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抱】召唤学习状态的“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

2016-07-26 抱抱菌 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2017新传考研QQ群全新开放,优先推荐一群:184774346 




Saying


没有学习状态?

 

是不是觉得——

 

1.如果考研不成功我大概会想去死一死。

2.可是,我并不觉得自己成功的概率很大。

3.看不下书我会觉得心情很糟糕。

4.然而,心情越糟糕我越看不下书。。。。

5.越看不下书,我的心情越糟糕。

 

够了!!!

 

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打破这样的“远期目标模糊——行动力偏弱——负罪感增强——行动力进一步减弱——负罪感增强”的恶性循环,你们迟早要完啊!!!

努力程度与知识水平/考试得分的曲线,大部分人会被卡在第一个高原期怎么都出不来。图为纯手绘,请不要留言说拖鞋哥字丑。。。。


只说问题不给解决方案是耍流氓!

 

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学不下去的理由,所以,相应的,解决方案只能你们自己找。

 

同时,所有人学不下去背后都有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存在,但你们连学习都懒,当然更懒得去探讨自己为什么不学习——没事,懒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不懒的话,你能有汽车、洗衣机?

 

楼歪了,因为每个人的不学习都是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需要把影响我们变勤快的因素分解、分析才能让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更有可行性,也方便每个人找出自己的核心问题。

 

那么,让我们学不下去的原因都有哪些?

 

我们综合最近这段时间的微信留言,大体上总理归类了五种,也就是我们文章标题里的“五个基本点”——

 

1.身体机能:学习是一件很耗体力的事情,不信,你问问那些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的同学,有一个不是饭量剧增的?

 

典型留言:

 

@神经闪电大鸡腿每天早上特别容易分心,每晚没有熬夜也不知道怎么了;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吖:每天睡午觉好像吃了迷药一样,半天都醒不过来。不睡午觉的话,下午又犯困,感觉身体被掏空。

 

2.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又可分为外部客观条件和外部人文条件,考研中我们要尽量回避一些会对我们造成非必要体力和意志力消耗的外部条件。

 

典型留言:

 

客观条件型——

@所有学校木有空调的小伙伴:热热热!!!热化了,热酥了,热熟了!

@刘宏宇:自习室混杂着six god和狐臭。

@红与黑:学校唯一开着的食堂离自习室要走30分钟是什么鬼。。。。

 

人文条件型——

@orvR:和朋友闹变扭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心情复杂无心学习怎么办;

蘑菇菇:未来10天不得不出门的事情包括:高中闺蜜结婚、堂哥结婚、外婆生日,每天还有以前的牌搭子的夺命连环Call,你们不知道我只爱学习吗?( - )

@眨眼:每天学到1点回宿舍看到室友们都还在LOL的心情你们能理解?如果不是蚊子太多都想直接在宿舍睡了,昨天刚和他们说了一句“请带上我”,我错了。。。。

 

3.决心:其实这三个分析单元来自于“长期目标实现”这个母项,包括决心、信心和行动力。其中决心指的是大家目标的坚定性、你们懂得,不够坚定的同学遇到问题容易打退堂鼓,但是“太较真”又会造成“目标颤抖”。

 

典型留言:


@剃头桃子: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没信心,有时还会想换学校。

@刘宝月:有同学跑到北京大型报社去实习了,我每天还在题海里挣扎,特别担心最后做的都是无用功;

 

4.信心:考研是一个长期过程,缺乏信心就意味着会一直被小纠结和烦躁的情绪包围。

 

典型留言:


@youth:由于是跨考,书都是比较晚才开始看,可是看了这本总着急ing一本才开始看,内心斗争久了都不想看……读课外论文也是……总想抄很多抄成一个大胖子……拖延症和懒惰症很难克服吧……要不是真的很喜欢这个专业,可能就放弃了……

 

5.行动力:是不是看书的时候又忍不住拿起手机了?如果不是剁了手考试的时候没法写字,没准你们还真剁了……

 

典型留言:

@筱絮:总想玩手机?!忍不住刷微博微信?!恨不得剁手?!

@但愿长醉不复醒:就是单纯的不想看书,记不住。

 

是不是基本都中招了?当然,我得首先承认,这5个维度的命名方法只是我随便取的,肯定说不上严谨和规范,可能还遗漏了其他因素。

 

那怎么解决?

 

慢着,我们先说一个中心——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就不一一列举留言了,我们的回复里,有关缺乏反馈的陈述出现的频率分别为——



这么老实暴露自己的丑字看来掉粉是无可避免的了。。。。

 

那么,怎么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呢?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猜到了——解决一个复杂而综合的问题需要很多努力,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把问题拆解成具体问题,而具体问题总是相对容易解决的。比如说如果你只是因为觉得热而看不下去书,为什么不在学校附近找个小旅馆和他们商量把床移一边并放上你们买的桌子,几个同学拼一下也就30/天(算上买桌子的成本,以前我们给希望小学捐桌椅的时候,一套80,质量挺好,可惜不包邮)。

 

拿出你们的纸笔吧,每月一次,写下在这5方面影响你们学习的3个最重要的原因。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不要拖延,一周以内解决掉。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寻找一下缓解的方案,抑或暂时搁置也未尝不可。5个方面,15个问题,只要能解决一半,你们的复习效率就会提高很多。而我强调的一个中心,也就是反馈问题,正是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你们的决心、信心和行动力的钥匙。

 

比如说,以下是我根据小伙伴们的留言和我个人在这个阶段的备考经验,总结出来的15个共性问题——


问题类型

核心问题一

核心问题二

核心问题三

后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身体机能

看书久了注意力容易涣散

睡眠质量不佳,白天感到疲倦

热。。。。

咖啡依赖、颈椎病、干眼症等;

外部条件

热。。。

家里太安逸

舍友及家人干扰

课程、强制实习等;

决心

考研、考公、找工作,纠结症都犯了。

择校困难症伤不起,专硕学硕纠结癌同样伤不起;

选择哪本书,谁的资料同样会引发选择困难症好不好?

