说”不能作为一个有说服力、证明理论或者主张正确性的“理由”。对一个主张的论证,应该同时有三大要素——理论、历史与实践。理论方面,一般来说要举出2个以上的相似观点,造成一种“大家都这么说”的感觉;历史方面,学习新闻史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联系实际”;至于实践,最好是已经有定论的事情,当然,当年的新鲜案例也是极好的。

一、根据数据统计,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主体,青少年使用网络不仅仅能扩大视野,而且帮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繁杂荒芜以及网络环境不完善,人们担心虚拟的网络世界会影响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忧心忡忡。结合材料试论“网络媒体与青少年”。
答题人:韩爽报考院校:武汉大学专硕专业一128专业人 119
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的诞生,打破了原有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格局。网络媒体凭借其前所未有的优势,迅速笼络了大量受众,其中青少年已经成为网媒的主力军。
网络媒体是一种具有鲜明特性的新媒体,主要有三个方面:
1.传播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
2.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3.传播的交互性和方式的多样性。
基于这样优越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再加上青少年对社会认知尚浅,对虚拟世界的涉入不能有效把控等特点,青少年群体将是网媒优点和缺点最充分的“表达体”。
美国学者李普曼在他的《自由与新闻》、《舆论学》等论著中提出过“拟态环境”,即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世界的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者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藤竹晓认为,媒介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距离,但是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进行来认识环境和采取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拟态环境环境化”。
鲍德里亚认为,先进的电子媒介所呈现的视觉图像和文字,为大众建造了一个虚拟、幻想的世界。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非真实已经超过了真实,甚至比真实还要真实。
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无不为我们呈现了媒介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认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何种 影响的。具体到网媒和青少年,则更能体会到媒介的力量。青少年网络犯罪、网瘾症所造成的心理危害,包括 了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冷漠、无责任感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失范,技术崇拜等。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借助于、受益于网媒,但是网媒的副产品同时也让青少年的成长负重。
问题回归到媒介,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它们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归根到底,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网媒之于青少年的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技术或形式的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用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内容。
基于此,我们对政府的管制、网媒的媒介素养、学校教育、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抱有希冀。

考生分析:
这道题目可以说是整张卷子里最好写的一道题,起码笔者这样认为。读过题目后,我们便知道这道题实质上考察的就是考生对“新媒体语境下媒介功能”的理解和思考。即便没有学过新闻专业,我们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写出一二,但是放到试卷的话,就要用理论和经典去充实自己的答案。答题思路如下:网媒确实发挥了空前的影响——网媒的特性——几种媒介理论证明人易被媒介操纵——为媒介正名,非善非恶——提出希冀。
主编点评

除了点赞我还能说些什么。从现在就要给大家打一个预防针——答题时,看到问题首先想的不应该是这题考察的书本中的那个原理,我能不能背出来?这样的逻辑反应容易造成思维的固化。轻则,用不合比例的篇幅还原出书中的一两个确实是核心的理论,却很难将它容易老师提出的问题和你自己的逻辑融合,造成理论与你实际诠释的割裂;重则,老师问的问题如果比较绕、比较开放,你可能会心理崩溃,原来能答好的题也答不出来了。与此对应,在备考阶段,背是绝对必须的,但是在复习的前半段(10月以前)和最后一个月要学会把自己的脑子从机械的背诵中抽出来,去思考,去感受,去学习传播学答题的逻辑。



