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关新闻传播学考研的三个基本问题

2016-12-28 拖鞋哥 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18届的宝宝们,欢迎你们进入新传考研的团队。这是正式的、我写给你们的第一篇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你们对“什么是新闻传播学”、“考研的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拖鞋哥团队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大家”这三个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一

什么是新闻传播学?


你们听说过“绿眼罩人和卡方人”的冲突吗?谈论什么是新闻传播学,我们需要从新闻学和传播学各自的学科使命说起。

像美国一样,中国新闻学从一开始便是一个职业规范性学科。具体地说,新闻学是通过对报刊实践所系鞥成的一套规范加以归纳和提炼,形成条理化的知识,传授学生,指导实践。其依托的基础是职业伦理-社会责任,并以此区分和之人应该/不应该,“导新闻业于正轨”。

 摘自《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黄旦


其实,谈论这么宏大的话题,我是惶恐的,我不过也就是一个入了理论之门的学生罢了,与其说我谈论的是新闻学、传播学的学科使命,不如说 ,我探讨的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考试的命题偏向


"学科的创立乃基于这样一个信念:由于现实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知识群,因此系统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专门的技能,并借助于这些技能去集中应对多种多样、各自独立的现实领域”。(华勒斯坦等,1997:9)新闻学作为一个“职业规范性学科”,它探讨的,即如何做出好新闻。反映在考试中,其实无外乎是三类问题——

1.对前人提出的,有关新闻的基本规范(集中于真实性、客观性、党性)的认识

2.关于新闻行业和新闻机构怎样利用好基本规范做好某一类型的新闻的探讨(目前相关讨论集中在如何做好涉外新闻、灾难报道、涉及伦理困境的新闻等领域的探讨);

3.关于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个人,如何践行这些基本规范的探讨。

这三方面的知识,应该是是互相联系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新闻的基本规范,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新闻事件与新闻报道,它是新闻从业者对客观事实的判断的反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否则,容易造成精神分裂。

那么,传播学呢?

传播学是一门科学。


传播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


传播学是社会科学里有自身独特性的一个部分。



科学是什么?


社会科学又是什么?


传播学的独特性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科学是一个在和对、组织等进行预测的的知识的系统。一般而言,当我们讨论科学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物理、化学,研究的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水,这样可重复被观察与测量的事实。


而社会科学,尤其作为根基的实证范式,是基于社会科学家、同样也是传播学研究者们的学科合法性焦虑,希望把某种程度类似于神谕、预言的伦理、规范转化为可测量的“某一类型的人更容易接受某一类型的宣传主张”这样看似精确的陈述


拉斯韦尔将传播过程总结为5W,由此开启了传播研究“参数设置”的基本范式。什么样的传播者通过什么样的传播渠道对什么样的受众传播了什么样的内容形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不同的学者纷纷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几个“什么样”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但是,最终导向的,是结果。


例如政治经济学派关注谁在传播,于是,他们说“日益集中化的大传媒集团”正在“控制我们的视阙、思想与公共讨论,让民主变成金钱游戏。


例如大众、分众、作为群体成员的受众、作为市场的受众,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仍然是那些人,但是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抽象出具有不同属性的受众,试图去说明不同的受众在面对相同的信息的不同反应。


例如电视、报纸、广播以及现在的互联网,不同的媒介形式对相似的受众传播相似的内容,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例如暴力、色情抑或是健康向上的媒介内容,会对青少年成长、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例如最重要的效果。效果本身也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拉斯韦尔、霍夫兰研究的是短期说服效果议程设置研究的是传播对人关注的议题的影响,涵化理论研究的是传播对人的“常识”的影响——如果不算非科学的魔弹论阶段,从弱效果到回归强效果论,效果本身其实也没有变,变化的是学者研究的切入点。


是不是看着有点晕?