9月底、11月底两个时间关口

信心

考不考得上,没把握。

理解不理解,没信心。

写得好不好,不知道。

你们会给自己无数质疑自己的理由的,比如三跨、比如多睡了10分钟午觉。

行动力

手机啊,你是考研最大的敌人。

知识积累不足,看哪个专业词汇/英语单词都是新鲜的。

就是坐不住。。。

我能举出100种。

 

找出问题,怎么解决呢?

 

1.别想着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毕竟只要解决其中五个你们的效率就能得到很大提升了;

 

2.不能解决的问题,接受现实,能解决的问题则要尽快解决;

 

3.心里随时挂着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反而会影响效率,知道问题所在以后,尽可能集中解决——

 

如果是外部原因,那长痛不如短痛,用1-2天一口气搞定(拖鞋哥线下班还有最后4个名额,起码是一个月内,帮你解决所有外部原因);

 

如果是决心、信心的问题,试着让自己每天抽20-30分钟集中去思考这些事,但是其他时间不要想(去年一个从头到尾换了4次学校的纠结癌同学的经验是,每周集中3小时思考这些问题,并且每周把自己的决定记录下来,强迫自己这周就按这个计划复习,效果就是,他创下了换了4次目标院校还考上985的疯狂记录)。

 

4.我的分类维度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你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思路去进一步具体化你们的问题。比如说有关择校定不下来,你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权重/打分体系去帮自己做决定(权重/打分均建议以0-5为标准,打分仅仅代表倾向,得分越高表示你觉得该校对你越有利)——



权重

A的得分

A的加权分

B的得分

B的加权分

报录比

4

4

16

2

8

真题契合度

4

4

16

3

12

城市

3

2

6

4

12

学校排名

3

4

12

5

15

专业排名

5

4

20

5

25

英语1/2

3

3

9

1

3

复试难度

4

3

12

2

8

情怀

5

1

5

4

20

总分

-

-

96

-

103

 

首先,数据是我乱填的AB我分别是参照一个新闻传播上略带特点的、学科排名在30名左右的学校和一个Top15范围内的学校打的分,你们可以试着去赋予问题不同的权重,帮助自己理性思考。

 

通过分解和打分的手段,可以把你对某些因素的重视程度及对其的判断量化,起码可以适当缓解“这个学校排名更高vs这个学校似乎更容易考”的纠结。

 

5.五个基本点的方案解决了,一个中心,也就是反馈机制是什么意思?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其实也就剩下151天了),大量的付出,却偏偏长时间看不到回报,甚至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你们知道最终能成功的也就是人群中的10%——学习是需要反馈的,这也就是高中的时候老师讲完课一定要给大家布置作业、每个月要有月考、每学期期中期末都要排全年段名次一样——学习总体上不是什么令人快乐的事情,长期做一件压抑人性的事情而没有正向反馈,就是心像我们一朵学姐那么大的人也很难保持安全感和控制感?相比这样的安全感缺失,长期自学而没有得到反馈带来的走错路的风险反而几乎无关紧要。


有一个说法是,考研就像在黑夜里洗衣服blabla~,你不知道干不干净所以只能尽可能多加洗衣粉多用力搓blablabla~,可是我就问一句,不知道干不干净,你干啥不开灯呢?

 

那么,怎么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这样的反馈呢?

 

首先在你们这里需要做的是把问题拆解——判断你的专业水平,不好意思,除了极好极差,没有哪个老师或者学长姐能做这样的判断;但是判断你对一个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只要你表述清楚,一般学长姐们都会给你答复。

 

 

再次是请教学长学姐——当然,你需要首先把问题具体化。大部分情况下,面对足够具体的问题,学长姐们是愿意回答的;一些比较麻烦的情况,比如做了一道题想找学长姐“掌眼”,在现在新传考研已经进入“信息泛滥”的时代,问题也不大(只要觉得值,该花点钱也就花了)!

 

是的,全文完。这个时候适当植入一个市场调研应该不会引起大家反感吧,拖鞋哥团队下半年拟推出以下服务,我们想知道同学们会更欢迎哪一些——

 

1.图文答疑81日进入测试,具体流程“提问-老师答疑-同学支付费用-在答疑群中公布答案供所有同学参考),提问的同学将被要求支付老师的工资和10元拖鞋哥团队日常维持费用,想独享答案须额外支付费用,为起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学习者服务。


2.一系列网络课程,包括传播学、新闻学、新闻史、广告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知识框架与重点知识梳理,开课时间分别将错开安排在810-10月份之间,我们希望开课时你有知识可以被梳理。好吗,咱说好了!!!


3.网课+作业批改,单项包括消息/评论写作、报道策划/采访提纲,最近一期开课应该是在815日前后,近期会出具体通知。


4.每月一期,带你解析目标院校真题。


5.线上答题班2.0版,只为主动的学习者服务,烧脑、虐心但真的有效。


6.声控福利、名校福利、大二党福利,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主播的读书分享电台,每周一更让你的耳朵怀孕。

 



据说投票的都长得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