二、有历史学家认为印刷术在15世纪迅速导致了欧洲普通民众进入少数精英特权所垄断的知识领域,但Noam Cook认为,欧洲大众文盲率的下降、廉价报纸的发明与大批量生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思想等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具备才使得印刷文字的大规模传播成为可能。因此,欧洲民众真正进入知识领域是19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事情,此时,离印刷术的出现已经有400年。你认为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什么关系?Noam Cook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影响有何启示?
在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技术决定论折如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认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上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是该时代的传播媒介及其所开创的可能性。但也有部分学者如Noam cook 指出,媒介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成熟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前提下,正如他所列举的大众文盲率的下降,廉价报纸的发明与大量生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带来的传播技术革命面前,我们的社会传播结构乃至社会整体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具体、额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单纯认为媒介技术发展必然会导致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期待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应用层面的问题。就以目前火热的微博为例,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既有“福音”又有“问题”——
1)微博带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个人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得到放大,有人认为这会带来社会的民主化与平权化;但正如清华大学李彬教授研究指出的,微博带来的与其说是“话语平权”不如说是“话语平机”,微博时代,社会话语权某种程度正在向“精英阶层”进一步集中的——李彬教授通过对包括郭美美事件等4个公共事件的研究,发现关于这些话题的舆论呈现出“认证用户制造话题,非认证用户传播话题”的特点。通俗地说,过去影响你对政治问题的态度的人可能是邻居老王,而影响你对购物问题的态度的可能是单位林姐,而现在则往往是李开复、姚晨等所谓“微博意见领袖”。
2)微博与互联网带来了公民知情权的扩大,但信息超载和信息不实成为很多人的困扰;微博和互联网带来公众表达权的扩大,但这也同时带来了我们应如何行使表达权的问题,造谣、传谣、谩骂、宣泄、人肉搜索、诽谤、侵犯隐私等不文明传播行为渐渐成为社会公害。
类似的“福音”vs“问题”我可以再列举十条甚至更多,单纯的“媒介乌托邦期待”无疑是幼稚的,Noam Cook的观点给我们一个很正要的启示是,媒介技术可能会促进社会发展,但这些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政治、经济等一系列条件下。
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式,即Who,To whom,say what,in which channel,with what effect,分别关注传播者,受众,内容,媒介,效果等五个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我将从这五个角度分析包括传播者、受众在内的各方主体应如何适应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尤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现代传播环境并促进社会发展。同时,谈论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监管,无论是来自政府或者行业本身的自律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在谈及上诉5个角度时我将穿插阐述政府及其他监管主体在各个特定方面应该如何履行自身职责——
1、传播者: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播主体的极大丰富,这其中有可大致分为三类——
1)组织化的传播者:包括传统媒体的网络版,但更多表现为各种新闻网站和新闻推送工具,最典型的莫过于门户。当前网络传播尤其是网络新闻传播中一个最突出问题是网络编辑队伍的良莠不齐。不同于传统媒体拥有的大都受过专业培训,有大量已经被“内化”的成文不成文的职业道德体系约束下的记者、编辑队伍,有一套完整的需要经重重把关的工作流程;我国网络编辑队伍中除部分由传统媒体工作人员转行的部分,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成型的全行业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随着网络新闻逐步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规范网络编辑队伍,提高准入标准并树立完整的操作规范和道德规范刻不容缓。
2)传统的“信息源”变成了新的、重要的传播主体,突出表现为政务微博、品牌微博。大量因涉及公共事务而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传播主体不再依赖媒介而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可以直接与受众互动。但是,就以政务微博为例,单纯的微博开通并不能直接促进公共服务质量的改善和公众知情权的扩大。在此方面,北京市推出的“北京微博发布厅”的时间值得研究与推广——集合北京公安局、环保局、发改委等数百个北京市政务微博账号发布新闻内容与发起活动,从而实现与公众的更近距离沟通。但个主要政务微博还需在提高发布频率、实现语言的亲民化,强化倾听与服务意识上做出更多努力。
3)普通公民成为新传播主体,但正如前文提到公民的网络传播行为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个问题我将在下文“受众”部分具体阐述这个问题。
2、受众。在信息时代,面对无限丰富,随时刷新的信息,公众如何从中选出对自己有意义的部分而避免过量的信息对自己造成困扰?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和各有立场新闻与评论,关注如何辩证思考,判断真伪,读懂各种评论乃至不同主题新闻发布的潜在动机?微博时代,无心的不实信息发布可能会大范围扩散而造成严重后果,不经思考的转发可能会使你成为谣言的帮凶。这些都对信息时代的受众媒介素养提出要求。对此,虽然说法各异,但是各国学者的表述也有很多交集之处,例如我国提出的守护互联网秩序的“七条底线”很大程度上回答了得到技术赋权的受众如何行使传播责任的问题。英国学者在对伦敦骚乱中Twitter所起作用的研究中对Twitter用户提出了“除非你亲眼所见,否则不要发布”、“如果你发现谣言和不实描述,请指出来”、“直接反驳而不要转发谣言,因为这可能加剧谣言传播”等一系列要求。学界及政府应该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与推进,受众也应该努力做到面对各类信息“多做一些思考”,因为“有足够辩证思考能力的受众”乃至公民是社会发展的不可取代的重要力量。
3、媒介。媒介本身是一个双意词——即指传播工具与传播技术,又指媒介组织即组织化的传播者。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中强调的及互联网媒体的优势主要存在于其第一纬度,强调其在技术上的优越性。但是从后者的角度而言,我们目前的网络媒体包括处在领头羊位置的几大门户事实上都不存在所谓个公信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热衷于当标题党和打擦边球。随着时间的发展,正如应建立网络编辑队伍的自律规则一样,网络媒体尤其是在网络新闻中起“主流”作用的组织化传播者的自律及他律制度的建立与遵守应该被提上日程,网络媒体需要让自身变得“主流化”。同时,我国网络媒体没有独立采编权,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网络成为信息获取主要渠道的现状下,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开始探索这个问题的解决。
4.内容。对网络内容的监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其中往往存在着政府与公民及各方主体对新闻自由的不同理解。在我看来,对一些有毒有害内容,如色情、暴力及谣言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但是对一些争议内容如部分涉及公权与民权冲突的信息与争论的信息我们不能一删了之,相反我相信只有通过公开的辩论才能促进事情想更好,更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增进的方向发展。
5、效果。在这里我想放大一下“效果”这个词的涵盖范围,即不止指媒介信息发布引起的效果,也包括政府具体施政行为产生的效果。互联网时代,公民的网络行为产生了大量基础性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这些信息不仅给了媒介一个更全面把握受众的机会,也为政府更全面了解受众对某些问题的态度甚至具体各类态度产生的深层次动机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政府决策的进一步科学化提供了可能,这可能是新传播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为促进社会的前面的发展,政府要树立倾听意识、科学执政意识,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性。
总之,新传播技术将带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但这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前提下,需要从传播者,受众,媒介,内容,效果等层面,需要公众,媒介,媒介监管者和政府的协同努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2016版《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