传播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者对传播的研究过程,以及我们对传播学的学习过程,要同时具有具体思维(也即将理论放到现实情境中去“推演”其合理性)和抽象思维(也即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抽象出来,将本身有差异的现象分成合理的类别从而去研究类别与类别之间的不同)。

那么,考研的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人,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整个学习过程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用一张图表示就是——

是的,起步总是缓慢的,一方面是你们对这个领域两眼一抹黑,一方面是你们根本没有正确的学习习惯。我见过太多到了11月还在问我“拖鞋哥我们学校13本书而我还有2本没看还有希望吗”的同学,真的,我很想回一句,放弃吧少年。缓慢成长期的结束,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也不以你们“看了几遍书”为转移,而是以你们养成“相对较好的学习习惯”为终点,其中自控能力又是其中的核心,阅读的方法、技巧、思维方式也很重要。而现在已经开始关注我们平台的同学,你们有更大的概率在4-5月份走过这个阶段。对于我们的考研人而言,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学习习惯培养。


第二个阶段是快速提升期,进入快速提升期,你们会进入一个非常“幸福”的阶段,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你们会在这个阶段背下很多东西,建立起你们的知识体系,为后期突破积累足够多的势能。这个阶段,你们需要做三件事情,背诵、拓展阅读视阙、纠正前一阶段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认识。


然而,你们很快会遇到第二个瓶颈。当你们已经背下了很多理论,你们会发现自己“仍然做不好那些题”。还记得,拖鞋哥在今年10月份组织第一轮模拟考的时候,必须强行告诉同学们150分的考试在我们手里拿到80分就算及格了——不然都弃考了我们这个罪过就大了,其实,我们那一次,真的已经统一了要放点水的口径了,但是结果还是惨不忍睹。这个瓶颈,你们的语文功底、逻辑性(直接衡量指标就是你们的数学成绩)开始扯你们后腿了,而打通思路的过程,部分人是在考场上突然开窍了(对这种人我们要说,本身他们的基本功是真好),更多的人则要学着慢慢地通过一次次答题的实践和在学长学姐帮忙下获得的及时的反馈,按照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叫做“刻意练习”,去攻克自己的瓶颈。


第三个阶段高原期,看似水平相对前一个时期提升不多对吗?但是就如财富分配是极端极端不均衡的一样,考研干脆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游戏,每个学校能考上的,也就是那最多两位数的人,至于其他同学,难道我们要安慰自己起码我收获了一年的自我训练吗?对,考研本身有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考上,我们得到的哪些提升,通过做其他事情同样可以有收获。


下图是2014-15赛季NBA球员的薪酬分布(横轴表示球员的薪酬排名,逆方向表示,即排名越靠前的则数值越高,纵轴就是年薪的金额)。你们会发现,虽然NBA的球员已经都是自己所在领域的顶尖(NBA的底薪是百万年薪,美元),但是每进步一点点,得到的回报天差地别(NBA的顶薪,有望突破4700万每年)。

(图片来源:)

考研也是一样,如果分数线是375分,那么,374分和376分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好吗?

图片名称

请不要抱怨说,“我”的水平明明和那个谁差不多,差一分就是天差地别!



3.拖鞋哥团队能帮你们做什么?

有人说,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需要3年。


14年,考完研的第二天,我动笔写下了《谈传播学论述题答题技巧》,大家现在就可以去搜来看,放心,读起来,并不会令人懵逼。其后三年,我综合了总计67位各院校初试专业课排名前5的大神的智慧,出版了三本书,也就是《新闻传播学考研名校真题解析》系列,从一个编辑的高度,我给自己打下了答题逻辑的基础。包括在现在我的团队里,传播学水平我大概最多第五,新闻学水平我勉强能进前三,最自信的新闻史强哥也能把我轰杀成渣,但是,论起什么题目都能答,不好意思,我是专家。


2015年,拖鞋哥开始把带你们当作一个事情来认真的考虑,于是,开始做游学班,2个月和21个考研的同学同吃同住,4个月一步步追踪他们的学习进度,结合这个阶段开始关注到的性格色彩理论和DISC理论(两种实用的心理学工具),我了解到了不同性格的同学在考研中分别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最终,所有21个同学里,7个考研成功,剩下的,除了4个意外,都是英语政治达到平均水平就能过线,可惜。。。


2016年,拖鞋哥用了半年浪去做政治,然后,6月回来继续关注我们的宝宝,和拖鞋哥团队的13位小伙伴一起,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网课体系,做了诸如1500人参加的复试模拟考,1250人参加的实务冲刺班,还有成为拖鞋哥团队未来的客服团队、分院校课程开发团队的雏形的答题班、冲刺班宝宝247位宝宝,结果的话,今年结束后看吧。


2017年,我会帮你们做什么?

