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中国抗战文艺先驱丨中央美院团队助力话剧《抗战中的文艺》

演出海报


+

+

01

新作献给祖国73周年华诞,致敬抗战文艺先驱!由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参与视觉顾问与设计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于十一长假期间亮相国家大剧院,致敬中国抗战文艺先驱!该剧由田沁鑫导演,叶小纲作曲,费俊担任视觉总监,演员总监郝为,执行导演高蕾蕾与刘丹,舞美设计王琛,灯光设计王琦,多媒体设计胡天骥,影像美术徐海东,造型设计陈敏正,声音设计王丹戎,非原创类音乐编曲吉鹏,道具设计金继峰,影像制片人杨洪涛,影像导演宋成等,是国家话剧院推出的首部文献话剧,不仅体现话剧院自身的创作和表演实力,同时汇聚了来自电影、音乐与美术等领域的优秀艺术家。


中央美院团队由设计学院教授费俊领衔,由副教授陈卓担任视觉导演,版画系副教授黄洋担任美术顾问及原画创制指导,另外有近20位师生参与视觉设计和美术创作。央美团队与国话院团队跨界合作设计学院,力图用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文献化戏剧美学来致敬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


舞台演出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


+

+

精彩剧照



弦歌不辍唱山河!无数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曾以文学、戏剧、音乐、电影、美术等文艺形式,鼓舞民众士气。本剧涉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汉、夏衍等文艺名家,展现了左翼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样式,表现抗战文艺先驱的求索与奋斗历程,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演绎抗战十四年期间各种重大文艺历史事件。该剧演员团队由田雨、李光洁、关晓彤、吴谨言、王挺、赵阳、罗一舟、段奕宏、孙红雷、廖凡、陈建斌、辛柏青、宋佳、万茜、佟大为、邢佳栋等众多明星组成,以舞台出演或影像出演的方式,展现1931至1945年,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们为寻找中国的出路,用文艺的方式求索与奋斗,最终在抗战结束之际,汇聚延安,在党的文艺方针正确指引下,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主创们以守正创新的创作态度,认真查阅抗战文献资料,以历史事件中真实的文艺家们为剧中角色,以舞台讲历史,重现中国文艺先辈的热血情怀。


鲁迅(段奕宏饰演)联合43位文化界人士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全国掀起一场空前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歌队朗诵《创立缘起》


+

+

02

在国难当头的时代,鲁迅先生吹响文艺抗敌号角,许多文艺界人士纷起响应。许幸之、李桦、古元、彦涵等老一辈艺术家都曾经是抗战中的文艺先锋,也是奠定中国现代艺术的大家,他们还是培养我们这些晚辈的美院先生。以一个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身份来致敬抗战中的文艺工作者,既是一份荣幸,也是一份责任,成为央美团队与来自各个艺术门类的主创团队的共识,倾尽全力打造一种独特的文献化戏剧美学。具体有以下几个创新性的创作实验:


+

+

舞台设计


动态影像装置艺术与传统戏剧舞台相融合,通过数字科技与数字艺术的结合来创作新的戏剧舞台视觉语言。比如在舞台两侧搭建具有钢架效果的建筑结构,提示博物馆的实体性;舞台中央为LED大型“天幕”,呈现影像表演与重要场景、文献资料等;“天幕”下是9个LED立屏,无论独立分开还是联合贯通,都能以“展柜”的视觉模板来展出虚拟道具、文物或数字影像,创造了集裸眼3D、电影蒙太奇效果与虚实表演为一体的舞台视觉艺术。


舞台整体结构

舞台LED“天幕”及9个LED立屏

LED立屏虚拟展柜

演出现场舞台效果


+

+

戏剧叙事


虚拟的舞台表演和现场舞台表演相结合,形成虚实相融的戏剧表演叙事风格。在“文献话剧”的观念下,现场演员时而代入角色深情表演,时而化身为博物馆讲解员娓娓道来、夹叙夹议,将纪实性和艺术性糅合为一条观剧心理曲线,带来节奏明快、层次丰富的临场体验。


叙事表演现场

歌队演员正在意象化东北荒原背景下介绍“东北作家群”

