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丨“共享法庭”解民忧 绍兴法院深入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
9月2日《浙江新闻》APP新闻报道
“感谢‘共享法庭’,我终于拿到了血汗钱!”近日,陈师傅握着璜山南村“共享法庭”庭务主任王委员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是越城法院璜山南村“共享法庭”跨越疫情,“云解纷”了他的劳务合同纠纷。陈师傅因卢某未支付劳务工资而起诉到了法院,而卢某却因疫情隔离在省外,无法参加法庭调解,也无钱支付。法官立即联系了卢某住所地共享法庭庭务主任王委员,作为村里多年的村干部,王委员是村民心里说话有理又有分量的人。借助“共享法庭”,王委员与法官线上线下合力协作,多方调解,最终卢某的妻子、母亲和女儿三人凑齐了钱,在庭务主任的见证下支付给了陈师傅。陈师傅通过“共享法庭”提交撤诉申请,双方案结事了。
当事人在璜山南村“共享法庭”现场履行
“共享法庭”,作为一站式诉讼服务、基层治理、多元解纷的最小支点,已飞入绍兴的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绍兴市共建成“共享法庭”2261个,形成广泛覆盖、协同高效的“共享法庭”布局和运行体系。这也是绍兴两级法院“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了解,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是绍兴法院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动新时代全市法院工作发展的“窗口”工程。自活动开展以来,绍兴两级法院盯住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堵点痛点问题,从平安稳定、民生保障、营商环境、基层治理等方面全面发力,制定任务清单、实施挂图作战,坚持出硬招实招,切实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树牢司法为民理念,创新司法为民举措,提升服务群众本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推进‘共享法庭’建设,就是要就地解民忧、化纠纷、办实事,实现矛盾不上交,真正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到群众心坎上。”绍兴中院民一庭负责人说。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在推进“共享法庭”建设过程中,绍兴法院以“枫桥式共享法庭”争创为抓手,联合公安、司法、市场监督管理、妇联、劳动仲裁、律协等部门,逐步形成以庭务主任为中心,联系法官、民警、调解员、律师、妇女干部为主体,各种特色解纷力量为补充的“‘1+5+N’枫桥式共享法庭”基层解纷新模式。同时,结合数字化改革,实现了“共享法庭”当事人、庭务主任、法官“一线连”,为群众提供更多“云端中”、“指尖上”的诉讼服务。全市“共享法庭”共指导调解9569件次,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诉讼、协助执行等13106件次,化解纠纷7918件,组织普法宣传3051场9.8万余人次,开展调解培训488场2.3万余人次。
来源丨浙江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