从我们的内部规划来说,我们将组建以20个分院校负责老师为“门面”,以12人课程开发团为“中央厨房”的课程研发团队,当然,这里和你们说一下纯粹是为了装逼。


考研过程中你们需要的东西,前期主要是学习习惯,中期则是经过精选的资料,后期,则是答题训练与针对个人及时反馈。相应的,拖鞋哥团队会给你们提供以下帮助。


1-6月,我们预计将推出4-5期新传考研启航营,最近一期在1月16号,老司机发车,你们上来吗?

启航营,偏重的内容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每天,2小时。前一小时,伴随着2位声音超级好听的男神女神的朗读,我们会带大家以一天1.5万字的、不紧不慢的速度,用28天,把《新闻理论十讲》和《传播学基础》这两本虽然不是最主流却是鞋哥最推崇的教材读一轮。后面一小时,我们会每天给大家布置一点作业,要求以30人为一个小组完成(其中每个小组会有5位今年刚刚考完研正在等成绩的同学帮大家带节奏)。其实重要的不是作业本身而是通过作业让大家训练掌握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


暑期班七月发车,偏重知识的讲解与拓展。届时大家可以选择相关课程,我们也给大家准备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史的笔记、20所学校的5年真题解析等资料,供大家选择,这个,和大家说还太远。


答题班九月上线,治的就是学不会答题。


10、11、12月3轮模拟考,带着大家在战争中学会战争。


分析问题的创始自彩铜老师的思维运筹学、逻辑学上永远的经典创始自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拖鞋哥自创的男朋友套路、丈母娘套路和搭桥法,在答题班和模拟考中,拖鞋哥一点点慢慢教你们。别的学长学姐,能教你们的,是自己的答题经验总结,是“押题”和“标准答案”;而过去3年总结了67位学长学姐智慧的精华编成了三本书并且为了答题专门去选修了形式逻辑课程并在11个哲学院的大神手里虎口夺牙拿下第二名的拖鞋哥,能够教你们的,是最符合科学的、不管什么题目都能带你们轻松理出头绪的科学答题套路

 

广告不多说,1月5日、8号、12号、14号,新闻传播学考研天团老司机们发车,4次免费分享带你们深入探索有关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四个问题,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PS:提醒大家一点,现在已经有一些考研机构开始走进校园安利了,但是,在你们还没有清楚了解考研是什么、考研的过程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前(至少等到5月中下旬,别听机构BB什么不报名就涨价了,他们比你们着急),请不要报名任何包括拖鞋哥出品的超过300元的课程,在不了解的前提下陷入太多的沉默成本,会给真正了解情况以后带来很多的“麻烦”。


PS:其他3场直播,内容分别是——

1月8日  考研,快速扫盲,让你不在当小白。

1月12日 一节纯纯的硬广课带你走近拖鞋哥团队。

1月14日 新闻传播学,20所一线、准一线名校速览。

 

怎么上车?到时候我们会通知的,包括怎么报名拖鞋哥的启航班,我们给18届的宝宝建了一个萌新专属QQ交流群415324059,本群白天禁言,夜间开放2小时交流,好好学习别整天在群里瞎逼逼,5月份后会转入纯禁言、以信息通知为主、每周开放1天交流时间的节奏,希望大家遵守群公约及其他相关秩序。

PS:阅读原文里,有一位拖鞋哥好友、我非常认可的大咖开设的演讲课程的链接,对17届同学的复试,和18届宝宝学习答题,其实都会有不小的帮助。早早答应了今天帮忙他推广,但是考虑还是单图文效果更好,就对不起老友了。对演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阅读原文报名哦,5星推荐!!!


微信名: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❶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❷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