以月色下的素描景观作为演员影像表演的叙事过渡

朱颜曼滋饰演的张瑞芳正在遭受日军轰炸的重庆废墟中表演心路历程


+

+

多媒体设计


以博物馆展陈思维来构筑舞台结构,博物馆化的文献展示与戏剧化的情景营造相结合,让文献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在该剧中,“主角”的概念不局限于某个演员,而是“群像”式的整体,以及多媒体内容与特定历史画面、形象的交相辉映。经过前期集体研创的许多设计思路,在现场排演时汇总到多媒体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历史资料、影像素材还是木刻、素描等,都通过几个视觉艺术部门的紧密协作而迸发出新的灵感,产生令人惊叹的意外效果。虽然未必都能成为最终效果,但这种即兴创作的激情和快感鼓舞着我们忘却疲惫全情投入,对于美院师生也是一次难得的创作实践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多媒体技术合成现场

历史照片、报纸和版画作为文献展现在虚拟展柜中

周恩来巨幅肖像下降到舞台中央

历史纪录片与展柜中的模型化场景组成“舞台文献展”


+

+

内容设计


传统绘画与数字媒体相结合,形成文献的情境化以及艺术表达的多元化。在八月底的研创会期间,央美团队从自身熟悉的美术馆展陈经验出发,结合明代版画闵齐伋《西厢记》的画面结构,提出以不同文献媒介形式为模板来“放置”不同叙事场景的理念设计,分析了老照片、老电影、报刊杂志等历史文献不同的应用场景,并根据剧本中以作家为叙事主体的写作思路,形成一套从书房到相册、放映室等现代文献典籍博物馆所涵盖的视觉逻辑。费俊老师明确了该剧视觉艺术的美学基调,陈卓老师提出许多具体的视觉导演创意和解决方案,黄洋老师根据这些创意进行美术作品的梳理和版画创作,并在版画系素描课上以“抗战时期的中国”为名,指导学生绘制相关素描场景。央美团队的各项创作成果均获得导演的高度认可,并在演出现场得到落实。


部分设计效果图

“卢沟桥事变”文献设计效果

“上海作家”相关文献设计

淞沪抗战时期的上海相关文献设计

电影文献资料舞台展陈效果

抗战时期的电影、戏剧、音乐等文献展陈设计

“作家书房”初期概念设计图

12作家木刻像:陈望道、鲁迅、茅盾、冯雪峰、胡愈之、田汉

12作家木刻像:丁玲、夏衍、陶行知、阳翰笙、周扬、郁达夫

“抗战时期的中国”素描原画(一):平原月色、雨中的上海滩、香港大轰炸、上海废墟、重庆废墟、重庆大轰炸、桂林大轰炸、延安宝塔、延安劳动场景。

“抗战时期的中国”素描原画(二):上海大轰炸、华北平原、月色平原、东北荒原、香港沦陷、桂林景观、延安宝塔、荒原场景。


文献包装与美术设计应用效果

虚拟幕布包装下的《风云儿女》电影片段

“作家书房”与天幕中的影像表演、舞台表演组成现场蒙太奇效果

调试中的素描与历史纪录片结合效果

调试中的“桂林大轰炸”素描场景

实况演出中的素描场景包装效果


+

+

03

在整个创制过程中,创作团队无数次被抗战时期的文艺前辈们的家国情怀和文艺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伴随着创作心态的忐忑不安:一方面是在诸多想法可行性上的自我怀疑,另一方面是当构想落地在排练舞台上时,必须根据与其它团队的协调和现场各种变量来不断调整和修正,这种弥散式的不确定性和不分日夜的排演跟进是相当熬人的。从美院的课堂、工作室到国话院的摄影棚、话剧场,再到国家大剧院的戏剧厅……我们意识到必须以一种体罚式的工作方式,才能安抚住内心的惶恐,或许只有这样的付出才配得上对前辈的这份敬意。


创研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抗战中的文艺是不朽的,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体现,让我们以此凝聚民族力量,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文脉的传承和文艺的力量!


向伟大的抗战文艺先驱们致敬



文丨版画系 黄洋

剧照摄影丨高尚 塔苏

整理丨CAFA·Young媒工作室 廖宇


主编丨吴琼编辑丨何逸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